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一、观察物体情境导入三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从前,有三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他们遇到一个赶象人,请求对方让他们摸一下大象。赶象人同意了,盲人们开始摸象。大象像一根绳子。大象像一堵墙。大象像一节竹子。新知探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老师给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熊猫玩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布偶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新知探究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小明小亮小红小丽为什么他们看到的样子不同?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熊猫玩偶的。我看到的是熊猫的左面,可以看到耳朵上的蝴蝶结。我看到的是熊猫的正面,两只眼睛都可以看到。我看到的是熊猫的背面,看不到眼睛。我看到的是熊猫的右面,看不到耳朵上的蝴蝶结。新知探究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前面、
后面)(上面)(侧面)我从上面看。我和小明看到的是一样的。我从侧面看。小丽小明小亮小红新知探究再照上面的样子观察一下
、
和
。(前面、后面)(上面)(侧面)(前面、后面)(上面)(侧面)(前面、后面)(上面)(侧面)从侧面、前后面观察,看到的形状都是
,并且这两个长方形
;从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是
。长方形相同圆从侧面、前后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形状都是_______,这些正方形都______。从每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都是
,这些圆都相同。正方形相同圆新知探究说一说,猜一猜。所有的面都是
,所以这个立体图形是正方体。左右两个面可能是
,也可能是
,所以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正方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①②③2华华观察了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她观察的是什么图形?在下面的(
)里画“√”。我从一个位置观察,看到了一个长方形,但它不是长方体。√当堂练习小明看到的数是(
)小红看到的数是(
)小亮看到的数是(
)1643填一填。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和是7。当堂练习4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小丽小明小亮课堂总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
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在解决观察图形的实际问题时,一定要结
合从前面、侧面和上面三个角度看到的图
形去思考。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的第1、2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不同位置前面、后面侧面上面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2课时
观察物体(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一、观察物体情境导入你能找出这些物品中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吗?正方体长方体如果要把牙膏盒剪开铺平,该怎么剪?新知探究把长方体纸盒剪开,平铺在桌面上。注意:每个面都至少有一条边和其他的面相连。这个纸盒只有上面开口,需要剪开底下的三条边和侧面一条边。这个纸盒上下开口,只要剪开侧面一条边就行了。(1)需要剪开几条边?想一想,描一描。新知探究
这个纸盒没有开口,需要剪开几条边?需要剪7条边新知探究(2)剪一剪,说一说。要把接缝处多余的部分减掉哦!这两个同样的纸盒,剪开的边不同,得到的图形也不同。都有三组相同的面,每组中的两个面都不相连。新知探究(3)你能在剪开后的图形上找到原来纸盒上的6个面吗?上下前后左右上下前后左右“后”与“前”相对,找一找对应的面吧!我先确定从前面看到的那个面,再围起来看一看。新知探究
用附页1的图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先在图中标出从其他几个方向看到的面,再把它剪下来,围一围,看看标得对不对。前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1将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可动公仔盲盒沿着边拆开,图形如下,这个盲盒各个面相对的面是什么?填一填。×√()-()2下面图形是沿着正方体纸盒的边剪开的吗?是的打“√”,不是的打“×”。()-()()-()AFBDCE×√√课堂总结1.对于开口不同的长方体纸盒,需要剪开的边的条数不同。
上下两端开口→剪1条边
只有一端开口→剪4条边
没有开口→剪7条边2.长方体剪开后的图形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且不相连。
上下前后左右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3、4、5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1.剪长方体纸盒。
剪1条边
剪4条边
剪7条边
2.剪开后的图形。
上下前后左右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二、混合运算复习导入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8-26+43=75-18+26=38-261212+43555575-185757+2683831·新知探究理解题意已知条件所提问题①原来有24人。②下去13人。③又上来18人。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到站后,下去13人,上来18人。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新知探究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到站后,下去13人,上来18人。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分步计算24-13=11(人)11+18=29(人)①原来有24人。②下去13人。③又上来18人。答: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29人。可以先求出下车乘客走了之后剩下的人数,再求上来乘客之后的人数。新知探究24-13+18=29(人)
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到站后,下去13人,上来18人。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答: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29人。可以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像24-13+1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24-13=11(人)11+18=29(人)新知探究24-13+18=11②计算时,每一步的“=”要写在算式下面的左前方,并上下对齐。①只含有加、减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③不参与计算的运算符号和数直接落下来。公交车上原来有24人,到站后,下去13人,上来18人。现在公交车上一共有多少人?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18=29(人)新知探究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15÷5×7=3×7=21提示: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新知探究先说一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0+40−512×8÷456÷7÷2=160−51=109=16÷4=4=8
÷2=4做一做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数学医院。(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42-16+6=42-22=20(
)24÷6÷2=24÷3=8(
)42-16+6=26+6=32
24÷6÷2=4÷2=2
改正:
改正:
×
×
当堂练习15226830-7
+14
12152127÷3
×5
1822152961752337420525735945当堂练习32+47-2895-48-1587-13+56=79-28=51=47-15=32=74+56=1302×2×542÷7÷264÷8×7=4×5=20=6÷2=3=8×7=562计算。当堂练习42-6+42=78(本)答: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78本。3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科技书:?本42本少6本课堂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作业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24-13+18=11+18=29
15÷5×7=3×7=2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2课时
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二、混合运算复习导入12+32+4015÷3×4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出结果。=44+40=84=5×4=20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新知探究下面一共有多少盒酸奶?6×3=18(盒)18+4=22(盒)答:一共有22盒酸奶。先算燕麦酸奶有多少盒,再算一共有多少盒酸奶。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草莓酸奶燕麦酸奶4+6×3新知探究6×3+4①②①②先求出3组燕麦酸奶的数量,再加上4盒草莓酸奶的数量。用4盒草莓酸奶的数量加上3组燕麦酸奶的数量,还是需要先算出燕麦酸奶你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吗?下面一共有多少盒酸奶?有多少盒。4+6×3新知探究6×3+4=4+=
18+4=22(
)18盒=22(
)盒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答:一共有22盒酸奶。下面一共有多少盒酸奶?新知探究做一做32-18÷24×9-5×381÷9+54=32-9=23=9+54=63=36-15=21下面各题第一步算什么?先画线,再计算。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看图列算式计算。(1)
(2)45+9×5=45+45=90(元)46-8×3=46-24=22(元)当堂练习405+4×7114-4×663÷9+8×4=405+28=433=114-24=90=7+32=3936÷6×572-81÷95×9+6×8=6×5=30=72-9=63=45+48=931计算。当堂练习36-13+7=36-20=167+14÷7=21÷7=318÷3×3=18÷9=2=23+7=30=7+2=9=6×3=18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课堂总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的第6、7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2课时
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6×3+4=18+4=22
4+6×3=4+18=2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3课时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二、混合运算复习导入173-25+3528×36÷16377-25×480÷4-5=183=63=277=15=148+35=1008
÷16=377-100=20-5计算下面各题。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
算加、减法。说一说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新知探究仔细观察,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会如何解答?先算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再算能装几盒25+15=40(个)40÷8=5(盒)答:一共能装5盒。刘阿姨摘了两篮桃子,一共能装几盒?25个15个8个/盒新知探究刘阿姨摘了两篮桃子,一共能装几盒?25+15÷825+15÷8(
)加上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8=
(
)405盒答:一共能装5盒。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样列综合算式,对吗?不对,这样列式应该先算15÷8,怎样表示才能先算25+15呢?25+15=40(个)40÷8=5(盒)新知探究56÷(2×4)=56÷8=7(24-16)×9=8×9=72388-(27-18)=388-9=379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做一做新知探究4+5×7(4+5)×7(72-18)÷9=
4+35=39=
9×7=63=
54÷9=672-18÷9=
72-2=7024÷4+2=
6+2=824÷(4+2)=
24÷6=4比一比,算一算。做一做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42÷7×4=24(18+6)÷3=842÷7=66×4=2418+6=2424÷3=862-5×6=35当堂练习5×665-算式:
43-3621÷
算式:
30357321÷(43-36)=71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当堂练习238-(112+23)(25+17)÷64×(49÷7)=238-135=103=42÷6=7=4×7=28160+5×9=160+45=205=3×4=12=64÷8=818÷6×4(387-323)÷82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当堂练习被减数42+147×9492250减数352815-336÷6被除数6+6304-2723614除数3416÷483-7642+14-35=56-35=217×9-28=63-28=35492-(15-3)=492-12=480250-36÷6=250-6=244(6+6)÷3=12÷3=4(304-272)÷4=32÷4=836÷(16÷4)=36÷4=914÷(83-76)=14÷7=23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并计算。课堂总结1.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在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时,如果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并且需要先算加、减法时,只需要把加法或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的第10、12~15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3课时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5+15÷8(
)=÷8=
(
)405盒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4课时
解决问题(1)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二、混合运算复习导入25-20()
1、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45+9-1027÷9×63×(6÷2)35÷5+73+8×536÷(3+6)21÷2、把下面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45-38=721÷7=3(2)25-20=55×3=1545-38=3×3=15()
新知探究阅读理解已知条件所提问题①一共要剪96张。②第一天剪了14张。③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96张14张15张?张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我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新知探究分析解答(1)第一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96-14=82(张)82-15=67(张)答:还剩67张没剪。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2)第二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我用总数先减去第一天剪的数量,再减去第二天剪的数量。96张14张15张?张新知探究分析解答(1)两天一共剪了多少张?14+15=29(张)96-29=67(张)答:还剩67张没剪。(2)还剩多少张?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要求还剩的,我想到“总数-剪完的=还剩的”需要先求出剪完的数量。96张14张15张?张新知探究96-14-15=82-15=67(张)96-(14+15)=96-29=67(张)你会列综合算式表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吗?(1)第一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96-14=82(张)82-15=67(张)(2)第二天剪完后还剩多少张?(1)两天一共剪了多少张?14+15=29(张)96-29=67(张)(2)还剩多少张?新知探究回顾反思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96-14-15=82-15=67(张)96-(14+15)=96-29=67(张)因为要先算出两天一共剪了多少,所以要加括号,没有括号变成“96-14+15”,计算结果就不对了。14+15+67=96(张)解答正确。为什么要在“14+15”外面加括号呢?如果没有括号会怎样?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胖阿姨店里的螺蛳粉吸引了不少游客。今天预售100份,上午卖了57份,下午卖了26份,还差多少份就完成了今天的预售?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57-2643-2617份
100-(57+26)100-8317份
还差17份就完成了今天的预售
当堂练习80-25-38=55-38=17(本)80-(25+38)=80-63=17(本)答:还剩17本。1书店一共进了80本童话书,上一周卖了25本,这一周卖了38本,
还剩多少本?当堂练习42-24=18(分)38-18=20(分)38-(42-24)=
38-18=20(分)答:上半场红队得了20分。2学校举行篮球比赛,比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红队得
了多少分?分步计算:列综合算式:上半场蓝队得了24分,下半场两个队得分一样多。全场比赛结束了。课堂总结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用图表示已知信息和问题。要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关键是先找到中间问题。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如果算式的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不符,要把先算的部分用小括号括起来。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96-14-15=82-15=67(张)先用总数减去第一天剪的数量,再减去第二天剪的数量。=67(张)第4课时
解决问题(1)剪纸小组要剪96张窗花。第一天剪了14张,第二天剪了15张,还剩多少张没剪?96-(14+15)=96-29用“总数-剪完的=还剩的”,需要先求出剪完的数量。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5课时
解决问题(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二、混合运算复习导入
比一比,算一算。64−28−1735−23+18=36−17=19=12+18=30=64−45=19=35−5=3064−(28+17) 35−(23−18)12÷2÷324÷8×212÷(2×3) 24÷(8÷2)=6÷3=2=3×2=6=12÷6=2=24÷4=6给每组算式中第一个算式的后面两个数加上括号,并改变运算符号后,运算顺序改变了,但是结果不变。新知探究阅读理解已知条件所提问题①小明做了8朵花。②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③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8朵小明:小红:少3朵小军:?朵在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我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新知探究在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分析解答小明做的朵数小红比小明少做3朵小红做的朵数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的朵数根据“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可以先求出小红做了多少朵。新知探究分析解答小明做的朵数小红比小明少做3朵小红做的朵数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的朵数在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要求小军做了多少朵花,需要知道小红做了多少朵,怎样求呢?新知探究8-3=5(朵)5×2=10(朵)答:小军做了10朵花。综合算式:(8-3)×2=5×2=10(朵)两种思考方法都是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在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分步算式:新知探究回顾反思如果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要想好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也就是要先求出其中的“中间量”。10÷2+3=8(朵)正好是小明做的数量,解答正确。在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千人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更要珍惜粮食。千人糕又叫米糕,聪聪和华华一起去买米糕。(1)算式7×3+6表示的是(
)。(2)聪聪带了20元钱,华华带了25元钱,他们的钱一共可以买几盒芝麻
米糕?桂花米糕7元/盒芝麻米糕5元/盒红枣米糕6元/盒3盒桂花米糕和1盒红枣米糕一共多少钱(20+25)÷5=9(盒)答:他们的钱一共可以买9盒芝麻米糕。当堂练习13+11=24(只)24÷8=3(只)答:每个笼子里放3只。综合算式:(13+11)÷8=
24÷8=3(只)1王大伯家原来有13只兔子,又买来11只。将这些兔子平均放入
8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放几只?当堂练习19-3=16(元)16÷4=4(元)答:每个笔记本4元。综合算式:(19-3)÷4=
16÷4=4(元)2小丽买了1支自动铅笔和4个笔记本,一共用了19元。每支自动
铅笔3元,每个笔记本多少钱?3元?元课堂总结如果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要想好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也就是要先求出其中的“中间量”。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2、3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5课时
解决问题(2)在劳动课上,小明做了8朵花,小红做的比小明少3朵,小军做的是小红的2倍,小军做了多少朵花?两种思考方法都是先求出小红做的朵数。8-3=5(朵)5×2=10(朵)答:小军做了10朵花。综合算式:(8-3)×2=5×2=10(朵)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二、混合运算复习导入
计算:12×3+15÷5算式中加号两边的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使计算过程简便。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若算式中加号(或减号)两边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以同时计算。=36+3=39新知探究阅读理解已知条件所提问题①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②用8颗同色的珠子可以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新知探究分析解答(1)红珠子可以穿多少条手链?72÷8=9(条)56÷8=7(条)答: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2条手链。(2)黄珠子可以穿多少条手链?9-7=2(条)(3)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可以先求出红珠子和黄珠子分别能穿几条手链。新知探究分析解答(1)红珠子比黄珠子多多少颗?72-56=16(颗)答: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2条手链。16÷8=2(条)(2)多的这些珠子可以穿成几条手链?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也可以先求红珠子比黄珠子多多少颗,再求出多的这些珠子可以穿成几条手链。新知探究72÷8-56÷8=
9-7=2(条)(72-56)÷8=
16÷8=2(条)答: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2条手链。(1)红珠子可以穿多少条手链?72÷8=9(条)56÷8=7(条)(2)黄珠子可以穿多少条手链?9-7=2(条)(3)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1)红珠子比黄珠子多多少颗?72-56=16(颗)16÷8=2(条)(2)多的这些珠子可以穿成几条手链?你能列出综合算式表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吗?新知探究比较两个综合算式,你能发现什么?72÷8-56÷8=
9-7=2(条)(72-56)÷8=
16÷8=2(条)解决例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分别计算红、黄珠子能穿的手链条数,涉及三步计算;另一种是先计算红珠子比黄珠子多多少颗,用两步计算。合理使用括号可以使计算简便。新知探究回顾反思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2×8=16(颗)正好是红珠子比黄珠子多的数量,解答正确。72÷8-56÷8=
9-7=2(条)(72-56)÷8=
16÷8=2(条)我们用不同的思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新知探究(1)原价买3条毛巾多少钱?12×3=36(元)3×3=9(元)(2)买3条毛巾一共便宜了多少钱?方法一:综合算式:12×3-3×3=27(元)36-9=27(元)(3)买3条毛巾实际付了多少钱?(1)现在每条毛巾多少钱?12-3=9(元)3×9=27(元)答:需要付27元。(2)现在买3条毛巾需要多少钱?方法二:综合算式:(12-3)×3=27(元)每条毛巾12元,现在有促销活动,每条便宜3元。妈妈买了3条毛巾,需要付多少钱?做一做新知探究(1)说一说算式(4+3)×2表示什么意思?买2把芹菜和2把韭菜一共要花多少钱?(2)请你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买3把韭菜和4把菠菜一共要花多少钱?3×4+4×5=32(元)答:买3把韭菜和4把菠菜一共要花32元。王阿姨去买菜。做一做3元/把4元/把5元/把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天天用团购价购买4杯奶茶一共能便宜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方法一:(9-7)×4=2×4=8(元)方法二:9×4-7×4=36-28=8(元)答:一共能便宜8元。当堂练习综合算式:
(5-3)×3=6(元)答:多花6元。1小丽准备买3个同样的面包,买
比买
多花多少钱?5元/个3元/个当堂练习2李奶奶养了一些鸡,上午捡了28个鸡蛋,下午比上午少捡了8个。如果6个鸡蛋装一盒,这一天李奶奶捡的鸡蛋可以装多少盒?28-8+28=48(个)答:这一天李奶奶捡的鸡蛋可以装8盒。48÷6=8(盒)课堂总结1.用不同的思路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要想好先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2.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4、5、7、
9、10、11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6课时
解决问题(3)红珠子有72颗,黄珠子有56颗,8颗同色的珠子穿一条手链。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几条手链?72÷8-56÷8=
9-7=2(条)(72-56)÷8=
16÷8=2(条)答:红珠子比黄珠子可以多穿2条手链。用不同的思路,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三、毫米、分米和千米复习导入铅笔长()厘米6钉子长()厘米3米
厘米mcm1米=100厘米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新知探究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量出的长是26cm。量出的宽不是整厘米,比18cm多,但不到19cm。厚度不到1cm。1mm新知探究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cm,怎么办?新知探究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新知探究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碳素笔芯粗细标志测量降水量测量文玩、饰品子弹头0.5mm24小时降雨量(单位:毫米)特大暴雨大暴雨暴雨大雨降雨量级标准中雨小雨新知探究
厘米
毫米2842填一填。做一做
厘米
毫米新知探究
毫米同学们自行测量量一量。做一做
毫米
毫米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2.一个长15厘米,宽8厘米,厚8毫米的物体,它可能是(
)A.手机B.橡皮C.直尺1.填一填。
蚂蚁高_____厘米______毫米1233橡皮长_____厘米______毫米A课堂总结1.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1厘米=10毫米2.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1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毫米mm1mm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三、毫米、分米和千米复习导入填上正确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一只长颈鹿高约2()一只小猫高约40()一只羊高约8()毫米米厘米??新知探究米、厘米、毫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分米是比厘米更大的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1分米10厘米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到现在为止,你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在米和厘米之间,还有一个长度单位,是什么呢?这三个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新知探究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新知探究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因为1米=100厘米,100厘米中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是10分米。1米=10分米新知探究3厘米=(
)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3厘米是()个10毫米70厘米=(
)分米想:10厘米是1分米,70厘米里面有()个10厘米33077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厘米米分米厘米
长约2( )【提示】填长度单位时不要忽略前面的数据。
镜片厚约2( )
长约16( )
高约8( )
高约7( )
身高约135( )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2.在○里填上“>”“<”或“=”。2分米2毫米
6毫米
1厘米
4米
40分米
1米8分米
5厘米
50毫米9米
9分米><=>=>3.四大名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套精装版的四大名著总厚度是1分米2厘米,平均每本厚多少厘米?1分米2厘米=12厘米12÷4=3(厘米)答:平均每本厚3厘米。课堂总结1.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
母“dm”表示。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2、3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分米dm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三、毫米、分米和千米复习导入
(1)一支铅笔长18()。(2)一枚1分硬币厚约1()。(3)教室里的课桌高8()。(4)教室地面约长8()。厘米毫米分米米(5)90厘米=()分米(6)100毫米=()分米
(7)6分米=(
)厘米想:1分米是10厘米。9想:1分米是10厘米,1厘米是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60想:1分米是10厘米。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字。新知探究距离连州还有28千米。距离大路边还有72千米。距离长沙还有455千米。想一想:km代表什么?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也叫公里千米假期老师出去旅游,高速路上看到很多这种标志牌,大家能读懂标志牌的意思吗?新知探究想一想,说一说1km有多长?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多长呢?400+400+200=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也就是1km)。1千米=1000米新知探究3千米=()米5000米=()千米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个1000米。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个1000米。3300055新知探究10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600米700米800米900米1000米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做一做10个100米=1000米新知探究100023000301千米2000米()米(
)千米()千米()米做一做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
哪种出行方式更合适呢?连一连。1秒1分1小时4秒4分1小时15秒15分1小时当堂练习1用下面的出行方式行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圈出合适的答案。当堂练习7分米=(
)厘米300毫米=(
)分米
8千米=(
)米6000米=(
)千米50分米=(
)米
3米=(
)毫米70380006530002课堂总结
通常情况下,测量一段路程或两地间的距离等较长路程时,常用千米(km)作单位,1千米=1000米。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的第3、4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也叫公里1千米=1000米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4课时
估计距离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三、毫米、分米和千米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复习导入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010101000100100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1000新知探究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怎么估计呢?1.先自己估一估,将结果记录下来。2.在小组内交流,互相验证估计是
否合理。3.小组内汇总同学们的估计方法,
准备汇报。小组合作学习要估计一段距离,需要先找到一个标准。阅读理解新知探究我坐公交车上学,一共要坐3站,每站大约500米,500+500+500=1500(米)。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怎么估计呢?我一分钟大约走70米,从家到学校需要走10分钟左右,10个70米是700米。我的一步大约有50厘米,两步大约是1米。从家到学校要走1000步左右,有500个两步,就是500米。分析解答新知探究回顾反思估计距离需要选择一个长度作为标准。可以通过手机导航验证一下你估计的结果。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张叔叔每天早晨坚持在滨江公园健步走30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100米,张叔叔每天早晨在滨江公园大约走多少千米?写出你的思考过程。想:30个()米是()米,也就是()千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30003张叔叔每天早晨在滨江公园大约走3千米当堂练习20毫米+30毫米=(
)厘米3米-1米=(
)分米1千米-700米=(
)米2米+3厘米=(
)厘米550毫米2米201千米=1000米3002米=200厘米2031填一填。当堂练习3千米=3000米答:7:45能到校。100×45=4500(米)4500>30002王老师家距学校3千米,他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分钟
大约走100米。王老师7:00从家出发,7:45能到校吗?从7:00到7:45经过了45分钟当堂练习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50厘米。
暴雨红色预警是指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我国时速600千米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生活中的数学课堂总结
1.估计距离的步骤:
(1)确定估计的标准(熟悉的、便于测量的);(2)看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3)连加求和。
2.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时,一定要记住千米和米之间
的进率是1000。课后作业1.请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的第8、9题。2.《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4课时
估计距离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怎么估计呢?
步骤:
(1)确定估计的标准(熟悉的、便于测量的);(2)看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3)连加求和。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5课时
曹冲称象的故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三、毫米、分米和千米情境导入①赶大象上船,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②赶大象下船,放一些石头使船下沉到画线处。③分几次称出船上石头的总质量。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和方法。①赶大象上船,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②赶大象下船,放一些石头使船下沉到画线处。③分几次称出船上石头的总质量。情境导入大象的质量船上石头的总质量各次称出的石头质量的和==你还有什么疑问?大象到底有多重?怎么知道石头有多重?大象的体重也叫作大象的质量。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新知探究课前调查生活中称重的工具有哪些?用什么单位记录或表示物体有多重?小组交流一下课前调查的情况。我在盘秤、天平和电子秤上找到了“克”。新知探究课前调查我在下面几种秤上找到了“千克”。生活中称重的工具有哪些?用什么单位记录或表示物体有多重?小组交流一下课前调查的情况。新知探究克(g)、千克*(kg)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1000克也叫公斤新知探究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课前调查卡车从上面开过就知道有多重。我知道一头大象有好几吨重呢!生活中称重的工具有哪些?用什么单位记录或表示物体有多重?小组交流一下课前调查的情况。新知探究(
)克(
)千克(
)千克100230你能读出下面物体的质量吗?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体有几克或几千克。新知探究动物蜻蜓麻雀大熊猫北极熊河马蓝鲸质量调查下面的动物有多重,并填表。5克25克130千克800千克2吨160吨数据仅供参考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约重100(
)约重4(
)约重1(
)约重10(
)约重150(
)约重250(
)克千克吨千克吨克2.称一称,填一填。(
)kg28(
)kg(
)g51000这个秤最多能称(
)重的物品。5kg课堂总结1.克(g)、千克(kg)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1000克2.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课后作业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
第5课时
曹冲称象的故事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常用吨(t)作单位。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6课时
称重我很行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三、毫米、分米和千米情境导入成年蓝鲸的体重大约是120吨。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新知探究找一些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轻重。比一比我掂一掂,发现橙子比鸡蛋重。
和这样比不出来,需要称一称,再比较。苹果比橙子大约重30克。新知探究称一称常见的物品,看看1克、1千克或1吨这样的物品有多少。称一称5粒黄豆大约是1克。1千克西红柿大约有6个。新知探究称一称1袋粮食重100千克,10袋重1吨。称一称常见的物品,看看1克、1千克或1吨这样的物品有多少。新知探究称一称分小组选择合适的秤,称一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新知探究计量下面的物体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吨克千克选一选(
)(
)(
)新知探究如果要称出特别轻的物体的质量,你有什么办法吗?想一想单个物体太轻,可以称多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再除以数量得到单个物体的质量。有一种高精度的电子秤是以毫克(mg)为单位的,可以称特别轻的物体。新知探究找一些常见的物品,先估一估质量,再称一称。物品1个手电筒1个水杯1盆花质量称重大挑战一个笔袋约重200克。一本字典约重400克。如果没有称,只给你一些200克一袋的盐,你能想办法“称”出下面物品的质量吗?可以一手拿盐,一手拿要“称”的物品进行比较。约1袋盐约2袋盐新知探究把花盆拿出来,先往空盆里放一袋盐,看一下水位线,若没到画线处,则继续放盐,放到水位线和刚才持平为止。我用曹冲称象的方法,先把花盆放到一个空盆中,再放入注有一定量的水槽中,沿水面在空盆上画一条线。物品1个手电筒1个水杯1盆花质量约1袋盐约2袋盐花盆太重了,用一只手拿不起来,怎么办?约12袋盐新知探究你还想用哪些已知质量的物品作标准呢?试一试吧!这样称重,你有什么体会?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小组同学动手实践,验证想法是
否可行。3.小组同学交流讨论验证结果和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新知探究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质量单位和秤?古代的质量单位和秤与现在的一样吗?一些成语中也有质量单位,这些质量单位是什么意思呢?小讲堂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一下,给大家讲一讲。新知探究
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和秤1公斤=2斤
1斤=10两1公斤=1千克1斤=500克杆秤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秤。小讲堂开播啦
除了国际单位制中的克和千克,生活中还有公斤、斤、两等质量单位。如10公斤大米、2斤苹果、2两茶叶等。新知探究小讲堂开播啦
成语中的质量单位古代质量单位与现在的不同,很多都已经不使用了,在生活中仍会使用到的只剩下斤、两了。力敌千钧钧:古代质量单位,1钧约等于30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斤、两:质量单位,古代的1斤=16两。比喻双方实力相当。锱铢:古代小质量单位。1锱=6铢。
形容对小事斤斤计较。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种物品的总重恰好是1吨。51001040选自“练习册”经典题库当堂练习2.这块石头的质量是(
)克。100课堂评价评价一下你在活动中的表现吧!能理解质量单位的含义能理解秤上刻度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写质量能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学习能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积极地完成活动课后作业请完成《练习册》对应课时。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1课时
口算乘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四、多位数乘一位数复习导入填一填。1.47里面有(
)个十和()个一;
5个十和2个一是()。3.3个百和5个十是(),也可以看成()个十。2.24个十是(),690是()个十。4.1200是()个百,也可以看成()个十。6975224043503512120新知探究项目名称价格旋转木马8元激流勇进10元碰碰车12元过山车20元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周末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新知探究坐过山车每人20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二基础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 常微分方程考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发展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手册讲解
- 发展宠物行业新质生产力
- 民族知识科普课课件
- 学校消防日教育宣传活动方案(模板)
- 新质生产力赋能供应链贸易
- 华工科技新质生产力研究
- 新质生产力代表物品解析
- 2025-2030中国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路线与经济性分析报告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专题突破教学课件
- 全校教学质量提升会上校长讲话:把每一节课教好是我们最实在的荣耀
- 体适能教学课件培训
- 市场监督局知识培训课件
- 咖啡店服务知识培训课件
- 仓储物流部门绩效考核标准与激励方案
- 机关办公室工作课件
- 2025年民数记每章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安实务《化工安全》真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