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线段计算技巧
专题1线段计算⑴-------直接计算
题型一理解线段的和与差
【典例1]如图,已知AB=40,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的中点,E
B=6,求线段CD的长.
ACDEB
变式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
1ill1
ANMPB
题型二理解线段的和差倍分
【典例2】如图,AE=;EB点F是线段BC的中点,BF=求线段EF的长.
EF
Ilill
ABC
变式.如图,点E是线段AB的中点,C是EB上一点,AC=12.
若EC:CB=1:4.
(1)求AB的长;
⑵若F为CB的中点,求EF长.
AFB
题型三数轴与线段中点
【中考演练】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一19和3,点C为线段AD的中点,且BC=6BD,求
C点表示的数.
DB
专题2线段计算⑵方程的思想
题型一由比值关系引入未知数列方程
【典例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M是AC的中点,N是BC的中点若AC:CB=3:2,且MC+NB=12.5cm,
求MC的长.
I1111
AMCNB
变式.如图,线段AB被点C,D分成了3:4:5三部分,且AC的中点M和DB的中点N之间的距离是40cm,
求AB的长.
IIII11
AMCDNB
题型二由倍分关系引入未知数列方程
【典例2]如图,点B在线段AC上点D在线段AB上,若BD=\AB=\CD^为线段AB的中点,EC=12,
求线段AC的长.
11111
AEDBC
变式.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AB至C,使BC=1AB,DBC的中点,E为BD的中点.
(1)①补全图形;
AB
②若AB=4,则AE=;
⑵若AE=2,求AC的长.
专题3线段计算⑶-------分类讨论(1)
题型一理解点在直线上、点在线段上的含义,多解画图
【典例】已知线段AB=6cm,P点在直线AB上,且AP=4BP,M是AB的中点,求PM长.
AB
变式1.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
变式2.已知点A,B,C,D在直线1上,AB=8,CD=4,A在B左侧,C在D左侧,若BC=2,求AD的长.
题型二注意分类讨论
变式3.如图,已知线段AB=4延长AB至C,使AB=2BC.反向延长AB到D点,使AC=2AD.
(1)求线段CD的长;
⑵若点Q为AB的中点,P为线段CD上一点,且BP=匏。,求PQ的长.
DABC
专题4线段计算(4)分类讨论⑵
题型一注意动点位置
【典例1]如图,线段AB=12点C,D,M,N在线段AB上且AC:CD:DB=1:2:3,AM=\AC,DN=\
瓦),求线段MN的长.
ACDB
变式.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点D为AC的中点
⑴若AB=8画图并直接写出BD的长为;
⑵若F为BC的三等分点,求却勺值.
AB
题型二注意引入参数分类讨论
【典例2】点A,B,C在同一直线上.
⑴若AB=8,AC:BC=3:1,求线段AC的长度;
(2)若AB=m,AC:BC=n:l(n为大于1的整数),求AC的长.
变式.已知点A,B,C都在直线1上,点C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直线1
上所有线段之和为91,求AC的长.
专题5线段计算⑸-单中点分类讨论
题型一双中点,设一个参数
【典例】(2023•黄陂)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点M为AD的中点点N为BC的中点,BD=5,AC=11,求
MN的长.
AMCDNB
题型二设两参数,用整体代换
变式L如图点C在AB上点M为BC的中点AB+AC=10,求AM的长.
ACMB
变式2.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AC的中点,E为BC的中点,F为DE的中点.
⑴若AC=4,BC=6,求CF的长;_______,_____,
ADCFEB
⑵若AB=16CF,求一的值.
专题6线段计算(6}双中点与整体思想(参数问题)
题型一理解中点的含义
【典例】如图,线段AB上有四点M,C,D,N.其中M,N分别是线段AC,DB的中点.
⑴若AB=16,MN=10,求CD的长;
(2)若AB=a,MN=b(b<a<2b),求CD的长.
AMC-DNB
变式1.已知直线1上顺次三点A,B,C,AB=6,BC=m,点M是AC的中点.
⑴如图1,当m=4,求线段BM的长;
(2)在直线1上一点D,CD=n<m,求线段DM的长度(用含m,n的式子表示).
AM~BC*
题型二由特殊到一般,注意字母的代换
变式2.如图1,已知点C,D为线段AB上顺次两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
⑴若AB=a,CD=b(a>b),请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MN的长;
⑵如图2,若D,C为线段AB上顺次两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AB=a,CD=b(a>b)请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MN的长.
AMCDNB
图1
AD~MN~CB
图2
专题7线段计算⑺-------用数轴模型计算
题型一建立数轴模型,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典例】(2021•江岸)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一定点,点D从点A,点E从点B同时出发分别沿直线AB向
左,向右匀速运动,若点E的运动速度是点D运动速度的3倍,且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满足CE=3
CD.
⑴求帝勺值;
⑵如图2,若点E沿直线AB向左运动,其他条件均不变.在点D,E运动过程中点P,Q分别是A
E,CE的中点,若运动到某一时刻,恰好CE=4PQ,求此时暖的值.
AD
-DACBE-口彳CPQEB
图1图2
题型二用绝对值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变式.已知直线1上线段AB=8,线段CD=4(点A在点B的左侧,点C在点D的左侧).
(1)若线段BC=2,则线段AD=
(2)如图2,点P,Q分别为AD,BC的中点,求线段PQ的长度;
⑶如图3,若线段CD从点B开始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M从点A开始以2个单
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点N是线段BD的中点,若MN=2DN.求线段CD运动的时间.
ABABPQCDAMBCND
图1图2图3
专题8线段计算(8〉用数轴思想解决线段问题
题型用坐标表示线段长
【典例】数轴上有A,B,C三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m,n(m<n),点C在点B的右侧,AC-AB=2,
若点D是AC的中点.
⑴求点D表示的数(用含m,n的式子表示);
(2)若AD+2BD=4,试求线段AB的长.
变式1.如图,线段AB的长为m,点C为线段AB的中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BD.
ADCB
⑴图中共有条线段;(直接写出结果)
(2)若m=12,求线段DC的长;
(3)若P为直线AB上一点,且请直接写出?的值________.
变式2.(2023•江岸)已知C为线段AB上的一点,点D,E分别为线段AC,BD中点
⑴如图1,若AC=4,BC=10,求CE的长;
(2攻口图2,若AB=5CE,,且点E在点C的右侧,探究线段AD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
A_DCEBADC-EB
图1图2
专题9线段与方程一定值问题
题型一注意范围求绝对值,以数助形
【典例】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且((cz+12)2+ni-24D=0,iSAB=|a-b|.
⑴求AB的直
(2)如图,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
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长度,当BQ=2BP时,P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⑶在⑵的条件下,点M从原点与P,Q点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是每秒x个单位长度(2<x<
4),若在运动过程中,2MP-MQ的值与运动的时间t无关,求x的值.
AOB-
题型二设时间用距离法求线段长,列式或列方程
变式.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且|□0+6口+油6-10口=0,,记AB=|a-b|.
⑴求AB的值;
(2)如图,点P,Q分别从点A,B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
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C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经过多少秒,
点C与点P,Q的距离相等?
(3)在(2)的条件下,点M从对应-8的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长度,在运动过程中,
MP+MC-3MQ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其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AOBk
专题1线段计算(1)------------直接计算
【典例1]解::点c是AB的中点,
UCB=-AB,
VAB=40,ACB=20
・・•点E是DB的中点,
DB=2EB,EB=6,DB=12,
1•CD=CB-DB=20-12=8
变式.解:AP=AB-BP=10,
・・・AM=8,AN=5,
AMN=AM-AN=3.
【典例2】解:口5b=;4。=1.5,口4。=7.5
丁点F是BC的中点,・・・BC=2BF=3,
・・・AB=AC-BC=7.5-3=4.5,
UAE=\BE,UAE=\AB=\,5,
253,
・・・BE=2AE=3.
・・・EF=BE+BF=3+1.5=45
变式.解:设CE=x,则BC=4x.
(l)AE=5x,5x+x=12,x=2,
・・・AB=20;
(2)CF=4,,EF=6.
【中考演练】解:设D点表示的数为x,则C点表示的数为三,3-平=6(3-x)产1故C点表示的数为-9.
专题2线段计算⑵-------方程的思想
【典例1]解:设AC=3xcm,CB=2xcm,则1.5x+x=12.5,x=5,MC=1.5x=7.5cm.
变式.解:设AC=3xcm,则CD=4xcm,DB=5xcm.
・・・M是AC的中点,
13
nCM=-AC=-xcm,
VN是DB的中点,
\JDN=gDB=|xcm.
22
〈MN二MC+CD+DN,又MN=40cm,
35
□-x+4x+-1=40,81=40产5.
31
.*.AB=AC+CD+DB=12x=12x5=60(cm)
【典例2]解:设BD=x,贝!]AB=4BD=4x,CD=3BD=3x,AC=AB+BC=AB+CD-BD=4x+3x-x=6x,AE=gAB=2x,,EC=
AC-AE=4x=12,1.x=3,AC=6x=l8.
变式.解:⑴①如图所示;②15
।______________1i।_______।
CDAEB
⑵设AB=2x,则AC=3x,
;BD=CD=2.5x,
AD=0.5x,;.DE=0.5x+2,
2(0.5x+2)=2.5jc;x=g,U/C=8.
专题3线段计算⑶一分类讨论⑴
[典例]解:①点P在AB上,.AP=4BP=、AB=cm^4M=^AB=3cm,PM=AP-AM=cm;
②点P在AB延长线上,AP=4BP=^AB=%cm,
AM=;AB=3cm,PM=AP-AM=5cm.
变式1.解:/^=卜(10+4片7c机或4M=gx(10-4)=3cm.
变式2解10或14.
变式3.解:(1)AB=4,AB=2BC,;.BC=2,
AC=AB+BC=6,;AC=2AD,
AD=3,CD=AC+AD=6+3=9;
⑵:点Q为AB的中点,
□8。="8=2网43c=1,()当P在B,C之间时,PQ=BP+BQ=3;②当P在A,B之间时,PQ=BQ-BP=1;
;.PQ=1或3.
专题4线段计算(4)--------分类讨论⑵
【典例1]解:AC=2,CD=4,BD=6.
①当点N在D右边时,MN=6;;
32
②当点N在D左边时,MN*.
变式.解:(1)如图所示2(2)
AD~BC
【典例2】解:⑴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因为AB=8,AC:BC=3:1,所以AC=6;
②当点B在线段AC上时,因为AB=8,AC:BC=3:1,所以BC=4,AC=AB+BC=12,
综上,AC=6或12;
(2)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因为AB=m,AC:BC=n:l,所以AC=当;
«+1
②当点B在线段AC上时,因为AB=m,AC:BC=n:1,所以BC=々,AC=AB+BC=m+^=9.
综上,或告口
n+ln~\
变式.解:所有线段条数为:竽=10(条),如图1.
ACDEB
图1
ADCE~B
图2
设CE=x,则x+0.5x+0.5x+x+x+1.5x+2x+3x+1.5x+2x=91,x=6.5,AC=6.5;如图2,
设BE=x,
贝!](3x+4x+5x+6x)+(x+2x+3x)+(x+2x)+x=91/=i2C=13,综上AC=6.5或13.
专题5线段计算⑸-------单中点分类讨论
【典例】解:设CD=x,点M为AD的中点,点N为BC的中点,口2,B'N2,
□MN=5+ll+x---—=8.
22
变式1.解:设AC=x,CM=y,x+2y+x=10,x+y=5,/.AM=5.
变式2.解:⑴;D为AC中点口/。=8=尔2=2,;£为BC中点,;.CE=BE=:BC=3,;.DE=DC+CE=5,又:F
为DE中点,□DF=;DE=”CF=DF-DC=^~2=^;
⑵①当点F在点C右侧时.设AD=CD=x,CE=BE=y,则DF=;DE=;(x+y),CF=DF-DC=^(y-x),XAB=16CF可
得2(x+y)=8(y-x),5x=3%口卷=等=(;
33
②当点F在点C左侧时,CF=DC-DF=;(尤-y),□霁=g;
2£>CJ
综上端三或I
专题6线段计算(6)------------双中点与整体思想(参数问题)
[典例]解:(1)AM+BN=16-10=6,CD=MN-6=4;
(2)AM+BN=a-b,MC+DN=a-b,CD=MN-(MC+DN)=b-(a-b)=2b-a.
变式1.解:⑴BM=1;
(2)W=3+g-"或3+g+”.
变式2.解:⑴AC+BD=AB-CD=a-b则CM+£W=:(/。+8。)=拶,故MN=CD+CM+DN=b+;
⑵由题意得:AM+MN+NB=AB=a,因为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所以AM=MC,BN=DN,所以MC+MN+DN=
AB=a.又因为MC=MN+NC,DN=DM+MN,所以3MN+NC+DM=a.因为DM+MN+NC=CD=b,所以CD+2MN=b+2MN=a.
所以MN=g
专题7线段计算⑺--------用数轴模型计算
【典例】解:(1)设AD=t,BE=3t,CD=x,CE=3x,则CA=x-t,AB=3x-3t+x-t=4x-4t,J—=-^-!-=1;
AB4x-4t4
(2)点E在运动过程中均有尸。=:AC,贝1|CE=4PQ=2AC,令AC=1,贝UAB=4,BC=3,EC=2,
①当E在C右侧时,BE=\AD=\,口.=1;
5AD12
②当E在C左侧时,BE=5^LD=l,*
变式解:⑴10或14.
(2);P,Q分别为AD,BC中点,
QPD=\AD,QC=\BC.
".•PQ=PD-QD,
nPQ=^AD-(QC+CD>)=^AB+BC+CD)-&BC+CD)=^^.
又:AB=8,CD=4,
8-4
DPQ=—=2.
34
(3)假设A为原点,则A: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课教学课件
- 民法学课件教学课件
- 初中广东会考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工业设备
- 新质生产力中考材料分析
- 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家精神
- 施工临时用水施工方案
- 科技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 海事领域新质生产力感悟
- 新质生产力动图设计与制作技巧
- 2025年中国物流集团国际物流事业部招聘面试经验及模拟题集
- 乡镇安全培训课件
- 中望CAD机械版使用手册
- 2024年9月28日安徽省地市级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 JJG 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
- GB/T 33009.2-2016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第2部分:管理要求
- GB/T 14534-1993电磁吸盘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 装备制造业研究报告
- 【课件】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进场人员、机械、材料报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