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24.3《“探界者”钟扬》分层作业目录基础达标题 1能力提升题 5拓展培优题 10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诞生(dàn)
一刹那(shà)
撕碎(sī)
缺陷(xiàn)B.凝聚(níng)
依赖(lài)
典型(xíng)
履行(lǚ)C.求援(yuán)
专横(hèng)
辜负(gū)
角色(jiǎo)D.仁慈(cí)
奇葩(bā)
渊源(yuān)
秩序(zhì)【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一刹那”的“刹”应读chà;C.“角色”的“角”应读jué;D.“奇葩”的“葩”应读pā。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荡)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诵),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创)。”这是钟扬为2016年刚刚竣工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自博馆”)撰写的一段文字。他参与了500多块图文展板的写作。很少有人知道,这细腻而又富有文(彩/采)的文字,竟出自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理工男之手。如果说,采种子是钟扬的“主业”,那么科普则是他最爱的“副业”。(节选自叶雨婷《“探界者”钟扬》)2.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跌宕起伏
欢诵
悲怆
富有文彩B.跌荡起伏
欢诵
悲创
富有文采C.跌宕起伏
欢颂
悲怆
富有文采D.跌荡起伏
欢颂
悲创
富有文彩3.下列语句中的引号的作用和画横线语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航天员在“天空课堂”演示微重力实验。B.北斗卫星构建“太空罗盘”导航全球。C.某地“环保整改”后污水仍直排长江。D.中国式现代化强调“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4.赏析选文第一段文字的表达效果。【答案】2.C3.D4.①排比,运用“从……到……”的句式,增强了语势和节奏感,清晰展现了生命演化的进程。②比喻,将生命演化比作“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将抽象的地质年代和生物演化具象为可感知的旋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生命演化的动态性和复杂性。③拟人,“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一句赋予生命历程以人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④对比,通过“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的对比,突出生命演化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强调了进化过程中的繁荣与衰败、生存与灭绝的辩证关系。【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第一处:“宕”可意为拖延、放纵,与“跌”结合,形容事物多变,或故事情节曲折;“荡”有摇动、摆动之意,但侧重指物理摆动或情感波动。语境形容演化乐章多变,应用“宕”。跌宕起伏:指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第二处:“颂”,赞颂;“诵”,朗诵。语境强调的是对生命诞生与繁盛的赞美,而非朗诵,应用“颂”。欢颂:欢乐地颂扬。第三处:“怆”,悲伤、凄凉,侧重内心情感;“创”,伤害、创伤,侧重身体或心理受伤。此处与悲连用,表悲伤情感,应用“怆”。悲怆:指悲伤凄惨。第四处:“采”,文采,强调文学修养或才华;“彩”,色彩、光彩,强调物理或表面光彩。此处是形容文字,应用“采”。“富有文采”,非常有才华,或指辞藻华美。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画横线语句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讽刺或否定。D.表示突出强调。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①“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连用三个“从……到……”句式,构成排比,以递进式的结构展现了生命演化的宏观历程,同时增强了文本的节奏感和气势。②将生命演化的过程比作“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使得科学描述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生命演化的复杂动态过程。③“欢颂”和“悲怆”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类情感,以此来形容生命的繁盛与灭绝,使冰冷的生物学术语变得富有温度,更能引发读者的共情。④“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生命演化过程的矛盾统一性,强调了进化过程中的繁荣与衰败、生存与灭绝的辩证关系。(23-24高一上·河北石家庄·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A对中小学生来说,钟扬可以称作“科学队长”了。他连续7年多次为全国中小学生义务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任学校科学顾问。来自上海实验中学的一位同学就深受他的感染。“①当时去听教授讲座,一下子就被钟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教授年龄最小的学生,并开始跟随他学习科学……听他的课,你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在钟老师的指引下我慢慢爱上了科学。”这位同学说。“做科学传播是件好事情,我当然支持啊!”在钟扬的鼓励下,同学们在学校开设了“学与做科学社”。另外,钟扬还帮这个社团撰写舞台剧脚本,并利用零碎时间帮助同学们排练。钟扬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精力做科普?他的学生认为,与其说科普,不如简单地说是他愿意教人。②“钟老师觉得对中小学生的思维教育乃至科学教育非常重要,他想着要把大学专业教材改成符合小朋友的音频故事,想着要为孩子们写一本科学故事书,想着去中学给科学社的孩子们上课,B还想着开设更系统化的科学营……”他的学生说。5.文中加点字“你”如果改为第一人称“我”,表意就会发生变化,请简要说明。6.标点符号往往使表达更具张力。请从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引号或省略号的表达效果。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述不当,请加以修改,使表达准确简洁,逻辑严密。【答案】5.①原文中“你”是泛指,可以指每个人;用“你”,表示对钟扬讲课生动性的普遍感受;②“我”特指听课学生本人,指代范围小;“我”表现的是个人感受,说服力变弱。6.示例一:A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引号使“科学队长”的称谓醒目又耐人寻味,凸显钟扬在科普方面的引领作用。示例二:B处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完;突出钟扬想法之多,对科普之热情。7.①当时去听讲座,一下子就被钟教授生动的演讲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他年龄最小的学生。②他觉得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乃至思维教育非常重要,他想着要把大学专业教材改成适合小朋友的音频故事。【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使用词语的能力。“听他的课,你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你”是泛指,可以指每一个听过钟扬课的人;用“你”,表示对钟扬讲课生动性的普遍感受,含有赞美叹服的意味;若是“我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则“我”是特指,指说话的听过课的学生本人,只代表他自己,指代范围小;“我”表现的是个人感受,说服力变弱。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处,可以称作“科学队长”,即不是真正的“科学队长”,故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引号使“科学队长”的称谓醒目又耐人寻味,凸显钟扬在科普方面的引领作用,生动而有情味。B处,“他想着要把大学专业教材改成符合小朋友的音频故事……还想着开设更系统化的科学营……”,结尾的省略号是列举钟扬一系列想法后的省略,表示语意未完,还有很多想法,突出钟扬想法之多,对科普之热情。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原句用了三个“教授”,表达啰嗦,全句应用一个“教授”,其他省略或用代词“他”指代,使表达简洁即可。②语序不当,文段围绕钟教授的科普工作展开,应先谈及“科学教育”;另外,原句“符合小朋友”,搭配不当,改为“适合小朋友”。二、课内理解8.下列对文本《“探界者”钟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钟扬母亲和妻子的回忆,从侧面表现了他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形象。B.文章引用钟扬《生命的高度》中的一段话,既照应小标题“生命延续”,也为后文钟扬在受到生命警告后更加拼命做了铺垫。C.文章倒数第2段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钟扬生命戛然而止的遗憾。D.文章在报道钟扬的事迹时注重以言写人,既引用钟扬自己的话,也引用朋友、亲人、同事的话来表现人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探究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C.“比喻”错误。文中倒数第2段“未来,他还希望在成都或上海建立青藏高原研究院,让上海的红树林实现自由生长,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但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故选C。9.下列对文本《“探界者”钟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扬的父亲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为了避嫌,不让他以在读生的身份提前参加高考。B.钟扬最喜欢蒲公英,最讨厌椰子,这两类植物的种子也大都是人们不喜欢的。C.“2017年9月25日,戛然而止”,文章用十分遗憾的笔触描写了钟扬生命的终结。D.“没事,我很好”,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钟扬还带病工作,表现了一个科学家忘我的工作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钟扬最喜欢蒲公英,最讨厌椰子”错误。文中确实写钟扬最喜欢蒲公英,最讨厌椰子,但这是钟扬调侃的话。至于“这两类植物的种子也大都是人们不喜欢的”,就是无中生有了。故选B。(24-25高一上·河南信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千万颗飞扬的种子徐鲁一粒种子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或许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在荒原上,在沙漠里,在岩石底下,甚至在水泥墙壁的缝隙里,我们都看到过种子的神奇力量。老一辈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早年写过一篇幻想性质的科普故事《蒲公英》,故事的主人公有蒲公英、鸢尾花和紫罗兰,也有默默生长在岩石缝隙里的茅草们:春天到来时,总是顽强的茅草的种子,最先从岩隙里萌发出来,交给大地一片蓬勃的绿色。①______钟扬还在少年时,就是同学们眼里的“种子选手”。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创建“少年班”。少年钟扬凭着“学霸”的实力,考入中科大第三期“少年班”。梦想的种子就像洁白的蒲公英花球,从少年的手中,朝着远方飞扬起来……1984年,刚满20岁的钟扬从中科大毕业,来到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花木葱茏的植物园,成了他痴迷的乐园。他在植物研究所工作了15年。春兰秋菊,夏荷冬梅,伴随着他的青春芳华。美丽的梦想之花迎风盛放。意气风发的钟扬,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计算机室,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生物学青年实验室,还创建了一个水生植物室。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常绿。2000年,钟扬离开武汉,来到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一个新的机缘,给他梦想的种子插上了更加有力的翅膀,他把目光投向了植物学研究更远的远方。②______2001年,适逢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西藏地区。钟扬闻讯,迫不及待地报名要求到西藏去。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成了西藏大学一名普通的植物学教授。这时候,古老的青藏高原和皑皑雪山,向他张开了阔大的怀抱。两千多种独特的植物,六千个能结种子的高等植物物种,就像美丽的格桑花海,正在高原上等待着他。草原,是跑马的地方;盐池,是养骆驼的地方。“青藏高原,是高原植物种子的宝库,这里才是植物学家应该来的地方哪!”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收集种子的人”。在雪山下,在风雨中,在高高的悬崖边,在深深的峡谷里……他用了5年在野外奔波的时间,才渐渐适应了高原反应。这个坚强的人,每天有着旺盛的工作激情,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做疲惫。只是他暂时还不知道,因为体质特点的不同,高原缺氧的环境,对他的心肺功能造成了看不见的损伤。2002年,38岁的钟扬和他志同道合的妻子张晓艳,收获了他们“爱的硕果”——一对双胞胎的儿子。小哥俩儿出生时,钟扬正在研究一种红树植物。他用植物名字给两个儿子起名为:云杉、云实。钟扬到西藏后不久,心中就有了一个美丽又清晰的目标:一定要摸清青藏高原的生物“家底”,去发现和辨认出每一个被遗忘的物种。钟扬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付出了16年的时光,在这些遥远的地方,留下了采集野生植物标本的足迹。人们粗略地计算过,钟扬在青藏高原上走过的总行程,早就超过了10万公里;他和学生们采集到的植物种子,多达4000万颗。③______传说中有一种古老的“风花”,它长在雪谷而开在悬崖,要找到它和得到它,需要付出一生作为代价;它遥远又亲近,飘忽又朦胧,多少人舍弃一切幸福去追寻它,而一旦靠近了,就会离不开它。就像神奇的“风花”一样,在高寒气候下生长的植物,它们的生命也在慢慢地、神奇地进化。而钟扬的心,也越来越被“风花”一样的高原植物所“蛊惑”,一旦靠近了,就真的再也离不开它们有时,为了采集到某些珍稀的植物样本和种子,他带着学生要进入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或者攀登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科学研究的每一步,都是对人类毅力的挑战。”钟扬这样鼓励着年轻的学生们,同时也激励着自己,“上不得昆仑山,怎能盗得来灵芝仙草?”有一天,钟扬惊喜地发现了一种内核比较光滑的毛桃。为了不损坏种子的完好度,他发动全课题组的老师和学生,小心翼翼地帮着“啃”毛桃,啃出的桃核再小心地刷干、擦干,晾干后,再送入琳琅满目的种子库。他把精挑细选出的5000颗桃核,仔细地保存在样本瓶子里。有的种子样本,可能要存放上80年到120年,留给未来的研究者们。④______2015年5月,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钟扬突发脑溢血。幸好被及时发现送到了医院,才保住了生命。医生再三强调,他的身体已不适合在高原工作。但一想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钟扬很快又从医院返回了高原。同事们明显看到,因为多次受到高原病的折磨,他的脸已经浮肿。钟扬却淡淡一笑,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但我想为未来留下希望。”他心中的“希望”,也是他的梦想:一是收集到更多植物的种子;二是在藏区播撒和培养更多人才的种子。他想象着,未来的日子里,有无数像蒲公英花球一样人才的种子,飞翔在辽阔美丽的青藏高原上……2017年9月25日,一个令人痛惜的日子。钟扬在去往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他生命的年轮,停止在了53岁。2019年2月18日,钟扬入选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这位扎根大地的科学家,无愧于这样的颁奖词:“超越海拔6000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16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种子选手”“梦想的种子”等说法,体现了钟扬在研究种子方面的天赋,以及他对种子的痴迷与热爱。B.钟扬之所以去青藏高原,是因为这里是高原植物种子的宝库,特别是古老的“风花”,更吸引着他去探究。C.钟扬不但希望收集到更多植物的种子,还希望培养更多人才的种子,相比之下,后者对他来说更加重要。D.颁奖辞之中的“不求雕梁画栋”,赞美的是藏波罗花,实际上也是钟扬专心科研,淡泊名利品质的体现。11.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强调种子神奇的力量,既引入了作品的主题,也暗示了钟扬的精神。B.文中多处写到花,如蒲公英、格桑花、风花,每种花都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C.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记录钟扬的经历,具有真实感,也暗含着作者的敬仰之情。D.文章以“感动中国”颁奖辞结尾,高度概括了钟扬的一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12.请仿照《“探界者”钟扬》,提取文中词语,在横线处为本文主体部分拟写四个小标题。13.“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本文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体现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请在文中任选三处并简要分析。【答案】10.D11.B12.①种子选手;②收集种子的人;③盗来灵芝仙草;④为未来留下希望。13.①报名支援西藏。钟扬迫不及待地报名要求到西藏去成了西藏大学一名普通的植物学教授,为了梦想,不畏艰难,挑战自我。②给两个儿子起名为:云杉、云实。双胞胎的儿子出生时,钟扬用植物名字给两个儿子起名,他将事业与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③发动老师和学生“啃”毛桃。啃出的桃核再小心地刷干、擦干,晾干后送入种子库,为了科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④脑溢血后从医院返回高原。他希望收集更多的种子,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了梦想,甘于奉献,不计个人生死。⑤用5年在野外奔波的时间适应高原反应;行程10万公里,采集植物种子多达4000万颗。体现其坚强、充满旺盛的工作激情,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A.“体现了钟扬在研究种子方面的天赋,以及他对种子的痴迷与热爱”错误,“种子选手”体现的是钟扬“学霸”的实力,“梦想的种子”强调的是钟扬的梦想,两者没有体现钟扬的“研究种子方面的天赋”以及“对种子的痴迷与热爱”。B.“特别是古老的‘风花’,更吸引着他去探究”说法不当,根据“传说中有一种古老的‘风花’”“也越来越被‘风花’一样的高原植物所‘蛊惑’”可知,“风花”是传说中的植物,文中是将高远植物比作“风花”。C.“后者对他来说更加重要”错误,原文为“他的梦想:一是收集到更多植物的种子;二是在藏区播撒和培养更多人才的种子。他想象着,未来的日子里,有无数像蒲公英花球一样人才的种子,飞翔在辽阔美丽的青藏高原上”,并没有比较哪个更重要,选项于文无据。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B.“每种花都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说法不当,“就像美丽的格桑花海,正在高原上等待着他”中的“格桑花”,象征着钟扬对西藏的向往,没有象征“顽强生命力”。另外,根据第二段内容,文中也没有明显体现出蒲公英的生命力。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拟写小标题的能力。①首段谈到,钟扬少年时就是同学们眼里的“种子选手”,后来他梦想的种子插上了更加有力的翅膀,美丽的梦想之花得以盛放。这一部分内容围绕“种子选手”展开,可拟题为:种子选手。②前半部分提到“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收集种子的人’”;后半部分阐述这个人具体怎样在收集种子,故可拟题为:收集种子的人。③主要阐述钟扬怎样采集珍稀的植物样本和种子,“他带着学生要进入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或者攀登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上”“上不得昆仑山,怎能盗得来灵芝仙草”,以“盗来灵芝仙草”比喻采得珍贵的种子,可拟题为:盗来灵芝仙草。④这一部分主要阐述钟扬工作的意义,钟扬自己说:“每个人都会死去,但我想为未来留下希望。”可拟题为:为未来留下希望。13.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特征的能力。①文中有“2001年,适逢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西藏地区。钟扬闻讯,迫不及待地报名要求到西藏去。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成了西藏大学一名普通的植物学教授”“‘科学研究的每一步,都是对人类毅力的挑战。’钟扬这样鼓励着年轻的学生们,同时也激励着自己”,可知,报名支援西藏。钟扬迫不及待地报名要求到西藏去成了西藏大学一名普通的植物学教授,为了梦想,不畏艰难,挑战自我。②“一对双胞胎的儿子。小哥俩儿出生时,钟扬正在研究一种红树植物。他用植物名字给两个儿子起名为:云杉、云实”,双胞胎的儿子出生时,钟扬用植物名字给两个儿子起名,他将事业与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③“钟扬惊喜地发现了一种内核比较光滑的毛桃。为了不损坏种子的完好度,他发动全课题组的老师和学生,小心翼翼地帮着‘啃’毛桃,啃出的桃核再小心地刷干、擦干,晾干后,再送入琳琅满目的种子库。他把精挑细选出的5000颗桃核,仔细地保存在样本瓶子里”,发动老师和学生“啃”毛桃。啃出的桃核再小心地刷干、擦干,晾干后送入种子库,为了科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④“他心中的‘希望’,也是他的梦想:一是收集到更多植物的种子;二是在藏区播撒和培养更多人才的种子”,脑溢血后从医院返回高原,“医生再三强调,他的身体已不适合在高原工作”。但他希望收集更多的种子,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了梦想,他不顾医生的嘱托,甘于奉献,不计个人生死。⑤“他用了5年在野外奔波的时间,才渐渐适应了高原反应”“总行程,早就超过了10万公里;他和学生们采集到的植物种子,多达4000万颗”“这个坚强的人,每天有着旺盛的工作激情,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做疲惫”,用5年在野外奔波的时间适应高原反应;行程10万公里,采集植物种子多达4000万颗。体现其坚强、充满旺盛的工作激情,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金边柏刘庆邦柏树绿色的叶子,边沿有一点发黄,像镶了一道金边。这样的柏树,被人们称为金线柏,或金边柏。这棵金边柏,原本生长在一座千年古城的苗圃里,被它的主人买下来,移栽到这里。起苗的时候,它的根部带着一些老娘土,主根和根须都包裹在老娘土里。一只用蒲草编成的袋子,套在金边柏根部的老娘土上,上面用稻草绳紧紧扎住,扎成大大的、圆圆的一坨。它不像杨树、桐树、梅树等树苗,移栽时是棵树,显得头重脚轻。金边柏下面因带有一大包湿土,显得颇有分量,很是自重。金边柏被人从苗圃里刨出来时,虽然带了一大坨土,它还是有些故土难离的感觉,未免有些失落。主人把它装进轿车的后备厢里,出了城先向东南走,上了高速公路又向西南走,不知道要把它带到哪里去。后备厢像只大铁箱,没有窗户,也不通风,它觉得有些黑,也有些闷,几乎想哭。车开了一会儿,金边柏发现,后备厢里除了它,还放有一些别的东西。那些东西有白馒头、白酒、金元宝、冥币和黄纸。金边柏只顾对古城恋恋不舍了,一开始没弄明白,主人在它身边放这些东西干什么。随着轿车离古城越来越远,金边柏突然明白,主人带它去哪里,拿它派什么用场。当它明白后,不仅是伤心的问题,甚至有些吃惊,有些悲哀。原来,随着春风吹拂,柳枝婀娜,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主人要回到他农村老家的墓园,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烧纸,祭祀。后备厢里放的那些东西,就是为祭祀亲人准备的。作为祭祀仪式的最后环节,主人会在墓园里挖一个坑,把它栽进去。这就意味着,它要从城市来到乡村,从高处来到低处,从集体生活变成单一生活,从繁华变成落寞,今生今世就要和逝去的人待在一起。天哪,这可如何是好!可是,金边柏自己也知道,它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它的那些同类,有的被移栽到公园里,变成景观植物;有的被移栽到马路边,形成一道绿篱;还有的被移栽到形制古朴的大盆子里,修剪成富贵人家的盆景。这些可能它都预想到了,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它却被不由分说地拉到了一块坟地里。天上下起了小雨。金边柏听说过,唐朝的诗人把清明雨说成“断魂雨”。以前它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在清明期间的雨中并没有断魂的感觉。现在,当它自己孤零零地站在这里,当还带着凉意的雨水淋湿了它的全身,它才有了断魂般的悲伤。金边柏没有管住自己,还是哭了,泪水流了出来。雨在下,泪在流,分不清它脸上流下的是雨水还是泪水。雨点儿落在它的叶片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听来像是它在轻声哭泣。金边柏旁边的坟脚上,长有一棵楮树的根。楮树的根本来已经发芽了,并抽出了细细的树条。人们在清明节前上坟时,用锋利的镰刀把树条齐根削去了,削得连一片叶子都不剩。好在人们并没有把它连根刨,所以它的根还保留着。它听见了金边柏的哭泣,看见了金边柏在流泪,叫金边柏老金,问老金哭什么。听见问话声,金边柏吃惊不小,遂停止了哭泣。它低头瞅了瞅,才瞅到了楮树的根。那土黄色的根在地面只露一点点头。被树根发现它在偷偷哭泣,金边柏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它没说自己哭什么,但也没否认自己的哭泣,只说:没什么,谢谢您!楮树根说:您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您心里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依我之见,来到这里,您不但不应该有什么自卑,有什么悲伤,而且应该自豪,应该高兴才是。这话怎么说?楮树根又把老金叫成了金大哥,说:金大哥,您身份高贵,气度不凡,我很敬佩您。您是被人请到这里来的,是这里的正宗。因为您一年四季都不落叶,代表着冬夏常青。因为您能活百年千年,代表着人类对长寿的向往。所以,您来到这里,一定会受到这里后代人的推崇和保护。金边柏在雨中连连点头,说:谢谢您,谢谢您!您说的这些我还真的没想到。我的话还没说完,您还想听吗?想啊。下雨天反正也没啥事,那咱们就接着聊。我刚才给您说的话,是比较而言,是相比我们这些生长在坟地里的杂树和野草而言。别的我不说,就说我们楮树吧,我们的来路就不够正大,也不够光明。说了不怕金大哥看不起,我们楮树是麻嘎子(喜鹊)拉屎拉到这里来的。麻嘎子吃了成熟发红的楮桃子,顺便把楮桃子里包含的种子也吃进肚子里。楮桃子甜甜的果肉被麻嘎子消化了,吸收了。种子在麻嘎子的肚子里消化不掉,麻嘎子飞到坟地里拉屎,顺便把种子拉到了这里。说来我们应该感谢麻嘎子,等于麻嘎子把我们生在这里,麻嘎子等于是我们再生的父母。就因为我们是野生的,一岁一枯荣,形状也不足观,人们认为我们有碍观瞻,就不待见我们。一见我们发出来,必除掉我们而后快。我在这里已经长了三年,他们每年都毫不留情地把我除掉两回。一回是清明节前,我刚发芽儿,刚抽出枝条,他们就用镰刀把我割掉了。另一回是阴历的十月初一之后,经过半个春天和一个夏天的生长,我发出了三根枝条,长得都有一人高了,他们一把抓住我的腰,生生把我割掉了。金大哥您看看,我们在他们眼里多么低贱,我们的日子多么难过。倘若我们也哭的话,泪水比雨水都多,三天三夜都流不干啊!作为楮树,我们也有自己的脾气,也有自己的志气,他们不是讨厌我们吗,不是不想让我们活吗,我们偏要活下去。幸运的是,我们的根已经扎到坟里了,他们忌讳刨坟,就没法刨出我们的根。只要我们的根还在,发芽、抽条就不成问题。您低头瞅瞅,我的新芽儿又快发出来了。(有删减)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杨树、桐树等裸根移栽的树不同,金边柏移栽时根部带着一大坨老娘土,所以并不显得头重脚轻,这让人觉得它颇为自重。B.金边柏在苗圃生活时,并不认同清明雨是“断魂雨”的说法,现在它身处墓园,孤单地淋着雨,终于感受到了断魂般的悲伤。C.楮树根亲切地称金边柏为“老金”“金大哥”,而金边柏却并未对楮树根以兄弟相称,始终客气地称其为“您”,刻意保持着距离。D.金边柏一年四季都不落叶,还能活百年千年,寓意常青、长寿,因此被人买来种在墓园里,野生野长的楮树根对它很羡慕。1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赋予金边柏和楮树根以人类的思维与情感,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这样故事会显得生动有趣。B.画波浪线句子通过描写雨点儿的细碎声响,营造出静谧、凄凉的氛围,烘托出金边柏内心的悲伤。C.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如“麻嘎子拉屎拉到这里来的”,楮树根的这一口语化表述,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D.除采用全知视角外,小说还分别从金边柏和楮树根的视角进行叙述,这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故事的发展。16.当金边柏明白主人要带它去哪儿后,“不仅是伤心的问题,甚至有些吃惊,有些悲哀”。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7.小说结尾部分楮树根讲述自身经历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D16.①从繁华的城中苗圃移栽到冷清的乡下墓园,金边柏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对故土的不舍、眷念以及巨大的环境落差使它感到伤心。②金边柏以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午餐科学搭配课件
- 硬笔点画教学课件
- 课件桥梁教学课件
- 应急处置培训课件
- 课件标准尺寸
- 课件末班教学课件
- 儿童创意口罩设计入门
- 表演基础全套课件
- 课件显示快捷方式
- 锂电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人际关系题人际关系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畜牧站动物检疫员招聘考试重点知识点梳理与解析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 土地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2025-2030中国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路线与经济性分析报告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Unit 1 This is me!第5课时 Integrati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
-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专题突破教学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试题库及答案
- 新沪教牛津版九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全校教学质量提升会上校长讲话:把每一节课教好是我们最实在的荣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