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预防控制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个体B.群体C.病人D.健康人2.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性别、职业分布B.时间、地区、人群分布C.城乡、民族、季节分布D.散发、流行、暴发分布3.发病率的分子是()A.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B.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现患病例数C.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死亡病例数D.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治愈病例数4.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不包括()A.发病率B.病程C.病死率D.治愈率5.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A.散发、流行、暴发B.周期性、季节性、长期变异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D.传染性、易感性、免疫性6.现况调查的目的不包括()A.描述疾病的分布B.发现病因线索C.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D.确定疾病的病因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原则是()A.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B.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C.来自同一人群的人D.以上都是8.队列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探索病因B.验证病因假设C.描述疾病的自然史D.以上都是9.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不包括()A.前瞻性研究B.随机分组C.有人为干预措施D.以个体为单位进行观察10.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评价指标不包括()A.灵敏度B.特异度C.阳性预测值D.似然比二、多项选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观察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理论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E.分析性研究2.疾病分布的形式有()A.散发B.流行C.暴发D.大流行E.季节性3.影响患病率的因素有()A.发病率B.病程C.治愈率D.死亡率E.人口数4.现况调查的种类有()A.普查B.抽样调查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5.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有()A.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B.样本量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C.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D.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E.因果论证强度高6.队列研究的缺点有()A.不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B.观察时间长,容易出现失访偏倚C.设计复杂,实施难度大D.费用较高E.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7.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随机化原则B.对照原则C.盲法原则D.重复原则E.均衡原则8.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有()A.真实性B.可靠性C.收益D.安全性E.成本效益比三、填空题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_____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____、_____和_____。3.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_____病例出现的频率。4.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_____病例所占的比例。5.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_____、_____和_____。6.现况调查的种类有_____和_____。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8.队列研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四、判断题(√/×)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2.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分子都是新发病例数。()3.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4.现况调查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5.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6.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称为相对危险度。()7.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对照组不需要给予任何处理。()8.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漏诊率越低。()五、简答题1.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六、案例分析患者,男性,4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有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量不多,无咯血、胸痛等不适。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年,每天20支。查体:T38.5℃,P10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2.0×10⁹/L,N0.80,L0.20。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斑片状阴影。问题1:该患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问题2:为明确诊断,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试卷答案一、单项选题(答案)1.答案:B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体。2.答案:B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3.答案:A解析: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4.答案:D解析: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病率、病程和病死率等,治愈率不是其影响因素。5.答案:A解析: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有散发、流行和暴发。6.答案:D解析:现况调查不能确定疾病的病因,只能发现病因线索。7.答案:D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原则是未患所研究疾病、与病例具有可比性且来自同一人群。8.答案:D解析:队列研究可用于探索病因、验证病因假设和描述疾病的自然史等。9.答案:D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以个体或群体为单位进行观察。10.答案:C解析: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似然比等,阳性预测值属于收益评价指标。二、多项选题(答案)1.答案:ABCDE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等。2.答案:ABCDE解析:疾病分布的形式有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和季节性等。3.答案:ABCD解析:影响患病率的因素有发病率、病程、治愈率和死亡率等,人口数不是其影响因素。4.答案:AB解析:现况调查的种类有普查和抽样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属于分析性研究,生态学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5.答案:ABC解析: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包括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样本量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等,但其不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因果论证强度较低。6.答案:ABCD解析:队列研究的缺点包括不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观察时间长易出现失访偏倚、设计复杂实施难度大、费用较高等,其可以直接计算发病率。7.答案:ABCD解析: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随机化原则、对照原则、盲法原则和重复原则等。8.答案:ABCDE解析: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包括真实性、可靠性、收益、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比等。三、填空题(答案)1.分布2.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3.新发病例4.新旧病例5.散发、流行、暴发6.普查、抽样调查7.匹配、不匹配8.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四、判断题(答案)1.答案:×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2.答案:×解析: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病例数,患病率的分子是新旧病例数。3.答案:√解析:暴发的定义正确。4.答案:×解析:现况调查不能确定病因。5.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不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6.答案:√解析:相对危险度的定义正确。7.答案:×解析:对照组可给予安慰剂等处理。8.答案:√解析:灵敏度与漏诊率呈反比。五、简答题(答案)1.答:流行病学的用途包括:①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②探讨疾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③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④评价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⑤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2.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①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②相对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③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④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分层分析。缺点:①不适用于研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学考研备考心得分享
- 降低化学工业排放标准方案
- 企业员工激励方案调研
- 工作总结:计划执行与目标实现
- 仪表工业故障诊断预案
- 年终总结:别具一格风采独特
- 2025浙江丽水缙云县壶镇中学招聘代课教师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析初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 2025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面向社会招聘公益性岗位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花艺沙龙合同协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课件
- 新闻采编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基础医学知识及公共卫生试题卷
- 规划自然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遴选招录129人完整版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部队用电安全
- 软件测试师面试题及答案
- 《机械基础(第二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 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课件
- 2024年全球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