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9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
层次1基础性
L利用CO2和CH4反应制备合成气(CO、H2)的原理是CH4(g)+CO2(g)-2co(g)+2H2(g)
AH>0o温度为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越大,说明反应速率、CO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
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K都增大
D.加入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气的平衡产率
2.常压下班基化法精炼镇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o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X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镇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42.2℃的反应温度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分解[Ni(CO)4]=4V消耗(CO)
C.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CO),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第二阶段,23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故Ni的产率很低
3.25℃时,向40mL0.05mol-L1的FeCb溶液中一次性加入10mL0.15mol-L1的KSCN溶液,
发生反应,混合溶液中c(Fe3+)随反应时间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R
B.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5)
1
C.r4min时向溶液中加入50mL0.1mol-L-KC1溶液,平衡不移动
0.04-m
D.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25℃时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m(3m-0.09)3
4.(2024•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月考)将一定量的X加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0
3Y(g)+Z(g),平衡时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使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B.压强大小有p\<p2<p3
C.升高温度,正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D.在该条件下M点X平衡转化率为白
5.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黯嗡,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分
别为:
T/℃70080083010001200
K1.671.111.000.60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0(g)+H20(g)-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02和H2各1mol,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
CO为0.4mol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第黑=号柜,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
6.已知:2CrOf+2H+-CrzOg+H2O。25℃时,调节初始浓度为1.0moLL」的NazCrCU溶液的
pH,测定平衡时溶液中°(50分和c(H+),获得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pH越小,c(Cr2。打越大
B.A点CrOf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A点CrO孑转化为CnO有反应的平衡常数K=10i4
D.平衡时,若溶液中c(Cr2。于)=c(CrOn则c(H+)>2.0xlQ-7mol-L1
7.(10分)(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氮化轨(VN)广泛用于钢铁产业、储能、工业催化等领域。工
业上可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VN,100kPa、1317.0K时热化学方程式及平衡常数如下:
I.V2O3(s)+3C(s)+N2(g)^2VN(s)+3CO(g)AHKP
回答下列问题:
(1)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区。
(2)反应I分两步进行:
i1
II.V2O3(s)+4C(s)^=V2C(s)+3CO(g)AHi=+742.0kJ-molKPi
1
III.V2C(s)+N2(g)^2VN(s)+C(s)AH2=-304.2kJ-molKPi
①反应I的AH=kJ-mol-1,^(用和七2表示)。
②升温有利于提高VN的产率,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o
(3)通过热力学计算,不同压强下反应I的AG随T变化如图所示,(填“高温低
压''或"低温高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已知AG<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4)N2参与反应可能的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ONooecov
A.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
B.N?与V原子直接反应生成VN
C.该反应中活性位点是碳原子
(5)反应过程中,含钗化合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前3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v(VN)=_
mol.h^Omin时的氮化率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氮化率=坐坐詈xl00%]。
m转化的v原子)
-*-v2o3
♦VO
*V2c
0一*VN
日20
/
蛔105
田
眼-30,8.58)
聚5__^30,5.40)
(3(X2X
u(30,0.66)
020406080100
//min
层次2综合性
8.(2024.浙江温州模拟)已知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
I.HCOOH-CO+H2OKi
II.HCOOH-CO2+H2Ki
T℃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L0mol-L1HCOOH水溶液,使HCOOH分解,分解产物均
完全溶于水。含碳物质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
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t/h
A.混合体系达平衡后:C(CO2)・C(H2)>C(CO)
B.活化能:反应i<反应n
C.c(CO)变小的原因是CO2的生成导致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
D.c(HCOOH)可降为0
9.(10分)(2025・八省联考陕西卷)1,3-丁二烯(C4H6,简称丁二烯)是生产橡胶的一种重要原料,其制
备方法不断创新。
I.1-丁烯(C4H8)催化脱氢法是工业生产丁二烯的方法之一。
(1)25℃时,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质((
C4H8g)C4H6g)H2(g)
燃烧热
a-2542-286
(kJmol-1)
已知:C4H8(g)-C4H6(g)+H2(g)AH=+110则a=。
(2)将一定量的1-丁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温度下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
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8o
%
/6o
<
3
义4o
题
详2O
0.10.20.30.4
压强/MPa
①图中温度T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判断依据为o
产C4H融俨吗
②已知()一()()的标准平衡常数K°=淇中则温度
C4H8gC4H6g+H2g*1H//=0.1MPa,72
下,该反应的心=O
II.电化学催化还原乙怏法条件温和,安全性高。在室温下,某团队以KOH溶液为电解液,电催
化还原乙怏制备丁二烯。
⑶反应开始时,溶解在电解液中的C2H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该吸附过程的牖变AS(填
或“=")0,生成丁二烯的电极反应式为o
⑷一定时间内,丁二烯的选择性和通过电路的总电量随相对电势变化如图所示。
10o
/%
般8o3(
靴P
2
姒6o)
2、
g取
«
4o出
u
,1旗
L2O
0
-0.9-1.0-1.1-1.2-1.3
相对电势/V
已知:丁二烯的选择性金输器|||三1。。%;电量。=江,"表示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量1=96SOOC-mol^o
①当相对电势为-1.0V时,生成丁二烯的物质的量为.(列计算式)。
②当丁二烯选择性减小时,阴极产生的物质还可能有(填字母)。
A.CO2B.H2
C.O2D.C3H4
10.(3分)如图为丙烷直接脱氢法中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的压
强分别为IO4Pa和105pa)。(已知:丙烷脱氢制丙烯为强吸热过程)
7o
6o
5o
4o
3o
2O
10
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
温度/七
(l)l()4pa时,图中表示丙烯的曲线是(填“i”“五”“也”或“土”)。
(2)104Pa、500℃时,主反应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已
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x体积分数)。
11.(11分)(2024•四川绵阳模拟)甲酸甲酯(HCOOCH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通过甲醇
催化脱氢法制备,其工艺过程包含以下反应:
反应I:2CH30H(g)-HCOOCH3(g)+2H2(g)^i,AHi=+51.2kJ-mol1
反应II:CH30H(g)—CO(g)+2H2(g)K2,A82=+90.1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
⑴反应ni:HCOOCH3(g)-2co(g)+2H2(g)的AH3=kJ-mol,^3=(用
Ki、K2表示)o
(2)对于反应I:增大压强,平衡(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保持压强不变,要缩短
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
(3)在400kPa、铜基催化剂存在下晌密闭容器中通入CH30H进行I、II两个反应。体系中气
体的平衡组成比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S
.6
.5eCHQH
O...34
O.-o-CO
O.
O.4H2
.2
0.1
0.04
0
400450500550600650
温度/K
①随温度升高,CH30H的平衡组成比例呈现如图所示趋势的原因
是。
②550K时,反应2cH30H(g)-HCOOCH3(g)+2H2(g)的平衡常数KP=kPa,CH30H
的平衡转化率为o
③研究表明,在700K以后升高体系温度,HCOOCH3的产率下降,可能的原因
是。
层次3创新性
12.(8分)(2023•广东卷节选)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某研究小组对反应NC)3+2[FeR3]2+(橙红色)+3H+-HNO2+2[FeR3]3+(淡蓝色)+H2O进行了研
究。
用浓度分别为2.0mol-L^2.5mol-L\3.0mol-L1的HNCh溶液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
c([FeR3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7
3
・
o
日
①C(HNO3)=3.0mol-L-1时,在0~1min内,[FeRsf+的平均消耗速率=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字母)。
2-|_
A.平衡后加水稀释,c([F旭])增大
3+
c([FeR3])
B.[FeR3]2+平衡转化率:am>an>ai
C.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减小
D.体系由橙红色转变为淡蓝色所需时间:所>加>3
(2)R的衍生物L可用于分离稀土。溶液中某稀土离子(用M表示)与L存在平衡:
M+L^^MLKi
ML+L^^ML2KI
研究组配制了L起始浓度co(L)=O.O2mol-L\M与L起始浓度比嚓不同的系列溶液,反应平
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配体L上的某个特征H在三个物种L、ML、ML2中的化学位移不
同,该特征H对应吸收峰的相对峰面积S(体系中所有特征H的总峰面积计为1)如下表。
c0(M)
S(L)S(ML)S(ML2)
c0(L)
01.0000
aX<0.010.64
b<0.010.400.60
【注】核磁共振氢谱中相对峰面积S之比等于吸收峰对应H的原子数目之比;表示未检
测至U。
①当ga时尸。
co(L)------------------------
②嘤=6时,平衡浓度比c平(ML2):c平(ML尸o
(3)研究组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2)中M与L反应体系。当co(L)=l.OxlO-5mol-L-1时,测得平衡时
c
各物种二^随畔的变化曲线如图。畔=0.51时,计算M的平衡转化率为
Co(L)c0(L)c0(L)----------------------------------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L)
第39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1.C解析:K越大,说明反应进行得越完全,C02的平衡转化率越大,但反应速率受外界因素影响,
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大,A错误;K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则K不变,B错误;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
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的AH>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平衡常数K增大,C正确;加入催
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则不能提高合成气的平衡产率,D错误。
2.A解析:Ni(C0)4的沸点为42.2℃,第一阶段选择稍高于42.2℃的反应温度,使镁与CO反应
转化成气态Ni(CO)4,A正确;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分解[Ni(CO)4]=v消虱CO),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
温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CO),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第二阶段,230℃时,
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说明该反应逆向进行程度较大,Ni的产率很高,D错误。
3.D解析:Fe3+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不是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Fe3++3SCN=Fe(SCN)3,故
-1
A错误;E点为反应起点,混合溶液体积为50nlL,此时溶液中c(Fe3+)=0°4L=0.04
molL-i,所以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4),故B错误;々min时向溶液中加入50mL0.1mol-L-1KC1
溶液,相当于稀释溶液,平衡逆向移动,故C错误油图可知,平衡时Fe3+的浓度为机molL-i,则
l
Fe(SCN)3的浓度为(0.04-m)mol-L",SCN-的浓度为。.喘;-3X(0.04-M)moW=(3m-
0.09)mol-L±所以平衡常数K=/祟3黑=°。4M故口正确。
3
c(Fe3+>c"SCN)m(3m-0.09)
4.D解析:催化剂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后加入催化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A错
误;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X的物质的量分
数越大,则压强大小有23<P2<P1,B错误;根据图像知,升高温度,X的物质的量分数降低,说明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错误;根据“三段式”分析:
2X(g)--3Y(g)+Z(g)
起始量/(moLL")a00
转化量/(moLL-i)2x3xx
平衡量/(moLL")a-2x3xx
〃点X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则有「六二=0.1,解得产船,故X的转化率为色,D正确。
5.C解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仁嚅吗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CO)C(H2O)
CO(g)+H2O(g)=CO2(g)+H2(g),故A正确油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高
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o(g)+H2O(g)kCO2(g)+H2(g)
起始量/mol0011
变化量/mol0.40.40.40.4
5min后/mol0.40.40.60.6
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故。=躇芫=2.25>1,830℃
U.4XU.4
时。不等于K,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故C错误;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关系式翳黑=
咎岑^则於喘耳驾=0.60,对照平衡常数可知此时温度是1000℃,故D正确。
5C(H2)C(CO)-C(H2O)
6.D解析:从题给图像可以看出,pH越小,平衡时c(Cr2O歹)越大,A点c(Cr20^)=0.25mollA反应
掉的c(CrO亍)=0.25niol.L-ix2=0.5molL",CrO亍的平衡转化率为50%,此时,平衡常数
KM。5专言-72=10”,故A、B、C三项均正确;若溶液中c(Cr2O»=c(CrO彳户0.33molL”,此
时,C(H+)<2.0X10-7mol-L^D项不正确。
7.答案:(l)d(2)①+437.8KpixKp2②V2()3(s)+3C(s)+N2(g)k2VN(s)+3CO(g)正反应吸热,升
温时平衡正向移动
(3)高温低压(4)B⑸17.1656.1
解析:⑴银是23号元素,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B族,属于d区元素。
1
(2)①H.V2O3(S)+4C(S)LV2c(s)+3CO(g)AHi=+742.0kJ-mol-KPi
1
HI.V2c(s)+N2(g)=2VN(s)+C(s)AH2=-304.2kJ-mol-KPi
根据盖斯定律,由II+IH得V2O3(s)+3C(s)+N2(g)=2VN(s)+3CO(g)AH=AHI+AH2=+742.0
1
kJ-mor1-304.2kJ-mol"=+437.8kJ-moV,KP=KP\xKP2o
②V2O3(s)+3C(s)+N2(g)-2VN(s)+3CO(g)正反应吸热,升温时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有利于提高
VN产率。
(3)AG<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根据不同压强下反应I的AG随T变化图示可知,高温低压有利于
该反应自发进行。
(4)根据图示,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氮氮三键的断裂,A正确油图示可知,N2不能与V原子直接
反应生成VN,B错误;由图示可知,C原子直接参与了反应,则该反应中活性位点是碳原子,C正
确;选B。
(5)30min时VN的物质的量为8.58mol,前3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y(VN)=&;雷1=17.16moLh
i;30min时VN的物质的量为8.58mol、VO的物质的量为5.4mol、V2O3的物质的量为2.35
mol、V2C的物质的量为0.66mol,则氮化率为一:,鼠一1><100%仪56.1%。
ZU-Z.JDXZ
8.D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混合体系达平衡后,c(CO2>c(H2)>c(CO),A正确;根据图像可知,CO的浓
度达到最大值时表明反应I达平衡,此时CO2的浓度未达最大值,即反应II尚未达平衡状态,说
明反应I的反应速率大于反应n,即活化能:反应I〈反应n,B正确;根据图像中co?和co的浓
度变化可知,c(co)变小的原因是co?的生成导致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反应I和n均为
可逆反应,则c(HCOOH)不可能降为0,D错误。
9.答案:(1)-2718
(2)①T1>T2>T3反应为吸热反应,相同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升
高②]
(3)<2c2H2+2e+2H2O——CH2YHCHYH2+2OH-
⑷①日molx70%x/②BD
解析:(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及题中信息可得,
①C4H6(g)+芳02(g)-4co2(g)+3H2O(l)AHi=-2542kJ-mol1
1
②H2(g)+押2(g)-H2O(1)AH2=-286kJ-mol-
③C4H8(g)+6O2(g)-4co2(g)+4H2。⑴AH=tz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①-②得反应C4H8(g)=
C4H6(g)+H2(g)AH=akJ-mol」-AHi-AH2=+nOkJmol",则a=-2718O
(2)①反应为吸热反应,相同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则图中温
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I>T2>T3O
②由图可知,Z温度下,压强为0.1MPa,平衡时1-丁烯的平衡转化率为30%,假设1-丁烯初始投
料为1mol,则:
C4H8(g)kc4H6(g)+H2(g)
起始/mol100
转化/mol0.30.30.3
平衡/mol0.70.30.3
总的物质的量为1.3mol,则C4H8、C4H6、H2分压分别为0.1MPax金、0.1MPax襄、0.1
0.1MPaX^j0.1MPax^j
MPax瞿,该反应的M=OlMPa*聘=90
130.1MPax抬91
0.1MPa'
(3)溶解在电解液中的C2H2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该吸附过程为靖减的过程,则靖变AS<O;UKOH
溶液为电解液,电催化还原乙焕制备丁二烯,则生成丁二烯的电极反应为乙焕在碱性条件下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丁二烯,电极反应式为2c2H2+2e』2H2O——CH2=CHCH=CH2+2OH-。
(4)①由图示可知,当相对电势为-1.0V时,总电量为1.1x105C,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1yln5r11
1=9±mol,丁二烯的选择性为70%,结合反应2c2H2+2D+2H2(3——CH2=CHCH=
96500Cmor19.65
CH2+2OH-,则生成丁二烯的物质的量为Wmolx70%xJ;②阴极上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9.65L
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当丁二烯选择性减小时,阴极会产生其他还原产物,产生的物质还可能有
H2、C3H4,生成二氧化碳和氧气需要发生氧化反应,故选BD。
10.答案:⑴i(2)3.3x103Pa
解析:(1)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丙烯
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丙烯的平衡体积分
数增大,故曲线i代表IO,Pa时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
(2)104Pa,500℃时,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为33%,设起始时丙烷为1mol,平衡时转化率为羽由
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
c3H8(g)LC3H6(g)+H2(g)
起始/mol100
变化/molXXX
平衡/mol1-xXX
则由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为33%可得,±=0.33,解得有0.5,丙烷、丙烯和氢气的分压均为IO,
Pax:则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5啊):(;°啊]二小:
3104x13
3
Pa-3.3xlOPao
U.答案:⑴+129.0g
(2)向左升高温度改良催化齐U(合理即可)
(3)①反应I、II均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6447.4%③反应I
的选择性下降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HI=2x反应H-反应I,则AH3=2AH2-AHI=2X(+90.1kJ-moH)-(+51.2
«2
kJ-mol-i)=+129.0kJ-mol";K3=¥。
(2)对于反应I: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保持压强不变,要缩短反
应达到平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版保安考核题目及答案
- 小朋友健康宣教
- 诺水河景区介绍
- 2025年催乳理论试题及答案
- 现场消防档案验收资料汇报
- 环境对训练的辅助
- 运营界面设计
- 科学练声方法与演讲训练
- 肛瘘的健康宣教
- 瑞士万通离子色谱仪使用方法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44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提前招生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智慧树知到《大话机器人(青海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1供货、安装、调试方案及售后服务方案
- 地质勘查项目野外验收实施细则
- 消防燃烧学(第2版)课件:可燃气体燃烧
- 《R语言入门》课件
-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培训
- 1.3.1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食堂承包劳务合同模板
- 神经外科患者血压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