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析患者发生溶血反应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溶血反应时,最典型的尿液变化是?A.肉眼血尿B.蛋白尿C.酱油色尿D.乳糜尿2.下列哪项是导致透析相关性溶血最常见的医源性因素?A.透析液钠浓度过高(>150mmol/L)B.透析液温度设置为42℃C.透析管路中混入空气D.患者自身G6PD缺乏3.某患者透析中突发腰痛、胸闷、心悸,测血压85/50mmHg,心率120次/分,实验室检查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450mg/L(正常<40mg/L),血钾6.8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失衡综合征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空气栓塞4.透析液低渗(钠浓度<130mmol/L)导致溶血的主要机制是?A.红细胞膜氧化损伤B.红细胞内渗透压高于外界,水分进入导致破裂C.补体系统激活破坏红细胞D.血泵转速过快造成机械性损伤5.关于溶血反应时实验室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清结合珠蛋白升高B.乳酸脱氢酶(LDH)升高C.间接胆红素升高D.尿常规隐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6.溶血反应发生后,为纠正高钾血症,首选的紧急处理措施是?A.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B.静脉滴注50%葡萄糖+胰岛素(4:1)C.口服降钾树脂D.立即行血液透析治疗7.以下哪项不是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A.畏寒、发热B.黄疸进行性加重C.手足搐搦D.腰痛、腹痛8.透析中使用未灭菌的透析液可能导致溶血,其主要机制是?A.内毒素激活补体系统,破坏红细胞膜B.细菌直接吞噬红细胞C.细菌代谢产物降低血液pH值D.细菌分泌溶血毒素9.为预防透析相关性溶血,透析液温度应严格控制在?A.34-36℃B.36-38℃C.38-40℃D.40-42℃10.溶血反应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是?A.血红蛋白管型堵塞肾小管B.低血压导致肾灌注不足C.高钾血症抑制肾小管功能D.补体激活引起间质性肾炎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透析相关性溶血的常见病因包括?A.透析液温度过高(>40℃)B.透析液配置错误导致低钠(<130mmol/L)C.血泵转速过快(>300ml/min持续)D.复用透析器时残留次氯酸钠E.患者输注库存血后立即透析2.溶血反应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实验室异常包括?A.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B.血浆游离血红蛋白>40mg/LC.血清钾离子升高D.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3.溶血反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A.立即停止血泵,阻断体外循环B.丢弃体外循环管路中的血液C.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扩容D.监测心电图(ECG)观察高钾血症表现E.输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4.关于透析液质量控制预防溶血的措施,正确的是?A.每日检测透析液钠浓度,误差<±2mmol/LB.透析液温度传感器需定期校准C.使用反渗水前检测电导率,确保符合标准D.复用透析器时需彻底冲洗残留消毒剂E.透析液内毒素检测应<0.25EU/ml5.溶血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要点包括?A.溶血反应常伴腰痛,过敏反应多有皮疹B.溶血反应血钾升高,过敏反应血钾正常C.溶血反应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过敏反应正常D.溶血反应尿常规隐血阳性,过敏反应阴性E.溶血反应多发生于透析开始30分钟内,过敏反应可发生于任何阶段三、案例分析题(共35分)患者男性,68岁,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每周3次,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泵流速25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本次透析进行至45分钟时,患者主诉“腰部持续性酸痛,胸闷、恶心”,测血压90/55mmHg(基础血压130/80mmHg),心率115次/分(基础75次/分),体温37.8℃。护士观察到静脉壶内血液颜色变浅,透析管路回血端血液呈暗红色。立即暂停血泵,采集外周血及透析液送检,结果如下:外周血:血红蛋白(Hb)82g/L(透前105g/L),血钾(K+)6.3mmol/L(透前4.2mmol/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520mg/L(正常<40mg/L),乳酸脱氢酶(LDH)680U/L(正常120-250U/L),间接胆红素(IBIL)28μmol/L(正常<17μmol/L)。透析液检测:钠浓度125mmol/L(设定值140mmol/L),温度39℃(设定值37℃),电导率12.5mS/cm(正常13.5-14.5mS/cm)。问题: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有哪些?(10分)2.分析导致本次溶血反应的可能原因。(10分)3.请列出紧急处理措施及后续监测内容。(15分)四、简答题(共30分)1.简述血液透析中溶血反应的发生机制。(10分)2.说明溶血反应与输血相关性溶血的异同点。(10分)3.阐述预防透析相关性溶血的关键措施。(10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溶血时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经肾脏排泄形成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肉眼血尿为红细胞直接排出,蛋白尿为蛋白漏出,乳糜尿为淋巴液漏出)2.B(透析液温度>40℃时,红细胞膜因热损伤破裂,是最常见医源性因素;高钠导致细胞脱水,一般不溶血;管路空气主要引起栓塞;G6PD缺乏为患者自身因素,非医源性)3.C(腰痛、低血压、FHb显著升高、高血钾均符合溶血反应;失衡综合征以头痛、呕吐为主,无FHb升高;过敏反应有皮疹、喉头水肿;空气栓塞有胸痛、咳嗽)4.B(低渗透析液使红细胞外渗透压低于细胞内,水分进入细胞导致膨胀破裂;氧化损伤多见于药物或毒素;补体激活见于内毒素污染;机械损伤为血泵或管路挤压)5.A(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后被肝脏清除,溶血时结合珠蛋白消耗增加,血清水平降低而非升高;LDH来自破裂红细胞,间接胆红素为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尿常规隐血阳性但无红细胞为血红蛋白尿特征)6.A(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10%葡萄糖酸钙可快速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胰岛素+葡萄糖需15-30分钟起效;口服降钾树脂起效慢;紧急透析需准备时间,非首选)7.C(手足搐搦多见于低钙血症或碱中毒;溶血反应因红细胞破坏释放炎症因子可致发热,胆红素升高致黄疸,血红蛋白刺激肾包膜致腰痛)8.A(未灭菌透析液含内毒素(LPS),激活补体系统(C3a、C5a),导致红细胞膜攻击复合物(MAC)形成而破裂;细菌不直接吞噬红细胞,代谢产物主要影响pH,溶血毒素多见于特定细菌如链球菌)9.B(36-38℃为生理温度,超过40℃易致热损伤溶血;低于36℃可能引起寒战,但一般不溶血)10.A(血红蛋白在酸性环境下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低血压可加重肾损伤但非主要原因;高钾血症主要影响心脏;补体激活主要导致炎症反应)二、多项选择题1.ABCD(透析液高温、低钠、血泵过速(>300ml/min持续可致机械损伤)、残留次氯酸钠(强氧化剂破坏红细胞膜)均为常见病因;输注库存血后透析非直接原因)2.ABC(溶血时红细胞破坏增加,Hb下降,FHb升高,细胞内钾释放致高血钾;网织红细胞因骨髓代偿增生而升高;Coombs试验阳性见于免疫性溶血,透析相关性溶血多为非免疫性,故阴性)3.ACD(应保留体外循环血液(可能含未破坏红细胞),避免丢弃加重贫血;洗涤红细胞输注需评估溶血是否控制,避免输入更多补体激活物质,非紧急首选)4.ABCDE(钠浓度误差过大致渗透压异常,温度传感器校准防过热,反渗水电导率反映离子浓度,复用透析器冲洗不彻底残留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可致溶血,内毒素超标激活补体)5.ABCD(溶血反应多因透析液/管路异常,过敏反应多因生物材料(如透析器膜)或药物;两者均可发生于透析早期)三、案例分析题1.诊断:血液透析相关性急性溶血反应(5分)。诊断依据:①临床表现:透析中突发腰痛、胸闷、低血压(血压较基础下降>30%)、心率增快;②实验室检查:Hb短时间内显著下降(105→82g/L),FHb显著升高(520mg/L),LDH升高(反映细胞破坏),间接胆红素升高(血红蛋白代谢产物),血钾升高(细胞内钾释放);③透析液异常:钠浓度显著降低(125mmol/L)、电导率低于正常(12.5mS/cm),提示低渗环境(5分)。2.可能原因:①透析液配置错误:钠浓度设定值140mmol/L但实际125mmol/L,导致透析液低渗(渗透压<280mOsm/kg),红细胞内渗透压高于外界,水分进入细胞引起膨胀破裂(3分);②透析液温度偏高(39℃):虽未超过40℃,但长时间(45分钟)作用可能导致红细胞膜热损伤,降低膜稳定性(3分);③电导率异常: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直接相关,12.5mS/cm低于正常范围(13.5-14.5),进一步验证透析液低渗,可能因浓缩液配比错误(如A液或B液稀释过度)或透析机配比系统故障(2分);④其他潜在因素:需排查是否复用透析器残留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未冲洗干净),或血泵流速是否异常(本例250ml/min在正常范围,可能性低)(2分)。3.紧急处理措施及后续监测:紧急处理:①立即停止血泵,保持体外循环管路与患者连接(避免丢弃血液加重贫血),关闭透析液通路(2分);②评估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监测高钾血症导致的T波高尖、QRS增宽),吸氧(2-4L/min),建立静脉通路(2分);③纠正低血容量:快速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0-1500ml(或胶体液),维持收缩压>90mmHg(2分);④处理高钾血症:-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缓慢,>5分钟),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1分钟起效,维持30-60分钟)(2分);-50%葡萄糖50ml+普通胰岛素10U静脉注射(15-30分钟起效,维持2-4小时),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2分);⑤碱化尿液: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200ml(维持尿pH>7.0,防止血红蛋白管型形成)(2分);⑥评估是否需输注血液制品:若Hb<70g/L或出现严重缺氧症状,输注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中补体及抗体,减少进一步溶血风险)(2分)。后续监测:①实验室指标:每1-2小时复查血钾、Hb、FHb、LDH、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观察管型及隐血)(2分);②尿量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量,警惕急性肾损伤(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提示肾损伤)(2分);③透析液追溯:检查透析机配比系统(A/B液泵流量)、浓缩液浓度(钠、碳酸氢盐)、反渗水质量(电导率、内毒素),明确配置错误原因(2分);④患者长期管理:调整透析液配方(纠正钠浓度),更换透析机传感器(若为设备故障),后续透析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液颜色(1分)。四、简答题1.溶血反应的发生机制:①渗透压改变:透析液低渗(钠<130mmol/L)时,水分通过渗透压差进入红细胞,导致细胞膨胀破裂;高渗(钠>150mmol/L)时红细胞脱水皱缩,膜脆性增加(2分);②热损伤:透析液温度>40℃时,红细胞膜蛋白变性,膜通透性增加,细胞破裂(2分);③机械性损伤:血泵转速过快(>300ml/min持续)、管路扭曲/受压、透析器纤维断裂等导致红细胞机械性破坏(2分);④化学损伤:复用透析器残留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破坏红细胞膜脂质结构;透析液中甲醛、氯胺等污染物直接损伤膜蛋白(2分);⑤生物因素:透析液内毒素(>0.25EU/ml)或细菌污染激活补体系统(C3a、C5a),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导致红细胞破裂(2分)。2.溶血反应与输血相关性溶血的异同点:相同点:①临床表现相似:均有腰痛、酱油色尿、贫血、高钾血症(2分);②实验室检查:FHb升高、LDH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2分);③严重后果: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DIC(2分)。不同点:①病因:透析相关性溶血多为医源性(透析液异常、设备故障),输血相关性溶血多为免疫性(ABO/Rh血型不合)或非免疫性(血液保存不当)(2分);②机制:透析相关性以物理(温度、渗透压)或化学损伤为主,输血相关性以抗体介导(IgM/IgG)或补体激活为主(2分);③Coombs试验:输血相关性溶血(免疫性)多阳性,透析相关性多阴性(2分)。3.预防透析相关性溶血的关键措施:①透析液质量控制:每日检测透析液钠浓度(误差<±2mmol/L)、温度(36-38℃)、电导率(13.5-14.5mS/cm),使用前检测内毒素(<0.25EU/ml)及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