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成语故事)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要求: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每一道小题,根据你的积累和理解,认真作答。这些题目既考察你对成语故事的熟悉程度,也测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像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那样,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1.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你从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成语填入横线处。(1)小明学习非常认真,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真是__________。A.马到成功B.事半功倍C.突飞猛进D.出类拔萃(2)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干那个,最后__________。A.一无所获B.半途而废C.画蛇添足D.守株待兔(3)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小丽一边写一边玩,结果__________,没完成作业。A.走马观花B.事半功倍C.一叶障目D.贪多嚼不烂(4)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能害怕,要像__________那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A.守株待兔B.画龙点睛C.愚公移山D.拔苗助长(5)小华每次写作文都像__________,不加思考就乱写一通,结果文章内容空洞,毫无意义。A.囫囵吞枣B.胸有成竹C.一蹴而就D.画蛇添足2.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你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成语。(1)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__________,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2)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开始时很有热情,后来就__________了。(3)小红每次考试都__________,不仔细阅读题目就乱写,结果总是失分。(4)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__________年复一年,终于感动天帝,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5)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要__________,不能像吃西瓜一样,囫囵吞枣,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3.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你根据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庄子·列御寇》,讲述的是一位画家画龙却忘了点睛,导致画龙不灵的故事。__________(2)“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目标远大,就能取得成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__________(3)成语“马到成功”的意思是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非常顺利。__________(4)成语“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的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__________(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__________4.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请你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成语“愚公移山”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中,画家为什么一开始画不好龙?后来他是怎么做的?(3)请你说说成语“马到成功”和“一鸣惊人”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出自哪个故事?(4)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一开始为什么能丰收?后来他为什么失败了?5.综合运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的结局。注意,要符合故事的主题,语言要通顺,不少于50字。比如,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派了两个大力神帮助愚公。愚公带着子孙们继续挖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更多的人们,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把山移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现在,请你继续写写这个故事吧。二、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要求: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每一道小题,根据你的积累和理解,认真作答。这些题目既考察你对成语故事的熟悉程度,也测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像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那样,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1.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你从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成语填入横线处。(1)小丽这次考试成绩特别好,真是__________。A.一鸣惊人B.突飞猛进C.马到成功D.事半功倍(2)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开始时很有热情,后来就__________了。A.画蛇添足B.半途而废C.一无所获D.守株待兔(3)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要__________,不能像吃西瓜一样,囫囵吞枣,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A.走马观花B.胸有成竹C.一蹴而就D.囫囵吞枣(4)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能害怕,要像__________那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A.拔苗助长B.画龙点睛C.愚公移山D.守株待兔(5)小华每次写作文都像__________,不加思考就乱写一通,结果文章内容空洞,毫无意义。A.一叶障目B.胸有成竹C.画蛇添足D.囫囵吞枣2.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你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成语。(1)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__________,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2)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干那个,最后__________。(3)小红每次考试都__________,不仔细阅读题目就乱写,结果总是失分。(4)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庄子·列御寇》,讲述的是一位画家画龙却忘了点睛,导致画龙不灵的故事,后来他在龙的尾巴上点了一滴墨,画龙立刻活了过来。(5)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要__________,不能像吃西瓜一样,囫囵吞枣,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3.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你根据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庄子·列御寇》,讲述的是一位画家画龙却忘了点睛,导致画龙不灵的故事。__________(2)“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目标远大,就能取得成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__________(3)成语“马到成功”的意思是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非常顺利。__________(4)成语“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的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__________(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__________4.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请你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中,画家为什么一开始画不好龙?后来他是怎么做的?(2)请你说说成语“马到成功”和“一鸣惊人”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出自哪个故事?(3)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一开始为什么能丰收?后来他为什么失败了?(4)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__________,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5.综合运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的结局。注意,要符合故事的主题,语言要通顺,不少于50字。比如,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派了两个大力神帮助愚公。愚公带着子孙们继续挖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更多的人们,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把山移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现在,请你继续写写这个故事吧。三、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要求: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每一道小题,根据你的积累和理解,认真作答。这些题目既考察你对成语故事的熟悉程度,也测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像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那样,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6.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古时候,有个乡下人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觉得这样运气好得很,于是便放下农具,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以为不费力气就能经常得到意外之财,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后来就变成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1)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4分)(2)这个乡下人后来为什么一无所获?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6分)7.俗语与成语比较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请你比较下面每组俗语和成语,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各举一个例子说明。(注意:每组都可以从字数、意思、用法等方面进行比较)(1)俗语:“看花容易绣花难”成语:“熟能生巧”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2)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语:“水滴石穿”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8.成语故事续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的结局。注意,要符合故事的主题,语言要通顺,不少于60字。比如,楚人说完话,船已经走得很远了,剑早就掉进河里了。他还在船上找剑,旁边的人告诉他剑掉水里了,他却说:“我知道,我刻记号的地方就是剑掉下去的地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灵活,不能死守教条。现在,请你继续写写这个故事吧。9.成语故事表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简单描述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比如,我喜欢的成语故事是“悬梁刺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孙敬和苏秦为了学习,分别用悬梁和刺股的方法来激励自己。他们不怕辛苦,坚持学习,最终都成了有学问的人。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10.成语故事改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请你将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可以改变人称,也可以增加一些细节,但要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比如,从前有个农夫,看到禾苗长得慢,就天天去拔禾苗,想帮助它们快点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现在,请你改写这个故事吧。四、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要求: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每一道小题,根据你的积累和理解,认真作答。这些题目既考察你对成语故事的熟悉程度,也测试你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像在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那样,要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6.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古时候,有个乡下人偶然看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觉得这样运气好得很,于是便放下农具,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捡到撞死的兔子。他以为不费力气就能经常得到意外之财,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后来就变成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1)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4分)(2)这个乡下人后来为什么一无所获?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6分)7.俗语与成语比较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请你比较下面每组俗语和成语,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各举一个例子说明。(注意:每组都可以从字数、意思、用法等方面进行比较)(1)俗语:“看花容易绣花难”成语:“熟能生巧”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2)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语:“水滴石穿”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8.成语故事续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请你发挥想象,续写成语故事“刻舟求剑”的结局。注意,要符合故事的主题,语言要通顺,不少于60字。比如,楚人说完话,船已经走得很远了,剑早就掉进河里了。他还在船上找剑,旁边的人告诉他剑掉水里了,他却说:“我知道,我刻记号的地方就是剑掉下去的地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灵活,不能死守教条。现在,请你继续写写这个故事吧。9.成语故事表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简单描述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比如,我喜欢的成语故事是“悬梁刺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孙敬和苏秦为了学习,分别用悬梁和刺股的方法来激励自己。他们不怕辛苦,坚持学习,最终都成了有学问的人。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10.成语故事改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请你将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可以改变人称,也可以增加一些细节,但要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比如,从前有个农夫,看到禾苗长得慢,就天天去拔禾苗,想帮助它们快点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现在,请你改写这个故事吧。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1.选择题(1)D出类拔萃:形容才德超出寻常,高出同类之上。符合题意,小明学习认真,成绩好,是超出一般人的表现。(2)B半途而废:指事情没有完成就放弃了。符合题意,小明确实是三心二意,最后没有完成作业,属于半途而废。(3)D贪多嚼不烂:比喻事情过多,无法Properlyhandle。符合题意,小丽一边写一边玩,结果没完成作业,说明她贪多嚼不烂。(4)C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符合题意,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到底,取得胜利,愚公移山就是坚持不懈的典范。(5)A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符合题意,小华写作文不加思考乱写,内容空洞,属于囫囵吞枣。2.填空题(1)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要一点一滴积累。(2)虎头蛇尾:形容做事开始时很有劲,后来就松懈了。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开始时很有热情,后来就虎头蛇尾了。(3)一叶障目: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小红每次考试都一叶障目,不仔细阅读题目就乱写,结果总是失分。(4)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愚公年复一年,终于感动天帝,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5)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要胸有成竹,不能像吃西瓜一样,囫囵吞枣,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3.判断题(1)×成语“画龙点睛”出自《晋书·顾恺之传》,讲述的是顾恺之画龙点睛,使画龙栩栩如生的故事。(2)√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目标远大,就能取得成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3)×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非常顺利。不是刚开始就取得成功,而是形容一开始就顺利。(4)√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的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4.简答题(1)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愚公决心挖掉家门前的两座大山,虽然家人和邻人都不支持,但他坚持不懈,子孙后代继续努力,最终感动了天帝,天帝派大力神帮他把山移走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事要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2)画家一开始画不好龙,是因为他没有点睛,导致画龙不灵。后来他在龙的尾巴上点了一滴墨,画龙立刻活了过来。(3)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非常顺利。出自《三国演义》,故事讲述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一开始就取得了胜利。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故事讲述的是楚庄王三年不飞,飞则其鸣必惊人。(4)农夫一开始能丰收是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捡到了兔子。后来他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结果没有兔子来,他自然一无所获。5.综合运用题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派了两个大力神帮助愚公。愚公带着子孙们继续挖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更多的人们,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把山移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二、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1.选择题(1)A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符合题意,小丽这次考试成绩特别好,是一鸣惊人的表现。(2)B半途而废:指事情没有完成就放弃了。符合题意,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开始时很有热情,后来就半途而废了。(3)D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符合题意,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要胸有成竹,不能像吃西瓜一样,囫囵吞枣,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4)C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符合题意,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到底,取得胜利,愚公移山就是坚持不懈的典范。(5)D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符合题意,小华每次写作文都像囫囵吞枣,不加思考就乱写一通,结果文章内容空洞,毫无意义。2.填空题(1)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2)虎头蛇尾:形容做事开始时很有劲,后来就松懈了。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今天想做这个,明天想干那个,最后虎头蛇尾。(3)一叶障目: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小红每次考试都一叶障目,不仔细阅读题目就乱写,结果总是失分。(4)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一位画家画龙却忘了点睛,导致画龙不灵的故事,后来他在龙的尾巴上点了一滴墨,画龙立刻活了过来。(5)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时要胸有成竹,不能像吃西瓜一样,囫囵吞枣,要仔细品味每一个字。3.判断题(1)√成语“画龙点睛”出自《庄子·列御寇》,讲述的是一位画家画龙却忘了点睛,导致画龙不灵的故事。(2)√“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目标远大,就能取得成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怕。(3)×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非常顺利。不是刚开始就取得成功,而是形容一开始就顺利。(4)√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的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4.简答题(1)画家一开始画不好龙,是因为他没有点睛,导致画龙不灵。后来他在龙的尾巴上点了一滴墨,画龙立刻活了过来。(2)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非常顺利。出自《三国演义》,故事讲述的是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一开始就取得了胜利。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故事讲述的是楚庄王三年不飞,飞则其鸣必惊人。(3)成语“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的是一位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的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农夫一开始能丰收是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捡到了兔子。后来他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结果没有兔子来,他自然一无所获。(4)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要一点一滴积累起来。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学习要勤奋,不能偷懒。5.综合运用题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派了两个大力神帮助愚公。愚公带着子孙们继续挖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更多的人们,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把山移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三、成语故事的积累与运用6.阅读理解题(1)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2)这个乡下人后来一无所获,是因为他守株待兔,不主动努力,最终失去了意外之财的机会。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不能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7.俗语与成语比较题(1)相同点: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例子:俗语“看花容易绣花难”意思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成语“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例子:学习弹钢琴,刚开始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弹好需要大量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不同点:俗语字数较少,比较口语化;成语字数较多,比较书面化。例子:俗语“看花容易绣花难”更口语化,而成语“熟能生巧”更书面化。意思上,俗语更直白,成语更概括。(2)相同点:都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例子: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思是冰冻了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成语“水滴石穿”意思是水滴不断地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也能把石头滴穿,也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例子:学习英语,每天坚持背单词,时间长了就能取得进步,就像水滴石穿一样。不同点:俗语更侧重于时间上的积累,成语更侧重于行动上的坚持。例子: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侧重于时间上的积累,而成语“水滴石穿”更侧重于行动上的坚持。8.成语故事续写题楚人说完话,船已经走得很远了,剑早就掉进河里了。他还在船上找剑,旁边的人告诉他剑掉水里了,他却说:“我知道,我刻记号的地方就是剑掉下去的地方。”他以为船移动了,记号的地方就是剑掉下去的地方,但实际上船已经移动了,剑还在原来的地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灵活,不能死守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9.成语故事表演题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是“悬梁刺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孙敬和苏秦为了学习,分别用悬梁和刺股的方法来激励自己。他们不怕辛苦,坚持学习,最终都成了有学问的人。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怕困难,才能取得成功。10.成语故事改写题从前有个农夫,看到禾苗长得慢,就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原文化活动方案
- 焊接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及答案化学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使用筷子
- 合作合同履行与守秘保证承诺书(9篇)
- 我和妈妈的一次出游作文11篇范文
- 税务申报表格快速填写指引
- (正式版)DB15∕T 3652-2024 《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 生命常常如此绿色10篇
- 2025兴业银行福建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若干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催收外包服务行业销售模式及未来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矿山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商业模式与风险防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