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2023-2025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专题细胞的基本结构(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牛.命活动

B.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的场所

D.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2.(2023・浙江)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

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体

3.(2023♦江苏)植物细胞及其部分结构如图所不。卜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基本结构都与②相似

C.③的主要成分是多糖,也含有多种蛋白质

D.植物细胞必须具备①、②和③才能存活

4.(2023•山东)细胞中的核糖体由大、小2个亚基组成。在真核细胞的核仁中,由核rDNA转录

形成的rRNA与相关蛋白组装成核糖体亚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无核仁,不能合成rRNA

B.真核细胞的核糖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

C.r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

D.细胞在有丝分裂各时期都进行核rDNA的转录

5.(2023・浙江)囊池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潞陷入混乱

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6.(2023•海南)不同细胞的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

物膜

膜主要好、红细胞质膜神经鞘细胞质膜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线粒体内膜

蛋白质(%)4918646278

脂质(%)4379262822

糖类(%)831010少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二者的运动构成膜的流动性

B.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二者膜上的糖类有关

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

D.表内所列的生物膜中,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

(2023•天津)在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功能的稳定对于维持细胞的稳定十分重要。真核生物细胞

中的核糖体分为两部分,在结构上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相差较大。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内

含有基因,并可以在其中表达,因此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

糖体较为相似。植物细胞前质体可在光照诱导下变为叶绿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破裂成较小的结构,当细胞分裂完成后,重新组装。

经合成加工后,高尔基体会释放含有溶酶体水解酶的囊泡,与前溶酶体融合,产生最适合溶

酶体水解酶的酸性环境,构成溶酶体.溶酶体对于清除细,咆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至关重要.

7.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圳胞哪个

细胞器?()

A.线粒体B.内质网

C.细胞质核糖体D.中心体

8.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

A.叶绿体基质只能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只能分解有机物

B.细胞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线粒体与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基因表达都遵循中心法则

D.植物细胞叶绿体均由前质体产生

9.下列说法或推断,错误的是()

A.经游离核糖体合成后,溶酶体水解酶囊泡进入前溶酶体,形成溶酶体

B.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产物,可以被再次利用

C.若溶酶体功能异常,细胞内可能积累异常线粒体

D.溶酣体水解酸进入细胞质基质后活性降低

10.(2023・山东)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1-/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

H+载体蛋白维持,C1-/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选出H+的同时把CI-逆浓度梯度运入溶

酶体。C1-/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Q-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

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筋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11.(2024.海南)液泡和溶酶为均含有水解酶,二者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下列有关

叙述错误的是()

A.液泡和溶酶体均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B.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其组成蛋臼在细胞核内合成

C.液泡和溶酶体形成过程中,内质网的膜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

D.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酸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进入液泡或溶酶体

12.(2024.浙江)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水解的场所。机体休克时,相

关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高,引发水解酶渗漏到胞质溶胶,造成细胞自溶与机

体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随由核糖体合成

B.溶酶体水解产生的物质可被再利用

C.水解酶释放到胞质溶胶会全部失活

D.休克时可用药物稳定溶酶体膜

13.(2024.安徽)真核细胞的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主动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

D.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均通过此途径合成并分泌

19.(2024.广东)关于技术进步与科学发现之间的促进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促进细胞学说的提出

B.差速离心法的应用促进对细胞器的认识

C.光合作用的解析促进花期控制技术的成熟

D.RNA聚合酶的发现促进PCR技术的发明

20.(2024•北京)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由取材不当引起的是()

A.观察苏丹山染色的花生子叶细胞时,橘黄色颗粒大小不一

B.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的胞质流动时,只有部分细胞的叶绿体在运动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有些细胞压在计数室小方格的界线上

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所有细胞均为长方形且处于未分裂状态

21.(2024・重庆)心脏受损的病人,成纤维细胞异常表达FAP蛋白,使心脏纤维化。科研人员设

计编吗FAP-CAR蛋白(识别FAP)的mRNA,用脂质体携带靶向运输到某种T细胞中表达,冉

由囊泡运输到T细胞膜上,作用于受损的成纤维细胞,以减轻症状。以下说法错误的()

A.mRNA放置于脂质体双层分子之间

B.T细胞的核基因影响FAP-CAR的合成

C.T细胞的高尔基体参与FAP-CAR的修饰和转运

D.脂质体有能识别T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可靶向运输

22.(2024.河北)细胞内不具备运输功能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结合水B,囊泡C.细胞骨架D.tRNA

23.(2024.江西)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可导致溶酶体中酷类物质外溢,引起机体异常,错误的

是()

A.溶酶体的稳定性依赖其双层膜结构

B.溶酶体中的蛋白酶在核糖体中合成

C.从溶解体外溢出的酶主要是水解酶

D.从溶筋体外溢后,大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

24.(2024.湖南)以黑藻为材料探究影响细胞质流动速率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新叶、老叶不同

区域的细胞质流动速率不同,且新叶比老叶每个对应区域的细胞质流动速率都高。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黑藻叶龄及同一叶片的不同区域

B.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高,细胞质流动速率越快

C.材料的新鲜程度、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D.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速率可作为细胞质流动速率的指标

25.(2024.黑吉辽)如图表示某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过程,其中

MHCII类分子是呈递抗原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类分子、----------------------/

A.摄取抗原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蛋白无关

B.直接加工处理抗原的细胞器有①②③

C.抗原加工处理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结构上的直接联系

D.抗原肽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后,可通过囊泡呈递到细胞表面

26.(2025・陕晋青宁)高温胁迫导致植物细胞中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中异常积累,

使细胞合成更多的参与蛋白质折叠的分子伴侣蛋白,以恢复内质网中正常的蛋白质合成与加工,

此过程称为“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质被转运至高尔基体降解

B.合成新的分子伴侣所镭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C.UPR过程需要细胞核、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协作

D.阻碍UPR可增强植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

27.(2025.陕晋青宁)对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③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A.①⑥通过观察颜色判断实验结果

B.③⑥均须进行离心操作

C.②④均可使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D.②⑤实验过程均须保持细胞活性

28.(2025・江苏)图示小肠上皮组织,a〜c表示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鼻偿《类细胞

类细胞

7^*1类干细胞

A.a类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继续分化成h类或c类细胞

B.压力应激引起a类干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可促使干细胞衰老

C.c类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外液的影响不同

D.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都表达细胞骨架基因

29.(2025•山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下列细胞器或结构不会出现核酸分子的是()

A.高尔基体B,溶酶体C.核糖体D.端粒

30.(2025・安徽)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细胞器中的酶和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膜上分布有相应的酶,可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加工

B.核糖体中有相应的酶,可将氨基酸结合到特定tRNA的3,端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仅能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组分

D.叶绿体中的ATP合成酣,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31.(2024.河北)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生物催化剂,酶作用的反应物都是有机物

B.胃蛋白酶应在酸性、37c条件下保存

C.醋酸杆菌中与发酵产酸相关的酶,分布于其线粒体内膜上

D.从成年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肠道内容物中可获得纤维素酶

32.(2025•浙江)某同学利用幼嫩的黑藻叶片完成“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后,继续进行“质

壁分离”实验,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叶肉细胞处于失活状态

B.①与②的分离,与①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C.与图甲相比,图乙细胞吸水能力更强

D.与图甲相比,图乙细胞体积明显变小

33.(2024.黑吉辽)钙调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Ca以感受器。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

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卜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

D.钙调蛋白结合Ca?+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34.(2024.天津)植物液泡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动

物细胞内功能类似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B,溶酶体C.中心体D.高尔基体

35.(2024.海南)在D-甘露糖作用下,玉米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受损,一类蛋白酶家族被激活,这

些蛋白酶可以切割细胞骨架蛋白,并使DNA内切酶的抑制蛋白失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甘露糖会影响玉米细胞内ATP的合成

B.D-甘露糖会改变玉米细胞内各种具膜细胞器的分布

C.D-甘露糖会导致玉米细胞内的DNA被酶切成片段

D.D-甘露糖作用后,被激活的蛋白酶家族各个成员所催化的反应底物相同

36.(2024.广西)科研工作者以烟草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PEG)对

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妇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EG质量浓度(g-L1)

注:吸光值OD做值越小,表示细胞膜通透性越小,细胞活力越大;CK为对照。

A.高浓度PEG使细胞活力显著下降

B.随着PEG浓度增加,eATP和iATP总量持续增加

C.iATP相对水平越高,说明细胞膜的通透性越小

D.在PEG胁迫下,cATP相对水平与iATP相对水平呈负相关

37.(2024.安徽)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

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

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细胞骨架,与变形虫的形态变化有关

B.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将摄入的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C.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该过程不需要质膜上的蛋白质参与

D.变形虫移动过程中,纤维的消长是由于其构成蛋白的不断组装所致

二、多项选择题

38.(2023•江苏)下列中学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观察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被苏丹HI染液染成橘黄色

B.观察醉母菌时,细胞核、液泡和核糖体清晰可见

C.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黑藻叶肉细胞呈正方形,叶绿体围绕细胞核运动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在低倍镜卜.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39.(2025・江苏)研究小组开展了。•胁迫下,添加脱落酸(ABA)对植物根系应激反应的实验,

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Cl-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B.转运蛋白甲、乙的结构和功能相同

C.ABA进入细胞核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

D.细胞质膜发挥了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的功能

三、非选择题

40.(2023•江苏)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a-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

病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riTMF.M175变异,如图所示C为探究TMEMI75蛋

白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臼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说明

TMEM175基因发生而突变,神经元中发生的这种突变(从“能”“不

能”“不一定”中选填)遗传。

(2)突变的TMEMI75基因在细胞核中以为原料,由RNA聚合酶催化形成

键,不断延伸合成mRNA.

(3)mRNA转移到细胞质中,与结合,合成一段肽链后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

合成,再由囊泡包裹沿着细胞质中的由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突变的TMEM175

基因合成的肽链由于氨基酸之间作用的变化使肽链的改变,从而影响TMEM175

蛋白的功能。

(4)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TMEM175蛋白参与溶酶体内酸碱稳态调节。如图I所示,溶酶体

膜的对比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以的方式运

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pH小于细胞质基质。TMEM175蛋白可将H+运出,维持溶酶体内pH约

为4.6.据图2分析,TMEM175蛋白变异将影响溶酶体的功能,原因

(5)综上推测,TMEM175蛋白变异是引起a-Synuclein蛋白聚积致病的原因,理由

41.(2023.北京)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调控植物细胞活性氧产生巩制的新发现

能量代谢本质上是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

场所。叶绿体内氧化还原稳态的维持对叶绿体行使正常功能非常重要。在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过

程中会有活性氧产生,活性氧可以调控细胞代谢,并与细胞凋亡有关。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个拟南芥突变体m(M基因突变为m基因),在受到长时间连续光照时,

植株会出现因细胞凋亡而引起的叶片黄斑等表型。M基因编码叶绿体中催化脂肪酸合成的M酶。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m中M酶活性下降,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

为探究M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的原因,研究人员以诱变剂处理突变体m,筛选不表现细胞

凋亡,但仍保留nl基因的突变株。通过对所获一系列突变体的详细解析,发现叶绿体中pMDH

酶、线粒体中mMDH酶和线粒体内膜复合物I(催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等均参与细胞凋

亡过程。由此揭示出一条活性氧产生的新途径(如图):A酸作为叶绿体中氧化还原平衡的调节

物质,从叶绿体经细胞质基质进入到线粒体中,在mMDH酎的作用下产生NADH(|H|)和B

酸,NADH被氧化会产生活性氧。活性氧超过一定水平后引发细胞凋亡。

细胞质

基质

前体物质-►脂肪酸

促进

载体

蛋白

NAD,NADH(lHl)

A酸

B酸

在上述研究中,科学家从拟南芥突变体m入手,揭示出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存在着一条A

酸-B酸循环途径。对A酸-B酸循环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探索植物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调控

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1)叶绿体通过作用将CCh转化为糖。从文中可知,叶绿体也可以合成脂肪的组

分。

(2)结合文中图示分析,M基因突变为m后,植株在长时间光照条件下出现细胞凋亡的原

因是:,A酸转

运到线粒体,最终导致产生过帚活性氧并诱发细胞凋亡。

(3)请将下列各项的序号排序,以呈现本文中科学家解析“M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机制”的

研究思路:。

①确定相应蛋白的细胞定位和功能

②用诱变剂处理突变体m

③鉴定相关基因

④筛选保留m基因但不表现凋亡的突变株

(4)本文拓展了高中教材中关于细胞器间协调配合的内容,清从细胞器间协作以维持稳态与

平衡的角度加以概括说明。

42.(2023・北京)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密切相关。科学家以哺乳动物骨骼肌

细胞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

(1)骨骼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膜的基本支架是o

(2)假设初始状态下,膜两侧正负电荷均相等,且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在静息电位形成过

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动,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

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动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

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oK+静电场强度只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

=60xXg————z计鬼得出。

(3)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实验测得膜的静息电位为-90mV,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

155mmol/L和4mmoI/L(la————二-1.59),此时没有K+跨膜净流动。

'杷加

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测K+外流形成的

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

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测,研究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如果所测静息电位

的值,则可验证此假设。

(2024.天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蛋白质的2-羟基异丁酰化(Khib)修饰与去修饰对植物抗病性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棉花M蛋

白是去除Khib修饰的酶,大丽轮枝菌感染可以诱导易感棉M基因表达上调,而抗病棉无论感染

与否,M基因一直低表达。

H4是结合并稳定染色质DNA的组蛋白之一。M蛋白可降低H4的Khib修饰,导致DNA螺

旋化程度提高,使转录相关酶更难与DNA结合,降低抗病相关基因(如水杨酸受体基因)的表

达。

P蛋白由核内P基因编码,经翻译后转移并定位于叶绿体中,参与捕光复合体1【的损伤修复。

M蛋白可降低P蛋臼的Khib修饰,从而削弱P蛋白对捕光复合体H的修复功能,进而降低叶绿

体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导致易感棉抗病性下降。

43.H4的Khib修饰改变了­)

A.染色质的DNA序列B.水杨酸受体基因的转录水平

C.转录相关酶的活性D.M蛋白的活性

44.为提高易感棉的抗病性,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将抗病棉的M基因转入易感棉B.上调M基因表达

C.降低H4的Khib修饰D.增加P蛋白的Khib修饰

45.棉花通过复杂的机制调节其抗病能力,下列说法箱送的是()

A.P基因表达及其产物行使功能涉及细胞核、核糖体前叶绿体等

B.棉花的抗病能力既受核蛋白也受叶绿体蛋白的调控

C.Khib修饰从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两个层面影响棉花抗病性

D.水杨酸受体和捕光复合体II的Khib修饰可提高棉花抗病性

46.(2025・湖北)某种昆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双链环状DNA.该病毒具有包膜结构,包膜上的蛋

臼A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两者的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DNA进入细胞内进行自

我复制。回答下列问题:

(1)要清楚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需要使用的显微镜类型是。

(2)体外培养的梭形昆虫细胞,被上述病毒感染后会转变为圆球形,原因是病毒感染引起了

昆虫细胞内〔填细胞结构名称)的改变。

(3)这类病毒的基因组中通常含有抗细胞凋亡的基因,这类基因对病毒的生物学意义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病港DNA能在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却无法在大肠杆菌中复制。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在该病毒的DNA中插入序列,以实现利用大肠杆菌扩增该病毒DNA

的目的。

(5)用该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细胞,可以在细胞内检测到该病毒完整的基因组DNA,但无对

应的转录产物。推测其无法转录的原因

是;O

(6)采用脂溶剂处理该病毒颗粒可使病毒失去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性,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2025•河北)珅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拟南芥对碑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为探究其

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仲通过转运蛋白F进入根细胞时需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c础的累

积可导致细胞内自由甚含量升高。自由基造成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的原因为

(答出两点即可)。

(2)针对碑吸收相关基因C缺失和过量表达的拟南芥,研究者检测了其根细胞中部的含量,

结果如图。由此推测,蛋白C可(填“增强”或“减弱”)根对珅的吸收。进一步研究表

明,碑激活的蛋白C可使F磷酸化、磷酸化的F诱导细胞膜内陷、形成含有蛋白F的囊泡。由

此判断,激活的蛋白C可使细胞膜上转运蛋白F的数量,造成根对神吸收量的改变。

囊泡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15

1D

OO5

(3)碑和磷可竞争性通过转运蛋白F进入细胞。推测在神胁迫下植物对磷的吸收量

(填"增加”或"减少”),结合(2)和(3)的信息,分析其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48.(2025・江苏)人体具有自我防御能力,能抵御病原体的侵袭。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

是人体免疫功能的关键参与者,细胞中STING转运到高尔基体后,可激活STING信号通路,

促进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有病毒入侵时,囊泡将STING转运进人高尔基体,体现囊泡和高尔基体的膜具有

性。到达高尔基体的STING与蛋白激酶TBKI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水解直接提供

能量,磷酸化激活干扰素调控因「IRF3。

(2)激活的IRF3进人细胞核,促进细胞表达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这种免疫类型

为,

(3)STING蛋白复合物还可以激活转录因子NFkB,促进细胞表达抗原呈递相关宜白,进

而可将人侵病毒的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有利于T细胞通过识别到病毒抗原后

活化,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这种免疫方式为o

(4)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中STING信号通路异常。

①健康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血糖进人细胞进行氧化分解,

促进,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共同维持血糖稳态。

②为探究胰岛B细胞中STING缺失与胰岛B细胞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人员以止常小鼠和

胰岛B细胞中STING基因敲除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分离了胰岛B细胞,开展两组实验:一

组检测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见图2;另一组用高糖溶液刺激,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

的含量,结果见图3。根据图2、图3可得出结

论:0

沟4

维U)正常组

国3

灰「2.S77.NC基因敲除组

用V2

整Z

E惬In

母-

济O~

对f

正常组577:VG基因故除组

图2图3

③依据卜.述研究,研发治疗血糖异常相关的新药物,还需探明胰岛B细胞中STING信号通

-

-

路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筛选HISTING基因敲除小鼠胰岛B细胞中表达量显著变化的基因,研究

人员用小鼠开展了实验研究。请选出3个关键步骤,并按照实验流程排序:(填字母)

a.提取正常组和STING基因敲除组小鼠胰岛B细胞的DNA

b.提取正常组和STING基因敲除组小鼠胰岛B细胞的RNA

c.逆转录成cDNA后,扩增、测序分析

d.PCR扩增,测序分析

e.确定差异表达基因,讲行文验验证

49.(2025・江苏)真核细胞进化出精细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图示部分调控过程。请回答下列问

题;

AGO等蛋白

(1)细胞核中,DNA缠绕在组蛋白上形成。由于核膜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转录

和在时空上的分隔。

(2)基因转录时,酶结合到DNA链上催化合成RNA。加工后转运到细胞质中

的RNA,直接参与蛋白质肽链合成的有rRNA、mRNA和。分泌蛋白的肽链在

完成合成后,还需转运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3)转录后加工产生的IncRNA、miRNA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据图分析,hicRNA调控基

因表达的主要机制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RNA与AGO等蛋白结合形成沉默复合蛋白,引导降解与其配对结合的RNA。据图可知,

miRNA发挥的调控作用

有0

(4)外源RNA进人细胞后,经加工可形成siRNA引导的沉默复合蛋白,科研人员据此研

究防治植物虫害的RNA生物农药。根据RNA的特性及其作用机理,分析RNA农药的优点

有o

50.(2025.山东)高光强环境下,植物光合系统吸收的过剩光能会对光合系统造成损伤,引起光

合作用强度下降。植物进化也的多种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该损伤。某绿藻可在高光强下正常

生长,其部分光合过程如图所示。

注:……>表示电尸的传递路径:丫、Z表示光合色素分子

(1)叶绿体膜的基本支架是;叶绿体中含有许多由类囊体组成

的,扩展了受光面积。

(2)据图分析,生成NADPH所需的电子源自于o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可追踪物质

的去向,用含3H9的溶液培养该绿藻•段时间后,以其光合产物葡萄糖为原料进行有氧呼吸时,

S

能进入线粒体基质被3H标记的物质有H?O、摘心收集绿藻并重新放入含H2'O

的培养液中,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绿藻产生的带18。标记的气体有o

(3)据图分析,通过途径①和途径②消耗过剩的光能减轻光合系统损伤的机制分别

为o

51.(2024.福建)脂肪酸和甘油合成脂肪存储于脂滴中。糖类代谢异常时,脂肪可分解为脂肪酸

为机体供能。为研究脂肪酸供能的转运路径,科研人员让小鼠成纤维细胞摄入红色荧光标记的外

源脂肪酸后,分别置于细胞培养液和无机盐缓冲液中培养,用绿色荧光、蓝色荧光分别标记细胞

的脂滴和线粒体,分析荧光重合程度,结果如图所示。

口红绿荧光重合■红蓝荧光重合

w兴

n>

ffwl

(

3

细胞培养液无机盐缓冲液

同答下列问题:

(1)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营养匮乏状态,动员为细胞供能。

(2)据图分析,标记的脂肪酸能被细胞吸收并存储于脂滴中,依据

是;在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肪酸的转运路径

是。

(3)实验结果发现,在一定时间内,无机盐缓冲液培养的细胞中脂滴的数帚增加。推测脂滴

中的脂肪酸来源与溶酶体参与的细胞自噬有关,理由

是。欲为该推测提供

实验证据,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和3-MA(一种自噬抑制列)为材料设计实验,完善实验思路并

写出支持推测的预期结果。

①实验思路:对照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中培养;实验组

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置于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

组。

②预期结果:。

(4)在营养匮乏状态下,有些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会出现游离脂肪酸的过量堆积,导致脂毒

性的发生。从脂肪酸转运路径的角度推测,细胞出现脂毒性的原因是

(答出1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

切相关,故细胞骨架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A正确;

B、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

正确:

C、有氧呼吸生成C02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

D、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场所

和运输,D正确。

故答案为:Co

【分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

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

动密切相关。

2.【答案】A

【解析】【解答】由“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可推测细胞器X内含有水

解酶,故推测细胞器X是溶酶体。

故答案为:Ao

【分析】溶随体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

细胞中。主要功能:(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2)

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吞噬、消化。

3.【答案】D

【解析】【解答】A、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只存于细胞核中,A不符合题意;

B、②是细胞膜,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基本结构都与其相似,膜结构都符合流动镶嵌模型,B

不符合题意;

C、③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是多糖,此外,细胞壁也含有多种蛋白

质,C不符合题意;

D、①是染色质、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壁,植物细胞并不都具有细胞核,即并不都具有染色

质,但也能正常存活,如植物的筛管细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①是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壁,

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4.【答案】B

【解析】【解答】A、原核细胞无核仁但存在遗传物质DNA,可以转录合成rRNA,与相应蛋白

质构成核糖体,A错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都是核糖体,核糖体蛋白也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B正确;

C、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C错误;

D、有丝分裂时只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rRNA的转录在

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D错误。

故答案为:Bo

【分析】1、核糖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无膜结构细胞器,由核糖体RNA与蛋白质构成,是

蛋白质的合成的场所。2、密吗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3、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卜

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答案】A

【解析】【解答】A、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物质运输,囊泡运输也离不开细胞骨架,A正确;

B、囊泡是具膜结构,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细胞器,不能形成囊泡,B错误;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囊泡是具膜的细胞结构,只能在具有生物膜的细胞结构中相互转化,细胞中含有无膜结构如

中心体,囊泡不能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D错误。

故答案为:Ao

【分析】1、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

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

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

线粒体提供能量。

6.【答案】C

【解析】【解答】A、由表可知,每种生物膜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质,且所占百分比较高,可推知蛋

白质和脂质是生物膜不可或缺的成分,蛋白质和脂质中的璘脂都可以运动,构成了膜的流动性,

A不符合题意;

B、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上的糖被参与细胞器之间的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等各种细胞器,入会发生质膜与高尔基体膜的膜融合现

象,C符合题意;

D、由表可知,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所占百分比最多,而神经鞘细胞质膜蛋白质所占百分比最

少,说明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最复杂,神经鞘细胞质膜的功能最简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1、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

总质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此外

还有少量的胆固醇,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

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2、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

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7.A

8.C

9.A

【解析】【分析】(1)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扳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

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

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

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2)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睥,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

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7.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核糖体有损伤作用,而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同

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由此推测抗生素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

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线粒体内核糖体,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o

8.A、叶绿体基质中也能分解ATP,线粒体基质中也能合成ATP,A错误;

B、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破裂成较小的结构,所以细胞分裂

中期不能观察到高尔基体,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含有基因,这些基因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表达,进而指导蛋白质合成,

所以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基因表达都遵循中心法则,C正确;

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植物细胞前质体可在光照诱导下变为叶绿体,但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叶绿

体均由前质体产生,D错误。

故答案为:Co

9.A、溶酶体内的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不是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A

错误;

B、溶酣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产物,其中对细胞有利的物质可.以被再次利用,对细胞有

害的物质要排出体外,B正确;

C、溶酶体能够分解损伤、异常的细胞器,若溶酶体功能异常,细胞内可能积累异常线粒体,C

正确;

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溶酶体内是酸性环境,溶酶体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pH会发生改

变,进而使水解酶活性降低,D正确。

故答案为:Ao

10.【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C17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卜逆

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即溶酶体内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H+载体蛋白将H+运输进溶酶体为主

动运输,A正确;

B、H+载体蛋白失活影响溶酶体膜两侧的H+浓度,C1-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

正确;

C、Q7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

导致溶能体破裂,溶酹体功能不能正常进行,不能及时清除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C正确;

D、溶酶体中H+浓度高pH较低,为溶酶体中水解酶的最适pH,溶酶体破裂后细胞质基质中的

水解酶由于pH升高酶活性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Do

【分析】1、溶酶体:(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2)

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自由扩散的方向是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0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

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

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卜.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液泡与溶酶体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二者均由单层膜结构包被,因此都属于

单层膜细胞器,A正确;

B、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其组成蛋白质实际上是由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负责合成的,B

错误;

C、内质网膜能够通过形成囊泡的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内物质运输和膜结

构转化的典型机制,C正确;

D、由于液泡与溶酶体具有相似的功能特性,这两种细胞器内部均含有水解酶,具体而言,核糖

体所合成的水解幅需要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最终被转运至溶酶体或液泡中发

挥作用,D正确。

故选Bo

【分析】真核细胞内细胞器的结构、功能与分布:

溶酶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高尔基体断裂形呈球形或椭球形,由颗粒状或短杆状,双

成,单层膜包被内膜和外膜组成的层膜结构。由外膜、

单位膜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

结构的囊状小泡内双层膜结构,通过基内膜和基质组成,其

含60种以上水解粒堆叠形成类囊体,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

酶扩大光合膜面积。靖,扩大膜面积。

①细胞液为植物细胞储存水

分和营养物质(色素、有机酸、

是细胞的“消化

是细胞进行需氧呼吸生物碱)

车间%吞噬衰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②能调节细胞渗透压平衡、酸

功能老、损伤的细胞合成有机物和能量

所一细胞的“动力车碱平衡、离子平衡,维持细胞

器并杀死入侵的转化;

间”的正常形态

病菌。

③富含水解酶,能吞噬衰老的

细胞器

几乎存在于所有只存在于进行光合

分布所有真核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作用的植物细胞中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解析】【解答】A、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所以头部位于复合物表面,A错误;

B、球形复合物被胞吞的过程中不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直接由细胞膜形成囊泡,然后与溶酶

体融合后,释放胆固静,B错误;

C、胞吞形成的囊泡(单层膜)能与溶酶体融合,依赖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胆固醉属于固醇类物质,是小分子物质,D错误。

故选C。

【分析】1、细胞膜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朝向膜的内测,亲水

性头部朝向膜的外侧。

2、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它们均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

动性。

3、生物大分子都是多聚体,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

15.【答案】B

【解析】【解答】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吸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

其他转化成有机物,释放大量的氧气,是植物细胞的“养粒制造车间”和唯量转换站”,但不是苹

果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

B、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内有细胞液,含糖类、尢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是苹果

细胞中的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B符合题意;

C、内质网不是苹果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要场所,因为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C不符合题意;

D、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

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而E苹果是高等植物,因此,溶酶体不是苹果细胞中可溶性糖储存的主

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细胞器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