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漳州市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一检)漳州市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一检)漳州市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一检)漳州市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一检)漳州市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题共6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年,在“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中有一件“铜戈”,其上文字如图1所示,据此可知A.工商食官制度开始推行 B.封建王朝统治基础强化C.秦国施行生产责任管理 D.蜀地青铜铸造技术高超2.东汉多数县域沿袭前朝,如青州、并州刺史部所辖诸县在西汉就已设置,部分甚至源于商周的封国、方国。这表明A.边疆地区经济开发的复杂性 B.地方行政区划延续的稳定性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必然性 D.中原王朝征伐四方的扩张性3.缘坐在秦汉时期是一种以家族为基础、极为严苛的刑罚方式,犯罪者及其亲属连带受罚。魏晋时,其刑罚强度和株连范围都显示出了限缩的态势。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门阀士族的强大 B.律令的儒家化C.统治权威的弱化 D.宗法观念瓦解4.《长安的荔枝》讲述了“荔枝使”李善德奉命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的故事。唐朝使职中虽找不到“荔枝使”的记载,却有大量因事而设、事毕即撤的临时官职,如花鸟使、邮驿使等多达338种。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A.王政运作的灵活变通 B.官僚机构的膨胀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专制王权的异化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第1页(共6页)5.南宋士人可借荫补或科举入仕,但不论通过何种途径,都需要在基层任职,经过历练与建立人际关系才能升迁。这说明南宋A.建立完善的官员监察体系 B.推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C.注重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 D.削弱地方豪强的入仕特权6.顺治四年,清朝在消灭南明唐王势力后,即谕琉球国王,敕曰:“若能顺天循理,可将故明所给封诰、印敕遣使赍送(呈送)来京,朕亦照旧封赐。”同谕安南、吕宋二国。此举表明清王朝旨在A.进一步巩固政权的合法性 B.扩大清朝政权的海外影响C.沿袭天朝上国的历史传统 D.转移复杂多变的国内矛盾7.1905年,清廷批准“浙江全省铁路,业经商部奏准,由绅民自办”,以汤寿潜为代表的浙江绅商随后成立浙江铁路公司。据图2可推知(注:老股指公司成立之初大股东所持股份)A.晚清改革推动实业发展 B.民族资本发展进入黄金时代C.浙江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D.铁路股份公司制度不断完善8.1910年,《申报》强劲宣传京剧《明末遗恨》:就明末李闯王入京故事,特邀文武著名艺人出演,改良时事情节,增加西式布景。这一文化现象A.体现京剧名角影响日甚 B.契合时局的变化和社会变迁C.凸显市民求新猎奇心理 D.反映近代上海广告体系成熟9.《拉贝日记》1938年1月2日记载,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许多不戴臂章的士兵五六个为一群地在安全区闲逛……贵军士兵的暴行在增多……最后5起事件(所附汇编171号-175号事件)就是昨天下午发生的。”这A.体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B.暴露了国际联盟的软弱无能C.唤醒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良知 D.印证了日本法西斯侵华罪行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第2页(共6页)10.1948年12月,新华社发布了一份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其中包括蒋介石、李宗仁、傅作义等。随后,毛泽东主席又公开表示“战犯名单可以改变”。这一改变有利于A.扭转解放战争的战场态势 B.打击帝国主义反动势力C.促成国共两党的再次和谈 D.分化和瓦解国民党阵营1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变化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加强 B.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取得重大突破C.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12.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其首位君主居鲁士非常重视研究马匹奔跑一天的里程,以便据此设立一系列驿站,配备负责传递信函的人员和马匹。此举反映了A.波斯帝国强大的动员能力 B.广阔疆域带来的治理挑战C.亚非欧古代文明交流频繁 D.波斯帝国生产力水平发达13.13世纪中叶,英国一改地方领主自主管辖区内经营活动的传统,设立市场监察官,负责监管王国的市场经济活动,确保度量衡的规范使用并有权惩处违法者。这一举措A.扩大了国王的征税权 B.保障了市民的基本权益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完善了英国的法律体系14.16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初,意大利成立了16所大学。这些大学设置的重点科目是实用的法学和医学。其聘请的教师中法学和医学教授占75%,艺科教授占20%,神学最多占5%。这表明当时意大利A.教育发展趋于世俗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D.宗教改革成果突出15.在拉美独立运动中,黑人奴隶领导了法属海地起义,小资产阶级执掌了墨西哥独立运动领导权,大庄园主、大种植园主掌握了巴西独立运动领导权。这种差异取决于A.宗主国的殖民统治方式 B.殖民帝国的军事实力C.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程度 D.拉美地区的人口结构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第3页(共6页)16.图3是关于美苏冷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美苏之间A.由弱到强的对抗历程 B.全面对峙僵局难以打破C.大国博弈的强大后盾 D.实力与策略的微妙平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侨批是清代以来华人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凭证的合称。图4为福建省档案馆藏的一封侨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侨批反映的时局特征,分析侨批承载的精神内涵。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第4页(共6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2025年7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认可“西夏陵”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见证,符合世界遗产标准,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材料一西夏陵9座帝陵均包含阙台、碑亭、月城、内城等标准建制,形成“凸”字形平面布局。月城门阙、陵城南门屋、献殿、北门屋等重要建筑均沿中轴线分布,形成完整封闭式庭院格局,体现中原礼制特征。——摘编自《西夏王陵考古报告(1972-2000)》材料一注:鸱吻原为中原传统建筑构件,此件龙头比例占据整体高度的50%,外形粗犷,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文化特色。图5西夏陵6号陵出土绿釉琉璃鸱吻材料三注:力士在佛教中指大力的男子,此像具有胡人特征。支座上刻有三行西夏文字和一行汉字。根据材料并参照示例,从不同维度指出“西夏陵作为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见证”的依据。序号维度依据示例建筑阙台、碑亭、月城、内城等①②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第5页(共6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地图是人类对自身所处地理世界的“再现”,也蕴含了时人制图观、疆域观等。材料一公元2世纪,随着交易圈的不断扩大,托勒密在古希腊罗马文明长期累积的基础上绘制了第一幅“世界地图”,记录了西欧及地中海周边地区,还有信息模糊的非洲大陆和印度。14世纪,依靠指南针进行航行的方法得到普及,欧洲人将托勒密地图和实际航海经验相结合制作了波托兰海图。17-19世纪,随着海上航行和贸易的日益频繁,航行范围的扩大,荷兰出现了墨卡托绘图法,将世界地图和局部海图结合起来,称为佛德兰海图,天文观测仪、地球仪、望远镜、四分仪等设备成为制图不可或缺的工具。———摘编自易思昱《航海图中的“文明”————西欧航海图的技术进步及其历史影响》材料二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实物海图成书于1411年。明代沿海全图几乎均为“内夏外夷”观念影响而产生的“海上陆下”式海图,如明刻本《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沿海各地编排依次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东。清中期开始出现较多“海下陆上”式沿海全图,其阅读顺序为“自盛京至广东”,符合清朝统治者尊奉盛京的典制,旨在呈现清代疆域大一统的盛景。清后期,随着海疆事务剧增和西方测绘方法引入,时人开始参照或摹绘西方海图。清光绪《清会典》载:“凡舆图,必以经纬之度定方位。”至此,东西南北分明的经纬度图式正式成为典制。———摘编自何国璠、韩昭庆《明清时期中国海图方位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海图绘制的发展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海图绘制图式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西海图绘制发展历程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启示。(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及价值观念从传统形态向新生形态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过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为了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把握历史规律,某校开展了以“辛亥革命与社会转型”为主题的展板活动,展板包含三个模块:“帝制崩塌:政治体制的剧变”聚焦辛亥革命对封建帝制的冲击及新型政治体制的萌发;“实业勃兴:经济模式的转型”展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经济模式转型;“思想解放:社会观念的革新”呈现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展板清晰展现了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参照该校展板设计思路,从世界史中任选一重大历史事件,聚焦该事件与社会转型的关系,设计展板模块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要求:扣紧主题,所选事件与社会转型逻辑匹配,至少设计三个模块,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高三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第6页(共6页)福建省漳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C2.B3.B4.A5.C6.A7.A8.B9.D10.D11.B12.B13.C14.A15.C16.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8分)时局特征:①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征兵备战;②侨居地(印度尼西亚)经济萧条,华侨谋生困难;③国家税饷增加,民众负担加重。(4分,任答两点即可)精神内涵:①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责任感,虽身处海外仍关心国内抗战与家乡情况;②深厚的亲情孝道,牵挂母亲身体并寄钱养家;③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面对海外生计艰难仍尽力承担家庭与国家责任。(4分,任答两点即可)18.(8分)序号维度依据1礼制文化帝陵沿中轴线分布,形成完整封闭式庭院格局,体现中原礼制特征2建筑构件绿釉琉璃鸱吻融合中原传统建筑构件与游牧民族粗犷的外形特色3宗教文化力士志文支座中的力士形象源于佛教,体现佛教文化影响4文字文化力士志文支座上同时刻有西夏文字和汉字,反映汉与西夏的文字文化交融19.(24分)(1)发展特点:①依托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础,不断吸收实践经验(如航海经验);②技术设备不断革新,指南针、天文观测仪等成为重要工具;③绘图方法持续进步(如波托兰海图、墨卡托绘图法);④绘制范围逐渐扩大,从地中海周边扩展到更广阔的世界;⑤与海上贸易和航行需求紧密结合。(8分,任答四点即可)(2)变化:①图式方位从“海上陆下”(“内夏外夷”观念下,自南向北编排)转变为“海下陆上”(尊奉盛京,自北向南编排),最终形成经纬度图式;②绘制理念从体现“华夷之辨”到强调疆域大一统,再到借鉴西方测绘技术。(6分)原因:①政治因素:清朝加强中央集权,强调疆域大一统,尊奉盛京的政治传统;②经济因素: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海疆事务日益频繁;③外部因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测绘技术与观念传入;④思想因素:传统“华夷观念”逐渐受到冲击,近代国家疆域观念形成。(6分,任答三点即可)(3)启示:①重视海洋探索与航海技术创新,加强海洋科技研发;②树立开放的海洋观念,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海洋文明成果;③强化国家海洋主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④将海洋发展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推动海洋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20.(12分)示例:事件——工业革命与英国社会转型模块一:“机器轰鸣:生产方式的变革”理由: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推动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