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防雷考试面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防雷考试面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防雷考试面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防雷考试面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防雷考试面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防雷考试面试题及答案一、雷电基础理论与危害机理1.简述雷电的主要物理效应及其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形式。雷电是大气中剧烈的放电现象,主要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电效应表现为瞬间强电流(可达数十至数百千安)和高电压(可达上亿伏);热效应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焦耳热,可熔化金属或引燃可燃物;机械效应则由放电时空气剧烈膨胀或电磁力引发,可能导致物体断裂或结构破坏。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主要通过雷电电磁脉冲(LEMP)实现:一是雷电直接击中外部线路,产生的浪涌过电压沿线路侵入设备;二是雷击附近大地或建筑物时,接地系统电位瞬间升高,通过地电位反击损坏设备;三是雷电放电产生的强电磁场在设备线路上感应出暂态过电压。此外,电子设备工作电压低(通常5-24V)、抗干扰能力弱,微小的过电压即可导致芯片击穿、数据丢失或系统瘫痪。2.防雷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的核心功能是吸引雷电,将雷电流引导至自身;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承接的雷电流安全传导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通过低阻抗路径将雷电流扩散入地,降低地电位升。内部防雷装置包括等电位连接系统、电涌保护器(SPD)和屏蔽设施。等电位连接通过导体将设备外壳、金属管道、机柜等电位连接,消除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SPD是限制瞬态过电压、分流浪涌电流的核心器件,可将侵入线路的过电压限制在设备耐受范围内;屏蔽设施(如金属线槽、屏蔽电缆、法拉第笼)通过反射或吸收电磁场,减少雷电电磁脉冲对敏感设备的耦合。二、防雷技术应用与工程实践3.某二类防雷建筑物需加装电源SPD,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关键技术参数?安装位置和接线有哪些具体要求?设计SPD时需重点考虑以下参数:(1)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需大于系统最高运行电压,交流系统一般取Uc≥1.15×相电压(如220V系统取Uc≥253V);(2)标称放电电流(In):二类防雷建筑电源系统SPD的In应≥15kA(8/20μs波形);(3)最大放电电流(Imax):应≥2×In,确保承受更大浪涌;(4)电压保护水平(Up):需小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如电子设备一般要求Up≤1.5kV);(5)响应时间:电源SPD通常选择≤25ns的快速响应型。安装位置要求:第一级SPD应安装在总配电箱(LPZ0A与LPZ1区界面),第二级在分配电箱(LPZ1与LPZ2区界面),第三级在设备前端(LPZ2与LPZ3区界面)。接线需遵循“短、直、粗”原则:连接导线长度≤0.5m(特殊情况≤1m),避免弯曲;相线、中性线与SPD的连接导线截面积≥6mm²(铜缆),接地导线截面积≥16mm²;SPD的接地端应就近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减少电感效应。4.加油站作为易燃易爆场所,其防雷检测除接地电阻外,还需重点检查哪些项目?依据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加油站防雷检测需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依据GB50057-2010、GB15599-200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1)接闪器:检查油罐区、罩棚顶部的避雷带/网是否连续,网格尺寸是否≤5m×5m(一类防雷要求),焊接点是否无锈蚀、脱焊;(2)引下线:独立接闪杆的引下线与油罐呼吸阀的水平距离是否≥3m,明敷引下线的固定支架间距是否≤1.5m,断接卡是否便于检测;(3)静电防护:卸油场地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否≤100Ω,卸油鹤管与油罐车的静电跨接是否使用截面积≥6mm²的软铜线,连接是否牢固;(4)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金属管道:检查法兰、阀门等连接处的跨接导线是否齐全(当法兰连接螺栓少于5根时需跨接),跨接电阻是否≤0.03Ω;(5)SPD安装:加油机电源线路是否在配电箱处安装Ⅰ级试验SPD(In≥20kA),信号线路是否采用屏蔽电缆且屏蔽层两端接地;(6)等电位连接:油罐的金属支座、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部件是否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罩棚金属立柱是否与接地系统等电位。三、典型雷击事故分析与整改5.某小区夏季频发电梯控制系统雷击损坏事件,建筑为三类防雷,接地电阻4Ω(符合≤10Ω要求),配电系统未安装SPD。请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事故原因分析:(1)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缺失:三类防雷建筑虽对直击雷有基本防护(如避雷带、引下线),但未针对电梯控制系统(属于电子信息系统)采取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措施。电梯控制线路多为弱电线缆(如CAN总线、485通信线),抗干扰能力弱,雷击时线路感应过电压或地电位反击易损坏控制板;(2)电源系统无SPD保护:电梯控制柜电源直接引自楼层配电箱,雷击时高压浪涌沿电源线路侵入,超过控制模块耐受电压(通常≤1.5kV);(3)线路屏蔽与等电位连接不足:电梯井道内的电源线、信号线多为非屏蔽电缆,且控制箱外壳未与井道内金属导轨、接地干线可靠等电位连接,导致地电位差击穿设备。整改方案:(1)加装电源SPD:在电梯控制柜电源输入端安装Ⅲ级试验SPD(Up≤1.2kV,In≥5kA),N-PE间需安装直流分量耐受型SPD,避免因中性线电流导致SPD误动作;(2)强化信号线路防护:电梯通信线路(如门机控制器、召唤按钮线路)更换为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在控制板信号输入端口加装信号SPD(插入损耗≤1dB,响应时间≤1ns);(3)完善等电位连接:将电梯控制箱外壳、金属导轨、电缆桥架与井道内接地干线用4mm²铜缆连接,接地干线与建筑基础接地网可靠焊接,确保等电位连接电阻≤0.1Ω;(4)线路屏蔽与路由优化: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分开敷设,间距≥0.3m(交叉时垂直距离≥0.1m),避免平行敷设产生电磁耦合;(5)定期检测维护:每半年检测SPD的残压、漏电流,每年检测接地电阻及等电位连接可靠性,确保防护装置有效。6.某企业信息机房位于建筑顶层,发生雷击后服务器宕机、网络中断。现场勘查发现:机房未做电磁屏蔽,机柜与接地干线连接松动,UPS输出端未安装SPD。结合GB50343-2012分析问题根源并制定修复方案。问题根源分析(依据GB50343-201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1)电磁屏蔽缺失:机房位于顶层,直击雷或附近雷击产生的强电磁场可直接穿透非屏蔽墙体,在设备线路上感应出过电压;规范要求A级机房应做法拉第笼屏蔽(屏蔽效能≥60dB),该机房未采取任何屏蔽措施;(2)等电位连接失效:机柜与接地干线连接松动,导致雷击时机柜与设备间存在电位差,引发地电位反击;规范要求机房内所有金属部件(机柜、空调管道、静电地板支架)应与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EB)可靠连接,连接电阻≤0.2Ω;(3)电源系统防护不足:UPS输出端未安装SPD,雷击时UPS虽能稳压,但无法抑制浪涌过电压(如雷电通过市电线路侵入时,UPS输入端过电压可能通过内部电容耦合至输出端);规范要求电子信息系统电源线路应设置三级防护,末端设备前需安装Up≤1.0kV的SPD;(4)线路路由不规范:网线、光纤与电源线平行敷设且未做隔离,雷击时电源线的浪涌能量通过电磁耦合侵入信号线路,损坏网络设备。修复方案:(1)构建电磁屏蔽系统:机房墙面、顶面加装30目以上的金属网(或金属屏蔽板),金属网与LEB可靠连接,接缝处用铜带跨接(跨接电阻≤0.05Ω);玻璃幕墙更换为夹丝玻璃或贴金属屏蔽膜;(2)完善等电位连接:重新连接机柜与LEB的接地铜缆(截面积≥16mm²),加装防松垫片;将空调管道、静电地板支架等金属部件用4mm²铜缆连接至LEB,形成环形等电位连接带;(3)分级安装SPD:在机房总配电箱安装Ⅱ级试验SPD(In≥40kA,Up≤2.5kV),UPS输出端安装Ⅲ级试验SPD(In≥10kA,Up≤1.2kV),服务器、交换机电源输入端安装插座式SPD(Up≤1.0kV);(4)优化线路敷设: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别穿金属线槽敷设,线槽间距≥0.5m,交叉时垂直布置;信号线路采用双屏蔽电缆(外层屏蔽两端接地,内层屏蔽单端接地);(5)增设雷电监测装置:在机房内安装浪涌记录仪,实时监测SPD动作次数及残压值,为后续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四、法规标准与检测规范7.依据GB50057-2010,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接地电阻值及防直击雷接闪器形式有哪些规定?(1)引下线间距:三类防雷建筑的引下线间距≤25m(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间距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25m);(2)接地电阻值: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0Ω(当防雷接地与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时,接地电阻应取其中最小值,通常≤4Ω);(3)接闪器形式:可采用避雷带(网)或避雷针。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网格尺寸≤20m×20m或24m×16m;当屋面面积较大时,可在避雷带网格内增设附加避雷带;采用避雷针时,应确保所有被保护物体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用滚球法计算,三类防雷建筑滚球半径为60m)。8.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中,检测周期如何规定?哪些场所需缩短检测周期?检测周期规定:(1)首次检测: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竣工后,投入使用前应进行首次检测;(2)定期检测:正常使用的防雷装置,一般每年检测1次;(3)特殊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如加油站、油库、化工厂)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1次。需缩短检测周期的场所包括:(1)位于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40天)或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90天)的建筑物;(2)遭受过雷击或防雷装置曾发生故障的建筑物;(3)采用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场所(如数据中心、医院、学校),其防雷装置需每年检测2次;(4)处于土壤腐蚀严重区域(如盐碱地、酸性土壤)的接地装置,因腐蚀可能导致接地电阻升高,需每半年检测接地电阻。五、雷击应急处置与现场勘查9.接到某工厂雷击事故报告后,作为防雷技术人员,应如何开展现场应急处置?需重点记录和采集哪些信息?应急处置流程:(1)前期准备:携带检测仪器(接地电阻测试仪、钳形电流表、SPD测试仪)、防护装备(绝缘手套、安全帽)、记录表格及相机(用于现场取证);(2)现场安全确认:与工厂安全负责人沟通,确认事故区域是否存在二次雷击风险(如未断开的损坏线路、泄漏的可燃气体),必要时设置警戒区;(3)人员伤亡排查:配合医护人员确认是否有人员受伤,记录受伤位置及可能的雷击路径(如接触金属设备、站立位置);(4)设备损坏初步评估:查看受损设备类型(如电机、PLC、传感器)、损坏部位(电路板烧蚀、接口击穿),标记明显的雷击痕迹(如熔痕、电弧灼痕);(5)防雷装置检查:测试接地电阻是否异常升高(如原4Ω现升至20Ω,可能接地体腐蚀或断接),检查SPD是否烧毁(外观变形、指示窗口变红),查看引下线是否断裂、接闪器是否脱落;(6)环境因素调查:记录事故发生时的天气(雷暴持续时间、落雷位置)、周边地形(是否有高大树木、金属构架)、线路走向(电源线/信号线是否穿金属管、是否与引下线平行)。需重点记录和采集的信息:(1)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精确到分钟)、位置(具体车间/设备编号);(2)气象数据: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雷暴日数据、落雷点与事故现场的距离(可通过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