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_第1页
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_第2页
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_第3页
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_第4页
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RJ第一节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第五章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1自然灾害严重新教材知识优化练读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

(

)①分布广

②频繁发生③集中在夏秋季④种类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B解析读图可知,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种类多,①④正确;无法从图中看出频繁

发生和集中在夏秋季,②③错误。故选B。2.自然灾害与频发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干旱、洪涝——华北地区B.滑坡、泥石流——东北地区C.海啸、冰雹——西南地区D.台风、泥石流——西北地区A解析读图可知,华北地区易发生干旱、洪涝灾害,A正确;滑坡、泥石流多集中在西南地区,B错误;西南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没有海啸灾害,C错误;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受台风影响较小,且泥石流多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D错误。故选A。知识点2除害兴利并举(2024山东济南期末)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网络,救灾物资品种不断丰富,为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读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图,完成3—4题。3.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的特点为

(

)①空间上呈分散性②大多数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区③高原、山地地区多,平原、丘陵地区少④都分布在所在省区人口最多的省会城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呈分散性,①正确;大多数分布在

东部季风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区,②正确;少部分分布在高原、山地地区,③错误;喀什、渭南、格尔木不是省会城市,④错误。故选A。4.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是我国规模最大、应急能力最强的储备库。推测下

列属于成都储备库常备救灾物资的有

(

)①帐篷、棉被、棉衣裤

②冲锋舟、橡皮艇、救生圈③发电机、挖掘机、直升机

④矿泉水、方便面、鲜牛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解析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主要应对成都周边的自然灾害。四川省西部多高原、山地,中东部多盆地、丘陵,地震、洪灾多发。帐篷、棉被、棉衣裤、冲锋舟、橡皮艇、救生圈、发电机、挖掘机等物资需要常备,①②正确;直升机购置、维护成本高,可以在灾害发生后紧急从相关部门调动,③错误;矿泉水、方便面、鲜牛奶都有一定保质期,不便于长期存储,④错误。故选A。知识点3自救互救(2025山西运城期末)山西某学校社团开展“防震演练活动”,下面是某个同学利

用所学地图知识绘制的学校防震逃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逃生路线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审题提导解答本题需要了解避震方法,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答题线索

6.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防震避险、安全自救的常识,社团成员准备了校园宣讲材

料。下列宣讲内容正确的是

(

)A.紧靠建筑物B.转移到空旷场所C.抱紧电线杆D.躲进最近的楼内B下图示意长江上游某区域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与地质灾害数量。据此完成7—9题。

新中考能力强化练7.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雨量越大的月份,地质灾害数量一定越高B.6月份,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最多C.9—12月,降水量减少,地质灾害数量不变D.5—7月,降水量增大,地质灾害数量增多D8.该区域内地质灾害主要是

(

)A.地震

B.洪涝C.火山喷发

D.滑坡、泥石流D解析该区域为长江上游地区,多山地,且降水集中,在雨季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D。9.地质灾害高发时期,为保障出行安全,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

)①及时了解降水情况和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②地质灾害多发路段注意观察,快速通行③加强防范意识,避免进入沟谷、河岸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④偶遇地质灾害发生时,近距离围观拍摄留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落实防灾减灾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每个中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处理灾害,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措施能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危害的有

(

)①利用卫星和雷达加强灾害监测②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③大规模进行人口迁移

④加强遇灾自救方法教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解析利用卫星和雷达加强灾害监测能提前做出预警,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能

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加强遇灾自救方法教育能增强防灾意识,以上措施能有效降低

自然灾害危害,①②④正确。大规模进行人口迁移涉及多项工作,耗时长,不符合

实际情况,不是降低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③错误。故选B。11.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

)

DABCD解析地震来临时,要迅速逃离到空旷的地区,若在高楼层,应及时躲避在小开间的墙角,而不是跳楼,A错误;雷电发生时,不可以在树底下躲避,避免被雷击,B错误;台风来临时,应及时躲进室内,不应该在广告牌下避风,C错误;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有利于躲避泥石流,D正确。故选D。12.(2024福建泉州永春县期末改编)寒潮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某校地理小组对其进行探究性学习。图1示意我国70年来各月寒潮次数,图2示意我国平均每年寒潮出现次数的分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探究一:判时间(1)寒潮发生次数最多的是____月,主要是由____(冬/夏)季风造成的。冬11探究二:查地点(2)受寒潮影响频次最高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越往南每年受寒潮影响频次越

少。我国大范围地区受寒潮影响时,成都却是一副“众人皆冻我不冻”的姿态,主

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周高的四川盆地内)成都地势较低,北部东西走向的秦岭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位于中间低、内蒙古高原探究三:析影响(3)寒潮给人们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