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维护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成熟标准,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内瘘血管内径≥5mmB.距皮肤深度≤6mmC.血流量≥500ml/minD.可触及明显震颤,闻及血管杂音答案:A。解析:根据KDOQI指南,AVF成熟的超声评估标准为血管内径≥4mm(非5mm),距皮肤深度≤6mm,血流量≥500ml/min,且临床可触及震颤、闻及杂音。2.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时,最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A.导管尖端B.导管皮下隧道段C.导管出口处皮肤D.导管与透析管路连接端答案:C。解析:CVC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微生物沿导管表面迁移至血管内,因此出口处皮肤是最常见的感染起始点(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70%-80%)。3.动静脉内瘘侧手臂测量血压的禁忌主要基于:A.血压计袖带压迫可能导致内瘘血流中断B.血压测量值不准确C.增加患者疼痛D.影响护士穿刺操作答案:A。解析:内瘘侧手臂使用血压计袖带会通过外部压力阻断内瘘血流,长时间压迫可能诱发血栓形成,因此需严格禁止在内瘘侧测量血压或抽血。4.透析后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正确方法是:A.直接用无菌棉球按压,力度以不出血且可触及震颤为宜B.用弹力绷带环形加压,确保2小时内无渗血C.压迫时间≥30分钟,期间禁止活动手臂D.若渗血较多,可叠加多层纱布并增加压迫力度答案:A。解析:压迫时需保持内瘘血流通畅(可触及震颤),避免过度加压导致血栓。弹力绷带环形加压可能影响远端血供;压迫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具体因凝血功能调整);叠加纱布可能增加局部压力,需谨慎。5.以下哪项是内瘘动脉瘤的主要危险因素?A.长期单点穿刺B.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C.高血压未控制D.贫血纠正不足答案:A。解析:长期单点穿刺会导致血管壁局部损伤,在血流冲击下形成局限性扩张(动脉瘤)。高血压和贫血是间接因素,但最直接的诱因是穿刺方式不当。6.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时,肝素盐水的浓度通常为:A.10-100U/mlB.100-1000U/mlC.5000-10000U/mlD.20000U/ml答案:B。解析:成人CVC封管常用肝素盐水浓度为100-1000U/ml(儿童为10-100U/ml),需完全充盈导管腔以防止血栓形成。7.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最可能的原因是:A.低血压B.内瘘狭窄或血栓C.患者情绪紧张D.透析中脱水过多答案:B。解析:震颤减弱/消失是内瘘血流减少的直接表现,最常见原因是血管狭窄(多因内膜增生)或血栓形成。低血压和脱水过多可能是诱因,但最终导致的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的血栓。8.关于人工血管内瘘(AVG)的维护,以下错误的是:A.术后2-4周开始使用B.穿刺点需距离吻合口≥5cmC.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D.可使用止血带辅助显露血管答案:A。解析:AVG需等待6-8周(部分指南建议8-12周)待人工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后再使用,过早穿刺易导致渗血或感染。9.透析患者出现导管出口处红肿、渗液,伴体温38.5℃,首先应:A.立即拔除导管B.留取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培养C.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D.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答案:B。解析: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需先留取病原学证据(导管血+外周血培养),再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避免盲目拔管或经验性用药。10.内瘘侧手臂肿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静脉回流障碍(如中心静脉狭窄)B.透析间期饮水过多C.穿刺后渗血至皮下D.内瘘血流量过大答案:D。解析:内瘘血流量过大(如窃血综合征)会导致远端肢体缺血,而非肿胀。肿胀多因静脉回流受阻(中心静脉狭窄)、穿刺后渗血或容量负荷过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自体动静脉内瘘日常维护的正确措施包括:A.每日检查震颤和杂音B.避免内瘘侧手臂提重物(>5kg)C.透析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D.长期使用同一穿刺点以减少血管损伤答案:ABC。解析:长期同一穿刺点会导致动脉瘤或狭窄,需采用区域穿刺法或扣眼穿刺法(需专业培训)。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诊断标准包括:A.导管出口处红肿热痛B.外周血培养与导管血培养为同一病原体C.导管血培养阳性时间早于外周血≥2小时D.体温>38℃伴寒战答案:BC。解析:CRBSI确诊需满足导管血与外周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且导管血培养阳性时间早于外周血≥2小时;局部症状(A)为出口处感染表现,全身症状(D)为非特异性。3.内瘘狭窄的常见超声表现有:A.狭窄处血流速度增快(>4m/s)B.狭窄近端血管扩张C.血流量<500ml/minD.血管内膜增厚(>1mm)答案:ABCD。解析:超声评估狭窄的关键指标包括血流速度(局部流速>原段3倍或>4m/s)、血管内径(狭窄处<原段50%)、内膜厚度(正常<1mm)及血流量下降。4.透析后穿刺点渗血的处理措施包括:A.调整压迫位置(偏向近心端)B.局部冰敷收缩血管C.检查患者凝血功能(如INR、血小板)D.立即缝合穿刺点答案:ABC。解析:渗血首先通过调整压迫位置和力度处理,冰敷可辅助止血;若持续渗血需排查凝血异常;缝合仅用于严重渗血或动脉瘤破裂等紧急情况。5.人工血管内瘘的并发症包括:A.血栓形成B.感染(人工血管炎)C.吻合口动脉瘤D.窃血综合征答案:ABCD。解析:AVG因材料异物属性,易发生血栓(占并发症的50%-70%)、感染(人工血管感染需手术切除);吻合口处因血流冲击易形成动脉瘤;血流量过大可能导致远端窃血。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与超声评估标准。答案:临床评估:①可触及明显震颤,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②血管充盈良好,直径足够(肉眼可见或手指可触及);③穿刺时容易成功,回血顺畅。超声评估(KDOQI指南):①血管内径≥4mm;②距皮肤深度≤6mm;③血流量≥500ml/min;④动脉端收缩期峰值流速(PSV)>40cm/s,静脉端PSV>60cm/s;⑤无明显狭窄或血栓。2.中心静脉导管的日常维护包括哪些关键步骤?答案:①换药:使用无菌透明敷料(如3MTegaderm),每7天更换(潮湿、渗液、松动时及时更换),消毒范围以出口处为中心直径10-15cm,顺序为酒精→碘伏(或氯己定),待干后贴敷料。②封管:透析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净导管(10ml/管腔),再注入肝素盐水(100-1000U/ml),剂量为导管容量的1.2倍(确保无死腔)。③避免牵拉:固定导管,防止脱出;禁止在导管侧手臂测血压或抽血。④观察:每日检查出口处有无红肿、渗液,导管有无回血、打折;监测体温及感染迹象。3.列出内瘘闭塞(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答案:危险因素:①血管因素:血管狭窄(内膜增生)、血管钙化;②血流动力学因素:低血压(透析中脱水过多、降压药使用不当)、低血容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足);③血液高凝状态:贫血未纠正(HGB<100g/L)、血小板功能异常、糖尿病;④操作因素:穿刺后压迫过度、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预防措施:①定期评估内瘘功能(触诊震颤、听诊杂音,每3-6个月超声检查);②控制血压(避免透析中低血压,收缩压≥90mmHg);③纠正贫血(HGB目标110-120g/L);④优化穿刺技术(区域穿刺,避免单点);⑤透析后压迫力度适中(可触及震颤);⑥对高凝患者(如糖尿病),可考虑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预防。4.透析后穿刺点持续渗血(超过30分钟)的处理流程是什么?答案:处理流程:①重新评估压迫:检查压迫位置是否准确(偏向近心端1-2cm),力度是否适中(可触及震颤);若为扣眼穿刺,确认是否沿隧道压迫。②局部处理:用无菌纱布轻压,避免揉擦;可冰敷穿刺点(10-15分钟)收缩血管。③排查原因:询问患者近期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检查凝血功能(INR、APTT、血小板计数);若为透析中抗凝过量(如低分子肝素剂量过大),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1mg中和100U普通肝素)。④持续渗血的处理:若压迫+冰敷无效,可使用止血贴(含凝血酶)或纤维蛋白胶;若为动脉瘤破裂,需加压包扎并紧急联系外科处理;必要时缝合穿刺点(需无菌操作)。⑤记录与随访:记录渗血时间、量、处理措施,告知患者24小时内避免内瘘侧用力,次日复查内瘘功能。5.简述内瘘动脉瘤的分级及处理原则。答案:分级(根据形态):①Ⅰ级(小动脉瘤):直径<2cm,无临床症状;②Ⅱ级(中等动脉瘤):直径2-5cm,局部隆起明显,可能伴皮肤变薄;③Ⅲ级(大动脉瘤):直径>5cm,皮肤菲薄发亮,有破裂风险。处理原则:①Ⅰ级:定期观察(每3个月超声测量大小),调整穿刺方式(避免在动脉瘤体穿刺),控制血压(<140/90mmHg);②Ⅱ级:使用弹性护腕保护,避免外力碰撞;若穿刺困难,可考虑血管重建(如转位术);③Ⅲ级:紧急手术(切除动脉瘤+血管吻合或人工血管置换),术前需压迫保护,避免破裂出血。四、案例分析题(共25分)案例:患者男性,68岁,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自体右前臂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吻合),规律透析3次/周,每次4小时,干体重60kg。近1周患者主诉内瘘侧手臂“发沉”,今日透析前触诊内瘘震颤减弱,听诊杂音变弱,超声检查显示头静脉近吻合口处狭窄(内径0.3cm,原段内径0.8cm),血流速度5.2m/s,血流量420ml/min。问题1:该患者内瘘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依据是什么?(5分)答案:主要问题是内瘘静脉端狭窄(近吻合口处)并继发血流量下降。依据:①临床症状:震颤和杂音减弱(血流减少的表现);②超声结果:狭窄处内径0.3cm(较原段减少62.5%,超过50%的狭窄标准),血流速度增快(5.2m/s>4m/s),血流量420ml/min<500ml/min(成熟内瘘血流量标准)。问题2:分析导致该狭窄的可能原因。(8分)答案:可能原因包括:①内膜增生:长期血流冲击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是AVF狭窄最常见的原因(占60%-70%),好发于静脉吻合口1-2cm内;②反复穿刺:若穿刺点靠近吻合口,机械损伤可加速内膜增生;③血管条件差:患者年龄大(68岁),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钙化;④高血压未控制:长期高血压增加血管壁压力,促进内膜增生;⑤高凝状态:透析患者常合并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液高凝可加重狭窄;⑥透析中低血压:若患者透析中频繁发生低血压(如脱水过多),可导致内瘘血流减少,诱发狭窄进展。问题3:提出下一步的处理措施。(12分)答案:处理措施分三步:(1)紧急处理:①评估内瘘功能:确认震颤、杂音变化,测量肱动脉血压(避免内瘘侧),检查远端肢体血运(有无苍白、发凉);②预防血栓:若血流量<500ml/min且狭窄>50%,需警惕血栓形成,可临时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抗凝(需评估患者出血风险)。(2)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术(PTA)是首选:①选择球囊直径为狭窄段血管原内径的1.2倍(原段0.8cm,选择10mm球囊);②扩张压力8-12atm,持续30-60秒,重复2-3次;③术后即刻超声评估:目标血流量>500ml/min,狭窄段内径>原段70%(>0.56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冷凝器铜管破裂诱发火灾致因研究
- 2025年专利授权居间合同
- 2025年旅游酒店服务担保合同标准
- 2025年粮食销售代理合同
- 2025年房地产租赁合同范本协议
- 2025年劳务派遣合同标准版
- 2025安徽衡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一批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徐州市泉山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2026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2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区域发展:低空无人机物流区域发展规划与差异化发展策略报告
- 心灵树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教学课件
- 低血糖症-课件
- 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分解及其转化技术
- 海康威视磁盘阵列使用说明精.选
- GB/T 7387-1999船用参比电极技术条件
- GB/T 39473-20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
- GB 16808-20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 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排查表
- 强度调制机理光纤传感器基本原理课件
- 《当代中国经济》第一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