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教学课件_第1页
氧化还原教学课件_第2页
氧化还原教学课件_第3页
氧化还原教学课件_第4页
氧化还原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课件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的重要类型,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本章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以及现代定义,帮助您建立对这一反应类型的初步认识。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1历史起源1774年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的先河2早期定义氧化:物质与氧结合的反应还原:氧化物失去氧的反应3局限性这一定义仅限于与氧元素直接相关的反应,无法解释更广泛的类似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现代定义氧化元素失去电子还原元素获得电子同时性反应中氧化与还原同时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铁生锈: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4Fe+3O₂+2H₂O→2Fe₂O₃·H₂O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依据1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增加,表明该元素失去了电子,发生了氧化例如:Fe⁰→Fe³⁺(化合价由0升至+3)2化合价降低为还原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减少,表明该元素得到了电子,发生了还原例如:O₀→O²⁻(化合价由0降至-2)3化合价变化是判定关键通过比较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以快速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具体哪些元素发生了氧化或还原典型例子:铁与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4Fe+3O₂→2Fe₂O₃Fe的化合价变化Fe⁰→Fe³⁺化合价升高,Fe被氧化O的化合价变化O₀→O²⁻化合价降低,O被还原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准确判定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能力。本章将详细介绍化合价的计算规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特点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方法,帮助您建立系统的判定思路。化合价的计算规则规则一单质化合价为0如:H₂、O₂、Fe、Cu等单质中的元素化合价均为0规则二氢一般为+1,氧一般为-2如:H₂O中H为+1价,O为-2价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规则三例外情况过氧化物中氧为-1价(如H₂O₂)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规则四化合物总化合价为0离子的总化合价等于其电荷数利用此规则可求解未知元素的化合价常见元素化合价举例化合物/离子元素化合价计算说明MnO₄⁻Mn+71×Mn+4×(-2)=-1SO₄²⁻S+61×S+4×(-2)=-2H₂O₂O-12×(+1)+2×O=0Cr₂O₇²⁻Cr+62×Cr+7×(-2)=-2NH₄⁺N-31×N+4×(+1)=+1化合价计算流程图掌握化合价,轻松判定氧化还原电子转移的本质氧化为失电子过程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例:Zn→Zn²⁺+2e⁻还原为得电子过程元素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例:Cu²⁺+2e⁻→Cu电子守恒原则:失电子数=得电子数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使他物被氧化,自己被还原接受电子的物质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例如:O₂、MnO₄⁻、Fe³⁺等还原剂使他物被还原,自己被氧化提供电子的物质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例如:H₂、Fe、Na等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电子转移e⁻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例子解析:Zn与O₂反应反应方程式:2Zn+O₂→2ZnO锌的半反应Zn→Zn²⁺+2e⁻锌失去电子,被氧化,是还原剂氧的半反应O₂+4e⁻→2O²⁻氧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与特点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化学变化中,涵盖了多种反应类型。本章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帮助您更系统地理解不同反应的本质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置换反应多为氧化还原反应活泼金属置换出不活泼金属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电子转移例:Fe+CuSO₄→FeSO₄+Cu复分解反应一般非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之间的重新组合,通常不涉及化合价变化例:NaCl+AgNO₃→AgCl+NaNO₃分解反应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分解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例:2KClO₃→2KCl+3O₂(氧化还原)CaCO₃→CaO+CO₂(非氧化还原)化合反应部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化合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例:2Mg+O₂→2MgO(氧化还原)CaO+H₂O→Ca(OH)₂(非氧化还原)反应示例对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Fe+CuSO₄→FeSO₄+CuFe的化合价:0→+2(升高,被氧化)Cu的化合价:+2→0(降低,被还原)电子从Fe转移到Cu,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NaCl+AgNO₃→AgCl+NaNO₃Na的化合价:+1→+1(不变)Cl的化合价:-1→-1(不变)Ag的化合价:+1→+1(不变)氧化还原反应贯穿多种化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的核心机制之一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配平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本章将介绍两种主要的配平方法:化合价法和离子-电子法(半反应法),并通过典型案例详解配平步骤,帮助您掌握这一重要技能。配平方法一:化合价法步骤一: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找出反应前后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计算化合价变化的数值步骤二:计算得失电子数化合价升高多少,就失去多少电子化合价降低多少,就得到多少电子步骤三:应用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据此确定相关元素的配比系数步骤四:完成方程式配平根据已确定的系数,配平其他元素检查各元素原子数是否平衡配平方法二:离子-电子法(半反应法)基本步骤: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写出参与电子转移的物质分别配平电子、氧原子、氢离子配平除H、O外的元素配平O(酸性:加H₂O;碱性:加H₂O和OH⁻)配平H(酸性:加H⁺;碱性:加H₂O)配平电荷(加电子e⁻)使两个半反应中电子数相等(乘以适当系数)合并半反应,消去两边相同的物质检查所有元素和电荷是否平衡离子-电子法可以系统地处理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涉及多种元素和离子的情况。经典配平案例案例:MnO₄⁻+C₂O₄²⁻→Mn²⁺+CO₂(酸性条件)氧化半反应:C₂O₄²⁻→CO₂配平C:C₂O₄²⁻→2CO₂配平O:C₂O₄²⁻→2CO₂(已平衡)配平电荷:C₂O₄²⁻→2CO₂+2e⁻还原半反应配平MnO₄⁻→Mn²⁺配平Mn:MnO₄⁻→Mn²⁺(已平衡)配平O:MnO₄⁻→Mn²⁺+4H₂O配平H:MnO₄⁻+8H⁺→Mn²⁺+4H₂O配平电荷:MnO₄⁻+8H⁺+5e⁻→Mn²⁺+4H₂O电子平衡与合并氧化半反应:C₂O₄²⁻→2CO₂+2e⁻(×5)还原半反应:MnO₄⁻+8H⁺+5e⁻→Mn²⁺+4H₂O(×2)合并后:2MnO₄⁻+5C₂O₄²⁻+16H⁺→2Mn²⁺+10CO₂+8H₂O掌握半反应法,配平无难度系统化的配平流程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密切相关。本章将介绍电极电势的概念、电化学序列及其应用、参考电极系统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势的概念电极电势是衡量物质得失电子能力的量化指标,反映了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当金属浸入其盐溶液时,会在金属与溶液界面形成电位差,这就是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E⁰的意义标准电极电势是在标准状态下(25℃,1atm,1mol/L)测得的电极电势E⁰值越大,物质越容易得电子被还原(强氧化性)E⁰值越小,物质越容易失电子被氧化(强还原性)电化学序列与反应趋势负电极电势元素(强还原性)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如Li、Na、Mg、Al、Zn等)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这些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氢气和位于其后的金属正电极电势元素(强氧化性)位于氢之后的元素(如Cu、Ag、Pt、Au等)具有较弱的还原性,但其离子有较强的氧化性这些金属难以被氧化,但其离子容易被还原置换反应的预测依据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例:Zn+CuSO₄→ZnSO₄+Cu根本原因:Zn的标准电极电势(-0.76V)小于Cu的标准电极电势(+0.34V)参考电极介绍标准氢电极(SHE)标准氢电极是电化学标准电势的参考点,其电势规定为0V构造:铂电极浸入1mol/L的H⁺溶液中,通入1atm的H₂气体半反应:2H⁺+2e⁻⇌H₂其他常用参比电极1.饱和甘汞电极(SCE)电位:+0.242V(相对于SHE)主要组成:Hg、Hg₂Cl₂和饱和KCl溶液应用广泛,但含有有毒汞2.银/氯化银电极(Ag/AgCl)电位:+0.197V(相对于SHE)主要组成:Ag、AgCl和KCl溶液无毒,稳定性好,常用于现代电化学测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脱氧剂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脱氧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消耗包装内的氧气,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常见成分:还原性铁粉、抗坏血酸等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本质是电化学氧化过程防护方法:涂层隔离、阴极保护、使用合金等牺牲阳极保护:利用更活泼金属优先氧化保护主体金属电池与电解技术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基于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电解:通过外加电能促使非自发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应用:电镀、精炼金属、电池充电等氧化还原反应守护食品新鲜脱氧剂中的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包装内氧气总结与展望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