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8届高三·泰州模拟)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进行统治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解析:选C材料“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体现政治与伦理相结合进行统治,故C项正确。2.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解析:选B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宗法制在政治上表现为君臣关系,君主是全天下人的大宗,全天下人不论血缘关系的亲疏都必须服从君主,因而宗法制下的君臣关系削弱了血缘关系,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权力的继承问题,故C项错误;D选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3.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纣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而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该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据此可知()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B.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D.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该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可知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地位日趋淡化,故D项正确。4.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解析:选D战国时期服饰多元仅仅是种现象,服饰由“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到多元化,背后显示的是宗法分封等级制度的崩溃,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衣冠服饰的变化并不是等级政治走向消亡的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无关,故C项错误。5.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解析:选D春秋时期,周统治势力衰微,但并没有被推翻,故A项错误;题中吴晋两国只是联手对付楚国,并没有对周天子有不轨行为,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是事实,但与题中诸侯间的相互争斗不相关,故C项错误;“同姓不婚”的原则是为了避免宗法混乱而定的,故D项正确。6.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梭等纺织工具”说明来源比较丰富,故B项正确;A项“日臻完善”说法绝对;C项十分发达不符合史实;材料中未涉及分工问题,故D项错误。7.《周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对该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B.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C.反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D.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解析:选B材料中“神农氏作”,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民众耕作,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原始农业中已经出现耒耜,而小农经济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实行“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用木头制作耒耜,可见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管子·乘马》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 B.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 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奋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中将土地分租表明土地已经成为私有,因而材料信息并非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项错误。9.《吕氏春秋》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解析:选B本业是指农业,末业是指商业,B项表述的是商人获利的方法手段,故B项正确。10.(2018届高三·常州调研)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这表明先秦时期()A.农业走向衰退 B.外来作物引进C.作物历经选择 D.经济重心南移解析:选C“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恰恰表明古代农业的发展,作物种类也经历了优胜劣汰的过程,故A项错误;农作物品种由多变少,与引进外来品种无关,故B项错误;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表明长期农业实践中存在培优选优,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解析:选B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强调士应当为社会服务,故B项符合题意。12.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解析:选B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欲其事之成”大意为想要贤能的人为百姓服务,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B项正确。13.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作用,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由材料“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统一国家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14.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解析:选A材料“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背后启示是对国家统一安定的渴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具体的道家的治国之策“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根据所给材料可以看出其并不是真的就对社会充满了绝望,故C项错误;材料与“小国寡民”的社会追求无关,故D项错误。15.《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解析:选C由“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可知,作者反对听取民众建议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全面解释各流派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介绍了不同的派别的“贵柔”“贵仁”“贵廉”“贵势”可知对不同学派的特点有所涉及,故C项正确;材料只说“孔子贵仁”,仅介绍其特点,并无赞扬之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孟子曾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材料三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君子者,治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荀子的政治主张,指出荀子与孔子、孟子思想的不同。(7分)解析:本题选取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的相关材料,要求归纳、概括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在作答时应注意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合体协议书 招投标
- 仓库变更合同(标准版)
- 买卖沙的合同(标准版)
- 月初娇娇协议书
- 2025建筑工程公司劳动合同
- 清洁管护协议书
- 省考面试-现场模拟题库(带答案)(2篇)
- 2025至2030中国无级变速汽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护理常见术语总结题库及答案解析
- 湖南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 四级上册数学 数学好玩(省级作业设计大赛作品)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演示教学
- 国开电大土木工程本科《工程经济与管理》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12)试题及答案
-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方案
- 基于BIM的莆田第25中教学楼项目招标造价管理
- 中国农业银行笔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单元视角解读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一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 血液净化中心规章制度
- 高考报名社会实践(10篇)
- 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家庭照护员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