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的诗词欣赏与解读测试试题集_第1页
冬至节气的诗词欣赏与解读测试试题集_第2页
冬至节气的诗词欣赏与解读测试试题集_第3页
冬至节气的诗词欣赏与解读测试试题集_第4页
冬至节气的诗词欣赏与解读测试试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至节气的诗词欣赏与解读测试试题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1.唐代诗人杜甫在《小至》中写道:“____,天时人事日相催。”2.北宋苏轼《小至》中有“____,溪云初起日沉阁。”3.明代诗人王稚登《冬至》云:“____,朔风吹雪动城闉。”4.清代曹雪芹《咏冬至上元》诗曰:“____,万里江山雪未融。”5.元代白朴《天净沙·冬》中“____,一点飞鸿影惊沙。”描绘了冬至雪景。6.唐代卢照邻《咏冬》写道:“____,寒梅著花未?”7.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冬至》有“____,阴阳相接正当时。”8.宋代陆游《小至》中“____,竹外桃花三两枝。”描写了冬至时节的暖意。9.金代段克己《冬至》诗云:“____,天意怜幽草。”10.唐代孟浩然《冬至日》中有“____,寒尽春还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下列哪首诗的作者是苏轼?A.《小至》B.《早梅》C.《咏廿四气诗·冬至》D.《小寒食》2.“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出自哪位唐代诗人?A.杜甫B.白居易C.韩愈D.李白3.《天净沙·冬》的作者是:A.王维B.白朴C.常建D.马致远4.“朔风吹雪动城闉,岁暮天寒人未眠”出自:A.王安石B.王稚登C.高启D.范成大5.唐代诗人卢照邻《咏冬》中的“寒梅著花未”描写的是:A.夏至B.秋分C.冬至D.小寒6.“阴阳相接正当时”这句诗出自:A.元稹B.杜牧C.苏轼D.陆游7.宋代陆游《小至》中“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意境是:A.冬景B.春景C.秋景D.雨景8.“天意怜幽草,春归识旧林”这句诗出自:A.元好问B.段克己C.王维D.孟浩然9.曹雪芹《咏冬至上元》诗中的“万里江山雪未融”描写的是:A.春节B.冬至C.中秋D.重阳10.唐代孟浩然《冬至日》中的“极目楚天舒”描绘的是:A.冬至景色B.春节氛围C.中秋月色D.清明时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5题)1.简述杜甫《小至》中“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意境和哲理。2.分析白朴《天净沙·冬》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惊沙”的写景特点。3.比较元稹《咏廿四气诗·冬至》与陆游《小至》在表现冬至时节方面的异同。4.解读王稚登《冬至》中“朔风吹雪动城闉,岁暮天寒人未眠”所蕴含的冬日情感。5.曹雪芹《咏冬至上元》诗中“万里江山雪未融”的意象有何象征意义?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1.论述唐代诗歌中冬至主题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2.分析宋元明清时期冬至诗词的意象特征及其时代差异。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答案(每题2分,共10题)1.天时人事日相催2.溪云初起日沉阁3.朔风吹雪动城闉4.万里江山雪未融5.孤村落日残霞6.寒梅著花未7.阴阳相接正当时8.竹外桃花三两枝9.天意怜幽草10.极目楚天舒二、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10题)1.A2.A3.B4.B5.C6.A7.B8.B9.B10.A三、简答题解析(每题5分,共5题)1.杜甫《小至》解析:-意境:诗中通过“天时人事日相催”描绘了时序飞逝的紧迫感,而“冬至阳生春又来”则展现了冬日虽冷但阳气已开始回升的转折之意。-哲理:诗人借冬至这一节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体现唐代文人忧时伤世的情怀。2.白朴《天净沙·冬》解析:-写景特点:通过“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等意象的叠加,构成一幅辽阔苍凉的冬日黄昏图,色彩冷峻而富有动感,展现元曲诗简练传神的特色。3.元稹与陆游冬至诗比较:-相同点:均描写了冬至时节阴阳交替的转折特征,如元稹“阴阳相接正当时”、陆游“天时人事日相催”。-不同点:元稹偏重哲理思考,陆游更注重生活细节,如陆游诗中“竹外桃花”的暖意与元稹的抽象描述形成对比。4.王稚登《冬至》解析:-冬日情感:诗句通过“朔风”“雪”“天寒”“人未眠”等意象,展现了冬日严寒中的孤独与坚持,表现了文人面对逆境的坚韧精神。5.曹雪芹《咏冬至上元》解析:-象征意义:“雪未融”既写实又象征,暗示贾府虽经历变故但根基未完全崩塌,同时表现了冬日漫长难熬的氛围,为《红楼梦》的悲剧铺垫。四、论述题解析(每题10分,共2题)1.唐代冬至诗歌演变分析:-早期:以杜甫《小至》为代表,强调时序更替与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中期:白居易、韩愈等诗人进一步丰富冬至主题,如白居易《冬至夜思家》突出羁旅情思。-晚期:卢照邻、元稹等将冬日与个人命运结合,如元稹《咏廿四气诗·冬至》的阴阳观,反映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文人的精神状态。2.宋元明清冬至诗词意象差异:-宋代:陆游《小至》等诗注重生活化描写,如“糗饭驱寒夜欲长”,体现理学影响下的内省。-元代:白朴《天净沙·冬》等以简练意象传神,如孤村、残霞,展现元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