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扬州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扬州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扬州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扬州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图形,这个正方体正确的展开图是().A. B. C. D.2.一个数的是,求这个数,正确的算式是()A. B. C. D.3.用7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360 B.216 C.2704.合唱团有男生47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人,合唱团的女生有多少人?设合唱团的女生有人,则下面方程中,正确的是()。A. B. C. D.5.将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A.5 B.6 C.7 D.8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定,这两种量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B.同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成正比例关系。C.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它们之间就是反比例关系。D.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7.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输入x的值是13,则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16为奇数,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8,……则第2015次输出的结果是()。A.1 B.2 C.4 D.88.福利种子店对某种子进行促销:购买5千克以内按2元/千克销售,超过5千克时,超出部分按八折销售.下面四个图中的(B)为购买种子数(千克)与所付钱数(元)的关系图.()A. B. C. D.9.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当摆放8张桌子时,可以坐(

)人.A.30 B.32 C.34 D.36二、填空题10.“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1-3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二百八十六亿六千万元人民币。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__),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亿。11.9∶()()()%。12.一项工程,原计划10个月完成,实际8个月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________)%,工作效率提高了(________)%。13.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28厘米,圆的半径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4.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变成7:8,那么两包糖的质量和是(________)克.15.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的距离是4.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千米。16.把一个高为5厘米的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往下切,表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7.五个数(有的可以相等)的平均数是2,按照从大到小排成一列,中间的数是2.2,则第一个数减第五个数的差最小是______.18.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根据薄利多销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例如美团网,一般有消费者自行组团、专业团购网站、商家组织团购等形式。王阿姨邀请了亲朋好友,准备发起一个团购红富士苹果的活动。这批苹果,如果每人分3kg,则剩余20kg;如果每人分4kg,则还缺25kg,那么参与团购的总人数是(_______)人。19.小明在操场上插几根长短不同的竹竿,在同一时间里测量竹竿长和相应的影长,情况如下表:影长(米)0.50.70.80.91.11.5竹竿长(米)11.41.61.82.23这时,小明身边的王强测量出了旗杆的影长是6米,可推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是(______)米。三、解答题20.直接写出得数。21.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①②③④⑤⑥22.解方程或比例。1.2-1.5=7.5+=∶=∶5423.小明家为地震灾区捐款.爸爸捐的钱是妈妈的,小明与爸爸捐钱数的比是3∶8.已知妈妈捐了1200元,小明捐了多少元?24.小明同学完成数学作业后,不小心将墨水泼在作业纸上.请你根据提供的条件进行计算,然后将统计图(如图)补充完整.已知:(1)这个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95%;(2)成绩“优秀”的人数占全班的35%;(3)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25.实验小学举行庆“六一”男女生大合唱,原计划合唱队中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后来考虑到合唱效果,将增加5名男生,这时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6︰5。合唱队原有女生多少名?26.甲、乙两艘轮船从A、B两个港口出发,经5个小时后,两轮船相遇,已知甲轮船每小时行52千米,它与乙轮船的速度比为4:3,求甲、乙两港间距离.27.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为20米,深2米.在水池的底部铺上瓷砖,在水池的四周抹上水泥.(1)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现在水池里水深15分米,如果每立方米的水重约1吨,水池里的水有多少吨?28.雪兰牛奶6元一瓶,甲、乙、丙三家商店以不同的方式促销。甲商店:一律八五折优惠;乙商店:买四瓶送一瓶;丙商店:满50元减8元,东东如果要买10瓶牛奶,那么他去哪家商店买便宜?29.某商店到水果产地去收购橘子,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是10%,商店要想实现25%的利润率,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略2.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把一个数看做单位“1”,是具体的数量,它对应的分率是,求单位“1”的量,就用具体的量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可.解:这个数是:.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求单位“1”的量,就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它的对应分率即可.3.B解析: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斜边大于直角边可知,3份和4份对应的是直角边;用72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厘米,再乘两条直角边对应的份数即可求出它们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进行解答即可。【详解】72÷(3+4+5)=72÷12=6(厘米);(6×3)×(6×4)÷2=18×24÷2=21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B。【点睛】求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结合题意,男生47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人,以女生数为基准量(一倍),女生人数的3倍加2人就等于男生47人。【详解】解:设女生有人。故答案为:D【点睛】找准男生、女生人数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等量关系式:女生人数的3倍+2=男生的47人。5.C解析:C【详解】略6.A解析:A【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一种量随另一种量的扩大而扩大,随另一种量的缩小而缩小,它们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详解】A.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定,这两种量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此题没有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故此说法错误;B.同一幅地图,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此说法正确;C.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它们之间就是反比例关系。此说法正确;D.例如:已读的页数+未读的页数=书的总页数(一定),这是和一定,所以已读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不成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不一定存在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此说法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7.A解析:A【分析】根据数值转换器依次求出前几次的输出的数值,再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进行求解。【详解】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16,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8,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8=4,第4次输出的结果是×4=2,第5次输出的结果是×2=1,第6次输出的结果是3×1=4,第7次输出的结果是×4=2,第8次输出的结果是×2=1,……所以,从第3次开始,每3次输出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5-2)÷3=671,所以,第2015次输出的结果是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根据数值转换器求出从第3次开始,每3次输出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0﹣5千克时,所需的钱数随着种子的重量增加而增加,它们成正比例,是一条直线;当种子的重量是5千克时,所需的钱数是10元;在5千克以上时,超过5千克的部分按照打八折,价格下降了,所以5千克以上的时候,这条线与横坐标的平行线成的夹角就会变小;在选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选项即可.解:A、5千克以上时,线与横轴之间的夹角变大了,不正确;B、本图符合题目给出的信息,正确;C、5千克以上时,线与横轴的夹角没有变化,不正确;D、本图没有表现出0﹣5千克时所需的钱数的变化,不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题先根据已知分析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出一个量是随另一个量怎样变化的,由此找出正确的答案.9.C解析:C【详解】6+4×(8﹣1)=6+4×7=6+28=34(人)答:当摆放8张桌子时,可以坐34人.故选C.二、填空题10.286.6【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这一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什么都没有就写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详解】二百八十六亿六千万写作:2866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286.6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数的写法和改写,改写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11.24;12;64;37.5【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9÷2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2÷32;再把化成小数,=0.375,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即可解答。【详解】9∶24==12÷32==37.5%【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12.25【分析】先求出缩短得时间,用缩短的时间除以计划的时间就是工作时间缩短得百分比;把这件工作的总量看成单位“1”,那么计划的工作效率是,实际的工作效率是,用实际的工作效率减去计划的工作效率再除以计划的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效率提高得百分比。【详解】(10-8)÷10=2÷10=20%;(-)÷=÷=25%【点睛】本题是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得基本类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13.50.24【分析】用6.28×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也是圆的周长,再根据“r=c÷π÷2”、“s=πr²”求出圆的半径和面积即可。【详解】6.28×4÷3.14÷2=25.12÷3.14÷2=4(厘米);3.14×4²=50.24(平方厘米)【点睛】明确正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的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4.30【分析】本题考查比的应用问题.先根据质量比设甲、乙两包糖的质量为4x和x,变化之后再用式子表示出来,列成比例,解比例即可.【详解】解:设原来甲乙两包糖分别是4x克和x克.后来甲变为(4x解析:30【分析】本题考查比的应用问题.先根据质量比设甲、乙两包糖的质量为4x和x,变化之后再用式子表示出来,列成比例,解比例即可.【详解】解:设原来甲乙两包糖分别是4x克和x克.后来甲变为(4x-10)克,乙变为(x+10)克,则=8(4x-10)=7(x+10)32x-80=7x+7032x-7x=70+8025x=150x=6两包糖的质量和是4x+x=5x=5×6=3015.18【分析】在这幅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000厘米,即4千米,那么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详解】400000厘米=4千米(千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比例解析:18【分析】在这幅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000厘米,即4千米,那么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千米。【详解】400000厘米=4千米(千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比例尺指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求解比例尺问题时注意单位。16.92【分析】将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面,这两个面是相等的长方形,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等于圆柱的高,据此求出底面直径;求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已知圆解析:92【分析】将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面,这两个面是相等的长方形,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等于圆柱的高,据此求出底面直径;求出圆柱的底面直径,已知圆柱的高,根据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即可求解。【详解】底面直径:40÷2÷5=4(厘米)表面积:3.14×4×5+3.14×(4÷2)2×2=62.8+25.12=87.92(平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圆柱的表面积,明确沿底面直径垂直切成两部分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等于圆柱的高是关键。17.5【解析】【分析】首先判断出要使第一个数减第五个数的差最小,只有第一个数取到最小,第五个数最大,它们之间的差就最小;然后根据中间数是2.2,则第一个数最小为2.2,又因为平均数是2,则第五个数解析:5【解析】【分析】首先判断出要使第一个数减第五个数的差最小,只有第一个数取到最小,第五个数最大,它们之间的差就最小;然后根据中间数是2.2,则第一个数最小为2.2,又因为平均数是2,则第五个数最大为:(2×5﹣2.2×3)÷2=1.7,所以第一个数减第五个数的差最小是:2.2﹣1.7=0.5,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中间的数是2.2,则第一个数最小为2.2,又因为平均数是2,则第五个数最大为:(2×5﹣2.2×3)÷2=(10﹣6.6)÷2=3.4÷2=1.7;所以第一个数减第五个数的差最小是:2.2﹣1.7=0.5.答:第一个数减第五个数的差最小是0.5.故答案为:0.5.18.45【解析】【详解】本题的难点在于找出等量关系,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第一种分法的苹果总质量=第二种分法的苹果总质量。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较为方便。题目有一定难度。设共有x人参与团购。依题意,解析:45【解析】【详解】本题的难点在于找出等量关系,本题的等量关系是:第一种分法的苹果总质量=第二种分法的苹果总质量。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较为方便。题目有一定难度。设共有x人参与团购。依题意,得3x+20=4x-25解得x=45故答案为4519.12【分析】利用影长÷竹竿长算出结果,发现结果一样,从而得出竹竿长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同样条件下,竹竿的长度与它的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旗杆的实际高度与其影长的比值也是一定的,且这两个比值是相等的解析:12【分析】利用影长÷竹竿长算出结果,发现结果一样,从而得出竹竿长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同样条件下,竹竿的长度与它的影长的比值是一定的,旗杆的实际高度与其影长的比值也是一定的,且这两个比值是相等的,据此可列比例,求出旗杆的实际高度。【详解】======由此可得出竹竿长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那么旗杆的实际高度与其影长也成正比例关系。解:设旗杆的实际高度是x米。=1×x=2×6x=12故答案为:12【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同样条件下,物体的长度与它的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关系。三、解答题20.5;0.05;5.4;15;370;;4;7.5;【分析】(1)小数乘除法,按照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2)分数乘除法,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解析:5;0.05;5.4;15;370;;4;7.5;【分析】(1)小数乘除法,按照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2)分数乘除法,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能简算的要简算。【详解】0.50.055.41537047.5【点睛】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认真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1.①;②;③;④;⑤;⑥【分析】①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②观察数据可知,异分母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③观察数据可知,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减去这几个数的和,据此简算;④解析:①;②;③;④;⑤;⑥【分析】①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②观察数据可知,异分母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③观察数据可知,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减去这几个数的和,据此简算;④观察数据可知,中括号里面的小括号先去掉,可以使计算简便,然后再计算中括号外面的数;⑤观察数据可知,除以一个数先变成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⑥观察数据可知,除以3等于乘,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详解】①0.25×(+)=0.25×+0.25×=+=+=②++-125%=++-=-=-=③10-----=10-(++++)=10-=④÷[-(-)]=÷[-+]=÷=⑤3.9×+1.1÷+75%=3.9×+1.1×+75%=×(3.9+1.1)+75%=4+=⑥÷3+×-0.8×=×+×-×=×(+)-×=×-×=×(-)=×=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算法,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掌握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的方法,根据数具特点和符号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2.(1)x=7.5;(2)x=;(3)x=36。【分析】(1)和(2)遵循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成立)和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等式仍解析:(1)x=7.5;(2)x=;(3)x=36。【分析】(1)和(2)遵循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成立)和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等式仍成立)来进行解方程;(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乘以内项等于外项乘以外项。据此进行解答。【详解】(1)1.2x-1.5=7.5解:1.2x-1.5+1.5=7.5+1.51.2x=91.2x÷1.2=9÷1.2x=7.5;(2)x+x=解:x+x=x=x÷=÷x=×x=;(3)∶x=∶54解:x=×54x=24x÷=24÷x=24×x=36。【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和2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23.300元【详解】1200×=800(元)800×=300(元)答:小明捐了300元解析:300元【详解】1200×=800(元)800×=300(元)答:小明捐了300元24.【解析】【分析】由图形知,不及格2人,及格率为95%,即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5%=5%.据此求出全班人数.根据(2)求出优秀的人数:用全班人数乘以35%.根据(3)用优秀人数乘以解析:【解析】【分析】由图形知,不及格2人,及格率为95%,即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95%=5%.据此求出全班人数.根据(2)求出优秀的人数:用全班人数乘以35%.根据(3)用优秀人数乘以(1+)求出良好的人数.用全班人数减去(优秀+良好+不及格)得出及格的人数.根据上述数据完成统计图.【详解】2÷(1﹣95%)=2÷0.05=40(人)40×35%=14(人)14×(1+)=14×=18(人)40﹣2﹣14﹣18=6(人)统计图如下:25.30人【解析】【详解】(5-3)÷3=5÷()=30(人)解析:30人【解析】【详解】(5-3)÷3=5÷()=30(人)26.455千米.【解析】试题分析:由“甲轮船每小时行52千米,它与乙轮船的速度比为4:3”可知乙的速度是52×千米,然后根据关系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