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综合题
【基础巩固】
1.(2021.全国乙卷,7)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
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
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答案】D
【解析】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通过
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研发
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
2.为防止废弃的硒单质(Se)造成环境污染,通常用浓硫酸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硒(SeCh),再用KI溶液处理后
回收Se0发生的反应为①Se+2H2sOK浓)=2SO2T+SeO2+2H2O;②SeC)2+4Kl+4HNC)3=4KNO3+Se
+2b+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SO2是还原产物,SeCh是氧化产物
B.②中KI是还原剂,SeCh是氧化剂
C.每生成0.4molL共转移1.2mol电子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4(浓)>SeO2>HNC>3
【答案】C
【解析】反应②中,生成2moi碘单质,转移4moi电子,则每生成0.4molL共转移0.8mol电子,故C
错误;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①中氧化性:H2s。4(浓)〉SeCh,反应②
中硝酸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说明氧化性:SeO2>HNO3,故D正确。
3.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化学”的内容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
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SO?: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的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Y=CuSO4+SO2T+2H2O
D.制CuSCU:2Cu+O2+2H2SO4^=2CUSO4+2H2O
【答案】C
【解析】用氨气和水与二氧化硫反应,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正确;用氢氧
化钠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B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有二氧化硫
放出,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错误;制备硫酸铜过程无污染性气体产生,符合绿色化学理念,D正确。
4.常温下,二氯化二硫(S2c1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易水解,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组用氯气和
硫单质合成S2c1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需后点燃E处的酒精灯
B.C、D中所盛试剂分别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
C.二氯化二硫(S2cL)水解反应产物为S、H2S、HC1
D.G、H之间应加上D装置
【答案】C
【解析】因为装置中有空气,所以实验时应先点燃最左边酒精灯,产生氯气排出空气,再点燃E处酒
精灯,故A正确;因为S2c12遇水易水解,所以E中应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S反应,C瓶中盛饱和氯化钠溶
液,吸收挥发出的HC1气体,D瓶中盛浓硫酸吸水干燥,故B正确;根据元素守恒,二氯化二硫(S2c12)水
解反应产物中一定有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且元素的化合价必须有升有降,故C错误;因为二氯化二硫遇水
易水解,所以G、H之间应加上D装置,以防止右侧水蒸气扩散进入E中,故D正确。
5.(2022・广东.高考真题)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
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品红浓NaOH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4的酸性
bd
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ac安全
紫色酸性气球
石蕊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KMnO4
【答案】B
【解析】A.铜和浓硫酸反应过程中,生成CuSO4体现出浓硫酸的酸性,生成SO2体现出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故A错误;B.a处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了酸,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故B正确;C.b处品红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而c处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
和KMn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体现出还原性,故C错误;D.实验过程中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根
据元素守恒可知,其成分为无水CuSCU,而非蓝色的CUSO4-5H2。,其原因是浓硫酸体现出吸水性,将反应
生成的H2O吸收,故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项。
6.(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
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图1:喷泉实验B.图2:干燥NH3C.图3:收集N%D.图4:制备NH3
【答案】B
【详解】A.NH3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从而产生喷泉,故A可以达到预期;B.P2O5
为酸性氧化物,N%具有碱性,两者可以发生反应,故不可以用P2O5干燥N&,故B不可以达到预期;C.NH3
的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可以达到预期;D.CaO与浓氨水混合后与水反应并放出
大量的热,促使N/挥发,可用此装置制备NH3,故D可以达到预期;故选B。
7.(2023•陕西西安•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实验目的装置
A浓硫酸Cu品红溶液验证S02具有漂白性
B稀硫酸大理石浓硫酸制备纯净的co2
C稀硝酸Na2c。3Na2SiO3溶液验证元素非金属性强弱:N>OSi
DNa2CO3溶液饱和硼酸溶液澄清石灰水验证酸性强弱:H2CO3>H3BO3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和Cu反应制取S5需要加热,图中缺少加热装置,A错误;B.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硫酸和大理石的进一步反应,
通常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备二氧化碳,B错误;C.稀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硝酸会混在C02中,
硝酸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无法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即无法证明非金属性C>Si,C错误;
D.硼酸和碳酸钠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钠不能生成二氧化碳,c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说明硼酸的酸性弱于
碳酸,D正确;故答案选D。
8.(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团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滴有酚献
的NaOH
溶液
A.团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H+的氧化性B.回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在团和团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回中红色更快褪去
【答案】C
【解析】回中发生反应S2O歹+2H+=S1+S02T+H20,二氧化硫进入国中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进入国
中与硫化钠反应生成S沉淀,二氧化硫进入国中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酚猷褪色。A.团中试管内
发生反应S2Og+2H+=S1+SO2T+&0,氢元素化合价不变,H+不体现氧化性,故A错误;B.国中品
红溶液褪色,体现SO?的漂白性,故B错误;C.回试管内发生反应S2()r+2H+=S1+SC)2T+H2O,回试管
内发生反应2s2-+SC)2+2H2(3=3S1+4OH-,团和团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故C正确;D.撤掉水浴,
重做实验,反应速率减慢,回中红色褪去的速率减慢,故D错误;故选C。
9.(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流表
A.图①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B.图②操作可排出盛有KM11O4溶液滴定管尖嘴内的气泡
C.图③操作俯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D.图④装置盐桥中阳离子向Z11SO4溶液中迁移
【答案】C
【详解】A.氯化钱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生成氯化钱,则直接加热氯化钱无法制得氨气,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钱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B.高镒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
橡胶管,所以高锌酸钾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在,不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故B错误;C.配制一定物
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C正确;D.由图
可知,锌铜原电池中,锌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故D错误;
故选Co
10.(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学习小组探究了铜的氧化过程及铜的氧化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⑴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如下图,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B的作用为。
套屋一NaOH溶液
ABC
(2)铜与过量电。2反应的探究如下:
~\+Na2s。4溶液工口口日工缶
次~———►无明显现n象
i一^。际一►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少量无色气体产生
e+稀H2s04
实验②中Cu溶J解的离子方程式为;产生的气体为。比较实验①和②,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H+
的作用是O
⑶用足量NaOH处理实验②新制的溶液得到沉淀X,元素分析表明X为铜的氧化物,提纯干燥后的X在惰
性氛围下加热,mgX完全分解为ng黑色氧化物Y,=X的化学式为。
⑷取含X粗品0.050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过量的酸性KI完全反应后,调节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为指示剂,
用O.lOOOmol•LTNa2s2。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5.00mL。(已知:2Cu2++4广=
2CUI1+12,I2+2S2O歹=21-+$40丁)标志滴定终点的现象是,粗品中X的相对含量为。
【答案】(1)具支试管防倒吸
⑵CU+H2O2+2H+=CU2++2H2OO2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但可增强H2O2的氧化性
(3)CUO2
(4)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96%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具支试管;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
氮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则装置B的作用为防倒吸;
(2)根据实验现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可知在酸性条件下铜和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离子
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硫酸铜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则产生的气体为。2;在铜
和过氧化氢的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但反应现象明显,故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H+的
作用是: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但可增强H2O2氧化性;
(3)在该反应中铜的质量m(Cu)=nxM=?,因为巳=三则m(O)=nx。+(m-n)=勺,则X的化学式中铜
8。5moot)5
4n
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嚓=察=;,则X为CUO2;
n(0)2
5x16
(4)滴定结束的时候,单质碘消耗完,则标志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
颜色;在CuCh中铜为+2价,氧为-1价,根据2CuC)2+8H++8广=2Cul1+312+4出0,可以得到关系式:
2CuC)2〜3%〜6s2。歹,贝!Jn(Cu02)=|x0.1mol/Lx0.015L=0.0005mol,粗品中X的相对含量为X100%=
96%。
11.(2023•陕西榆林•统考模拟预测)亚硝酸钠(NaN5)主要用于医药、染料和漂白等行业,也常用于食品保
鲜剂。某小组拟利用NOx制备亚硝酸钠,简易流程如图。
纯碱溶液
"一T碱吸|T一系列操作NaNO
2
co2
已知:NO2+NO+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⑴N2的结构式为;利用饱和NH4CI溶液和饱和NaNC)2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N2,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装置C中盛装饱和Na2c。3溶液的仪器的名称是;NO不能单独被纯碱溶液吸收,为了使NOx完
全被碱液吸收且产品纯度高,X=O
⑶装置D的作用是,采用"倒置漏斗”措施的目的是o
⑷实验完毕后,从装置C中分离出NaNOz固体产品(不含Na2CO3杂质)。设计实验探究NaNCh的性质。取少
量NaNCh固体产品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如表。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甲滴入无色酚st溶液中,无色酚酷溶液变红HNO2是弱酸
乙滴入少量酸性KI—淀粉溶液中,振荡,酸性KI—淀粉溶液变蓝酸性条件下,N05具有氧化性
丙滴入少量酸性KMnCU溶液中,振荡,酸性KMnCU溶液褪色酸性条件下,N05具有还原性
上述实验(填标号)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o以上经实验测得实验丙反应后的溶液中氮
元素仅以NO]的形式存在,酸性KMnCU溶液与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⑸吸光光度法是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确定物质溶液的浓度。亚硝酸钠
标准曲线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稀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标准使用液浓度/(Ug-mL-1)取标准液体积/mL相当于亚硝酸钠的质量/即吸光度A
1442.7045
取O.OOlgNaNCh样品溶于蒸储水配成1000mL稀溶液,取4.00mL该稀溶液测得吸光度为2.7000,对比标准
曲线数据可知,该亚硝酸钠产品纯度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已知lug=10Fg)。
A
【答案】(1)NENNH4CI+NaNC)2=NaCI+N2个+2H2。
(2)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1.5
⑶吸收尾气(或其他合理答案)防倒吸(或其他合理答案)
(4)乙产品可能混有NO式或其他合理答案)5N0]+2MnO;+6H+=2Mr)2++5NO]+3H2O
(5)99.8%
【解析】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用氮气通入,将一氧化氮送入到碳酸钠溶液中,B中
也通入氧气,与NO混合,在C处发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用酸性高锈酸钾溶液处理尾气。(1)氮气是氮
氮共用三对电子,则帅的结构式为NmN;利用饱和NH4cl溶液和饱和NaNC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一△
/
N2>氯化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I+NaNO2=NaCI+N2r+2H2O;故答案为:N三N;NH4CI+
△
NaNCh=NaCI+N2个+2氏0。(2)根据图中信息得到装置C中盛装饱和Na2c。3溶液的仪器的名称是三颈烧瓶
(或三口烧瓶);NO不能单独被纯碱溶液吸收,只有二氧化氮,则纯碱与二氧化氮的反应为2NO2+Na2CO3
=NaNO2+NaNO3+C02,若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混合物,则混合物于纯碱反应为N02+N0+Na2CO3=
2NaNO2+CO2,为了使NOx完全被碱液吸收且产品纯度高,可以理解为N2O3即NOi.s,则x=l.5;故答案为:
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1.5。(3)由于氮氧化物会污染环境,可能碳酸钠溶液没有完全吸收,则装置D的
作用是吸收尾气,采用"倒置漏斗”措施的目的是防倒吸;故答案为:吸收尾气(或其他合理答案);防倒吸(或
其他合理答案)。(4)由于二氧化氮与纯碱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会氧化碘
离子变为单质碘,因此上述实验乙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产品可能混有NO]。以上经实验测得实验丙反应后
的溶液中氮元素仅以NO]的形式存在,酸性KMnd溶液与NO]反应生成镒离子、硝酸根和水,其反应的离
+2+
子方程式为5N0]+2MnO;+6H=2Mn+5NO3+3H2O;故答案为:产品可能混有NO];5N0]+2MnO;
+6H+=2Mn2++5N0]+3H20o(5)取O.OOlgNaNCh样品溶于蒸储水配成1000mL稀溶液,取4.00mL该稀
溶液测得吸光度为2.7000,对比标准曲线数据可知,亚硝酸钠的质量为嘿潸X写,则该亚硝酸钠产品
2.7000><4呵〈1000乂]0_6/
纯度为三国二^----X100%«99.8%;故答案为:99.8%。
0.001g
12.(2023・陕西咸阳•统考三模)CuCI是一种难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固体,可溶于浓盐酸或者浓氨水(形成络
合物),易被氧化为高价绿色铜盐,见光受热易分解。在催化领域广泛应用,纺织工业中常作脱色剂,可利
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将SO2通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制备CuClo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向C中先加入lO.OOmLO.5moi・LUCuCl2溶液,再力口入30mL0.6mol・L"NaOH溶液;
②取下A中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SO2气体至过量,直至C中出现较多的
白色沉淀,上层是淡绿色的溶液;
③将C中混合物过滤,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低温晾干,精确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0.398g。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剂a为浓硫酸,反应过程中表现的是浓硫酸的性和性。
(2)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⑶将S02通入C中,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白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⑷装置c的规格最好选用(填字母)。
A.50mLB.100mLC.150mLD.200mL
⑸针对步骤2中的现象查阅资料得知:
i.白色沉淀为CuCI;
ii.上层淡绿色溶液中的主要溶质为NaCI和少量CU(HSO3)2»
结论:本实验中较多量的新制氢氧化铜与二氧化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少量与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二
者为竞争关系。检验淡绿色溶液中含有HSO1的操作方法是o
⑹产品需要避光保存在阴凉的环境中,其原因是。
⑺计算该实验中CuCI的产率为%»
稀释
+2+
(8)已知:CU2O+2H=CU+CU+H2O,CUCI+HCI=HCUCI2,HCUCI2=CUCI^+HCL若所得CuCI固体中混有少量
Cu2O,请补充完整除去Cu2O的实验方案:
①向产物中滴加试剂,使固体充分溶解,再过滤出杂质;.
②向滤液中加水稀释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③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除去CU2。后的CuCI固体。
【答案】⑴酸强氧化
⑵安全装置
-
(3)2C1+SO2+2CU(OH)2=2CuCl+SO『+2H2O
(4)B
(5)取少量淡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BaCI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稀HCI,若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证明溶液中含有HSOJ
⑹产品见光受热易分解
⑺80
⑻浓HCI
【解析】本实验利用Zn与浓硫酸产生的SO2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得到CuCI,利用CuCI是一种难溶
于水和乙醇的白色固体这一物理性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之后得到产品,(1)Zn与浓硫酸反应产生还原
产物SO2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同时硫酸转化为了硫酸盐,体现了硫酸的酸性。(2)装置B中长颈漏
斗可以避免装置内气压过大引发安全事故,可通过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情况判断装置内气压情况。(3)SO2
通入C中,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CuCI,根据价态规律可知二氧化硫被氧化为SOt,故离子方程
式为2C1-+S02+2CU(OH)2=2CuCl+S0/4-2H20o(4)三颈烧瓶加热时液体不超过2/3,而烧瓶内液
体实际体积为40mL,据此可知烧瓶应选择比60mL大一点的规格。故选B。(5)检验淡绿色溶液中含有HSO]
的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淡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BaCI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稀HCI,若产生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证明溶液中含有HSOJ。(6)题干信息可知CuCI易被氧化
为高价绿色铜盐,见光受热易分解,产品需要避光保存在阴凉的环境中。(7)10.00mL0.5mol«L-lCuCI2溶
液经计算理论上n(CuCI)=n(CuCI)=10.00mLx0.5mol«L-l=5x10-3mol,故产率为-------....-------—x
25xl0-3molx(64+35.5)gmol-1
100%=80%o(8)根据已知信息及CuCI可溶于浓盐酸且稀释后重新得到CuCI可知,若所得CuCI固体中
2+
混有少量CU2。,先加浓盐酸将CuCI溶解并将Cu2O转化为Cu与Cu,过滤之后对滤液进行稀释可以重新得
到CuCL
【拔高练习】
1.(2021・河北,4)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
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和SO?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B.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SO2和PM2.5
C.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D.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答案】D
【解析】NO2是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汽车尾气
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碳与氮的氧化物,如NCX和CO等,B错误;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
的化合物的过程,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铁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作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
物,C错误。
2.保罗・克拉兹等三位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
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与百子臭氧一氧化氯
我原于O+B-6+g氧气
一氧化氯q
'过氧化氯
过氧化氯日光氯原子=修
P+?西80
A.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
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D.过程②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
【答案】B
【解析】图中反应历程为①C1+03―>C10+02;②C10+C10—>C1OOC1,③C100C14幺2C1+O2。该
过程的总反应为203=30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正确;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C1—0—0—CL
B错误;由该过程的总反应知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C正确;过程②中C10+C10—>C100Cl,一
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D正确。
3.大气中的自由基HO•来源于HNCh的光解:HNO2------田0+NO(HO可造成臭氧损耗);O3-------->O-+
O2;HO+O3—>HO2-+O2;HO2+O——>HO+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NCh可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
B.HNCh能使酚麟溶液变红
C.HO是臭氧层中促进03分解的催化剂
D.16g。2和。3的混合物中含有Imol氧原子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HNCh会产生自由基H0•造成臭氧损耗,破坏臭氧层,A正确;HNCh是一种弱酸,
酚酰遇酸不变色,B错误;根据H0•造成臭氧损耗的两个反应可知,H0•为促进。3分解的催化剂,C正确。
4.(2022,广东•高考真题)实验室用Mn()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
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好"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干燥的_n此湿润的
红布条一"尸红布条
浓硫酸
无水CaCl
BC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I,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I,CI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
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
故B不符合题意;C.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
不符合题意;D.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
合题意;答案选D。
5.(2022•河北,高考真题)下列图示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
A.装置甲用CCI4萃取澳水中的印2B.装置乙除去Cb中的HCI并干燥
C.装置丙验证铁的吸氧腐蚀D.装置丁实验室制备少量NH3
【答案】D
【详解】A.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浪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则装置甲能达到用用四
氯化碳萃取滨水中澳的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
蒸气,盛有的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能用于除去氯化氢气体,盛有的浓硫酸的洗气瓶能用于干燥氯气,则装
置乙能达到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并干燥的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铁丝网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
吸氧腐蚀会使试管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气体压强减小,红墨水会进入导气管中形成一段液柱,则装置
丙能达到验证铁的吸氧腐蚀的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装置丁的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的试管中没有排出气体的出口,则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的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o
6.(2022・江苏・高考真题)实验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SO2气体B.用装置乙制取SO2水溶液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SO?D.用干燥pH试纸检验SO2水溶液的酸性
【答案】c
【解析】A.60%硫酸和NaHSC)3(s)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Na2SO4+2SC)2个+2比0,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
SO2气体,A正确;B.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处",装置乙可以制取SO2水溶液,B正确;C.S02不会与饱
和NaHSC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SO2,C错误;D.SO2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
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答案选C。
7.(2022・山东,高考真题)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欲使瓶中少量固体粉末最终消失并得到澄清溶液。
下列物质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
气体液体固体粉末气体
AC02饱和Na2c。3溶液CaC03
BFeCk溶液Fe
Cl2
CHCICu(N()3)2溶液Cu
D
NH3H2OAgCI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通入82气体依次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CaCO3+H2O+CO2=Ca(HCO3)2,由于在相
同温度下NaHCCb的溶解度小于Na2c03,最终瓶中仍有白色晶体析出,不会得到澄清溶液,A项选;B.通
入Cb,发生反应Cl2+2FeCl2=2FeCl3、2FeCI3+Fe=3FeCI2,最终Fe消失得到澄清溶液,B项不选;C.通入HCI,
NO3在酸性条件下会表现强氧化性,发生离子反应:3Cu+8H++2N()3=3Cu2++2N。个+4力。,最终Cu消失得到
澄清溶液,C项不选;D.AgCI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AgCI(s)国Ag+(aq)+Cr(aq),通入NH3后,Ag+与N国结合成
+
[Ag(NH3)2],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AgCI消失得到澄清溶液,D项不选;答案选A。
8.(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浓
扑
酸
A.实验室制。2B.实验室收集C2H4C.验证N国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D.除去CO?中混有的少
量HC1
【答案】D
【解析】A.MnO2固体加热条件下将HCI氧化为Cl2,固液加热的反应该装置可用于制备Cb,A项正确;B.C2H4
不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收集,B项正确;C.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烧瓶将NH3溶解,烧瓶中气体大量减少
压强急剧降低打开活塞水迅速被压入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红色喷泉证明NW与水形成碱性物质,C项正确;
D.Na2c。3与HCI、C02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应该选用饱和NaHCCh溶液,D项错误;故选D。
9.(2023•陕西西安•统考一模)我国科学家最近揭示氢化钢固氮加氢产生氨气的反应机理。某小组设计实
⑴写出氢化领的电子式O
⑵粗锌较纯锌相比,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速率较快,请解释原因o
⑶实验中B装置出现的现象是。
⑷先启动A中反应,F处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D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o
⑸实验完毕,从A装置的混合物中提取ZnSOr7H2。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干燥。
⑹已知:氢化银遇水剧烈反应。设计如图装置测定氢化钢纯度。室温下,向恒压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水,
乙管实验前对应气体体积读数为VimL,甲中完全反应后乙管气体体积读数为V2mL(V2>Vi)o
①D每次读数前要调整丙管高度,使其与乙管液面持平,其目的是。
②已知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L/mol,该产品纯度为,若实验结束时,未调平乙管和丙管的液面,
且丙管的液面高于乙管,所测得产品纯度(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⑴口:]Ba2+[:H]
⑵粗锌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⑶出现黑色沉淀
⑷利用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及防止Ba与空气中的气体在加热
条件下发生反应
⑸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
(6)使乙管内气压等于外压(或使所测气体体积为一个大气压下的体积)吟誓%偏低
【解析】根据流程,将粗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因粗锌中还含有ZnS,Zn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s
气体,将得到的气体通入到装置B中可以将混合气体中的H2s去除得到较为纯净的氢气,将剩余气体通入
到装置C的浓硫酸中可以将气体中的水蒸气除去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氢气通入到装置D中与Ba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生成BaH2,装置E的作用可以防止装置F中的气体流入装置D中使生成的Bad水解,装置F用于收
集没有反应掉的氢气。(1)BaH2为离子化合物,其中Ba呈正化合价,H呈负化合价,其电子式为
[H:rBa=+[:Hr。(2)因为粗锌中含有少量的杂质Cu,在Zn与稀硫酸反应的时候Cu-Zn-稀硫酸形成了原
电池,加快了生成氢气的速率。(3)因为稀硫酸与粗锌中的ZnS反应生成的H2S,H2S与装置B中的CuS04
反应生成CuS灰色固体,因此装置B中的现象为产生黑色固体。(4)反应前先启动A装置,在F处检验到
了较为纯净的氢气后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是因为需要排空装置中的氧气,防止在加热的过程中空气与氢
气发生爆炸,同时还可以防止装置中的氧气与Ba反应。(5)实验完毕以后可以从装置A中得到ZnSO4-7H2O,
因为混合物中还含有杂质Cu,需先过滤,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将得到的固体再次过滤后洗涤、干燥,
得到较为纯净的ZnSO4-7H2Oo(6)BaH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Ba(0H)2和H2,反应的方程式为
BaH2+2H2O=Ba(OH)2+2H2t;①在每次读数前需调节丙管高度保持与乙管持平,是因为使乙管内气压等于外
压,此时测得的气体体积为一个大气压下的体积;②根据已知条件,反应得到的气体为(V2-Vi)mL,这些气
体的物质的量为3Hm。1,因此参加反应的Bad的物质的量为空智二mol,这些BaH2的质量为
*m2Vm
139«2改)><10-3
i39(v2-yoxio-3则该产品纯度为-小,气100%=端肛%;若实验结束时,未调平乙管和丙管的液面,
2Vmag20aVm
且丙管的液面高于乙管,导致乙管中的气体体积比实际体积小,换算出的参加反应的Bah的质量较真实值
小,使得纯度偏低。
10.(2022•湖南•高考真题)某实验小组以BaS溶液为原料制备BaCh-2H2O,并用重量法测定产品中BaC%•
2H2。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可选用试剂:NaQ晶体、BaS溶液、浓H2s。小稀H2sO4、C11SO4溶液、蒸储水
步骤l.BaCl2-2H2。的制备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Bad2溶液,经一系列步骤获得BaC12-2H2。产品。
步骤2,产品中Bad?-2H2。的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0.5000g,用100mL水溶解,酸化,加热至近沸;
②在不断搅拌下,向①所得溶液逐滴加入热的O.lOOmol七1H2sO4溶液,
③沉淀完全后,60汽水浴40分钟,经过滤、洗涤、烘干等步骤,称量白色固体,质量为0.4660g。
回答下列问题:
(1)回是制取气体的装置,在试剂a过量并微热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回中b仪器的作用是;回中的试剂应选用;
⑶在沉淀过程中,某同学在加入一定量热的H2s。4溶液后,认为沉淀已经完全,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
是;
⑷沉淀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原因是;
⑸在过滤操作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名称);
(6)产品中BaC%-2H2O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微热
【答案】⑴HCIH2so4(浓)+NaCI=NaHSCU+HCI个
(2)防止倒吸CuSC)4溶液
⑶静置,取上层清液于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⑷使领离子沉淀完全
⑸锥形瓶
(6)97.6%
【解析】装置I中浓硫酸和氯化钠共热制备HCI,装置II中氯化氢与BaS溶液反应制备BaCI2-2H2O,装置III
中硫酸铜溶液用于吸收生成的H2S,防止污染空气。(1)由分析可知,装置I为浓硫酸和氯化钠共热制取
HCI气体的装置,在浓硫酸过量并微热时,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氢钠和氯化氢,发生主要反应的化
微热
学方程式为:H2SC)4(浓)+NaCI=NaHSC)4+HCI个。(2)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II中b仪器的作用是:防止
倒吸;装置II中氯化氢与BaS溶液反应生成WS,H2s有毒,对环境有污染,装置III中盛放CuSCU溶液,用
()
于吸收H2SO3硫酸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沉淀,因此判断沉淀已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取上层清液于
一洁净试管中,继续滴加硫酸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法演讲面试题目及答案
- 先进制造市场分析与经营
- 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机制在2025年公众参与评价与环境保护教育中的应用报告
- 供电试岗期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动控制 试题及答案
- 益智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flash动画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辅警协警笔试笔试真题含答案
- 郑远元加盟合同协议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汇报课件
- 智慧民航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2023
- 2025年重点信访人员稳控实施方案重点信访人稳控
- 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全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完整)蜘蛛人安全技术交底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 2025年新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及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深度课件)
- 2025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泵站运行工赛项)参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实施方案
- 一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