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设计 -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1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 -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2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 -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3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 -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4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 - 2025-2026 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教案一、课题《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准确理解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浸”“潇潇”“子规”等,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大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合作等方式,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从中获得启示。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诗词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词,谁能主动站起来给大家背诵一首,展示一下自己的诗词积累?”2.请几位学生背诵古诗词,如《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并给予肯定和鼓励。3.教师过渡:“大家背诵得非常棒!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词——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去感受苏轼笔下的别样风景和深刻情感。”(二)介绍作者及背景(3分钟)1.教师讲解:“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浣溪沙》是他被贬黄州期间,游览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能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力量,表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7分钟)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这首词,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如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学生跟读:“大家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读,感受这首词的韵律美。”3.学生自由朗读:“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注释或者举手问老师。”4.指名朗读:“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朗读给大家听?”请几位学生朗读,教师针对朗读情况进行指导,如纠正字音、强调节奏等。“‘浸’字要读准,是前鼻音;‘萧萧’读的时候要读出那种风声雨声的感觉;‘子规’的‘规’读第一声。节奏上,‘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要读得舒缓一些。”5.全班齐读:“让我们一起齐读,读得整齐、响亮。”(四)理解诗意(15分钟)1.学生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尝试理解词的大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小组合作交流:“现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讨论不明白的地方。大家要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对上阕的理解?”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认为‘山下兰芽短浸溪’描绘的是山下的兰草刚刚长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的画面。‘浸’字写出了兰芽与溪水的亲密接触,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教师追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补充吗?”引导其他小组发表看法,进一步完善对词句的理解。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山下兰芽短浸溪’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兰溪岸边兰草发芽的清新景象。那‘松间沙路净无泥’呢?谁来谈谈?”学生回答:“这句说的是松林间的沙路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说明环境很清幽。”教师肯定:“非常好。这句通过描写沙路的洁净,营造出一种宁静、清爽的氛围。‘萧萧暮雨子规啼’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学生回答:“傍晚时分,风雨潇潇,子规鸟在啼叫。给人一种有点凄凉的感觉。”教师引导:“大家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风雨声、子规啼叫声交织在一起,确实增添了几分凄凉。那上阕整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学生思考回答:“上阕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兰溪周边清新、宁静但又略带凄凉的画面。”教师过渡:“理解了上阕,下阕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想法呢?哪个小组来汇报?”小组代表发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呢?门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淌。作者用溪水西流来表达人也可以重新焕发生机的观点。‘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说不要因为年老就消极悲观。”教师追问:“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结合他当时的处境想一想。”学生思考回答:“作者被贬官,处于困境,但他看到溪水西流,受到启发,觉得人不应该因为年龄或者处境而消极,要积极向上。”教师总结:“非常棒!作者借景抒情,以溪水西流来反问,表达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劝诫人们不要在老年时哀叹时光流逝,要珍惜当下,积极进取。”4.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全词大意:“现在我们一起把整首词的意思梳理一下。上阕描绘了兰溪春天傍晚的景色,山下兰草嫩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间沙路洁净,暮雨潇潇,子规啼叫。下阕作者由溪水西流引发感慨,反问谁能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五)体会意境与情感(10分钟)1.想象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诵读,一边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教师富有感情地诵读全词。2.分享感受:“同学们,睁开眼睛,谁能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我仿佛看到了山下嫩绿的兰芽,清澈的溪水,还有幽静的松林。感觉景色很美,但又有点冷清。”教师引导:“这种冷清的感觉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回答:“作者被贬官,心情可能有点低落,所以景色也带着一丝凄凉。但他又从溪水西流中看到了希望,有了积极的想法。”教师肯定:“分析得很深刻。作者在逆境中依然能从自然中找到力量,这种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这首词,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上阕要读出清新、宁静但略带凄凉的感觉,语调稍缓;下阕要读出作者的乐观豁达,语调上扬。”学生先自由练习,然后指名朗读,全班评价,最后全班有感情地齐读。(六)总结全文(5分钟)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通过学习,我们领略了词中优美的景色,体会了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发言:“我学会了这首词,理解了它的意思,还感受到作者在困境中不消极的精神。以后我遇到困难也要像作者一样乐观面对。”3.教师总结:“大家的收获都很丰富。苏轼用他的诗词告诉我们,无论生活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苏轼一样,笑对人生的风雨。”六、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2.仿照《浣溪沙》的格式,自己创作一首词,描绘你喜欢的一处景色或表达一种情感。3.阅读苏轼的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