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高一物理暑假检测卷(人教版)_第1页
2025新高一物理暑假检测卷(人教版)_第2页
2025新高一物理暑假检测卷(人教版)_第3页
2025新高一物理暑假检测卷(人教版)_第4页
2025新高一物理暑假检测卷(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一物理暑假检测卷

(满分:100分限时:75分钟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1章〜第4章第4节)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两次升旗仪式的训练中,第一次和第

二次国旗运动的V-,图像如下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第一次升旗过程中在开始阶段国旗的加速度较大,

且两次国旗均能在国歌声开始时运动,在国歌声结束时到达旗杆的顶端,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

【详解】B.根据题意,两次国旗均能在国歌声开始时运动,在国歌声结束时到达旗杆的顶端,表明两

次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故B错误;

A.根据题意,两次国旗均能在国歌声开始时运动,在国歌声结束时到达旗杆的顶端,表明两次运动的

位移相等,由于V—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即实线与虚线与时间轴所围梯形面积

相等,该图像中,实线与时间轴所围梯形的面积大一些,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

CD.vT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第一次升旗过程中在开始阶段国旗的加速度较大,则

第一次V—图像开始阶段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一些,即开始时,实线要陡峭一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o

2.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

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要看到这一现象需满足的条件是()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1

【答案】c

【详解】我们习惯以地球为参考系,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通常看到的自然现象是太阳从东边升起、西

边落下,旅客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时,太阳一定在西方,所以一定是在傍晚,在傍晚时太阳

正在向西方落下,旅客要看到太阳升起,飞机应由东向西飞行,且飞行的速度要较大。

故选C。

3.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现已实现县县通高速。现一辆轿车正在一段平直的乡村公路上行驶,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间内轿车做匀变速运动B.在乙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小于近产

C.在。时刻轿车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D.在时刻轿车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B

【详解】A.由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时间内,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则轿车的加速

度逐渐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A错误;

B.由题图可知,由v-f图像与横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4时间内轿车的位移小于

因此在t「t2时间内轿车的平均速度小于匕产,B正确;

C.由v-f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4时刻轿车的加速度达到最小值是零,C错误;

D.由V—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马时刻图像斜率是负值,因此轿车的加速度是负值,在时

刻速度值在时间轴以上,是正值,因此在芍时刻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o

4.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端的拉力均匀

增加,。~4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大小,使木块在芍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

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当用尸=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3N

B.当用尸=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1N

C.若用尸=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3N

D.。~4时间内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1N

【答案】A

【详解】AB.由题图可知,该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是5.5N,当水平拉力为5.3N时,其小于最大静摩擦

力,所以静止的木块仍然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木块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5.3N,故A正确,B

错误;

C.由于5.8N大于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此时木块被拉动,此时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由题意可知,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1N,即若用尸=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1N,故C项错

误;

D.由题图可知在0~4时间内,木块静止,其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水平外力大小相等,由题图可知,该时

间内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在从0均匀增加5.5N,故D项错误。

故选Ao

5.如图甲所示是用刀具切硬物的情景,将刀刃放在硬物上,右手握住刀柄控制右侧刀面始终保持竖直,左

手用力按压刀背使刀刃缓慢竖直切入硬物,刀刃切入硬物的横截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刀具左侧对硬物的压力小于右侧对硬物的压力

B.刀具左侧对硬物的压力大于右侧对硬物的压力

C.刀具对硬物的作用力小于硬物对刀具的作用力

D.刀具对硬物的作用力大于硬物对刀具的作用力

3

【答案】B

【详解】AB.把尸分解,如图

可知刀具左侧对硬物的压力大于右侧对硬物的压力,故A错误,B正确;

CD.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刀具对硬物的作用力等于硬物对刀具的作用力,故CD错误。

故选Bo

6.据考古记载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利用杆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秤盘及盘中物体的总重

力为机g。悬挂秤盘的三根细绳等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都为仇当将秤提起,杆秤平衡时()

A.手提杆秤的力等于秤盘及盘中物体的总重力

B.手提杆秤的力与杆秤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此时每根细绳的拉力等于等

D.此时每根细绳的拉力等于

3cos0

【答案】D

【详解】A.以秤和秤盘及盘中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手提杆秤的力等于秤和秤盘及

盘中物体的总重力,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手提杆秤的力与杆秤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秤盘及盘中物体总重力为%g,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3Tcos0=mg

解得每根细绳的拉力

3cos。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o

7.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仇在斜杆下端固定有

4

质量为机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0)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

B.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斜向上

C.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D.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zg)2+(.)2

【答案】D

【详解】AB.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大小不同时,杆上的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不同,方向不一定沿杆,但弹力方向一定

斜向上,故AB错误;

CD.由几何关系可知,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F=yl(mg)2+(ma)2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如图所示为机械手抓取篮球的照片。为便于研究,将机械手简化为三根"手指",且不考虑篮球的明显形

变。抓取点平均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内,抓取点与球心的连线与该水平面夹角为a,"手指"与篮球的动摩

擦因数为〃,篮球的重力大小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只要"手指"对篮球的压力足够大,。不论取何值都能将篮球抓起

5

B.若〃与a的关系满足〃<tana,则不能将篮球抓起

C.若能抓起篮球,口越小,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越大

D.若要抓起篮球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比匀速运动时小

【答案】B

【详解】ABC.对篮球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满足

3fcosa=3F^ina+G

因为静摩擦力

解得

外2--------------

3(〃cosc-sine)

G

所以想要抓起篮球,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为3(〃cosa_sina)'根据表达式,a越小,入越

小;

由qv表达式可得,夹角a满足

、G

fj.>tanaH---------

3然coscz

时,才能将篮球抓起。且〃<tane时,不能将篮球抓起,故AC错误,B正确;

D.若抓起篮球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时,满足

3必然cosa-3氏sine-G=ma

可得

F_G+ma

3(//cosa-sina)

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比匀速运动时大,故D错误。

故选Bo

9.如图所示,一氮气球下方系有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释放,以加速度a=1.25m匀加速上升,%=8s时

绳子突然断裂,绳子断裂后物体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6

A.物体从绳子断裂后到落地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运动过程中距离地面最大高度为40m

C.4=8.5s和弓=9.5s时,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

D.物体从随气球开始运动到落地共用时10s

【答案】AC

【详解】A.物体从绳子断裂后到落地过程中,只受重力,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故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故A正确;

B.绳子突然断裂时,物体所在的高度

12

=40m

绳子突然断裂时,物体的速度

匕=atQ=10m/s

绳子突然断裂后,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满足

〃o=4+F=45m

2g

故B错误;

C.绳子断裂后,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满足

H=/?]+V]/-万

分别代入。=8.5s和右=9.5s,解得

=凡=43.75m

故C正确;

D.物体从随气球开始运动到落地共用时

故D错误。

故选ACo

7

10.手机物理工坊phyphox软件可以调用手机全部的传感器,是高中阶段性价比很高的精密仪器。有一实验

小组用带气压计的手机研究电梯运行,实验过程中,手机水平放置,屏幕朝上,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软件记录下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三组图像,如图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电梯

运动原始数据

高度(来自气压计)

80

£60

0

020

时间(秒)

(

/

4)

z轴加速度(来自加速度计)

(

E

)

A.由“一图像可知电梯正在下降

B.由v-t图像可估算,20s~40s内电梯的上升高度小于40m

C.由。一图像可知,电梯减速时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实验过程中,如果将手机屏幕与竖直平面平行放置,则不管加速或减速过程,加速度数值都几乎为

【答案】BD

【详解】A.由“V图像可知电梯正在上升,故A错误;

B.根据v—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0s~40s内电梯的上升高度满足

A/z<2x(40-20)m=40m

故B正确;

C.由。一图像可知,电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不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如果将手机屏幕与竖直平面平行放置,由于垂直手机屏幕方向的加速度为0,则不管

加速或减速过程,加速度数值都几乎为零,故D正确。

8

故选BDo

11.近三年新冠疫情一直困扰着全世界,出门戴口罩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学完胡克定律后,小明对口罩两

边的弹性轻绳展开研究。小明将弹性绳拆下,悬挂一支钢笔时,弹性绳的长度为30cm,如图所示。悬

挂两支相同的钢笔时,弹性绳的长度为40cm,悬挂一支圆规时,弹性绳的长度为35cm。若弹性绳满

足胡克定律,且弹性绳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A.弹性绳的原长为20cm

B.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30N/m

C.一支圆规的重力是一支钢笔重力的1.5倍

D.将一支钢笔和一支圆规一起挂在弹性绳下端时,弹性绳长45cm

【答案】ACD

【详解】分别对两种情况列胡克定律公式,联立求解弹性绳原长和圆轨与钢笔的重力关系;弹性绳下

端挂一支钢笔和一支圆规时,列胡克定律公式求解此时绳子长度。

【解答】ABC.设弹性绳原长为心,弹性系数为上钢笔重力为G/,圆轨的重力为Gz,由胡克定律可

Gi=k(30-Lo)xlO2

2Gi=k(40-Lo)xlO-2

G2=k(35-Io)xlO2

联立解得

£o=2Ocm,G2=1.5G/

但无法计算左,故AC正确,B错误;

D.将一支钢笔和一支圆规一起挂在弹性绳下端时

G2+Gi=k(x-Lo')

解得

x=45cm

故D正确。

故选ACDo

12.如图甲所示,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图乙为简化示意图,若空调外机的重心恰好

与横梁和斜梁BO连接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两支架各承担一半空调重力,空调重力大小240N,

9

/。水平,2。与/。的夹角为37。。假定横梁对。点的拉力总沿CM方向,斜梁对。点的支持力总沿

80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横梁对。点的拉力为320N

B.斜梁对。点的支持力为200N

C.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横梁对。点的作用力将

变小

D.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O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这时斜梁对。点的作用力将

变大

【答案】AC

【详解】AB.以。点为研究对象,受到空调外机的压力G、支架的作用力片和04支架的作用力月,

受力如图所示

由受力图结合几何关系可得

G240N

4==400N

sin30.6

G240N

=320N

tan。0.75

故A正确,B错误;

CD.若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点。的位置不变,横梁仍然水平,则此时。变大,sin。变大、tan。变

大,由月=三可知片将减小,由工=三可知月将减小,故C正确,D错误。

sin9tan”

故选ACo

10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3.(8分)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

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0,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

三根绳子的拉力厂/、R?和尸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钩码的个数M=M=2,N3=4

B.钩码的个数N/=Nj=3,M=4

C.钩码的个数M=M=N3=4

D.钩码的个数N/=3,M=4,N3=5

(2)改变钩码个数,再次做实验时绳子的结点。必须与上一次的结点重合("是"或"否")

(3)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填选项前字母)。

A.标记结点。的位置,并记录CM、OB、0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04、0B、。。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4)在作图时,你认为图示中

【答案】BCD否A甲(每空2分)

【详解】(1)[1]OA.OB、0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三共点力处于平衡,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

成一个三角形,由于2、2、4不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其它选项中数值都可构

成三角形,处于平衡状态。

11

故选BCDo

(2)⑵改变钩码个数,再次做实验时绳子的结点。不一定非得与上一次的结点重合,结点。改变时

同样可以按照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⑶实验中需要记录各力的方向和大小及作用点,大小由钩码数得出,故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

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标记结点。的位置,并记录04、OB.0C三段绳子的方向。

(4)⑷后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由于测量误差B和尸2的合力方向可能偏离竖直方向,所以甲是正确

的。

14.在某次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重物质量用加表示。

轻动滑轮

打点计时器公车|细簪弹簧测力计

打点计时器一/I、车细线定滑轮

纸带-----:纸带一应,、二^

',/''三

定滑轮,/'\1

长木板水平实验台长木板水平实验台中

重物重物

打点计时包上小车细线定滑轮

纸带、AH---

-7\

长木板水平实验台

重物

(1)为便于测量合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未知)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的

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

B.四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

C.四组实验中只有乙需要满足所挂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

D.四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

(2)某次实验中,利用甲图实验的甲组同学在正确操作后得到了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

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力则可以计算出本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3)后续实验中,甲组同学们发现弹簧测力计损坏,因此改变了实验方案,撤去弹簧测力计,仍利用

甲装置进行了新的探究,步骤如下:

①垫高长木板左端,直到小车在不挂重物时,匀速下滑;

12

②测出重物的质量m,利用纸带计算出悬挂重物后小车运动时加速度a大小;

③改变加,重复步骤②,得到多组〃?、a的数据;'

④以。为纵轴、加为横轴作出的。-加图像,发现图像为曲线,为了得到两者的线性关系,同学们整理

公式,发现以工为纵轴,以(选填或"m")为横轴,便可得到线性图像。若该线性图像

am

的斜率为后,纵截距为6,则小车的质量(用字母左,6表示)

【详解】(1)[1]AB.四组实验中长木板都是水平放置,都需要平衡摩擦力,A错误,B正确;

CD.四组实验中,乙、丁都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绳的拉力,丙用力的传感器测量绳的拉力,只有甲不

能测量绳的拉力,用重物的重力替代绳的拉力,需要满足所挂重物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

件,C正确,D错误。

故选BCo

(2)⑵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x4-x2-x2

(27)2

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

7=9

代入可得

2

(X4-2X2)/

Cl-

100

(3)[3]由加速度和合力之间的关系,对m,轻绳拉力的大小为尸,有

mg-F=2ma

对M

2F=Ma

可得

1M+4mM12

—=-------二—x—|—

a2mg2gmg

以上为纵轴,以工为横轴,便可得到线性图像。

am

⑷若该线性图像的斜率为左,纵截距为6,则

M,

联立可得

13

b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浮力骤减,潜艇如同汽车那样掉下悬崖,称之为"掉深”,

曾有一些潜艇因此沉没。若某潜艇在高密度海水区域水面下%=180m沿水平方向缓慢航行,如图所示。

当该潜艇驶入海水低密度区域时,浮力骤减导致潜航以OZm/sz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沉,20s后潜艇官兵

迅速对潜艇减重(减重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此后潜艇以O.lm/sz的加速度匀减速下沉,速度减为零

后保持加速度不变开始加速上浮,升至距水面120m处时,开始对潜艇加重。求:

(1)潜艇"掉深”达到的最大深度(自水面算起);

(2)潜艇从开始"掉深”到升至距水面120m处所用的总时间。

高密度海水低密度海水

【答案】(1)300m;(2)120s

【详解】(1)在潜艇向下加速过程有

K=~a^i=^-x0.2x202m=40m(1分)

匕="]=0.2x20m/s=4m/s(1分)

潜艇向下减速过程有

2

h==80m(1分)

22a2

所以潜艇〃掉深〃达到的最大深度为

〃=%+%+%=300m(1分)

(2)潜艇向下减速过程的时间为

^2=—=40s(1分)

a2

潜艇向上加速过程有

h3=h—h4=—a^l(1分)

解得

=60s(1分)

14

所以潜艇从开始掉深到升至水面120m的过程所用总时间为

t=+t2+t3=120s(1分)

16.(12分)炎热夏天,人们都安装空调,图甲是某小区高层住宅外安装空调主机的情境。为安全起见,要

求吊运过程中空调主机与楼墙保持一定的距离。原理如图乙,一人在高处控制一端系在主机上的轻绳P,

另一人在地面控制另一根一端系在主机上的轻绳。,二人配合可使主机缓慢竖直上升。主机质量

用=49kg,当P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37。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夕=53。。主机视为质点,重力

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此时P、。绳中拉力的大小;

(2)此时地面上的人对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1050N,耳,=1400N;(2)840N,方向水平向右

【详解】(1)对空调主机受力分析,建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歹方向有

Fpcosa-mg+FQcos0(2分)

尤方向有

Fpsina=FQsinp(2分)

联立解得

々=1050N,FP=1400N(2分)

(2)对地面上的人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有

15

耳=%sin0(2分)

解得

F{=840N(2分)

方向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