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思齐Mixly少儿教学课件全景介绍欢迎来到米思齐Mixly少儿教学课件全景介绍。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这款由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软件,探索其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全方位展示Mixly在少儿编程教育中的卓越价值。第一章:米思齐Mixly简介与教学理念米思齐Mixly作为一款专为少儿和初学者设计的图形化编程软件,承载着深厚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本章将向您介绍米思齐Mixly的发展背景、核心特点以及其所秉持的教学理念。米思齐团队起源于北京师范大学,由一群热爱教育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深入研究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编程学习特点,打造了这款适合中国孩子学习编程的工具。团队致力于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融合,为孩子们提供最适合的编程学习体验。通过本章内容,您将深入理解为什么Mixly能够有效帮助孩子入门编程,以及它如何在STEAM教育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米思齐Mixly是什么?图形化编程软件米思齐Mixly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米思齐团队精心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它采用积木拼接的方式进行编程,用户只需通过拖拽和组合积木块,即可完成复杂的编程任务,无需编写传统代码。这种直观的编程方式特别适合少儿和编程初学者使用。适合人群与特点Mixly专为8-16岁的少儿和编程初学者设计,降低了编程的学习门槛。通过积木式编程,孩子们可以避开语法错误的困扰,将注意力集中在编程逻辑和算法思维的培养上。Mixly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即使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孩子也能快速上手。多平台硬件支持Mixly支持Arduino、Micro:bit、ESP8266等多种主流硬件平台,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的无缝连接。这使得孩子们不仅能学习编程知识,还能将编程应用到实际硬件中,创造出有趣的互动项目。Mixly通过统一的图形化界面,屏蔽了不同硬件平台的差异,让用户可以轻松切换不同的开发板。Mixly教学理念创客教育与STEAM理念Mixly的核心教学理念植根于创客教育和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理念。创客教育强调"做中学"、"创中悟",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STEAM教育则倡导跨学科学习,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在Mixly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编程技能,还能接触到电子学、物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抽象的编程概念与具体的硬件操作相结合,Mixly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环境。项目驱动与能力培养Mixly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项目,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挑战,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探索解决方案。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培养多种关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编程训练,培养条理清晰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能力:面对项目中的挑战,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孩子们探索多种实现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学习沟通、分工与合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孩子们主动探索、持续学习的习惯Mixly软件界面一览积木选择区左侧包含各类功能积木,分门别类组织,色彩区分不同类型。包括控制、数学、输入输出等类别,用户可直接拖拽所需积木到编程区。编程工作区中央区域是主要编程区域,用户将积木拖拽至此区域并组合拼接,形成完整程序逻辑。积木之间有形状提示,确保正确连接。代码预览区右侧可查看对应的ArduinoC++代码,帮助理解图形化编程背后的实际代码,为后续学习文本编程打下基础。Mixly的界面设计遵循直观、简洁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少儿用户的认知特点。所有功能按钮都配有清晰的图标和中文标注,操作流程简单明了。色彩丰富的积木块不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通过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功能类别,帮助孩子们快速找到所需的编程元素。第二章:Mixly软件基础操作掌握Mixly软件的基础操作是开展少儿编程教学的第一步。本章将详细介绍Mixly软件的安装配置、界面构成、基本功能以及开发板连接等核心操作,帮助教师和学生快速上手Mixly平台。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Mixly的操作流程和技巧,确保即使是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用户也能轻松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排除可能遇到的障碍。软件安装与升级支持多种安装方式Mixly软件提供了多种安装选择,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Windows离线版:适合网络条件不佳的环境,下载完整安装包后可直接安装使用,无需联网。安装包大小约为200MB,包含所有必要的驱动和库文件。在线版:通过浏览器访问官方网站即可使用,无需安装,但需要稳定的网络连接。适合临时使用或不方便安装软件的场景。Mac/Linux版:针对非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安装包和使用指南。简单的安装流程Mixly的安装过程非常简便,通常只需几个步骤:从官方网站()或指定渠道下载最新版安装包双击安装包,按照向导提示进行安装选择安装位置(建议安装在非系统盘)安装过程中会自动安装Arduino驱动和CH340驱动安装完成后,桌面会创建Mixly快捷方式自动更新机制Mixly具有智能更新提醒功能,当有新版本发布时,软件会自动提示用户进行更新。更新过程简单快捷,通常只需点击"更新"按钮,软件会自动下载并安装最新版本。此外,Mixly还支持库文件的在线更新,确保用户能够使用最新的功能和修复。多语言支持与界面友好性Mixly提供中英文双语界面,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切换。软件界面设计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所有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按钮图标直观易懂。特别是对于少儿用户,Mixly的中文界面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使孩子们能够专注于编程逻辑的学习,而不是被语言障碍所困扰。开发板与语言支持主流开发板支持Mixly支持多种主流开发板平台,包括但不限于:Arduino系列:Uno、Nano、Mega、Leonardo等ESP系列:ESP8266、ESP32等WiFi开发板Micro:bit:适合初学者的微型计算机板MixGo系列:专为教育设计的开发板掌控板:适合中国教育环境的开发板用户可以在软件启动时选择目标开发板,Mixly会自动加载相应的库文件和编程积木,确保所有功能与选定的硬件兼容。多样化编程语言支持Mixly不仅支持传统的图形化积木编程,还提供了多种编程语言的过渡和混合支持:图形化积木编程:适合编程初学者,通过拖拽积木完成编程ArduinoC/C++:可以查看积木对应的C/C++代码,帮助理解代码原理Python混合编程:支持在图形化环境中插入Python代码块JavaScript扩展:高级用户可通过JavaScript自定义新积木这种多语言支持策略为学习者提供了平滑的学习路径,从图形化编程过渡到文本编程,循序渐进,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的陡峭学习曲线。教学适配性Mixly针对不同教学需求提供了灵活的配置选项:基础模式:只显示基础积木,适合初学者,避免过多选项造成的困扰高级模式:显示全部积木,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探索更复杂的项目自定义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定制积木显示范围点亮第一盏LED灯案例经典入门项目"点亮第一盏LED灯"是编程学习的"HelloWorld",也是Mixly教学中的第一个经典案例。这个简单而有成就感的项目,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就能体验到编程控制硬件的乐趣。项目目标:通过Mixly编程,控制Arduino开发板上的LED灯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闪烁。硬件准备ArduinoUno开发板(或其他兼容板)USB数据线面包板(可选)LED灯(可选,因为Arduino板上有内置LED)220Ω电阻(使用外接LED时需要)对于初学者,我们通常推荐直接使用Arduino板上的内置LED(通常连接在数字引脚13),这样可以简化硬件连接,让学生专注于编程学习。编程步骤连接硬件:使用USB线将Arduino开发板连接到电脑配置板型:在Mixly中选择正确的开发板型号创建程序:从"输出"类别中拖出"数字输出"积木设置引脚为13(ArduinoUno上的内置LED)设置输出状态为"高"(点亮LED)从"控制"类别中拖出"延时"积木,设置为1000毫秒再次拖出"数字输出"积木,设置同一引脚为"低"(熄灭LED)添加另一个延时积木将所有积木放入"程序开始"和"重复执行"积木中上传程序:点击"上传"按钮,将程序烧录到开发板观察结果:成功上传后,开发板上的LED灯将开始闪烁教学重点与拓展通过这个简单的项目,可以向学生讲解以下基础概念:数字输出:高电平(HIGH)和低电平(LOW)的概念延时函数:控制程序执行节奏的重要工具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积木的作用程序流程:从上到下顺序执行的基本规则LED闪烁案例实际效果上图展示了使用Mixly控制Arduino让LED闪烁的完整案例。左侧是实际的硬件连接,右侧是对应的Mixly积木程序。这个简单而直观的案例是孩子们编程学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数字输出原理的最佳入门项目。代码解析在这个LED闪烁项目中,核心积木包括:程序开始:所有Mixly程序的起点,相当于Arduino代码中的setup()函数重复执行:创建无限循环,相当于Arduino代码中的loop()函数数字输出:控制指定引脚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延时:暂停程序执行一段时间,单位为毫秒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初学者在实现这个项目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LED不亮:检查开发板选择是否正确、引脚号是否正确、USB连接是否稳固上传失败:确认COM端口选择正确、驱动安装正确、Arduino板未被其他程序占用LED常亮不闪烁:检查延时时间是否设置正确、循环结构是否完整第三章:核心编程模块详解在Mixly编程环境中,核心编程模块以不同颜色的积木块呈现,直观地展示了不同的功能类别。如图所示,这些色彩鲜明的积木是构建程序的基本元素。掌握Mixly的核心编程模块是进行高效教学和项目开发的基础。本章将深入介绍Mixly中最常用的编程模块,包括按键控制、定时器应用、数学运算等核心功能。通过详细的案例解析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全面理解这些模块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每个模块的讲解都将包含以下内容:基本概念:模块的功能定义和工作原理参数说明:各参数的含义和设置方法典型应用:模块在实际项目中的常见用途案例演示: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模块的使用方法常见错误: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按键控制技巧按键输入基础按键是最基本的用户输入方式,在Mixly中,按键控制主要通过数字输入模块实现。按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电路的通断状态,将物理按压转换为程序可识别的数字信号。Mixly提供了多种按键控制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普通按键控制最基本的按键读取方式,通过"数字读取"积木读取按键状态:将按键一端连接到Arduino的数字引脚,另一端连接到GND(下拉模式)或5V(上拉模式)使用数字读取积木获取引脚状态(HIGH或LOW)根据读取结果执行相应操作这种方式适合简单的开关控制,但可能会因为程序执行速度快于人的按键速度而导致漏读或多读。中断控制技巧对于需要立即响应的场景,可以使用中断方式处理按键:使用"外部中断"积木设置中断触发方式(上升沿、下降沿或电平变化)定义中断服务函数,在按键状态变化时立即执行中断方式的优势在于不会漏读按键,且响应速度快,缺点是Arduino的中断引脚数量有限。多功能按键实现通过检测按键按下的时长和次数,可以实现一个按键多种功能:短按:按下后立即释放(如小于500ms)长按:按下并保持一段时间(如大于1秒)双击:在短时间内按下两次实现多功能按键需要结合定时器和状态变量,记录和判断按键的行为模式。按键去抖动处理机械按键在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会产生多次接触的"抖动"现象,导致一次按键被识别为多次。Mixly提供了两种去抖动方法:延时去抖:在检测到按键状态变化后,等待一小段时间(通常10-20毫秒)再次检测,确认状态稳定软件滤波:连续多次读取按键状态,只有当连续多次读取结果一致时才认为状态有效定时器应用1MsTimer2定时器MsTimer2是Mixly中最常用的定时器库,它基于Arduino的Timer2硬件定时器,可以在不影响主程序执行的情况下,定期执行指定的函数。主要特点:可设置精确的毫秒级定时适合单一任务的定时执行使用简单,只需设置时间间隔和回调函数使用步骤:从"时间"类别中拖出"MsTimer2设置"积木设置时间间隔(单位:毫秒)定义要执行的函数使用"MsTimer2开始"积木启动定时器MsTimer2特别适合需要精确定时的场景,如LED闪烁控制、传感器定时采样等。2SimpleTimer多任务定时器对于需要同时执行多个定时任务的项目,SimpleTimer是更好的选择。它是一个软件定时器库,可以创建多个独立的定时任务。主要特点:支持多个独立定时任务同时运行可以为每个任务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支持一次性定时和循环定时可以动态启动、停止或修改定时任务使用步骤:创建SimpleTimer对象使用"设置任务"积木添加定时任务为每个任务指定执行函数和时间间隔在主循环中调用"运行"积木SimpleTimer适用于复杂项目,如同时控制多个设备、处理多个传感器数据等场景。蜂鸣器唱歌项目演示下面通过一个"蜂鸣器唱歌"项目,演示定时器的实际应用:项目目标:使用定时器控制蜂鸣器,按照设定的节奏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实现思路:使用数组存储音乐的音符和时值利用MsTimer2定时器,按照音符的时值定时切换音符在定时器回调函数中,读取当前音符并驱动蜂鸣器发声数学运算模块基础数学运算积木Mixly提供了丰富的数学运算积木,覆盖了从基础计算到高级函数的各种需求:基本运算算术运算:加、减、乘、除、求余等基本运算比较运算:等于、大于、小于等比较关系逻辑运算:与、或、非等逻辑操作数值处理约束函数:限制数值在指定范围内映射函数:将一个范围的数值映射到另一个范围四舍五入:取整、向上取整、向下取整随机数:生成指定范围内的随机数这些基础运算积木是构建各类算法和逻辑的基石,适用于几乎所有编程项目。高级数学函数对于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项目,Mixly还提供了各种高级数学函数: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及其反函数角度与弧度转换指数与对数自然指数、自然对数幂函数、平方根统计函数求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平均值、中位数这些高级函数使Mixly能够处理更复杂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任务,特别适合科学探究类项目。函数曲线绘制应用数学运算模块的一个典型应用是在OLED显示屏上绘制函数曲线。以一次函数曲线绘制为例:使用循环结构,生成一系列x坐标值对每个x值,通过一次函数公式y=kx+b计算对应的y值使用OLED的画点函数,在屏幕上显示每个(x,y)点连续的点构成了函数曲线的图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函数与图像的关系,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地,学生可以尝试绘制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更复杂的曲线,探索数学与编程的结合应用。OLED屏显示函数曲线实例函数公式定义在Mixly中使用数学表达式积木定义函数公式,如y=2x+5。通过变量和运算积木组合,可以构建各种数学函数关系。坐标点生成使用for循环遍历x坐标范围(如0-128),代入函数公式计算对应的y值。需注意OLED屏幕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差异,可能需要进行坐标变换。屏幕绘制使用OLED库的drawPixel或drawLine函数将计算得到的点绘制到屏幕上。连续的点或线段形成完整的函数曲线图像。代码与效果解析如上图所示,OLED屏幕成功显示了一次函数的曲线图像。实现这一效果的关键步骤包括:初始化OLED:设置I2C地址、屏幕大小等参数定义坐标原点:通常将屏幕中心设为坐标原点绘制坐标轴:使用drawLine函数绘制x轴和y轴计算并绘制函数点:遍历x值,计算y值,绘制点屏幕刷新:使用display()函数将绘制内容显示出来通过调整函数参数,学生可以观察函数曲线的变化,直观理解参数变化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例如,改变一次函数y=kx+b中的k值,可以观察斜率的变化;改变b值,可以观察y轴截距的变化。第四章:硬件传感器与显示模块图中展示了Mixly支持的部分硬件传感器和显示模块,这些模块是构建各类创意项目的物理基础。硬件传感器和显示模块是Mixly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连接了虚拟的编程世界与物理的现实世界。本章将详细介绍Mixly中常用的硬件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RGB彩灯、点阵屏等,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这些模块的原理、连接方法和编程控制技巧。每个硬件模块的讲解将包含以下内容:模块原理:基本工作原理和技术规格接线方法:与Arduino的正确连接方式编程控制:使用Mixly积木控制模块的方法实例项目:基于该模块的典型应用案例故障排除: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温湿度传感器DHT11传感器原理与特性DHT11是一款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Mixly教学项目中。它包含一个电容式湿度传感元件和一个NTC温度测量元件,内置专用的单片机处理采集到的信号。主要特性:测量范围:温度0-50℃,湿度20-90%RH精度:温度±2℃,湿度±5%RH分辨率:温度1℃,湿度1%RH供电电压:3.3V-5.5VDC通信方式:单总线数字信号接线方法DHT11传感器通常有3个或4个引脚,接线方式如下:VCC:连接到Arduino的5V或3.3VDATA:连接到Arduino的任意数字引脚(如D7)GND:连接到Arduino的GND如果是模块化的DHT11(带有PCB板),通常已经集成了上拉电阻,可以直接连接使用。如果是裸的DHT11元件,需要在DATA线与VCC之间接一个10kΩ的上拉电阻。Mixly编程控制Mixly提供了专门的DHT11库,使用非常简便:从"传感器"类别中找到"DHT11"积木设置连接的引脚号选择要读取的数据类型(温度或湿度)读取到的温度和湿度值可以直接用于显示或作为条件判断的依据。实际应用场景DHT11传感器在教学项目中有多种应用场景:简易气象站:结合OLED或LCD显示温湿度数据智能温控风扇: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启动风扇植物养护系统: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温湿度状况数据记录器:配合SD卡模块,记录长期温湿度变化编程示例:温湿度监测系统下面是一个基本的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实现步骤:初始化DHT11传感器和显示设备(如LCD)在循环中读取温度和湿度数据将数据显示在LCD上,并更新显示添加条件判断,当温度或湿度超出特定范围时触发报警(如蜂鸣器鸣响)设置适当的延时(通常2秒以上),避免过于频繁地读取传感器RGB七彩灯与灯带控制RGB灯的颜色混合原理RGBLED是一种能够发出不同颜色光线的发光二极管,通过控制红(R)、绿(G)、蓝(B)三种基本颜色的亮度,可以混合出各种不同的颜色。RGB颜色混合遵循加色原理:红色+绿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在Mixly中,RGB颜色通常用0-255的数值来表示每种颜色的亮度,例如:红色:(255,0,0)绿色:(0,255,0)蓝色:(0,0,255)白色:(255,255,255)单个RGB灯控制控制单个RGBLED有两种常见方式:1.共阴极RGBLEDLED的公共端接GNDRGB三个引脚分别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Arduino的PWM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255)时LED最亮,低电平(0)时LED熄灭2.共阳极RGBLEDLED的公共端接5VRGB三个引脚分别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Arduino的PWM输出引脚输出低电平(0)时LED最亮,高电平(255)时LED熄灭(逻辑相反)在Mixly中,可以使用"模拟输出"积木分别控制RGB三个引脚的PWM输出,实现颜色混合。灯带控制技术与单个RGBLED不同,RGB灯带通常包含多个可单独寻址的LED灯珠,最常见的是WS2812B(NeoPixel)和SK6812灯带。这类灯带的特点是:仅需一根数据线即可控制整条灯带可以单独设置每个LED的颜色内置控制IC,简化了接线和控制控制方法:使用Mixly中的"灯带"库设置灯带类型、数据引脚和LED数量使用setPixelColor()设置单个LED颜色使用show()函数更新显示创意灯光秀项目示范利用RGB灯带,可以创建丰富多彩的灯光效果,下面是几个创意项目示例:音乐灯光秀:结合麦克风传感器,让灯带随音乐节奏变化流水灯效果:创建颜色沿灯带流动的动画效果彩虹渐变:实现颜色在整个灯带上平滑过渡互动装置:结合距离传感器,根据人的接近程度改变灯光效果点阵屏显示技术8×8点阵屏基础知识8×8点阵屏是一种由64个LED排列成8行8列的显示设备,通过控制每个LED的亮灭状态,可以显示字符、图案和简单动画。点阵屏类型直接驱动型:每个LED单独控制,需要大量引脚矩阵驱动型:通过行列扫描控制,减少引脚数芯片驱动型:使用MAX7219等专用驱动芯片,仅需3个引脚工作原理点阵屏通常采用"行扫描"方式工作:依次选通每一行同时设置该行所有列的状态快速循环扫描所有行,利用视觉暂留形成完整图像在Mixly中,通常使用LedControl库控制基于MAX7219的点阵屏,操作简便且资源占用少。MAX7219点阵屏级联控制MAX7219是一种常用的LED驱动芯片,具有以下特点:可驱动8×8点阵或8位7段数码管串行通信接口,仅需3个引脚(DIN、CLK、CS)内置扫描电路和存储器支持亮度调节(16级)多个MAX7219可以级联,形成更大的显示面积:2个级联可显示8×16或16×8点阵4个级联可显示16×16或8×32点阵级联数量理论上不限,但实际使用通常不超过8个级联时,数据线和时钟线并联,片选线串联,数据按照从最后一个芯片到第一个芯片的顺序传输。汉字取模模块实现汉字显示由于点阵屏的分辨率有限,显示汉字需要进行"取模"处理,即将汉字转换为点阵数据。Mixly提供了内置的汉字取模功能:在"显示"类别中找到"汉字取模"积木输入要显示的汉字选择字体大小和取模方式点击"生成模块",获取汉字的点阵数据使用点阵屏的显示函数,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除了静态显示,点阵屏还可以实现多种动态效果:滚动显示:文字从右向左滚动淡入淡出:通过调节亮度实现帧动画:预设多个画面,快速切换形成动画点阵屏显示实际效果汉字显示技术实现如图所示,通过MAX7219驱动芯片控制的8×8点阵屏成功显示了中文汉字。实现这一效果的关键在于汉字取模技术,将汉字转换为点阵数据的过程包括:字模生成:使用Mixly内置的汉字取模工具,选择合适的字体大小数据处理:将生成的字模数据转换为点阵屏可识别的格式显示控制:使用LedControl库的setRow或setColumn函数设置每行或每列的显示状态对于超出8×8范围的汉字,可以使用多个点阵屏级联显示,或者采用滚动显示的方式。图案与动画设计除了文字,点阵屏还能显示各种自定义图案和动画:静态图案:如表情符号、简单图标等,通过手动定义每个LED的状态创建动态效果:通过预设一系列帧,然后快速切换显示,形成动画效果交互图案:结合传感器输入,实现根据环境变化的动态显示Mixly提供了点阵编辑器工具,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设计点阵图案,然后自动生成对应的代码。这大大简化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使初学者也能轻松创建自己的显示效果。教学应用价值点阵屏在教学中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可视化编程结果:提供即时的视觉反馈,增强学习动力矩阵思维培养: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坐标概念艺术与技术结合:将美术设计与编程技术相结合交互设计入门:结合传感器,创建对环境响应的智能显示第五章:物联网与远程控制入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创客项目与互联网连接已成为现代编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章将介绍如何使用Mixly平台进行物联网开发,让学生的项目具备远程控制和数据交互能力。我们将重点讲解基于ESP8266/ESP32等WiFi模块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包括:物联网基础概念:物联网架构、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格式等硬件平台介绍:ESP8266/ESP32的特点、接口和编程方法云平台连接:如何连接到Blynk、阿里云等物联网平台远程控制实例:通过手机App控制硬件设备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收集传感器数据并在云平台上展示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将自己的创客项目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大大拓展项目的应用场景和价值。物联网基础知识ESP8266开发板介绍ESP8266是一款低成本、高集成度的WiFi芯片,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开发。在Mixly物联网教学中,常用的ESP8266开发板包括:NodeMCU:集成ESP8266、USB转串口芯片、按键和LED等,开发便捷WemosD1Mini:小巧的ESP8266开发板,体积小,引脚少,适合小型项目ESP-01:最小的ESP8266模块,只有8个引脚,成本低,适合简单应用ESP8266的主要特点:内置32位CPU,主频80MHz支持802.11b/g/nWiFi连接支持TCP/IP协议栈数字IO引脚支持PWM、I2C、SPI等功能一个模拟输入引脚(ADC)Flash存储空间4MB,足够存储复杂程序Blynk物联网平台使用流程Blynk是一款专为物联网设计的应用开发平台,它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过程,特别适合教学使用。Blynk平台包含三个主要部分:BlynkApp:可在iOS和Android上运行的移动应用,用于创建用户界面BlynkServer:负责处理App与硬件之间的通信Blynk库:用于硬件平台的库,支持Arduino、ESP8266等使用Blynk的基本流程:在手机上安装BlynkApp并注册账号创建新项目,选择硬件类型(如ESP8266)设计控制界面,添加按钮、滑块、显示等组件获取项目的AuthToken(认证密钥)在Mixly中添加Blynk库,配置WiFi和AuthToken上传程序到ESP8266开发板打开BlynkApp,启动项目,开始远程控制服务器与能量值概念解析在使用Blynk平台时,需要理解几个重要概念:服务器类型BlynkCloud:官方提供的云服务器,简单易用,但国内访问可能不稳定本地服务器:可在本地电脑或树莓派上搭建,适合局域网使用或教学环境第三方服务器:如阿里云、百度云等国内服务商提供的物联网平台能量值系统Blynk采用"能量值"(Energy)管理用户资源:每个控件消耗不同数量的能量值免费账户有一定数量的起始能量值可以通过购买或参与活动获取更多能量值能量值限制了单个项目可以使用的控件数量在教学中,可以申请教育优惠或使用本地服务器来避免能量值限制。远程点灯项目实操项目概述"远程点灯"是物联网入门的经典项目,相当于物联网版的"HelloWorld"。该项目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ESP8266开发板上的LED灯,简单而直观地展示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项目目标:通过手机App控制远端LED灯的开关状态实时显示LED灯的当前状态可以从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进行控制所需硬件:ESP8266开发板(如NodeMCU)LED灯(可使用板载LED)面包板和连接线(如需外接LED)USB数据线所需软件:Mixly编程环境Blynk手机App(iOS或Android)BlynkApp配置在手机上配置BlynkApp的步骤:安装并打开BlynkApp,注册账号并登录点击"NewProject"创建新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如"RemoteLED")选择硬件类型为"ESP8266"选择连接类型为"WiFi"创建项目后,添加一个按钮组件(Button)配置按钮:设置名称(如"LEDControl")选择输出引脚(如D2)设置模式为"Switch"(开关模式)添加一个LED指示器组件:设置名称(如"LEDStatus")绑定到同一个引脚点击邮件图标获取AuthToken,复制备用Mixly编程实现在Mixly中编程控制ESP8266的步骤:选择开发板类型为ESP8266添加Blynk库(如未内置,需手动安装)创建程序:设置WiFi名称和密码设置Blynk服务器地址和AuthToken配置LED连接的引脚为输出模式添加Blynk.run()到主循环中,保持与服务器的通信上传程序到ESP8266开发板打开BlynkApp,点击"Play"按钮启动项目按下App中的按钮,观察ESP8266上的LED灯是否响应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实例手机App界面设计BlynkApp提供了丰富的控件库,包括按钮、滑块、显示器、图表等,可根据项目需求自由组合。界面设计直观简洁,即使没有App开发经验的学生也能快速创建实用的控制界面。云服务器通信Blynk云服务器作为中间层,负责手机App与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这种基于云的架构使得设备可以被全球任何地方访问,不受局域网限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远程控制。硬件控制逻辑ESP8266开发板接收来自云服务器的指令,控制连接的硬件设备。同时,它也可以将传感器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实现双向数据流。Mixly的图形化编程极大简化了这一过程的代码实现。实际应用拓展基于这个基础框架,学生可以开发多种实用的物联网应用:智能家居控制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风扇、窗帘等根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设备状态设置定时任务,如定时开关设备环境监测系统收集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数据将数据实时显示在手机App上设置阈值报警,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智能农业应用监测土壤湿度、光照等农业数据远程控制灌溉系统、补光灯等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自动调节环境第六章:创意项目与教学案例分享创意项目是Mixly教学的核心和亮点,通过设计和实现各种有趣的项目,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将分享多个经典的Mixly创意项目案例,这些案例覆盖了不同难度和主题,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和参考。每个项目案例都将包含以下内容:项目简介:项目的基本功能和教育价值材料清单:所需的硬件模块和组件实现步骤:详细的制作流程和编程思路知识要点:项目中涉及的核心知识点拓展方向:如何基于基础项目进行创新和拓展红外遥控钢琴项目概述"红外遥控钢琴"是一个结合音乐与编程的创意项目,通过红外遥控器控制Arduino发出不同音高的音乐音符,模拟钢琴的弹奏效果。该项目不仅有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红外通信原理和音乐编程基础。教育价值:学习红外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音乐与频率的关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兴趣练习条件判断和数据处理能力红外遥控模块原理红外遥控是一种常见的无线控制方式,工作原理如下:发射端(遥控器):按下按键时,发射特定编码的38kHz调制红外信号每个按键对应一个唯一的编码接收端(红外接收模块):接收调制的红外信号并解调将解调后的数字信号传给ArduinoArduino解码判断按下了哪个按键硬件准备ArduinoUno或兼容板红外接收模块(如VS1838B)蜂鸣器模块普通红外遥控器(如电视遥控器)面包板和连接线接线方法红外接收模块:VCC连接到Arduino的5VGND连接到Arduino的GND信号引脚连接到Arduino的数字引脚(如D11)蜂鸣器模块:正极连接到Arduino的数字引脚(如D3)负极连接到Arduino的GND编程实现钢琴功能使用Mixly实现红外遥控钢琴的核心步骤:导入红外库:使用IRremote库解析红外信号初始化设置:设置红外接收和蜂鸣器引脚获取按键编码:使用接收器读取遥控器按键的编码值定义音符频率:为不同的按键编码定义对应的音符频率(如C=262Hz,D=294Hz等)条件判断: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判断应播放哪个音符发声控制:使用tone()函数控制蜂鸣器发出相应频率的声音蜂鸣器唱歌项目数组与循环的应用蜂鸣器唱歌项目是学习数组和循环结构的理想案例。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数组存储音乐的音符和时值信息,然后通过循环结构依次播放每个音符。音符数组定义在Mixly中,我们可以创建两个平行数组:音符数组:存储每个音符的频率(如C=262Hz,D=294Hz等)时值数组:存储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如四分音符=250ms)例如,定义《小星星》的音符:notes[]={C,C,G,G,A,A,G,F,F,E,E,D,D,C};durations[]={250,250,250,250,250,250,500,250,250,250,250,250,250,500};循环播放实现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依次播放每个音符:获取当前音符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使用tone()函数发声延时等待音符持续时间使用noTone()停止发声添加短暂延时,区分相邻音符经典旋律编程示范以下是几个适合初学者的经典旋律示例,这些旋律简短易懂,且广为人知:1.生日快乐歌这是最常见的曲目之一,音符结构简单:C,C,D,C,F,E,C,C,D,C,G,F,C,C,C5,A,F,E,D,A#,A#,A,F,G,F2.欢乐颂贝多芬名曲的主旋律部分:E,E,F,G,G,F,E,D,C,C,D,E,E,D,D3.两只老虎经典儿歌,结构重复,适合初学者:C,D,E,C,C,D,E,C,E,F,G,E,F,G,G,A,G,F,E,C,G,A,G,F,E,C,C,G3,C,C,G3,C这些旋律可以作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或修改,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激发孩子的编程想象力蜂鸣器唱歌项目不仅是学习编程的好方法,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音乐兴趣。以下是一些拓展活动:创作原创旋律:鼓励学生根据音符频率表,创作和编程自己的简单旋律音乐可视化:添加LED灯,随着音乐节奏闪烁,创造视听结合的效果交互式音乐盒:结合按钮或传感器,制作可以选择不同曲目的音乐盒音乐游戏:设计"跟我学"或"音符记忆"类的音乐游戏创意搭建与机器人入门Mixgo系列主控板介绍Mixgo是由米思齐团队专为教育设计的主控板系列,它结合了Arduino的强大功能和更加友好的教育设计:MixgoBasic:入门级主控板,兼容ArduinoUno,集成多种传感器MixgoInventor:中级主控板,增加了彩色LED、麦克风等模块MixgoPro:高级主控板,支持WiFi、蓝牙,适合物联网项目MixlyRobot:专为机器人设计的主控板,集成电机驱动Mixgo系列主控板的优势:免焊接设计,通过插口直接连接模块集成多种常用传感器,减少外部连接防反接保护,提高安全性与Mixly软件深度集成,专属积木支持机器人基础动作编程使用Mixly进行机器人编程,可以轻松实现以下基础动作:直线行走:控制左右轮同速前进或后退转弯:控制左右轮差速或反向旋转避障行走:结合超声波传感器,检测障碍物并转向寻线行走: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沿黑线行走巡光行走:使用光敏传感器,朝向光源移动创意机器人项目示例以下是几个适合课堂教学的创意机器人项目:1.自动避障小车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前方障碍物当检测到障碍物时自动转向可设置不同的避障策略(如随机转向、固定转向)2.寻线巡逻机器人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地面颜色沿着黑色线路行走在十字路口可根据程序选择方向3.智能光控机器人使用光敏电阻检测光线强度自动朝着光源方向移动可模拟植物向光性或太阳能应用场景4.遥控互动机器人通过蓝牙或红外遥控器控制机器人移动可执行预设的动作序列(如舞蹈动作)结合声光效果,增强互动体验竞赛课程与挑战赛介绍机器人编程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展示和竞赛的平台。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竞赛活动:米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加工英语合同范本
- 砖机购买合同范本
- 关于梦想的演讲稿(新版16篇)
- 商场承包协议合同范本
- 知识产品顾问合同范本
- 教研室工作计划怎么写2025(5篇)
- 骨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2025(5篇)
- 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
- 跑步俱乐部周末户外计划
- 医药电商市场前景展望
- 配电室改造施工方案
- 《生物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选矿厂安全培训教材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经管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 碳谱定量分析方法
- 机械购销合同电子版
- 蓄热式焚烧装置(RTO)
- 2024-2034年中国女式情趣内衣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FZT 51005-2011 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切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