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阶段特征】
清朝前中期出现康乾盛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中央设立军机处和奏折制
度;地方上明清逐渐出现巡抚、总督,形成三级制;文化专制,制造文字狱。清朝
政治
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的版图。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平定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对新疆、西藏和西南等地区的管辖。元明清三代是
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打败荷兰,收复台湾;成功反击俄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
对外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仍逐步发生重大转变,转向实行闭关自守
政策,进一步扼杀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考点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时间康熙、雍正、乾隆在位100多年
概况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管理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君主专制加强
评价清朝统治最高峰,中国封建王朝最后盛世
局限盛世后期,统治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
2.秘密建储制度
设立清雍正年间
摆脱“嫡长”观念束缚,排除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皇位继承
影响
人,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3.密折制度
概况创制于康熙,扩大于雍正;部分官员与皇帝之间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特点迅速、机密
作用①提高决策效率。②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③加强君主专制
4.军机处
①清初,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②康熙时,设立南书房。③雍正年间,为用兵西北
沿革
设立军机处,后逐渐成为常设机构
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跪奏笔录,上传
职责
下达
性质秘书顾问机构
地位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①勤:办公地近宫廷,便于宣召。②简:军机大臣均为皇帝钦定,人员兼职和精干,
特点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③速:办事效率高。④密: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①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
②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提醒原先的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5.文字狱
时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个时期
概况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迫害知识分子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影响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发展,维护专制
6.其他政治制度(选必1相关内容)
①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督抚②总督:督理军务、漕运和盐政。
地方行政
③巡抚:安抚军民,兼理军政
区划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考核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官员管理①六科并入都察院。②停止御史巡按各省。③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
监察
没有改变
法律制定《大清律例》,沿袭《大明律》,重视例
法律教化乡约①延续明朝模式,宣讲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
教化引用《大清律例》。②乡约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内容①1712年,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②雍正帝“摊丁入亩”
①中国存在约两千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人身束缚进一步
赋役制度
意义减弱。②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③有利于人口增长。④有利于
商品经济发展
①前期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削弱。②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只登记人
户籍制度
口数量
基层治理①初期实行里甲制,后改行保甲制。
②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
史料探源
视角1认识古代王朝盛世(2021福建高考)
史料
“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
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
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
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雍正十年,设军机处。
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
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
——据《隋书》等——据《清史稿》等
综合史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12分)
答案:论题: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的制度革新。(2分)
阐述:在中国古代,一些朝代初期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如“开
皇之治”“康乾盛世”等。在隋朝的开皇时期,隋文帝统一了数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
在中央为削弱相权,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上确定州县两级制,减轻国家和民众的负担,提
高行政效率;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实行“大索貌阅”;又开通漕运,同时减轻南方百姓的
负担。综合以上隋朝形成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清朝时,康熙帝积极进取巩固统一,
平定三藩;为维护社会安定和减缓阶级矛盾,注重治理黄河和实行摊丁入亩;为强化君主专
制,设立军机处;兼顾重视文化建设和选拔人才,设特科取士和编修《四库全书》。综合以上
清朝前期形成“康乾盛世”的景象。(8分)
总之,在中国古代盛世之下,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加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
形成了古代诸多的盛世景象。(2分)
1.(2024全国甲卷)清代,《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数十部小说被翻译成满语印行。
另《大清律例》规定,对内容“秽恶”的小说“尽行销毁”,如再制作、售卖、阅读,加以
刑处。这使()
A.通俗文化发展陷入停滞
B.法律体系完成了儒家化
C.君主专制统治趋于僵化
D.传统社会伦理得到维护
【答案】D
【解析】《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小说因崇尚道义、忠诚等主题,符合儒家传统
伦理道德,因而被翻译成满语传播,相反的作品则被法律明确禁止,这些措施发挥了小说等
文化载体的教化传承作用,故选D项;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三国志通俗
演义》《西游记》等风靡全国的小说,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法律体系与儒家化的直接关
系,排除B项;清代君主集权达到顶峰,但其统治方式并非僵化,而是相对灵活地进行社会
管理,排除C项。
2.(2024北京高考)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
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
对上述史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地丁合并征收②丁银数额固定③百姓赋役免除④人身束缚加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由“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以‘田赋‘总之”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地丁银制
(或称摊丁入亩),这一制度实现了地丁合并征收,故①正确;由“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
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和所学地丁银制的相关史实可得,地丁银制把康熙五十年的丁银数
作为丁银总数,编入田亩中,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故②正确;由“任之土者谓之
赋,任之力者谓之役”可知,百姓对国家的负担存在赋和役两部分,地丁银制等于百姓免除
了役,而拥有土地的百姓并未免除田赋,故③错误;由于地丁银制等于废除了按人头分摊的
徭役,这意味着国家对于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疆域的奠定
1.边疆治理(融入选必1第11课)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②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总评
③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经济文化发展
机构专设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
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尊重信仰;设置机构、颁行法律
台湾战争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统一台湾
机构1684年,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背景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入黑龙江流域
东北战争中俄雅克萨之战
条约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战争1757年,击败漠西蒙古准嚼尔部
蒙古族机构设立盟旗制度,任命蒙古王公
联姻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控制
战争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维吾尔族
机构1762年,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册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机构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西藏制度通过金瓶掣签确认活佛继承人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对西藏
法律
的管辖权
背景实行土司制度的西南具有一定割据性
自雍正时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流
西南政策
官
意义强化西南各民族管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他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西北边疆
【辨析】元朝宣政院与清朝理藩院
同:都是法定中央机构,都涉及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异:宣政院与中书省同级,理藩院
与六部同级。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军政事务。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
务,还管理部分外交事务。
【图解】古代中国边疆地区行政管辖
2.清朝疆域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疆域八至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内地省制18个:巡抚、总督治理
民族事务理藩院掌管
管理将军辖区5个: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
办事大臣2个:青海、西藏
盟旗制度蒙古地区
史料探源
视角2明清边疆治理
史料一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张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
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同时,为防范“北虏”再次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
缮长城并驻守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在南方边疆地区,明朝以卫所驻
守各地;在卫所以外的边远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官府对其“不过岁输贡赋,示以羁縻”。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边疆治理的特点。(5分)
答案:特点:借鉴汉唐边疆治理政策,以防守为主;(1分)重北轻南(着重防范北方游牧
势力);(1分)怀柔南方(对南方边疆以羁縻政策为主);(1分)卫所与土司制度相结合;(1分)重
塞防、轻海防。(1分)
史料二
达赖五世进京,顺治帝待以殊礼,并赐给达赖五世黄金550两、白银n000
顺治年间
两,大缎1000匹及珠宝玉器和马匹
清宗室之女固伦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等七人,下嫁科尔沁蒙古部的亲王、
康熙年间
郡王
雍正帝对前代贬低夷狄不以为然,认为“蒙古及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乃
雍正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始设驻藏大臣;在西南
年间先后改东川、乌蒙、镇雄土府为府、州,设流官并派兵镇守;青海蒙古正式
编旗,共置蒙古28旗,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颁布《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
乾隆年间
程》
•据《中国大通史•清(1644—1840)》整理
(2)根据史料二,概括清朝边疆治理中的制度创新。(4分)
答案:制度创新:在蒙古地区设盟旗制度;(1分)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1分)在
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1分)重视对边疆各民族的统治立法。(1分)
(3)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治边理念的变化。(6分)
答案:变化:明朝边防理念以防御为主,清朝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明朝继承华夷有
别的传统观念,清朝强调华夷一家;明朝体现出间接治理的思想,清朝重视直接统治。(6分)
真题典例
3.(2024河北高考)图1、图2为不同朝代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分布示意图。图1到图2
图1图2
A.地方行政制度出现重大督抚、考课制度变革
B.部分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C.闭关自守政策执行更为严格
D.改土归流实施范围有所扩展
【答案】B
【解析】图1到图2的都城都在北京,部分“镇”“卫”变为“府”,可以判断两幅图
分别反映的是明朝和清朝。“山海卫”撤销,体现出清朝建立后,对于原北方防卫的减弱,
而在承德设立府,也体现了清朝对于蒙古部落的联络加强,故B项正确;明清地方行政具有
继承关系,变化不大,排除A项;闭关自守政策主要涉及对外,主要涉及沿海地区,排除C
项;改土归流主要是在西南地区,且地图上也没有显示,排除D项。
4.(2023重庆高考)康乾二帝常在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狩猎后举办宴会和表演。赵翼
曾描述乾隆时的摔跤表演:“由来角角氏古所传,百戏中独近戎务。技逾蹴建炼脚力,事异拔
河供玩具。国家重此有深意,所以习劳裕平素。君不见教坊子弟也随行,经月不陈默相妒。”
此处“深意”指()
A.耀兵威于异域B.敦教化以厚风俗
C.寓绥远于讲武D.倡戏剧以娱万民
【答案】C
【解析】康乾二帝通过狩猎、宴乐、摔跤、拔河等活动,联络蒙古王公,目的在于寓绥
远于讲武,搞好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故C项正确;“异域”要包括外国,排除A项;
B项属于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材料未涉及戏剧表演,对象也不是万民,排除D项。
5.(2023辽宁高考)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
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
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文书体例
【答案】B
【解析】乾隆皇帝认为蒙古、汉人都是清朝臣民,不应厚此薄彼,更不能出现歧视,设
问“意在”自然是为了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材料强调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
策,C项本身也不属于目的;规范文书体例是乾隆谕的内容,D项不是目的。
考点三统治危机初显和对外交往
1.内外危机和朝贡贸易(融入选必1第11课、选必2第7课)
康乾盛世后期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时期衰象更为
概况
明显
内部危机症结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显露,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积累
农民起义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主要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
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
背景
场
外部冲击
通商口岸由四处到1757年广州一口通商,指定“十三行”统揽对外
机构
贸易事务
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拒绝
表现
闭关自守请求
限制严格约束外商活动;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①由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维持。
朝贡贸易②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规定。
③脱离世界潮流,19世纪后期逐步瓦解
【概念】朝贡体系
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源自先秦时期天子和
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秦汉以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关系上,以及与域
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在明清表现尤为突出。在对
外关系上,在朝贡体制下,建立政治宗藩关系(如朝鲜、越南等),然后开展朝贡贸易。不过
朝贡体制并不能涵盖中国历代王朝所有对外交往。
2.全面理解闭关自守政策
禁止民间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不是禁绝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民间行
含义
为
根源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主观封建君主专制腐朽,统治者盲目自大
原因
客观防范外来侵略
短视初期对侵略起到自卫作用,最终无法阻挡
弊端对外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机遇丧失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刺激资本扩张和推进近代化契机
延续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存在,使封建统治者日益故步自封
启示国家要富强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对比】宋元至明清经略海疆与外交政策
宋元明朝清朝
目的海外贸易,获取商业利润宣示国威,巩固宗藩关系加强沿海管理和统治
态度主动开放逐步自封闭关自守
影响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税源贡赐贸易消耗国家实力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对比】明清的不利与同期西欧的进步
明清西欧
总评逐渐变为大而不强全方位大幅度提升
政治封建制度衰败,专制皇权强化逐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经济农耕文明,小农经济主导,重农抑商工商业发达,逐渐走向工业文明
思想封建理学,文化专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科技传统科技发展和总结科学革命
对外海禁,闭关自守,朝贡体系新航路,海外贸易,殖民扩张
史料探源
视角3广州十三行的兴衰(2020北京高考)
史料一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
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
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
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费,故曰金山
珠海、天子南库”。
史料二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
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
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
输纳(纳税)。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
完纳。”《南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十三行的兴衰。(9分)
答案:清朝前期曾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1685年清政府放开海禁,次年广州开
始设立十三行。一口通商后,十三行获得对外贸易的垄断权,依靠这一特权赚取了大量财富,
十三行因此走向兴盛。十三行是中西沟通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新型的半官方组织,兼有对
外贸易、监管外国商人、负责缴纳关税等职能。然而,此时清政府对西方人仍抱有疑惧心理,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洋商的管控,限制其在华进行自由贸易。(5分)
由于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西方国家对华贸易难以扩大,引起它们的不满。中国在
鸦片战争中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中外贸易范围扩大,外商可以
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十三行由此丧失了贸易垄断权,因此开始衰落。近代中国面临着如何
与世界接轨的难题,十三行的兴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因为不能适时应变,近代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真题典例
6.(2021海南高考)下表反映了()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
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二年乾隆十八年乾隆三4^一年
(1685年)(1724年)(1753年)(1766年)
总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网点客户体验提升方案设计
- 中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协议书模版
- 跨境电商童装童鞋2025本土化市场拓展与品牌影响力提升报告
- 公益组织筹款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
- 物业管理项目投标方案范本
- 高考英语真题详解与写作技能提升方案
- 微电网的自愈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基于时间序列的关联分析-洞察及研究
- 房地产项目开发融资方案设计
- 共享经济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第三批招聘1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CPK、PPK和SPC(X-R控制图)模板
- 汉诺塔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
- 穿线施工方案(3篇)
- 光伏发电运行维护定期巡视检查项目和周期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YB/T 100-1997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4J42K合金冷轧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