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籍记载,周族入主中原后,周朝统治者称颂殷先哲王,文化工作仍由殷旧贵族处理,作册、御史等史官皆由殷人担任。这使殷遗贵族在西周早、中期仍能部分保留其固有文化。据此可知()A.商周文明具有连续性 B.周朝政治保留民主遗风C.商人掌握西周话语权 D.殷商文明程度高于周朝【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周族入主中原后,让殷旧贵族处理文化工作,史官等关键文化岗位也由殷人担任,使得殷遗贵族能部分保留固有文化。这表明周朝在文化层面延续了殷商的部分文明成果,体现了商周文明具有连续性,A项正确;周人需拉拢殷商遗民势力,保留其部分文化特权(如史官职位)属于政治怀柔手段,与“民主”所倡导的权力共享、平等协商无逻辑关联,排除B项;虽然殷人担任文化相关官职,但西周的政治主导权在周族手中,排除C项;题干仅体现周朝对殷商文化的延续,商周文明在不同阶段各有特点,不能简单比较高低,排除D项。故选A项。2.永元四年(92年)和帝规定,“郡国口不满二十万二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永元十三年又下诏,“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这一变化()A.导致了察举制度异化 B.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向心力C.为汉末分裂埋下隐患 D.反映了中央集权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元十三年诏书特别优待边郡,显著降低人口门槛,提高举孝廉频率(如边郡人口10万以上即可每年举一人,而永元四年标准是20万以上才可能隐含每年举荐),体现对边疆地区的倾斜政策,B项正确;察举制“异化”主要指后期出现任人唯亲、门阀垄断等弊端,但题干仅涉及名额调整,未体现制度本质变化或腐败,排除A项;汉末分裂(如黄巾起义后)主因是外戚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此政策发生于东汉中期(92-101年),旨在加强控制,而非埋隐患,时间与逻辑不符,排除C项;政策是中央主动调整,以强化对边疆的掌控,显示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非受冲击;若中央集权弱化,则不会主动优化地方人才选拔,排除D项。故选B项。3.《品官依户纳税敕》规定:“每年税钱,上上户四千文,上中户三千五百文,上下户三千文,中上户两千五百文,中中户二千文,中下户一千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其现任官一品,准上上户税,九品准下下户税,余品并准依此户等税。”这一规定()A.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B.使官员等级观念强化C.推动了安史之乱爆发 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取消官员免税特权,使官员与民户在纳税义务上趋于平等,减少了特权阶层对商业活动的垄断,公平税制可营造更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商业活动,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度,D项正确;社会阶层流动通常与科举制、选官制度等相关,而题干仅涉及“纳税标准”,未直接关联阶层升降,排除A项;官员按品级对应户等纳税,本质是取消官员免税特权,要求其与民户一样按经济能力(户等)纳税,并没有强化官员等级观念,排除B项;安史之乱的根源是节度使权力膨胀、中央集权削弱、社会矛盾激化等,与“品官依户纳税”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4.由表可推知()史料一嘉定癸未(1223年),经讲读官进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史料二嘉熙元年(1237年)……二月卯,诏以朱熹《通鉴纲目》下国子监并进经。史料三威淳甲戌(1274年),经官进读《大学衍义》《资治通鉴纲目》。A.《资治通鉴纲目》具有社会基础 B.统治者推崇《资治通鉴》C.《资治通鉴纲目》重义理尊纲常 D.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资治通鉴纲目》是其对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改编,核心特点是强调“义理”(道德伦理)和“尊纲常”(维护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秩序)。统治者多次在官方场合推广此书,正是因为它符合理学思想,服务于道德教化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C项正确;史料仅涉及官方行为(如进献、下诏、国子监),未提及民间接受度或社会层面的流行,无法推知社会基础,排除A项;史料明确提到的是朱熹《资治通鉴纲目》(或简称《通鉴纲目》),而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书,不能得知统治者是否推崇《资治通鉴》,排除B项;史料仅反映文化教育领域推广特定书籍,未涉及武事或政策比较(如文官与武将地位),无法直接推知重文轻武政策(该政策是宋朝整体国策,但此处证据不足),排除D项。故选C项。5.王阳明在担任两广提督期间,推行“改大留小”措施,即在原土司地方广设土巡检司,以土目担任土巡检,而且可以世袭,成为数量众多的小土官,这样就分散了原先土官的权力。这()A.表明改土归流强化中央集权 B.进一步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反映官方哲学指导边疆治理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原土司地方广设土巡检司,以土目担任土巡检,而且可以世袭,成为数量众多的小土官,这样就分散了原先土官的权力”可知,通过分散土官的权力,王阳明的“改大留小”措施既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又削弱了大型土司的权力,从而增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这有助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改土归流是指将土司统治地区改为由中央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统治,并实行和内地相同的政治制度,但材料描述的是“改大留小”,即在土司地区设立更多的小土官,并未提及废除土司制度,因此不能直接等同于改土归流,排除A项;设立更多的小土官可能会增加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而不一定能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虽然王阳明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材料并未明确提及他的这一哲学思想如何指导了他的边疆治理政策,此外,“改大留小”措施主要是关于行政体制的调整,这一措施本身并不直接反映宋明理学的原则或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6.清代楚辞研究学者中,蒋骥采纳传教士汤若望《新法历书》的内容,介绍望远镜观测的结果,并用西洋地球学说解释《楚辞·天问》中的地理问题。这表明()A.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科学理论 B.传教士借中国传统文化传教C.士大夫经世致用的责任担当 D.西学东渐助力学术研究拓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蒋骥采纳传教士汤若望《新法历书》的内容,介绍望远镜观测的结果,并用西洋地球学说解释《楚辞·天问》中的地理问题”结合所学可知,西学东渐助力学术研究拓展。清代学者将西方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对楚辞的研究中,这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方知识对中国学术研究的推动,使得学术研究得到拓展,D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清代研究者借助西方科学知识研究楚辞,并非单纯说古代文学本身蕴含科学理论,排除A项;题干主要围绕清代学者利用西方知识研究学术,未提及传教士传教相关内容,排除B项;经世致用强调学问要用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题干中主要体现的是学术研究中对西方知识的运用,并非经世致用,排除C项。故选D项。7.1894年输入天津、烟台、胶州三个港口的洋纱为十八万多担,1898年增加至近五十万担,短短四年内增加到264%。这一变化()A.源于政府自救运动失败 B.体现列强侵略手段的调整C.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弹 D.使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94年输入天津、烟台、胶州三个港口的洋纱为十八万多担,1898年增加至近五十万担,短短四年内增加到26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标志着列强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但商品输出规模仍持续扩大。而洋纱输入量四年内增长264%,体现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商品倾销加剧,其进一步冲击中国民族工业的市场地位,激化了群众对洋货的抵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弹,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自救运动指洋务运动,其失败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为标志,但洋纱输入激增的直接原因是《马关条约》后通商口岸开放扩大和关税特权强化,而非洋务运动失败本身,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于中国商品输出规模的持续扩大,没有涉及资本输出(如设厂)的相关信息,难以得出“列强侵略手段的调整”的结论,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因列强无暇东顾而获得发展空间,而1890年代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工业面临更激烈竞争,排除D项。故选C项。8.1915年5月26日,《政府公报》刊登了由满洲贵族荫昌填词,礼制馆作曲,音乐大师王心葵润色的国歌。歌词为: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颠,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这首国歌()A.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被社会厂泛认可和传唱C.迎合了思想解放运动的需要 D.彰显当权者的政治野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颠,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前夕,材料中这首国歌的歌词凸显了当权者的政治意图,其中“华胄来从昆仑颠”中以“华胄”(贵族后裔)自居,呼应袁世凯试图借助“传统权威”重塑统治合法性,“共和五族开尧天”将共和与“尧天”(古代圣王治世)并列,实为用传统帝制话语解构共和理念,为复辟制造舆论基础;“亿万年”直接指向王朝永续,与共和制的“主权在民”“任期制”根本对立。由此可知,袁世凯在复辟前通过修改国歌、恢复祭天祭孔等“礼制改革”,试图构建君主统治的合法性,为复辟君主制度造势,其歌词暴露了当权者背离共和、追求个人集权的政治野心,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歌词通篇未提及“民主”“民权”,反而用帝制符号淡化共和精神,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史实相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全国反袁浪潮已暗流涌动,且该国歌实为袁世凯集团炮制的“复古工具”,缺乏民众基础,“广泛认可”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兴起,主张“民主与科学”,批判专制与礼教,而该国歌宣扬帝制思想,与思想解放潮流截然对立,排除C项。故选D项。9.下面为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的《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节选。该文告的发布主要是因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A.自卫抗战取得重大胜利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政府抗战胜利信心增强 D.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节选内容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在对日宣战布告中提到了过去四年余的神圣抗战以及日本向英、美等友邦开衅,扩大战争侵略行动,因此决定正式对日宣战。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行为使得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国民政府看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增强,所以决定正式对日宣战,C项正确;虽然中国在抗战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文告中并没有提到这是宣战的原因,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在1942年1月1日,晚于题中时间“1941年12月9日”,排除B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是抗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与文告发布的主要原因关联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10.据统计,1949年至1953年间,新中国出版列宁著作43种,印行了370多万册;出版斯大林著作41种,印数达660多万册。1950年5月,中央成立《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从1951年10月到1953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1-3卷先后正式出版,总印数达500多万册。这()A.为建构集体主义价值观奠定思想根基 B.说明新中国的印刷技术迅猛发展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次伟大飞跃 D.体现新闻媒介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列宁、斯大林著作和毛泽东思想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强调无产阶级革命、阶级斗争和集体主义原则。通过大规模出版和学习这些著作,新中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强化了“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导向,A项正确;印数高更多反映的是政治宣传需求和组织动员能力(如政府主导全国发行网络),而非印刷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中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印刷技术尚未实现显著突破,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次伟大飞跃”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C项;1953年时中国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完成),此时仍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表为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这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重要工农产品发展情况城乡居民存款比上年增长14%钢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2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8868万吨,比上年增长9.6%45644万吨,比上年增长3.1%14764亿元4.7%19.9%12.1%A.“三权”分置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B.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已经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D.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钢产量、粮食产量、城乡居民存款等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钢产量、城乡居民存款都有不同程度增长,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是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C项正确;“三权”分置是2014年提出的,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排除A项;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阿那克萨哥拉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和自然现象的理性解释,被雅典公民驱逐出城邦;阿尔克迈翁试图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人体和疾病,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A.法律有保守和狭隘性 B.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C.缺乏科学与理性精神 D.民主政治发展受到阻碍【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阿那克萨哥拉和阿尔克迈翁因为他们的理性解释和实验观察而被惩罚,这表明当时的雅典社会更倾向于宗教神学的解释,而不是科学和理性的探索。阿那克萨哥拉和阿尔克迈翁的遭遇反映了古代雅典社会在宗教神学的影响下,对科学和理性探索的压制,B项正确;虽然陪审法庭的判决可能反映出法律的保守性,但材料更主要地体现了宗教神学对科学理性的排斥,而非法律的狭隘性,排除A项;古代雅典在某些时期和领域确实表现出科学与理性精神,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缺乏科学与理性精神,排除C项;题目中的情况虽然发生在民主政治的背景下,但主要反映的是对科学和理性的压制,而不是民主政治本身的发展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3.他的著作强调了个人自由、情感和自然的重要性,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和哲学的重要灵感来源。通过他的作品,浪漫主义者找到了反抗现代社会机械化和道德腐化的理论基础。他还主张()A.开明君主制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说 D.自由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他的著作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和哲学的重要灵感来源,并为浪漫主义者提供了反抗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考虑到浪漫主义文学和哲学经常强调个体自由和情感表达,与人民主权的理念相吻合,人民主权强调人民的权力和自由,符合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C项正确;开明君主制更多体现的是君主对国家的仁政和睿智管理,与浪漫主义强调的个体自由和情感表达不完全吻合,排除A项;三权分立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制衡机制,与浪漫主义的核心理念关系不大,排除B项;自由主义虽然与个体自由有关联,但它更侧重于经济政策,而不是情感和个体表达,与题意不完全对应,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反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童工在煤矿中劳动的绘画作品,该图描绘的情景()A.反映英国政府漠视儿童教育问题 B.坚定了有识之士改造社会的决心C.源于工业革命后劳动力资源匮乏 D.促进了英国煤矿行业的急速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这幅图描绘了童工在狭小的煤矿巷道中,光着上身拖曳矿车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高强度的劳动。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人阶级,特别是童工的悲惨境遇,他们面临着长时间的工作、微薄的工资和极差的工作环境。这幅图是后人绘制的,用以反映那个时代工人阶级的劳动状况,有利于坚定有识之士改造社会的决心,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高强度的劳动,而非儿童教育问题,排除A项;随着工业革命后,机器的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解放出来,人数增加,而非匮乏,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高强度的劳动,与英国煤矿行业的急速发展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15.甘地指出:“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这反映了()A.印度民族具备对抗英国的实力 B.非暴力主义根植于印度文明C.团结一致抗击英国是唯一出路 D.无产阶级是反英斗争的主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目引用了甘地的一段话,大意是:甘地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并不是因为印度弱小,而是因为他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这句话反映了甘地对非暴力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印度自身力量的信心,甘地强调非暴力主义是印度力量的体现,说明非暴力主义与印度文明的传统和精神密切相关,B项正确;甘地确实提到“印度的力量”,但“对抗英国的实力”更倾向于武力对抗,而甘地主张的是非暴力主义,因此不完全匹配,排除A项;“团结一致”和“唯一出路”过于绝对,且题干未直接提到“团结”或“唯一出路”,偏离了非暴力主义的核心,排除C项;甘地的非暴力运动是全民性的,并未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作用,且题干未提及阶级问题,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1950年苏联全体职工月平均货币工资为64.2卢布。1952年,苏联小麦每公斤按9.7戈比(1卢布=100戈比)出售,马铃薯4.7戈比,蔬菜19.2戈比,牛肉20.3戈比,猪肉67.2戈比,牛奶25.2戈比。这两则史实()A.有助于解释“苏联模式”的弊端 B.反映了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成果C.可用于比较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 D.体现了苏联低工资高物价的困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2年,苏联小麦每公斤按9.7戈比(1卢布=100戈比)出售,马铃薯4.7戈比,蔬菜19.2戈比,牛肉20.3戈比,猪肉67.2戈比,牛奶25.2戈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月均工资64.2卢布,按1卢布=100戈比计算,月均收入约6420戈比,食品以主食和肉类为例,其中基本食品价格较低,但牛肉、猪肉、牛奶等动物蛋白类食品价格显著偏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滞后,食品供应结构性失衡。基本粮食(如小麦、马铃薯)因集体农庄强制征购政策,价格被人为压低,掩盖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而肉类、乳制品等因畜牧业发展不足,供应稀缺,价格相对高昂。低工资与“部分食品低价、部分高价”的组合,反映了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民生领域长期投入不足的弊端,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始于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1952年尚未启动,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仅提供全体职工工资和城市零售价格,未涉及农村居民收入、农产品收购价或农村市场价格,缺乏城乡对比的直接数据,难以得出“比较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苏联的“低工资”属实,但是基本生活物资价格较低,优质食品(肉类、乳制品)价格较高,反映了消费品结构单一、供需失衡,而非普遍意义上的“高物价”,而是“结构性物价问题”,“工资高物价的困境”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以后王安石的官方形象:亡国祸首,千古罪人;北宋以后王安石的学术形象:所学不正,其主张皆异端;北宋以后王安石的民间形象:在话本中沦为猪狗。——李华瑞《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材料二北宋儒学的主流其实是王安石所代表的新经学和司马光所代表的新史学。这是熙宁、元祐党争的学术核心所在,二程在其时没有太大的社会影响力。——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北宋后王安石的不同形象进行历史解释。(2)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另选一位历史人物,围绕“人物形象与时代变迁”展开论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1)官方形象:南宋主流士大夫为北宋灭亡开脱罪责,将北宋灭亡归咎为王安石及其新法,因此将他列为千古罪人。学术形象: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为竞争儒学正统地位,认为王安石代表的新经学派学术不端。民间形象:市民阶层认为王安石的经济变法加重了百姓负担,所以在话本中将其比为猪狗。(2)示例:孔子人物形象变化折射了时代变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不同时代刻画了不同的孔子形象,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孔子不仅被视为文化偶像,还得到了官方的尊崇。宋明时期,理学兴起,孔子的形象深入到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世界,并通过科举考试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成为儒家道德与智慧的完美化身。近代维新变法时,康有为为减少变法阻力,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被视作封建文化的代表,成为被批判和打倒的对象。综上所述,孔子的人物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他的形象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价值的重塑。当代社会,我们仍需从孔子及其思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解析】【小问1】官方形象:根据材料“亡国祸首,千古罪人”可知,南宋主流士大夫为北宋灭亡开脱罪责,将北宋灭亡归咎为王安石及其新法,因此将他列为千古罪人。学术形象:根据材料“所学不正,其主张皆异端”可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为竞争儒学正统地位,认为王安石代表的新经学派学术不端。民间形象:根据材料“在话本中沦为猪狗”可知,市民阶层认为王安石的经济变法加重了百姓负担,所以在话本中将其比为猪狗。【小问2】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另选一位历史人物,围绕“人物形象与时代变迁”展开论述,可选取孔子这一人物,可确定论题为:孔子人物形象变化折射了时代变迁。其次,结合孔子的思想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不同时代刻画了不同的孔子形象,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如汉武帝时期,有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刚好契合这一政治建设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孔子不仅被视为文化偶像,还得到了官方的尊崇;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理学兴起,孔子的形象深入到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世界,并通过科举考试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成为儒家道德与智慧的完美化身;近代维新变法时,因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所以康有为为减少变法阻力,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了宣传新思想,批判封建旧思想,孔子被视作封建文化的代表,成为被批判和打倒的对象。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孔子的人物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他的形象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价值的重塑。当代社会,我们仍需从孔子及其思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5年,英资丽如银行在香港、广州设立分支机构,该行曾在香港发行纸币。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开设造币厂铸造银元,所铸银元与外国银元一并行用,正式开始了中国官铸银元的历史。此后,各省以广东银币模式为标准,纷纷设厂铸造,自铸银元不断增加。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在上海成立,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1900年,广东造币厂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开始铸造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广铸铜元。近代中国货币又添一种金属铸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遂由过去主要使用银两制钱变为主要使用银元、铜元。1905年,清政府在天津设造币总厂,中央政府始加入银元铸造行列。1908年,清政府设立交通银行,发行纸币,规定无论公私出入款项,应缴一切库款官款,纸币都与现银无异,一律通用。民国建立后,国家银行实力增强,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大量建立,纸币的发行更为广泛。1920年,上海有银炉24家,银炉的组织形式,都是家庭手工业性质,区别只是规模大小。银炉铸出的银锭必须送到公估局评估重量和成色,达到或者超过最低标准者方可进入流通领域。公估局是近代才出现的新机构,是适应近代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而产生的。1924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出版了《国家商业汇兑要览》,编制了“十九省重要城市流通货币的概况表”,罗列了不同地区货币使用情况。如上海,通用银币以袁头币最为流行,其次为江南、湖北、广州、大清龙洋……银两虽只有二七宝银一种,但平砝(重量标准)却有六种。通用纸币的本国银行就有十多家。——摘编自贺水金《不和谐音:货币紊乱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民生》(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况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货币紊乱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货币紊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答案】(1)特征:本位不明,主辅币不清;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中央、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与非官方发行的货币并存;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区域内货币流通的多样性并存。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长期动荡的社会局势;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的倾轧。(2)延缓了货币的近代化进程;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不利于统一、公平、高效的财政税收制度的建立;加剧了通货膨胀。【解析】【小问1】特点:据材料“……罗列了不同地区货币使用情况。如上海,通用银币以袁头币最为流行,其次为江南、湖北、广州、大清龙洋……银两虽只有二七宝银一种,但平砝(重量标准)却有六种。通用纸币的本国银行就有十多家”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币制混乱,既有银币、龙洋,即使是宝银按重量就分为六种,主币和辅币不清,本位不明;据材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遂由过去主要使用银两制钱变为主要使用银元、铜元。……银炉铸出的银锭必须送到公估局评估重量和成色,达到或者超过最低标准者方可进入流通领域”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市场流通既有银元、铜元,也有经过近代机构公估局评估后进入流通领域的银锭,即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据材料“1908年,清政府设立交通银行,发行纸币,规定无论公私出入款项,应缴一切库款官款,纸币都与现银无异,一律通用。民国建立后,国家银行实力增强,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大量建立,纸币的发行更为广泛”及材料“1920年,上海有银炉24家,银炉的组织形式,都是家庭手工业性质,区别只是规模大小。银炉铸出的银锭必须送到公估局评估重量和成色,达到或者超过最低标准者方可进入流通领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市场流通的既有中央、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也有非官方发行的货币并存,如1920年上海银炉24家,均为家庭手工业,其铸出的银锭也进入流通领域;据材料“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开设造币厂铸造银元,所铸银元与外国银元一并行用,正式开始了中国官铸银元的历史。此后,各省以广东银币模式为标准,纷纷设厂铸造,自铸银元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既有本国银元流通,也有外国银元流通,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区域内货币流通的多样性并存。原因: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有资本主义入侵,内有封建势力的盘剥,政治局势长期动荡。【小问2】影响: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货币紊乱”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下,中国近代货币紊乱,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延缓了货币的近代化进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据材料“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开设造币厂铸造银元,所铸银元与外国银元一并行用,正式开始了中国官铸银元的历史。此后,各省以广东银币模式为标准,纷纷设厂铸造,自铸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硬质合金混合料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醋醋酸菌分离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琴弦制作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印染烧毛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贝雕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新版2025秋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1单元第1课 我画自己 2课时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一 任务一 认 识 服 务 行 业
- 银行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银行行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时鲁滨逊漂流记》课件
- DB31/T 1052-2017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放射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
- 陪玩俱乐部转让合同协议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2025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平面设计要点课件
- 生产计划与调度操作手册
- 食品防欺诈培训课件
- 室内墙体拆除合同全文
- 江苏苏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13篇(截至2024年)
- 体育行业反兴奋剂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