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实验室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标准大气压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那么,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温度计对应的读数是()A.36℃ B.40℃ C.50℃ D.56℃2.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各种光现象,下列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花窗漏影B.水中倒影C.雨后彩虹D.树荫下的光斑3.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 B.水面倒影C.汽车观后镜 D.水中筷子变弯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6cm C.7cm D.12cm5.下列过程是利用蒸发吸热制冷的是()A.感冒发烧时额头上涂抹酒精给人体降温B.刚从游泳池出来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冷C.将湿衣服展开在阳光下很快变干了D.发生运动扭伤时利用冰块进行冷敷消肿6.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8m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C.女子800m成绩为40sD.男子1000m成绩为50s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密度的计算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以上A、B两种说法都正确D.以上A、B两种说法都不正确8.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静止不动,与其重力互相平衡的力是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 B.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9.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的好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现代生话,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图是课本中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0.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1.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12.如图所示是各插一面彩旗的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以房子为参照物,两车均是运动的,甲向右运动,乙向左运动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右运动的,乙车一定是静止的C.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一定是向左运动的,乙车可能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13.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谷物摊开晾晒B.湿衣服晾在向阳处C.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D.用保鲜膜包裹水果1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烟”,这些“白烟”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5.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玻璃三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萤火虫是光源C.光在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16.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A.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变小B.质量变小,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C.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热值变小D.质量变小,比热容不变,热值不变17.体温计的使用与一般的温度计有所不同,比如,一只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指示的读效是38.2℃,用它先后来测两位病人的体温时,都没有先用力往下甩。如果两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3℃和39.1℃,那么这支体温计上先后显示的读数分别是()A.37.3℃和39.1℃ B.37.3℃和38.2℃C.38.2℃和38.2℃ D.38.2℃和39.1℃18.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m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C.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m/s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50g19.关于“质量和密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有几句描述是正确的?()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④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A.4 B.3 C.2 D.120.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中学生在测试800m时的速度约为10m/s21.如图所示是小刚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刚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2.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3.暑假去植物园游玩,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A.在公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了更多的热量D.同学们感觉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起到调温作用24.如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小孔、光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孔的形状为方形,像的形状将变为方形B.只将蜡烛向右移,光屏上仍会出现清晰的像C.蜡烛向上移动,光屏上蜡烛的像也向上移动D.只将光屏向左移,光屏上的像将变暗25.如图所示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 B. C. D.26.如图,小明利用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是蜡烛A的像,则下列说法中()①看到像,是因为B发光进入人眼②在像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纸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③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B也会靠近玻璃板④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B会变大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27.在要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三种都可以28.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29.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A. B. C. D.30.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飞机的防冰与除冰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功能,常用于飞机防冻除冰的化学溶液除冰法,是将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进行防冻和除冰,防冻液是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选填“高”或“低”)的化学液体,它能使已形成的冰层熔化,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2.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33.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34.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测量不同物理量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用到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__________的测量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35.一位粗心的同学在实验时忘了记录单位,请你帮他在数据后填上适当的单位:王磊同学的身高是165______;一个鸡蛋的质量是0.05______。36.现有密度分别为、()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体积为_____,密度为______;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37.质量是27g的铝块,体积是10cm3,则铝的密度是___g/cm3,其物理意义是____,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其质量是__g,密度为____kg/m3。38.请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2_____;(2)同学们常用的中性笔笔芯的长度大约130_____;(3)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_____;(4)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超过70_____。39.如图为中国海军的“九江号”护卫舰,退役后“九江舰”启程“回家”,于2019年7月20日下午抵达九江湖口,9月29日,位于湖口县石钟山脚下的九江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开放相儒同学在研学活动中想把旁边的一些景物也拍进画面中,他需要将相机离“九江号”_____(选填“近”或“远”)一些,并且把镜头向_____(选填“内”或“外”)调一些,才能成清晰的像。

40.汽车前大灯位置安装较低,是为了车灯灯光照到路面障碍物时,因为_____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城市建筑的外装饰限制使用玻璃幕墙,是为了减弱_____形成的光污染。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下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42.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甲中的A和B。(1)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____关系,塑料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2)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托盘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油罐车一次最多能装满12t的90#汽油,已知90#汽油的价格为6.25元/升,密度为0.8×103kg/m3,求:(1)该油罐车的油罐容积是多少?(2)若小轿车一次加油200元,可装多少千克90#汽油?44.一个金属做的猪宝宝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猪宝宝是实心的,东东很想知道它究竟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于是设法测得了它的质量是1.78kg,体积为200cm3,g取10N/kg。求:(1)猪宝宝可能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2)猪宝宝的重力。物质密度ρ/kgm-3金19.3×103铜8.9×103钢7.8×10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由题可知:当冰水混合物在标准温度计下为0℃,在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为20℃,沸水在标准温度计下为100℃,在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为80℃,假设当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时温度计对应的读数是t,则t为:,解得t=56℃,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2、B【详解】A.花窗漏影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A项不合题意;B.水中倒影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相当于平面镜成像;选项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由于空气中的小水珠透过太阳光后发生了光的折射,即光的色散,C项不合题意;D.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类似小孔成像,D项不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不符合题意;B.水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由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当烛焰离透镜13厘米时时,得放大的实像,则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13cm>f,所以6.5cm<f<13cm;当烛焰离透镜8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即8cm<f.综上所述8cm<f<13cm,D符合题意.5、A【详解】A.感冒发烧时额头上涂抹酒精,利用酒精蒸发吸热带走人体的热量达到给人体降温的目的,故A正确;B.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皮肤表面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但目的不是利用蒸发吸热制冷,故B错误;C.将湿衣服展开在阳光下,水吸热很快变干了,目的是加快水分蒸发,使衣服快速变干,不是蒸发吸热制冷,故C错误;D.发生运动扭伤时利用冰块进行冷敷消肿,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制冷,故D错误.6、B【详解】A.初中生立定跳远成绩一般为2.5m,A项不合题意;B.初中生掷实心球成绩为6m左右,选项B符合题意;C.初中生女子800m成绩大约为3min20s,即200s左右,C项不合题意;D.初中生男子1000m成绩大约为3min30s,即210s左右,D项不合题意。7、D【详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不能说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8、B【详解】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项不合题意;B.物体只受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且保持静止,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符合题意;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项不合题意;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项不合题意。9、B【详解】由题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B正确。10、C【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3)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详解】A.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内能,所以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会使手的温度升高,这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正确;B.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高,水的温度低,内能从鸡蛋转移给水,即通过热传递,鸡蛋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B正确;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更多,故D正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点睛】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过两周,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和压缩冲程有能的转化.考题中常出现要牢记.11、D【详解】A.由图可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B错误;C.用不透明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烛焰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C错误;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即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减小像距,即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正确。故选D。12、D【详解】因为房子的炊烟向右,所以风向右吹,而甲车的彩旗向左飘,所以甲车只能向右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对于乙车,乙车的彩旗向右飘,则乙车可能有三种情况:①向左运动,②静止,③向右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所以A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C.因为甲车只能向右运动,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向左运动,乙车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D.以乙车为参照物,当乙车向左运动时,房子是向右运动的;当乙车静止时,房子是静止的;当乙车向右运动时,房子是向左运动的;故D项符合题意。13、D【详解】A.将谷物摊开晾晒增大了表面积,可以加快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晾在向阳处可以提高温度,加快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提高了温度的同时也加快了空气的流速,可以加快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用保鲜膜包裹水果减慢了空气的流速,可以减慢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B【详解】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0~8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所以他不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故A错误;B.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B项正确;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项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项错误。15、C【详解】A.玻璃是透明材料,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故A正确,与题意不符;B.萤火虫可以自行发光,是自然光源,故B正确,与题意不符;C.漫反射遵循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错误,与题意相符;D.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在汽车后视镜,后视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增大司机的观察范围,故D正确,与题意不符。故选C。16、D【详解】比热容和热值都是物质的特性,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燃烧一部分,质量变小,而比热容和热值都不会改变。故选D。17、D【详解】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不用力甩,它的示数不会下降,所以用读数是38.2℃的体温计测体温是37.3℃的病人时,体温计的示数依然是38.2℃。但是用这只体温计测体温为39.1℃的病人时,体温计的示数会升至39.1℃。故选D。18、B【解析】A.中学生身高约1.7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不足1m,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7℃左右,故B符合实际;C.汽车在城市道路限速40km/h≈11m/s,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1m/s,故C不符合实际;D.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300g,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19、B【详解】①质量描述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越大,说明物体所含物质越多。故说法正确;

②由公式m=ρV可知,密度大,体积不确定,质量不能确定。故说法错误;

③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所以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故说法正确;

④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说法错误;

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也不同,也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故说法正确;

⑥物质的密度不随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当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密度也会改变。故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⑤。

故选B。20、B【解析】A.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大约是5℃,用于冷藏保鲜,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约为80cm,故B符合实际;C.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g,故C不符合实际;D.一般中学生跑800米的平均速度约为4m/s,不可能达到10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1、D【详解】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D。22、A【解析】试题分析: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选项A正确;“霜”是水蒸气在温度很低时凝华直接形成固态形成的,故选项B错误;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故选项C错误;液体的沸点随气压而变化,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D错误.考点:蒸发及其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生活中的凝华现象.23、B【详解】A.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人们闻到花香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中午公园的椅子吸收太阳光的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内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C.微风吹过使汗液蒸发加快,液体蒸发从人体吸热,所以人感到凉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少,而树木能遮挡烈日的照射,所以是避暑的好去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4、B【详解】A.小孔成像,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B.只将蜡烛向右移,物体距离小孔越近,成的像越清晰,故光屏上仍会出现清晰的像,故B正确;C.蜡烛向上移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下移动,故C错误;D.只将光屏向左移,光线更集中,则光屏上的像将变亮,故D错误;故选B。25、B【解析】A.图示实验中,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试管不会掉下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说明大气压很大,故B符合题意;C.图中实验说明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两杯之间方吹气时,鸡蛋会向内运动,说明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与大气压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6、D【详解】①B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我们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B,是因为A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虚像B本身不会发光,故①错误;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在像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纸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故②正确;③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由于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故像B也会靠近玻璃板,故③正确;④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由于像的大小始终和物体的大小相同,物体大小不变,像B不会改变,故④错误。故选D。27、C【解析】A.凹透镜不能成实像,故A错误;B.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B错误;CD.在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故D错误;28、D【详解】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分布是正确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N极发出,回到S极,而图中磁感线分布正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图中小磁针的S极和磁体的N极吸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9、C【详解】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D.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1)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2)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0、A【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故A不正确;B.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B正确;C.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放,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故C正确;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光屏放在虚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平面镜成的像,故D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低吸收【详解】[1]由于防冻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因此防冻液喷洒到飞机结冰表面,能使已形成的冰层熔化。[2]熔化是吸热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32、1.20【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5.20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20cm-4.00cm=1.20cm33、倒立变大不变【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详解】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物距减小,像距不变,则像变大;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34、时间刻度尺天平【详解】[1]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时间的测量仪器。[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35、cmkg【详解】[1]中学生身高为165cm左右。[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即0.05kg。36、【详解】[1][2]由于物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为,根据,物体2体积小,若使混合后的质量最大且体积比为1∶1,则物体2用完,总体积为物体2的体积的2倍,则混合后物体的体积为平均密度为[3]物体1剩下的质量为37、2.7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铝的质量是2.7克13.52.7×103【详解】[1]由密度公式可知[2]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铝的质量是2.7克。[3][4]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其质量和体积也减半,质量变为13.5g,但密度保持不变,换算单位后为2.7×103kg/m3。38、gmmsdB【详解】(1)[1]一支铅笔的质量在12g左右。(2)[2]同学们常用的中性笔笔芯大约一个手掌长,约130mm。(3)[3]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0.8s。(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