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专项试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专项试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专项试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专项试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专项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文言文词汇与句式掌握专项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仔细阅读题目,认真作答,看看你的眼睛够不够毒,能不能准确捕捉到每一个细微的差别,这可是考验你平时积累的时候了哦!)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孝顺父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吃)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数:屡次)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为是其智弗若与(为:因为)B.河水清且涟猗(且:并且)C.可以一战(以:凭借)D.项伯乃夜走沛公(乃:于是)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明白了道理。B.他的演讲很精彩,使我们都听入了迷。C.我们要从小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D.关于节约用水的问题,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5.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B.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C.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D.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B.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C.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D.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B.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C.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D.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为是其智弗若与2.为是其智弗若与B.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C.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D.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B.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C.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D.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为是其智弗若与2.为是其智弗若与B.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C.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D.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B.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C.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D.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为是其智弗若与2.为是其智弗若与B.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C.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D.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B.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C.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D.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为是其智弗若与2.为是其智弗若与B.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C.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D.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学而时习之2.时而射鸟B.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食言而信C.1.吾欲之南海2.南北朝D.1.河水清且涟猗2.且放白鹿青崖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根据句意和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这可要考验你的记忆力了,看看你能不能把学过的知识都回忆起来,填入空格中,让句子变得完整起来。)1.子曰:“三人行,。”2.饮水思源,。3.己所不欲,。4.逝者如斯夫,。5.等闲识得东风面,。6.莫愁前路无知己,。7.山重水复疑无路,。8.河水清且涟猗,。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0.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实际考试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希望你在考试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记住,平时的积累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句子或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这可是考验你辨别能力的时候了,要仔细看清每一个句子,想想它是否符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千万别马虎了哦!)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读作“shuì”,意思是“愉快”。()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杜甫的《春日》。()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读作“sì”,意思是“吃”。()10.“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中的“数”意思是“屡次”。()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回答。这可是考验你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时候了,要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最清晰的表达,把问题回答清楚。)1.简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2.请列举《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名句。3.解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哲理?5.请简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而非现代汉语中的“吃”。选项A、B、D的解释均正确。2.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是“因为”的意思;“河水清且涟猗”中的“且”是“并且”的意思;“可以一战”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项伯乃夜走沛公”中的“乃”是“于是”的意思。只有B项中的“且”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3.C解析:此题考查病句辨析。“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明白了道理”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他的演讲很精彩,使我们都听入了迷”中“使”字多余,应去掉;”我们要从小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没有语病;”关于节约用水的问题,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中”关于……的问题“句式杂糅,可改为”节约用水,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4.A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5.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食言而信”中的“食”意思是“违背”,引申为“吃”。选项A中的“时”分别是“按时”和“不时”;B中的“之”分别是“去”和“方位词”;C中的“且”分别是“并且”和“暂且”。6.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河水清且涟猗”中的“且”是“并且”的意思;“且放白鹿青崖间”中的“且”是“暂且”的意思。选项B、C、D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均不同。7.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食言而信”中的“食”意思是“违背”,引申为“吃”。选项A中的“时”分别是“按时”和“不时”;C中的“之”分别是“去”和“方位词”;D中的“且”分别是“并且”和“暂且”。8.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是“因为”的意思;“河水清且涟猗”中的“且”是“并且”的意思;“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项伯乃夜走沛公”中的“乃”是“于是”的意思。只有C项中的“食”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9.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是“按时”的意思;“时而射鸟”中的“时”是“不时”的意思。选项B、C、D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均不同。10.D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是“去”的意思;“南北朝”中的“南”和“北”是方位词。选项A、B、C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均不同。11.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食言而信”中的“食”意思是“违背”,引申为“吃”。选项A中的“时”分别是“按时”和“不时”;C中的“之”分别是“去”和“方位词”;D中的“且”分别是“并且”和“暂且”。12.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食言而信”中的“食”意思是“违背”,引申为“吃”。选项A中的“为”分别是“因为”和“成为”;B中的“且”分别是“并且”和“暂且”;D中的“之”分别是“去”和“的”。13.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是“按时”的意思;“时而射鸟”中的“时”是“不时”的意思。选项B、C、D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均不同。14.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为”是“因为”的意思;“河水清且涟猗”中的“且”是“并且”的意思;“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项伯乃夜走沛公”中的“乃”是“于是”的意思。只有B项中的“且”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15.C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是“去”的意思;“南北朝”中的“南”和“北”是方位词。选项A、B、D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均不同。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必有我师焉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2.不忘本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饮水思源”意思是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不忘本。3.勿施于人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4.不舍昼夜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5.处处皆春景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意思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春风的面貌,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6.天下谁人不识君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没有知己,天下有谁不识你呢。7.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意思是山峦重重,水流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时,突然看见柳树茂密,鲜花盛开,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8.源远流长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河水清且涟猗,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水清澈,水波荡漾,源头很远,水流很长。这里用“源远流长”来形容河水的绵长。9.是马也千里可食也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出自《马说》,意思是喂马的人不知道这匹马能跑千里而喂养它。这里补充完整句子,意思是这真是一匹千里马,可以吃千里远的草。10.良相良将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填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意思是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秦始皇的缘故,被派到外面带兵。这里用“良相良将”来形容扶苏和秦始皇,意思是好的宰相和好的将领。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意思是“愉快”,读作“shuì”。2.×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不是孔子本人编写的。3.√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理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4.√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表达了时间宝贵的哲理。5.√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6.×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不是杜甫。7.√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理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和安慰。8.√解析:此题考查名句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表达了在困境中忽然发现希望的道理。9.×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读作“sì”。10.√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中的“数”意思是“屡次”。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简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答: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