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云南省宁蒗县一中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在DNA复制过程中,脱氧核苷酸并不是合成DNA的直接原料,因为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脱氧核苷酸需先转化为脱氧核苷三磷酸,才能够参与DNA的复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DNA复制时所需要的DNA聚合酶在细胞核外合成B.DNA复制时脱氧核苷三磷酸释放能量时产生两个磷酸C.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是DNA分子具有稳定性的基础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数量与DNA稳定性有关2.下列有关人体中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说明激素有调节作用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有催化的作用C.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一类高能化合物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机体发育,说明激素是细胞的结构组分3.关于二倍体生物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纺锤丝牵引着移动到同一极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数目与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减半都是同步的C.有丝分裂产生的不同子细胞中核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D.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C.细胞膜是双层膜结构,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D.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5.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顶端优势。为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及效果,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你认为应该设置几组实验,实验的处理方法为()选项组数处理方式A一在①②处同时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B二一组在①处,另一组在②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C三一组不作处理,一组切除②,一组在①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D四一组不作处理,一组切除②,另两组处理方式同B选项A.A B.B C.C D.D6.癌胚抗原(CEA)因只在癌组织和胚胎组织中表达而得名,广泛存在于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癌症细胞(例如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肺癌)表面。因此,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下列关于癌细胞和癌胚抗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癌胚抗原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正常细胞没有B.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含量而确诊肿瘤发生的部位C.早期癌症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D.恶性肿瘤的发生只跟致癌因子有关,跟自身的免疫能力无关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是因为温度可以直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消化酶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一定需要通过囊泡机制C.过氧化氢酶催化效果不一定比Fe3+催化效果好D.过氧化氢酶与Fe3+在催化等量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氧气量相同8.(10分)某课题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1mL,分别稀释11倍后,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1.1mm,计数室为25×16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见下图(单位:×117个/mL)。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21℃、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可推算所用血球计数板中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31个B.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D.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1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二、非选择题9.(10分)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请回答:(1)下图表示SARS-CoV-2病毒检测的部分流程。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①__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进行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__________、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____________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病毒的概率越____________。(4)一次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3)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______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4)当航天员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失重会引起T淋巴细胞减少,导致由它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同时,由于淋巴因子的产生减少,导致浆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也减少,人体免疫力下降。11.(14分)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都属于类胡萝卜素,两种色素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常用萃取法,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提取过程应采用水浴加热,在加热瓶口还要加______装置,以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也可用萃取法提取,原因是______。(2)工业生产上,常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已知红酵母细跑在合成β-胡萝卜素过程中会产生还原性较强的物质,该物质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合成β-胡萝卜素的红酵母菌株,首先将土样制成菌液,涂布到含TTC的培养基上,挑选出______菌落,然后通过______法进行分离纯化。(3)工业生产番茄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以提高出汁率,原因是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细胞的______。科研人员通过酶解法和吸水胀破法将果胶酶从某种微生物中释放了出来,进一步分离纯化该酶的方法是______,鉴定该酶纯度的方法是______。12.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也很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传统做米酒的操作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但米酒井没有被杂菌污染而腐败,原因是在____________环境条件下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而受抑制:米酒开封后一段时间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2)利用酵母菌做出的米酒是做腐乳时卤汤配制所需原料。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因为酒含量过高会导致_________,酒含量过低会导致__________。(3)土壤是酵母菌的大本营,人们想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纯净的酵母菌,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___________。如果还需要统计土壤中酵母菌的含量,应该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4)科学研究发现酵母菌R能合成胡萝卜素。若要从酵母菌R中萃取出胡萝卜素,可以用石油醚作萃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需答出三点理由)。萃取胡萝卜素时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核DNA复制时需要的DNA聚合酶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细胞核催化DNA的复制,A正确;B、脱氧核苷三磷酸转化为脱氧核苷酸需脱掉两个磷酸,并释放能量,B正确;C、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而不是染色体,C错误;D、DNA分子中氢键越多,DNA越稳定,D正确。故选C。2、A【解析】
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达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详解】A、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说明激素有调节作用,A正确;B、激素的作用为调节,而不是催化的作用,B错误;C、激素只具有调节功能,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高能化合物,C错误;D、激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错误。故选A。3、D【解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丝牵引移到同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也有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也是非同源染色体,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数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DNA复制而加倍,而染色体组数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着丝点分裂而加倍。核基因数目与染色体组数都是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而减半的,因此,二者的加倍不同步,B错误;C、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因此不同子细胞中核基因组成可能不同,C错误;D、有丝分裂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交叉互换也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因此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4、C【解析】
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B、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B正确;C、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C错误;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D正确。故选C。5、D【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实验原理是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因此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细胞分裂素作用的部位,即①部位和②部位,因变量是侧芽的发育情况。【详解】A、在①②处同时涂抹等量细胞分裂素溶液,没有反应出自变量,自变量应该是细胞分裂素作用的部位,即①部位和②部位,A错误;B、设两个实验组,一组在①处,另一组在②处涂抹等量细胞分裂素溶液,②处自身产生的内源细胞分裂素对实验有影响,缺空白对照,B错误。C、实验组切除②,在①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与对照组相比由2个自变量,C错误;D、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切除②,排除了尖端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影响,D正确。故选D。根据实验目的找出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应实验变量的控制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
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内因是癌变的根本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1、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扁梭形的纤维细胞癌变后变成球形);3、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粘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转移。【详解】A、根据题干“癌胚抗原(CEA)因只在癌组织和胚胎组织中表达而得名”,故癌胚抗原基因存在于癌细胞中,也存在于正常的胚胎组织细胞中,A错误;
B、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不能通过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含量而确诊肿瘤发生的部位,B错误;
C、早期癌症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C正确;
D、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自身病变的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跟致癌因子有关,也与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关,D错误。
故选C。7、A【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详解】A、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是因为高温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失活,低温可抑制酶的活性,A错误;B、消化酶是一种分泌蛋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需要囊泡的运输,B正确;C、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果不一定比Fe3+的催化效果好,C正确;D、酶的效果是促进反应的进行,故等量的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氧气量是相同的,D正确;故选A。8、C【解析】
1、通过柱形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时间和温度,因变量为酵母菌的数量。2、据图可知,血球计数板有25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16个小方格,即总共有16×25=411个小方格,计数室的容积为1.1mm3(1mL=1111mm3)。【详解】A、据图表可知,21℃、24h条件下酵母菌总数量为5×117个/mL,因计数板共有25个中格,又因1mL=1cm3=113mm3,可设每个中格中的酵母菌数量为x,则有25×x×114×11(稀释11倍)=5×117个/mL,推知x=21个,A错误;B、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酵母菌数量、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B错误;C、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型增长,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C正确;D、通过柱形图可知,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2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逆转录(或:反转录)逆转录酶Taq酶(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目的基因大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就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解析】
1.将标记有荧光素的Taqman探针与模板DNA混合后,完成高温变性、低温复性、适温延伸的热循环,并遵守聚合酶链式反应规律,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Taqman探针被切断,荧光素游离于反应体系中,在特定光激发下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被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呈指数规律增长,通过实时检测与之对应的随扩增而变化荧光信号强度,求得Ct值,同时利用数个已知模板浓度的标准品作对照,即可得出待测标本目的基因的拷贝数。2.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或反转录,故题图中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①逆转录,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2)RT-PCR是扩增DNA的过程,因为加入的模板是RNA,故需要加入的酶是逆转录酶和Taq酶。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列ORF1ab和核壳蛋白基因N关键在于要加入(ORF1ab和核壳蛋自基因N)的特异性引物、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从而实现了相关基因的扩增。(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若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扩增次数少,说明更多的荧光探针与目的基因进行了碱基互补配对,可推测获得的核酸产物中含有病毒的概率越大。(4)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病毒检测,需要制备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能够大量制备的优势,故设计的思路是设法获得能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步骤如下:①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或灭活的新冠病毒),目的是要获得能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效应B细胞;②提取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多次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③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以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熟知逆转录、PCR扩增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理解题目中关于荧光检测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获取信息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要能力。10、组成(化学)成分抑制小脑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渗透压下降会抑制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升高。【详解】(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3)小脑具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因此航天员可通过位于小脑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4)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5)T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本题以航天员失重及专业训练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水平衡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11、提取液的性质和使用量回流冷凝装置溶于有机溶剂,且不易分解呈红色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细胞壁和胞间层凝胶色谱法电泳法【解析】
1、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椭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2、平板划线法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的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些生长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子细胞群体就是菌落。3、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的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的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得以分离。【详解】(1)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而类胡萝卜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常用萃取法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提取液的性质和使用量。因萃取剂为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所以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而应采用水浴加热。在加热瓶口还要安装回流冷凝装置,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根据胡萝卜素溶于有机溶剂,且不易分解的特点,在提取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也可用萃取法提取。(2)已知红酵母细跑在合成β-胡萝卜素过程中会产生还原性较强的物质,该物质可将无色的TTC还原为红色复合物。根据这一特性,欲从土壤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记者笔试题目100及最佳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贵州省毕节赫章县青年就业见习招募72人(第二批)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贵州省桐梓县事业单位招聘2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财政部在京部属单位招考应届高校毕业生74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茂名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下半年)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专项招聘高校师范类毕业生21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福建质量技术监督技术中心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福建福州市自来水限公司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下半年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大数据中心招聘1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八年级主题班会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DB32∕T 4152-2021 水利工程液化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媒介经营与管理 课件 第11章 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 2025年财会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600题)
- 斯巴达学前教育体系解析
-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 监狱采购业务管理制度
- 生物芯片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