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藤野先生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藤野先生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藤野先生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藤野先生 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重要的他人与人生启迪"为主题,通过回忆性散文和人物传记的形式,展现不同人物对作者生命的影响和启迪。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心怀景仰,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

藤野先生作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写作特点:明线暗线结合,推动情节的发展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向世人展示了真实化、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写作特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真实自然的叙述、情感真挚的表达以及人物形象的立体呈现等写作特色,成功地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真实生活和性格特点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文章依时间顺序记叙了南仁东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着重展现他为“中国天眼"建成付出的巨大努力,呈现了他坚持理想、永不服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可贵品格,表达了对南仁东的崇敬之情。写作特点:文章以概括式的叙述为主,又穿插了大量具体的语言、环境、场景描写

美丽的颜色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的工作情景,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工作的热爱。写作特点: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恰当、得体的引用

总之,第二单元四篇课文的安排,各有侧重点,《藤野先生》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将其组合起来,呈现出一个生活化的鲁迅形象。《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中,作者以“看星星”串起全文,呼应南仁东的伟大贡献。《美丽的颜色》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基础型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

发展型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文学阅读1.把握文章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等特点;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2.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3.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体会人生奋斗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创意表达1.学习传记和回忆录的写作方法,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细心揣摩其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情感表达。2.学习细腻描写人物言行的方法并学会应用。3.学习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记言述行,展现人物风貌。

7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2.透过事件理解作者的情感。(重难点)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重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2.归纳人物典型事例,把握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重难点)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还有一位是他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前来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且鲁迅还曾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哪些刻骨铭心的事情,值得鲁迅时刻怀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一探究竟。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交流背景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9年,鲁迅由日本回国。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1926年10月12日,鲁迅在厦门大学写下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文章,作为对藤野先生的永久的怀念。

3.知识链接

回忆性散文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叙和描写的一种散文。特点:①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②注重细节描写;③既写回忆对象(如本文中的藤野先生)的事件,也写回忆者的经历,回忆对象与回忆者交织在一起;④以写过去为主,但也会写现在的事情,即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

4.积累字词

(1)读读写写

挟(xié)着樱(yīng)花绯(fēi)红

宛(wǎn)如掌(zhǎng)故落(luò)第

畸(jī)形油光可鉴(jiàn)不逊(xùn)

匿(nì)名诘(jié)责抑扬顿挫(cuò)

落第(dì)托(tuō)辞呜(wū)呼

杳(yǎo)无消息凄(qī)然教诲(huì)

解剖(pōu)深恶(wù)痛疾

(2)解释词语

①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现在写作“烂漫”。

②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③斗乱:飞腾纷乱。斗,同“抖"。

④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⑤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⑥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⑦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⑧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

⑨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⑩诘责:责问。

托辞:找借口。

适值:恰好遇到。

凄然:形容悲伤。

杳无消息:长时间没有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探究一】把握线索,梳理思路

1.散文常用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阅读散文,要学会寻找线索,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线索,并按照这一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资料卡线索及寻找方法(1)常见的线索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思想感情等。(2)寻找方法:①抓特定标志。如表示时间变化、空间转移的词语;反复出现的人、物等;提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语;等等。②抓特定位置。如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和文中的过渡段等。

明确:

(1)事件线索: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2)情感线索:作者的爱国情怀。

主要内容:课文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后弃医从文的过程。

2.跳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示地点转换的句子,并看看作者记叙了在这几个地方的哪些事。

明确: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3.在梳理内容的基础上,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简述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以及“我"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一层(4—5):写“我”去仙台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在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记述“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四层(32—35):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的情景,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爱和牵挂。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探究二】归纳事例,把握形象

1.在仙台,鲁迅见到了恩师藤野先生。读第6—10段,找出对藤野先生的描写,体会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明确:

(1)外貌描写(正面描写,白描):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2)侧面描写: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形象特点: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

2.在文章第二部分中,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这些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形象特点

明确:

事件形象特点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正直热诚、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

纠正解剖图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探究小结】通过文中的描写、介绍,以及“我”与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四件典型事例,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先生,也明白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之最主要的原因——毫无民族偏见。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宿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内容丰富,形散神凝,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全文,使每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第2课时

课时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析文中关键语句。(重点)2.继续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重难点)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文主要选取了几件典型事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的(学生答:是通过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四件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藤野先生》。

【探究一】探究原因,分析情感

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2)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3)在仙台受到优待;

(4)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5)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写这些都是为表现“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品读第4—5段,思考:

(1)“我"为什么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

明确:因为“日暮里”让“我"联想到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触发了“我"的思家忧国之情;“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记得这两个地名,表现了“我"的爱国情怀。

(2)如何理解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归结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

明确:“大概"表推测、估计,以诙谐的口气猜测“我”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以“物以希为贵”为喻,表现出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3.品读第29—31段,说说作者离开仙台不再学医的原因。

明确: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刻认识到弱国国民受歧视,从而激发了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

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挫伤,他认识到中国国民思想的不觉悟,是造成民族衰弱的主要原因。

4.“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仔细阅读课文第38段,并简要的概括。

明确:“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感激、怀念和愧疚。具体表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力量。

【探究小结】无论是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还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都是战败国,而日本都是战胜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中国子民到日本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文中的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就是这种歧视的体现。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藤野先生不但没有歧视鲁迅,还给他送上了真诚的、饱含尊重的关心关爱与鼓励,这定然是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伟大了。

【探究二】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精读1—2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明确: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句中的“标致”是反语,用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

资料卡反语反语,也就是“说反话",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可达到辛辣讽刺的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战斗性。

2.精读第24—31段,思考: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日本人的心理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是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明确:“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38段,分析其作用。

明确: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