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要求_第1页
电缆敷设要求_第2页
电缆敷设要求_第3页
电缆敷设要求_第4页
电缆敷设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敷设前准备

1.电缆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电缆外皮是否有破损、压扁、扭曲等现象,确保电缆外观完好。查看电缆两端的封端是否严密,防止水分或杂质进入电缆内部。

-规格核对:对照设计文件,仔细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包括芯数、导体截面、额定电压等参数,确保与实际需求相符。

-绝缘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其绝缘电阻要求不同。例如,对于1kV及以下的电缆,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0MΩ;对于10kV电缆,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400MΩ。测试结果应记录存档,作为电缆敷设前的重要参考数据。

2.路径规划

-现场勘查:对电缆敷设路径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路径上的建筑物、管道、设备等分布情况,确定最佳的敷设路线。避免电缆与高温、高压管道、腐蚀性介质等近距离接触,同时要考虑日后的维护和检修便利性。

-障碍物清理:清除路径上的障碍物,如建筑垃圾、杂物等,确保电缆敷设过程顺畅。对于无法避开的障碍物,应制定相应的避让或保护措施。

-预留余量:根据电缆敷设路径的长度和弯曲情况,合理预留电缆长度余量。一般在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转弯处等位置应预留一定长度的电缆,以方便后续的安装、检修和更换。

不同环境下的敷设要求

1.直埋敷设

-埋深要求:电缆直埋时,一般埋深应不小于0.7m。在农田中敷设时,考虑到耕地深度,埋深应不小于1m。电缆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如无法避免在冻土层敷设,应采取特殊的防冻措施。

-上下铺垫: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mm厚的细砂或软土,其目的是保护电缆不受尖锐物体损伤,同时起到缓冲和散热作用。然后在上面覆盖混凝土保护板、砖或其他硬质保护层,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标识设置:在电缆线路的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注明电缆的型号、规格、敷设日期等信息,以便于日后的查找和维护。

2.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尺寸:电缆沟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电缆的数量和规格确定,一般深度不小于600mm,宽度根据电缆排列层数和间距要求确定。电缆沟底部应平整,并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坡向集水坑或排水口。

-支架安装:电缆沟内应安装电缆支架,支架应采用热镀锌钢材制作,以增强其防腐性能。支架的间距应符合规定,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m,控制电缆支架间距不宜大于0.8m;垂直敷设时,电力电缆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5m,控制电缆支架间距不宜大于1m。

-电缆排列:电缆在支架上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开排列,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也应分层敷设,一般高压电缆在上,低压电缆在下。电缆与沟壁、沟底的距离应符合要求,以保证电缆的散热和维护空间。

3.桥架敷设

-桥架选择:根据电缆的类型、数量和敷设环境选择合适的桥架类型,如槽式桥架、梯式桥架、托盘式桥架等。桥架的材质应满足环境要求,如在有腐蚀性环境中应选用防腐桥架。桥架的规格应能满足电缆的填充率要求,一般电力电缆的填充率不宜超过40%,控制电缆的填充率不宜超过50%。

-桥架安装:桥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桥架的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件,连接处应平整、无毛刺,防止损伤电缆。桥架的转弯半径应符合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确保电缆在转弯处不受过度弯曲而损坏。

-分层敷设:与电缆沟敷设类似,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在桥架上敷设多根电缆时,应根据电缆的用途和重要性合理安排排列顺序,便于维护和管理。

电缆固定与间距

1.电缆固定

-固定方式: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应根据敷设方式和环境采用合适的固定方式。在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水平敷设的电缆首末端和转弯处、电缆接头的两端等位置,均应进行固定。固定可采用尼龙扎带、电缆夹具等,固定应牢固且不应损伤电缆外皮。

-固定间距:除上述特殊位置外,对于水平敷设的电力电缆,每隔5-10m应进行固定;控制电缆每隔8-10m应进行固定。在桥架内敷设时,电缆应每隔一定距离与桥架进行绑扎固定,以保持电缆排列整齐,防止电缆移动。

2.电缆间距

-平行间距:不同相序的电力电缆之间、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平行间距。一般情况下,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之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1kV以上电力电缆之间的平行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宜小于250mm;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的平行净距不宜小于150mm。

-交叉间距:当电缆交叉敷设时,交叉点两侧各1m范围内,电缆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0mm。若无法满足该要求,应在交叉点处设置电缆保护管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防止电缆相互磨损。

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

1.制作要求

-环境条件: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应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湿度较大或有风沙的环境下操作。制作现场的温度一般应在5℃以上,如温度过低,应采取加热措施。

-工艺规范: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相关工艺标准进行操作。剥切电缆绝缘层、屏蔽层时,应注意保护内部导体和绝缘,避免损伤。连接导体时,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压接、焊接等,并确保连接牢固,接触电阻符合要求。

-绝缘处理: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绝缘处理至关重要。应选用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匹配的绝缘填充剂、绝缘胶带等材料,对导体连接部位和电缆绝缘断口进行密封和绝缘处理,确保绝缘性能良好。绝缘处理后的外观应光滑、无气泡、无褶皱,绝缘厚度符合要求。

2.测试验收

-绝缘测试:电缆终端和接头制作完成后,应再次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要求。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等,以检验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电气性能。

-外观检查:对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外形尺寸符合要求,密封良好,无渗漏现象。标识应清晰、准确,注明电缆的型号、规格、相序等信息。

安全注意事项

1.防止触电:敷设电缆时,应确保施工现场的电源已切断,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使用的工具应绝缘良好。在带电区域敷设电缆时,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并设专人监护。

2.防火防爆: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场所敷设电缆,应采用防爆型电缆和相应的防爆设备。电缆敷设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明火和静电,如禁止在现场吸烟、使用无防护的电气工具等。同时,应配备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