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文注释全集_第1页
初中必背古诗文注释全集_第2页
初中必背古诗文注释全集_第3页
初中必背古诗文注释全集_第4页
初中必背古诗文注释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必背古诗文注释全集序:让古诗文“活”在理解里教了十几年语文,我总对学生说:“背古诗文,不是背‘密码’,是背‘故事’。”这份注释,想做你和古人之间的“翻译官”——比如《论语》里的“君子”,在春秋是“有才德的贵族子弟”,现在可理解为“有修养的人”;《观沧海》的“洪波”,不止是海浪,更是曹操平定天下的雄心。希望你读注释时,能摸到文字背后的心跳。七年级上册·叩开文言之门1.《论语》十二章(节选·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与解析:时习:按时温习。“时”是“按时”(名词当状语,像“每天跑步”里的“每天”);“习”是“温习、复习”,不是“预习”哦,比如学了古诗回家再读几遍,就是“习”。说:通假字,通“悦”(yuè),愉快。古人写字爱用同音字“偷懒”,就像我们写“拜拜”代替“再见”,但这是“官方允许”的借用~朋:不是普通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孔子觉得,和有共同理想的人见面,比吃大餐还开心。愠(yùn):生气、恼怒。想象下,别人误会你,你却笑着说“没关系”,这就是“不愠”,很有君子风度吧?君子:有才德的人,和“小人”相反。小人只看重利益,君子更看重品德和道义。现在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是这意思。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观沧海》(曹操·东汉)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与解析:东临:向东登上。“临”是“登上、到达”,比如“临山而居”是靠近山住,这里是“登上碣石山”。曹操北征乌桓打了胜仗,就像我们爬泰山看日出,想看看大海的样子~碣石:山名,在现在的河北昌黎附近(也有说辽宁绥中,学术还在争,但教材取河北版)。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想象微风吹过湖面,波纹一圈圈散开,就是“澹澹”的感觉。竦峙(sǒngzhì):高高地挺立。“竦”=“耸”(高起来),“峙”=“立”,山岛就像巨人站在海里。萧瑟:秋风吹树的声音,有点凄凉,但曹操写它是为了突出“洪波涌起”的壮阔,不是真的伤感~星汉:银河。“汉”本来指汉水,后来人们觉得银河像条大河,就叫它“星汉”了。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这是乐府诗的结尾套话,就像唱歌最后喊“耶!”,和正文关系不大,是配合音乐加的。译文: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浩荡啊,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密密地长在一起,百草长得又盛又茂。秋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巨大的海浪在海中翻涌。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大海里升起又落下;银河的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大海里涌出来的。我真是太幸运了,就用这首歌来抒发我的志向吧。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与解析:左迁:降职。古代以右为尊,“左迁”就是被贬官,像现在说“被降职”。王昌龄当时被贬到龙标当县尉,李白超为他难过。杨花:柳絮。暮春时柳絮满天飞,给人漂泊、孤单的感觉,李白用它烘托离别的愁绪。子规:杜鹃鸟,又叫布谷鸟。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听起来超哀伤,古人常用它写悲伤的心情。龙标:指王昌龄。古人爱用官职/地名代指人,就像叫“王老师”“李医生”,这里“龙标”=“王昌龄”。五溪: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现在的湖南、贵州一带,离长安超远,说明王昌龄被贬的地方超偏。与:给。李白把“愁心”交给明月,就像把信交给邮差,让明月带牵挂去看王昌龄。夜郎: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县,不是汉朝的夜郎国哦!唐朝的夜郎县在现在的贵州桐梓附近,比汉朝的小很多。译文: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叫的暮春时节,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要经过荒远的五溪。我把满心的忧愁和牵挂托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直到夜郎的西边。七年级下册·触摸历史温度1.《木兰诗》(北朝民歌)原文(节选·从军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注释与解析:唧唧:叹息声(也有说织布机声,但结合“女叹息”,更像叹息声~)。当户:对着门。“当”=“对着”,“户”=“门”(古指单扇门,现在泛指门窗)。机杼(zhù):织布机(“杼”是织布的梭子,想象它在布上“跑来跑去”)。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帖”读tiě,和“字帖(tiè)”“妥帖(tiē)”读音、意思都不同哦。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就像汉族叫“皇帝”。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真的十二卷(古文中“三、九、十二”常表虚数,比如“军书十二卷”=“征兵文书超多”)。爷:父亲(古今异义!现在“爷”是祖父,古代“爷”“父”“爹”都指父亲)。市:买(名词作动词,“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译文(节选):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夜里看见征兵的文书,君主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