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衔接点06诗歌鉴赏之描述诗歌画面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只要求学生能大致描述出诗歌中一些比较明显的画面元素,能说出简单的景物或人物活动等,对画面的理解多停留在表面。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审美能力,要求学生在描述画面时,不仅要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还要理解意象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出画面所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对画面的描述更具深度和整体性。衔接指引小学阶段:语言表达较为简单、直白,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诗歌中的画面说清楚即可,不要求过多的修饰和文采,重点在于能够将诗歌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描述。初中阶段:要求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或优美的词汇来描绘画面,深入分析画面与诗歌主题、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理解诗歌是如何通过画面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能够挖掘出诗歌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知识梳理一、考点概述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篷、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二、提问方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三、答题思路1.理解诗歌内容◎首先要通读全诗,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明确诗人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这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诗歌所描绘的画面,避免孤立地看待诗句。◎仔细研读诗句中的字词,特别是那些具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它们往往能准确地描绘出画面的细节和特点。2.提取画面元素◎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包括自然景物(如山水、花草、日月等)、人物形象、动物等,这些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留意诗歌中描述的色彩、声音、动态等细节,它们能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3.组织语言描述◎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画面,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等)或时间顺序(清晨到傍晚等),使画面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和修饰性词语,将画面细致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4.概括画面意境◎用简洁的词语概括画面所营造的整体氛围,如孤寂冷清、宁静祥和、雄浑壮丽、欢快活泼等,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5.分析情感关联思考画面与诗人情感之间的联系,说明画面是如何为表达诗人的情感服务的,如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等,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链接文本·《天净沙·秋思》
理解诗歌内容: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描绘出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提取画面元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凄凉景象。
组织语言描述: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大地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古道上,西风呼啸着吹过。路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几只乌鸦在巢边发出声声哀啼。不远处,有一座小桥横跨在潺潺的流水之上,桥边有几户人家,烟囱中飘出袅袅炊烟。在这荒凉的古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的马驮着一位满面愁容的游子,缓缓前行。
概括画面意境:画面呈现出孤寂、凄凉、萧瑟的意境。
分析情感关联:诗中所描绘的衰败、孤寂的画面,有力地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枯藤、老树、昏鸦等衰败景象,以及西风、瘦马等元素,都强化了游子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感,而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场景,更与游子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使游子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拓展:诗歌意境氛围特点常用形容词1.用于描述具有雄伟、壮观、辽阔和豪放特质的诗歌,强调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宏大和崇高的氛围:雄浑壮丽、雄奇险峻、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高远辽阔、苍凉博大、气势雄伟、情调豪迈2.用于描绘清新、自然、宁静和优雅的诗歌意境,体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自然幽静、清幽明净、闲适恬淡、和谐静谧、清新明丽、清净悠闲、清新淡雅3.用于描绘凄凉、孤寂和悲伤的诗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和孤独的感慨,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和悲伤的氛围:凄清、凄凉、荒凉、空寂、萧索、萧瑟、孤寂冷清、沉郁孤愁4.用于描述悲壮、苍凉和深沉的诗歌意境,体现诗人对历史事件或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氛围:开阔苍凉、苍凉悲壮、气氛悲壮、意境深邃5.用于描绘缥缈和梦幻的诗歌意境,体现诗人对超现实、神秘或梦幻世界的向往和探索,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奇妙氛围:虚幻缥缈、空灵高远、朦胧渺远★★备注:标红的题目为该考点对应练习★★一、(22-23七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阅读《观沧海》,完成各题。观沧海东汉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加入适当的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示的画面。2.请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二、(23-24七年级上·贵州遵义·期末)古诗词阅读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标题简洁地交代写作背景,“次”字点明诗人再次经过北固山。B.首联“青山”照应标题中的地名,“客路”指诗人远行之路,“绿水”点明航行之地。C.颈联写景逼真,用眼前之景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乐观的力量。D.尾联承接前三联,一问一答,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借归雁传家书,传递了淡淡的乡愁。4.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三、(23-24七年级上·河南濮阳·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展现的画面。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四、(23-24七年级上·广西崇左·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7.下面对《天净沙·秋思》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中的三个景物,给读者一种萧瑟、沧桑、凄凉的感受。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游子沿途所见温馨人家,一扫游子内心的悲凉。C.“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明主旨,直抒胸臆,表明了游子天涯漂泊之苦。D.此曲善于加工提炼,以极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一、(23-24七年级上·陕西咸阳·期末)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注释】:①掬(jū):两手捧(东西)②翠微: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9.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表现的画面10.说说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感情。二、(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对《夜雨寄北》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蕴含着诗人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是景物描写,写出诗人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写出诗人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是诗人实写自己归家与妻子团聚的经历。12.请用四个字概括第三、四句的内容,并用简要语言描述这幅画面。三、(23-24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末)过邵伯得风喜赋元末明初
刘崧长洲短岸去匆匆,坐看云霞西复东。最爱归船胜走马,不烦鞭策只乘风。(1)请发挥想象,描述第二句所展现的画面。(2)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为何最爱“归船”的行走方式?四、(22-23七年级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古诗词赏析,回答问题。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请描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呈现的画面。15.你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五、(22-23七年级下·四川内江·期中)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6.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17.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23-24七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末)阅读《泊秦淮》,完成下面小题。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8.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画面。19.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七、(24-25七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20.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1.简要赏析“闲”字的妙处。八、(22-23七年级上·甘肃兰州·期末)课外古诗词阅读晚次乐乡县①[唐]陈子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②荒烟断③,深山古木平④。如何此时恨,噭噭⑤夜猿鸣。【注】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2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九、(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大庆·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从体裁上来看,这是一首。25.诗人在前两句中把江南之景描写得有声有色,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5 section B
- 儿童创伤急救核心要点:早期处理的专业路径
- 暑假培优练:连接体模型(学生版)-2025高一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重卡销售培训知识点总结课件
- 统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修改病句(有解析)
- 外研版必修一~必修三词汇(专项训练)解析版
- 老年人养老课件
- 配餐技能培训知识课件
- 老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CN120200358A 充放电状态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2025年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版2026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4课《 科技力量大》第1课时 科技改变生活和科技改变观念 教案设计(教案)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学会交流与沟通课件
- 铁路监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供应链与贸易安全培训课件
- 严禁燃放烟花炮竹课件
- 宫颈息肉课件
- 人工智能多智能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