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污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污水类型中,属于典型工业废水的是:A.居民厨房排水B.电子元件清洗废水C.小区雨水径流D.医院生活污水答案:B2.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为200mg/L,经二级处理后出水BOD5为15mg/L,其去除率为:A.85%B.87.5%C.90%D.92.5%答案:D(计算:(200-15)/200×100%=92.5%)3.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合理范围通常为:A.50-100mL/gB.100-150mL/gC.150-200mL/gD.200-250mL/g答案:B4.下列不属于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是:A.反渗透B.生物脱氮C.臭氧氧化D.砂滤答案:B(生物脱氮属于二级处理范畴)5.某污水厂采用A²/O工艺,其核心功能分区不包括:A.厌氧池B.缺氧池C.好氧池D.沉淀区答案:D(沉淀区为通用单元,非A²/O核心功能区)6.用于衡量污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指标是:A.CODB.BOD5C.TOCD.SS答案:C7.下列消毒剂中,消毒后易产生三卤甲烷(THMs)副产物的是:A.液氯B.二氧化氯C.臭氧D.紫外线答案:A8.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阶段的主要产物是:A.挥发性脂肪酸(VFA)B.甲烷和二氧化碳C.氨氮和硫化氢D.腐殖酸答案:B9.某污水厂进水SS为300mg/L,初沉池对SS的去除率为60%,则初沉池出水SS为:A.100mg/LB.120mg/LC.150mg/LD.180mg/L答案:B(计算:300×(1-60%)=120mg/L)10.下列关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实现污泥龄(S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分离B.出水悬浮物(SS)接近0C.运行能耗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D.膜组件需定期清洗以防止污染答案:C(MBR能耗通常更高,因需维持膜过滤压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和(气浮)等。2.生物脱氮过程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关键步骤,分别由(自养型硝化菌)和(异养型反硝化菌)主导完成。3.化学除磷的常用药剂有(铝盐)、(铁盐)和(石灰),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混凝沉淀)去除磷酸盐。4.污泥的“四相分离”指(水)、(固体有机物)、(无机颗粒)和(微生物)的分离,常见的污泥处理工艺包括(浓缩)、(消化)、(脱水)和(干化)。5.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标准中,用于城市杂用水的COD限值通常为(50mg/L),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氨氮限值一般不超过(10mg/L)。6.某污水厂曝气池混合液MLSS为3500mg/L,MLVSS为2800mg/L,则污泥中挥发性组分占比为(80%)(计算:2800/3500×100%)。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的成因及控制措施。答案:污泥膨胀的主要成因包括:①丝状菌过度繁殖(如球衣菌、硫丝菌),常见于低溶解氧(DO<0.5mg/L)、低F/M(有机负荷过低)、高硫化物或pH异常(<6.5)环境;②非丝状菌膨胀(如菌胶团细菌分泌过量黏液),多因进水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过高。控制措施:①调整运行参数(提高DO至2-4mg/L,增加排泥量降低SRT,投加氮磷营养平衡C/N比);②投加化学药剂(如次氯酸钠、聚合氯化铝抑制丝状菌);③改造工艺(如增设选择器,通过高负荷区抑制丝状菌繁殖)。2.比较传统活性污泥法与氧化沟工艺的异同点。答案:相同点:均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利用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核心单元均包括曝气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不同点:①工艺结构:传统活性污泥法为推流式,氧化沟为循环流式(多为封闭沟渠);②运行方式:传统法负荷较高(F/M=0.2-0.4kgBOD5/(kgMLSS·d)),氧化沟为低负荷(F/M=0.05-0.15),污泥龄更长(15-30d);③功能扩展:氧化沟可通过分区(缺氧-好氧交替)实现脱氮,传统法需额外设置缺氧池;④能耗:氧化沟因采用表面曝气设备(如转刷、转碟),充氧效率较高,能耗略低。3.说明污水深度处理中“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的作用原理及各单元的关键参数。答案:作用原理:通过混凝剂(如PAC、PAM)压缩胶体双电层、吸附架桥,使微小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大颗粒,经沉淀分离后,再通过过滤(石英砂、活性炭等介质)进一步去除残留的细小颗粒和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关键参数:①混凝单元:混凝剂投加量(通常PAC为10-50mg/L)、混合时间(1-2min,G=500-1000s⁻¹)、反应时间(15-30min,G=20-70s⁻¹);②沉淀单元:表面负荷(1.5-3.0m³/(m²·h))、停留时间(1.5-2.5h);③过滤单元:滤速(5-10m/h)、滤料粒径(0.5-1.2mm)、反冲洗周期(24-48h)、反冲洗强度(15-20L/(m²·s))。4.分析厌氧生物处理的适用条件及与好氧处理的主要差异。答案:适用条件:高浓度有机废水(COD>2000mg/L)、可生化性较好(BOD5/COD>0.3)、温度稳定(中温35℃或高温55℃)。与好氧处理的差异:①供氧需求:厌氧无需曝气,能耗低;好氧需持续供氧,能耗高。②产物:厌氧产生甲烷(可回收能源),剩余污泥量少(为好氧的1/10-1/5);好氧产生二氧化碳和大量污泥。③处理效率:厌氧对COD去除率可达80-90%,但出水仍含较高浓度VFA(需后续好氧处理);好氧对低浓度废水(COD<2000mg/L)去除更彻底(出水COD<50mg/L)。④反应速率:厌氧微生物增殖慢(世代周期长),启动时间长(4-8周);好氧启动快(1-2周)。5.列举3种新兴污水处理技术,并简述其原理及应用场景。答案:①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氨氧化菌将NH4⁺与NO2⁻直接转化为N2,无需有机碳源。适用于高氨氮、低C/N比废水(如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可降低碳源投加量和能耗。②膜蒸馏(MD):利用疏水膜两侧的蒸汽压差,使水分子以蒸汽形式通过膜孔,盐分和大分子被截留。适用于高盐废水(如反渗透浓水、化工废水),可实现近零排放。③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通过微生物催化有机物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如生活污水),兼具处理与产电功能,目前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10⁴m³/d,进水BOD5=220mg/L,要求出水BOD5≤20mg/L,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设计污泥负荷Ns=0.3kgBOD5/(kgMLSS·d),MLSS=3000mg/L,计算曝气池容积及污泥回流比(假设污泥回流浓度Xr=8000mg/L)。答案:(1)曝气池容积V:BOD5去除量=5×10⁴×(220-20)×10⁻³=10000kg/dV=BOD5去除量/(Ns×MLSS)=10000/(0.3×3)=11111.1m³(保留整数为11111m³)(2)污泥回流比R:根据物料平衡,X=(R×Xr)/(1+R),其中X=MLSS=3000mg/L,Xr=8000mg/L3000=(R×8000)/(1+R)解得R=3000/(8000-3000)=0.6(即60%)2.某污水厂采用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10%)消毒,设计水量为2×10⁴m³/d,接触时间30min,要求接触池出口余氯0.5mg/L,折点加氯量为8mgCl2/L,计算每日次氯酸钠投加量(假设次氯酸钠投加后有效氯利用率为90%)。答案:(1)总需氯量=折点加氯量+余氯=8+0.5=8.5mgCl2/L(2)每日需纯氯量=2×10⁴×8.5×10⁻³=170kg/d(3)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170/(10%×90%)≈1888.89kg/d(约1889kg/d)3.某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站进水水质为COD=1500mg/L,BOD5=900mg/L,SS=400mg/L,NH3-N=80mg/L,TP=15mg/L,设计采用“水解酸化+A²/O+MBR”工艺,已知MBR膜通量为15L/(m²·h),膜组件有效面积为8000m²,计算该系统的最大处理水量及A²/O段的污泥龄(假设污泥产率系数Y=0.6kgVSS/kgBOD5,衰减系数Kd=0.05d⁻¹,MLVSS=4000mg/L)。答案:(1)最大处理水量Q:膜通量J=15L/(m²·h)=0.015m³/(m²·h)Q=J×A×24=0.015×8000×24=2880m³/d(2)污泥龄θc:θc=Y×(BOD5去除量)/(MLVSS×V×Kd)(需先计算V)假设A²/O池容积V=Q×HRT(HRT取8h,则V=2880×8/24=960m³)BOD5去除量=Q×(BOD5进水-BOD5出水)(假设出水BOD5=20mg/L)=2880×(900-20)×10⁻³=2534.4kg/dMLVSS=4000mg/L=4kg/m³θc=(0.6×2534.4)/(4×960×0.05)=(1520.64)/(192)=7.92d(约8d)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某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⁴m³/d,采用“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A²/O生化池+二沉池+纤维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近期运行中出现以下问题:①生化池出水COD=65mg/L(标准≤50mg/L);②二沉池污泥上浮,出水SS=25mg/L(标准≤10mg/L);③出水总氮=22mg/L(标准≤15mg/L)。请结合工艺原理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答案:问题分析:(1)COD超标:可能原因包括:①进水水质波动(如工业废水混入难降解有机物,BOD5/COD<0.3);②A²/O好氧段溶解氧不足(DO<2mg/L),导致异养菌活性降低;③污泥龄过短(θc<10d),微生物未充分降解有机物;④回流污泥量不足(R<50%),活性污泥浓度偏低(MLSS<3000mg/L)。(2)二沉池污泥上浮:可能原因为:①反硝化污泥上浮(缺氧段反硝化产生N2附着污泥,导致污泥膨胀上浮),常见于好氧段硝化不完全(出水NO3⁻-N<1mg/L),缺氧段碳源不足(C/N<4);②污泥腐化(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2.5h,底部污泥厌氧发酵产生H2S、CH4);③丝状菌膨胀(SVI>150mL/g,污泥沉降性差)。(3)总氮超标:核心原因是脱氮效率不足,可能由于:①缺氧段碳源不足(进水BOD5/TN<4),反硝化菌无法充分利用有机物还原NO3⁻-N;②好氧段硝化不彻底(DO<2mg/L或泥龄过短,硝化菌(世代周期8-10d)未富集);③混合液回流比不足(R内<200%),导致NO3⁻-N未充分回流至缺氧段。解决方案:(1)COD控制:①监测进水水质,与环保部门联动限制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排入;②增加好氧段曝气量(DO提升至2-4mg/L);③延长污泥龄至15-20d(减少排泥量);④投加PAC(5-10mg/L)强化混凝,去除部分溶解性有机物。(2)污泥上浮控制:①缩短二沉池停留时间至1.5-2.0h;②增加缺氧段碳源投加(如乙酸钠,投加量按C/N=4计算),促进反硝化彻底进行;③检测SVI,若>150mL/g,投加次氯酸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颜料红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产品采购合同样本
- 2025注册设备监理师考试设备监理合同管理试题含答案
- 消防挖坑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舟山石油钻采专用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信息技术领域科技开发项目合同范本
- 中国肥皂架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度江西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会劳动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柯城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高职院校十五五人才培养工作报告
- 售后服务人员工作自我总结范文
- 2025年高考成人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质控标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农作物植保员岗位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通信管道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长春市团校入团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长宁储备人才真题及答案
- 光子嫩肤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