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人口原卷版_第1页
2016-202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人口原卷版_第2页
2016-202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人口原卷版_第3页
2016-202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人口原卷版_第4页
2016-202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人口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X十年真题(2016・2025)

专集08人口

■十年考情-探规律.

考点十年考情(2016-2025)命题趋势

1.以区域地图、人

口统计图表为背景,

考点1人口分2025湖南卷、2025河南卷、2023、2024浙江卷、2021、2023

考查人口增长的特

布海南卷、2023全国卷、2019、2020、2022上海卷、2021湖北

点、面临的人口问题

(10年12考)卷、2021北京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及对策。选择题和综

合题均可出现。

2.以人口统计图表

2025江苏卷、2021、2022、2025重庆卷、2021、2024湖南卷、

为背景,结合春运、

考点2人口数2022、2023河北卷、2016-2022、2025江苏卷河020-2023、2025

产业转移、城市化发

量变化、人口山东卷、2016、2018-2020>2022全国卷、2016-2019、2021-2023、

展等问题,考查人口

空间变化2025浙江卷、2016、2018-2020天津卷、2016-2019、2023海南

迁移的原因、特点和

(10年55考)卷、2019、2024北京卷、2023福建卷、2022、2023广东卷、

影响。选择题和综合

2024广西卷、2023辽宁卷:人口增长,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均可命题。

3.以示意图、统计

图表、区域地图为背

考点3人口容景,考查人口容量、

2025甘肃卷、2024河北卷、2021北京卷、2021浙江卷、2016、

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

2019上海卷: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10年6考)境承载力的区别。选

择题和综合题均可

出现。

■分考点・精准练•

考点01人口分布

(2025・湖南•高考真题)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的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市比重位次上升。预测广州市未

来人口分布将从主城区向南沙区扩张。下图示意广州市各区间人口规模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广州市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团区间比团区间人口规模大B.回区间的人口数量最多

C.13区间人口数量比重约9%D.VII区间比V区间人口规模大

2.影响广州市未来人口分布向南沙区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承载B.通勤时间C.医疗卫生D.文化教育

(2025•河南•高考真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和人口疏解政策的实施,

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老年人口比例呈现“中心城区高一郊区低一农村高”的特征,而中心城

区外围形成一个年轻劳动人口集聚的"年轻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海市中心城区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原因是中心城区()

①住房供应充足②就业机会较多

③年轻人口外迁④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北京、广州等城市也出现了“年轻环”现象,这些城市出现"年轻环"的最关键条件是()

A.城市人口众多B.郊区制造业发达

C.城市面积较大D.郊区生态环境好

(2024•浙江•高考真题)西安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拥有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该基地位于

阎良。阎良航空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现已发展成集研发、制造和试飞于一体的“航空城”。下

图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人口点密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该经济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B.气温

C.地形D.植被

6.航空产业基地布局在与西安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的阎良,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力较丰富②市场需求更大③土地供给更充足④产业基础较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海南•高考真题)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

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

过1.5%。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B.加速区域城市化

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D.完善区域铁路网

8.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9.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

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1790〜1870年,随着蒸汽

机等技术的应用,美国人口更加趋向临河分布;1870年后随着电力、机械等技术进步,美国的用水来源结构

随之变化,河流对人口分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1790~1870年美国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①工业②农业③内河运输④公路运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L1870年后,美国用水来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A.河流水比例上升B.河流水用量减少

C.地下水比例上升D.地下水用量最多

12.(2022•上海•高考真题)世界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分布不均,下列区域中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

①黄土高原②德干高原③刚果盆地④亚马孙平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浙江•高考真题)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

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下面为中亚五国地形及各国人口、面积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272.5①吉尔吉斯斯坦

领土面积(万3)

I1ka②塔吉克斯坦

■人口数量《万人)③乌拉别克斯坦

13.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

14.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矿产C.水源D.土壤

(2021•海南•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力作用

16.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稀少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D.冰川广布

17.(2020・上海,高考真题)东欧文化圈深受俄罗斯的影响,关于其文化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的米面主食B.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C.刚劲粗矿的鼓声舞蹈D.轻柔艳丽的纱丽服饰

18.(2019•上海,高考真题)甲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乙省位于胡焕庸线北侧,表格是两省三个年龄段的

人口变化。相对于甲省,乙省

:年好段甲|乙|

[0-14]2a£j

16.5

74772.1

:岁及以上:,8

657.9

:常住人口:3911|

39B

A.环境人口容量更大B.少年儿童人口量少

C.尚未进入老龄化D.劳动人口需求缺口大

19.(2024・江西■高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格陵兰岛绝大部分区域被冰盖覆盖,沿海区域少量土地出露,生长着苔原植被。冰盖变化可以影响该岛

地壳升降,进而引起海平面的相对变化。考古资料显示,10世纪末,以航海为生的维京人开始定居在该岛

南端;定居中后期,该区域气候明显变冷,冰盖变化显著,环境持续恶化。15世纪中叶,在多种因素的影

响下,维京人最终放弃了该定居区。下图示意维京人古定居点分布及区域地形。

46°44°

古定居点

卜,:|冰盖

高程/m

R2000

1500

1000

500

-------200

-------0

⑴概括维京人古定居点在图示区域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⑵分析区域气候变冷对图示区域的维京人古定居区的影响。

20.(2023・海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6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当

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开垦农田、饲养牲畜(图)。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21.(2021•北京•高考真题)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6°112°

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

⑴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该国城乡

人口比例约7:3o

⑵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2.(2018・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1)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

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攀枝花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图例

1":行政区划界线

[]祖籍为攀枝花的人口

Q1965年后注入攀枝花的人口

单位:万人(截至2012年7月)

010千米

(3)据上图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考点02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空间变化

(2025・甘肃•高考真题)河西走廊某流域尾闾湖于20世纪50年代末干涸,沙漠逐渐向绿洲推进。2007

年开始,该流域逐步减少尾闾湖周边的人类活动,有计划地向尾闾湖生态输水,有效遏制了风沙危害。2024

年,尾闾湖湖面积恢复到28平方千米,形成了127平方千米的湿地。图1示意该流域某县甲、乙、丙三镇

地理位置。图2示意甲、乙、丙三镇近15年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7

6

5

-

4一

3

-

2旧

/

1/773L

目/

■!N///

AIJNJ3/&Z

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年

o甲镇□乙镇购丙镇

图1图2

L近15年()

A.湖泊扩张导致甲镇人口快速减少B.城镇化和生态治理使乙镇人口增加

C.生态输水导致丙镇人口基本稳定D.生态移民导致三镇的人口总量增加

2.促进该绿洲可持续发展最合理的是()

A.开采地下水增加区域人口承载力B.依据流域水资源确定人口容量

C.吸引外来人口发展丙镇灌溉农业D.将甲丙两镇人口全部迁往乙镇

(2025•江苏・高考真题)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下图为

“202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人均收入(对数)

3.图中表示江苏的是()

A.甲B.乙C.丙D.T

4.我国人均收入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抚养比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医疗卫生条件B.人口迁移量C.人口预期寿命D.人口出生率

(2025•山东・高考真题)下图示意某人口大国1997~2017年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

人口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

(少年儿童入门数

彦少年儿童抚养比=x100%

100劳动年龄人U数

)80

出60.老年人口数

株40老年人1I抚养比x100%

里2.00劳动年龄人口数

少年儿童人U是指0~14岁人U.

人口总抚养比-----少年儿童抚养比

劳动年龄人n是指15~64岁人n,;,

1999200120032(X)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老年人口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

年份

5.1997~2017年,该国人口数量()

A.持续增长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保持稳定

6.1997~2017年,该国()

A.老年人口数量保持稳定B.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

C.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较小

(2025•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都市圈2020年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分

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3、高4.42、高1.91个百分点。下图为该都市圈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人口密

度随圈层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7.20年来,该都市圈人口增长主要来自()

①劳动年龄人口②老年人③政策性人口集聚④自发性人口集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年来,该都市圈0~50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增长迅速,反映出()

A.人均居住用地扩大B.土地人口承载力提高

C.生态环境质量较优D.公共服务集聚效应强

9.该都市核心圈交通布局形态为"环形十放射状”的主要目的是()

A.引导人口向交通沿线分布B.促进物流功能向市郊聚集

C.吸引服务业沿交通线布局D.构建方便快捷的通勤网络

(2025・重庆・高考真题)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复杂多样,衢江自西向东流

经县城。近年来,该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某科研小组收集了该县1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在地

貌分区图上叠绘了该县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10'E119°20fE

N

O

6。

Z

ON

6

Z图例

一T\等温线/(

==«河流

N

0

S地貌类型区

0

8甲

Z目

■丁

10.图中等温线数值关系是()

A.T1>T3>T5B.T3>T1且T3>T5C.T5>T3>T1D.T3<TIS.T3<T5

11.近年来,该区域内人口迁移方向最可能是()

A.甲玲丙B.乙玲丙C.丙玲丁D.丙玲甲

(2025・浙江・高考真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回

流现象日益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多回流至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事业发展B.生活成本C.交通设施D.环境质量

13.海外高层次回流人才对所在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变人口年龄结构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提升城市创新实力④优化城市人才结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天津・高考真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发生了新变化。

下表为“六普”“七普”人口流入规模前10名的城市(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排名“六普”流入规模“七普”流入规模

1上海890深圳715

2深圳776广597

3北京700成都581

4东莞640西安448

5广464郑州397

6苏州409杭州323

7佛山349重庆320

8天津304长沙300

9成都256武汉254

10宁波190佛山230

14.表中城市"六普"和"七普"数据的变化能反映出()

A.直辖市的人口流入规模总体扩大

B.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吸引力增强

C.长三角城市人口流入规模均减小

D.珠三角城市人口虹吸效应均增强

15.“七普"数据显示西安人口增加明显,推测与此关联度最小的是()

A.落户政策放宽B.历史底蕴深厚

C.新兴产业发展D.市辖区域扩大

(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

A.甲B.乙C.丙D.T

17.该地区适宜重点建设()

A.水陆货运集散枢纽B.煤炭液化气制备厂

C.国际会议展览中心D.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024•广西,高考真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

规模化发展。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

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

A.农业结构差异B.文化习俗相近C.人口分布不均D.交通联系便捷

19.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

①加快生产智能化②增进民族交融③推进产业专业化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湖南•高考真题)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

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岁)

人数(万人)

20.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21.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

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摺荒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河北・高考真题)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

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下图a点P所

示。任意点0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左图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b

22.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A.少子化、红利化B.多子化、年轻化

C.少子化、老龄化D.红利化、年轻化

23.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

到2.1,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右图中()

A.①B.②C.③D.④

(2023•辽宁・高考真题)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

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

式流动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方式

跨省0.390.420.380.360.360.360.360.37

省内跨市0.290.270.300.310.300.300.290.28

市内跨县0.320.310.320.330.340.340.350.35

24.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5.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④放宽落户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广东•高考真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

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

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27.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2023・海南・高考真题)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

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

明显。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B.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

C.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D.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

29.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

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2023•山东•高考真题)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

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2010年

2020年

050100150200250万人

■市辖区人口口其他县级行政区人口

30.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人口流动规模和方向地级市界市辖区界

A.①B.②C.③D.(4)

31.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

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

32.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经济规模B.经济发展趋势C.人口规模D.人口职业构成

(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2010年增长约70%,其中省际流动人

口为1.25亿,占比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

下表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省(区)流入人口(万人)流入率(%)流出人口(万人)流出率(%)

甲155.12.51152.118.9

乙1618.725.1236.23.7

丙339.113.160.32.3

T100.24.2241.410.0

3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产业升级放缓B.沿海经济增速下降

C.省际产业转移增加D.省际交通条件改善

34.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新疆B.乙---安徽C.丙---浙江D.丁---吉林

(2022•重庆・高考真题)常住人口指在某一地区经常居住的人,通常以是否持续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

户籍人口指户籍在某一地区的人。某市位于黄海之滨,南邻长江,常驻人口长期低于户籍人口。近年来,

该市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高速发展。2021年常驻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下图为该市按户籍人口

统计的197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1970-2019年,该市尸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持续减少D.持续增加

36.几年来,该市常驻人口逐渐增加并超过户籍人口的原因是()

A.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B.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提高

C.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D.乡村振兴加快,务工人员回流

(2022・天津・高考真题)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个中

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

入人口650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450余万。各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数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小题。

37.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B.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GDP增速更快D.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38.关于图中各地人均GDP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2022・江苏•高考真题)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

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

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六普"增长率/%"七普"全国平均憎长率

40--

30一.津

“六普"全国平均增长率

“七普"增长率/%

39."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40.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4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

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42.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43.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

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

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0年中心城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

城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人口比重/%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44.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