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教案及实验指导_第1页
科学四年级教案及实验指导_第2页
科学四年级教案及实验指导_第3页
科学四年级教案及实验指导_第4页
科学四年级教案及实验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电路的连接》教案及实验指导一、教学背景与目标(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电”的生活感知(如使用手电筒、遥控器)已有积累,但对电路的构成逻辑和电流路径缺乏系统认知。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动手,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如导线连接、元件保护)和逻辑推理能力(如短路的危害分析)需针对性引导,尤其易混淆“通路、断路、短路”的本质区别。(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电路基本元件(电池、导线、用电器、开关),理解“通路、断路、短路”的概念;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及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提升观察、分析、动手能力;能基于实验现象归纳电路规律(如“串联电路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独立工作”)。3.情感目标:培养安全用电意识,体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家庭电路的设计逻辑),激发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教具:电路板模型(展示电流路径)、故障电路演示装置(含“断路”“短路”的模拟电路)。学具:每组配备干电池(2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开关(1个)、电池盒、灯座;实验记录单(附后)。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手电筒的秘密”教师展示一个“故障”手电筒(内部电路为断路状态),提问:“手电筒突然不亮了,可能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猜想(电池没电?灯泡坏了?线路断开?……)。顺势引出课题:“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电路的秘密——今天一起探究‘电路的连接’。”(二)新知探究:电路的构成与状态1.认识电路元件结合实物与示意图,讲解核心元件的作用:电池:提供电能的“动力源”,正负极需与导线/电池盒金属片紧密接触(演示“电池装反,灯泡不亮”的现象)。导线:传导电流的“通道”,需用金属夹(或接头)夹紧元件的金属部分(演示“导线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灯泡闪烁”的现象)。小灯泡: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用电器”,安装时需确保灯座与灯泡螺纹/触点接触良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闸门”,闭合时电流通路,断开时电流断路(演示“开关控制灯泡亮灭”的操作)。2.探究电路的三种状态活动1:搭建“简单通路”任务: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连接成“闭合回路”,使灯泡发光。学生操作后,教师引导观察: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导线、灯泡、开关,回到负极,形成通路(板书:通路→灯泡亮)。活动2:制造“断路”与“短路”断路:断开开关(或拆除一根导线),观察灯泡状态(不亮)。讲解:“电路断开,电流无法形成回路”为断路(板书:断路→灯泡不亮)。短路: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正负极(教师强调:实验时间不超过3秒,避免电池过热!)。观察现象:灯泡不亮,电池发热。引导分析:“电流未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到负极”为短路(板书:短路→危险,电池易损坏)。(三)实验进阶:串联与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实验任务:在“简单通路”基础上,增加一个小灯泡,使两个灯泡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操作步骤:①拆除“灯座→开关”的导线,连接“第一个灯座的负极→第二个灯座的正极”;②用新导线连接“第二个灯座的负极→开关”;③闭合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记录现象。归纳特点:串联电路中,一个灯泡损坏(或拆除),另一个也不亮(电流路径唯一)。2.并联电路实验任务:让两个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独立路径)。操作步骤:①断开开关,拆除“灯座→开关”的导线;②从电池盒正极引出一根新导线,连接“第二个灯座的正极”;③用导线分别连接“两个灯座的负极→开关”;④闭合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记录现象。归纳特点:并联电路中,一个灯泡损坏,另一个仍能发光(电流路径独立)。四、实验指导与安全规范(一)实验材料清单(每组)干电池(2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开关(1个)、电池盒、灯座、实验记录单。(二)分步操作指南1.基础电路(通路)搭建步骤1:将电池装入电池盒,确保正负极与盒内金属片接触良好(可轻晃电池盒,检查是否松动)。步骤2:用导线连接“电池盒正极→灯座(小灯泡)→开关→电池盒负极”。步骤3:闭合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若不亮,检查导线连接是否松动、电池安装方向是否正确。2.串联电路拓展步骤1:断开开关,在原电路中“插入”第二个灯泡(灯座):拆除“灯座→开关”的导线,连接“第一个灯座的负极→第二个灯座的正极”;步骤2:用新导线连接“第二个灯座的负极→开关”;步骤3:闭合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通常比“简单通路”时暗),记录现象。3.并联电路拓展步骤1:断开开关,拆除“灯座→开关”的导线;步骤2:从电池盒正极引出一根新导线,连接“第二个灯座的正极”;步骤3:用导线分别连接“两个灯座的负极→开关”;步骤4:闭合开关,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通常与“简单通路”时亮度相近),记录现象。(三)安全与操作提示1.电池使用:禁止将导线直接连接电池正负极(短路),每次短路实验时间≤3秒,防止电池过热损坏。2.导线连接:确保导线两端的金属夹(或接头)与元件的金属部分紧密接触(可轻轻拉扯导线,检查是否松动)。3.元件保护:轻拿轻放灯泡、电池;若灯泡不亮,先检查电池是否有电(可替换电池测试)。五、评价与拓展(一)课堂评价实验操作:能否规范连接电路,识别并解决“断路”“接触不良”等问题(占比40%)。现象分析:能否准确描述串联、并联电路的亮度变化,归纳电路特点(占比30%)。安全意识:实验中是否遵守安全规范,爱护器材(占比30%)。(二)课后拓展1.家庭实践:观察家中的照明电路(如客厅灯与卧室灯),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尝试画“开关控制多盏灯”的电路设计图。2.科学阅读:推荐《有趣的电路小实验》,了解更多电路应用(如红绿灯、遥控器的电路原理)。实验记录单(示例)实验类型电流路径(描述)灯泡亮度(两个灯泡)故障现象(如拆除一个灯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