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甲醇洗超限设备吊装方案分段版_第1页
低温甲醇洗超限设备吊装方案分段版_第2页
低温甲醇洗超限设备吊装方案分段版_第3页
低温甲醇洗超限设备吊装方案分段版_第4页
低温甲醇洗超限设备吊装方案分段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温甲醇洗超限设

备吊装方案分段版

文档仅供参考

低温甲醇洗超限设备组对吊装

施工方案

编制:张国涛

审核:朱文俊

批准:荣晓东

中化二建晋煤工程项目部

2月17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

4.地脚螺栓及垫铁

5.设备到货原则及对场地的要求

6.塔类设备的组对焊接

7.设备吊装

8.塔类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9.质量保证措施

10.安全技术措施

11.环境保护措施

12.劳动力计划

13.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

14.施工进度计划

文档仅供参考

1.工程概况

1.1晋城煤业集团高硫无烟煤洁净化利月1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

工程低温甲醇洗装置有9台大型超限塔类设备。拟采用300吨履

带吊进行吊装。本方案根据现有资料及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编

制。

L2超限设备技术数据表

规格、型预计梯预计附

序设备

位号号子平台单重⑴带管道总重T

号名称

(mm)重量(T)重量(T)

粗煤气DN4000X上段:80.14

1E61201109.1177.697

脱硫塔45356下段:78.457

变换气DN2400X上段:62.926

2E61202104155.396

脱硫塔49830下段:78.47

CO2吸DN3200/30上段:79.064

3E612O3154.1206.857

收塔00X50520下段:108.693

CO?闪DN3600X上段:64.0

4E6120481.5139.5

蒸塔38830下段:66.0

H2s闪DN2600X上段:23.5

5E6120573.460.9

蒸塔32150下段:27.0

二次吸DN2800X上段:24.995

6E61206155.8124.915

收塔54300下段:79.12

热再DN3800X上段:43.8

7E612071()4.1117.56

生塔45060下段:59.66

甲醇DN1200X

8E612O86整体到货1.720.03

水塔28040

文档仅供参考

尾气吸DN3600X

9E612094整体到货3.834.22

收塔16400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⑥考

低温甲醇洗塔设备设计要求

序水压试验要求气密试验要

设备位号名称壁厚mm主体材料无损检测热处理要求备注

号Mpa求Mpa

0.69(立忒)R-nilflOO%)整体消除应分段到货

1E6I20I粗煤气脱硫塔16().5509MnNiDR

1.1(卧试)MT-I(坡口、内外表面)力热处理立式组爆

4.5(立试)R-PIKIOO%)整体消除应分段到货

2E6I202变换气脱硫塔343.609MnNiDR

4.97(卧试)MT-I(坡口、内外表面)力热处理立式组爆

4.5(立试)RT-1KI00%)炉内整体焊分段到货

3E61203C6吸收塔453.609MnNiDR

5.0(卧试)MT-I(坡口、内外表面)后热处理立式组焊

0.257.63(立试)RTIKI00%)分段到货

4E6I2O4CO则蒸塔16/220.2-1.3(WMnNiDR整体热处理

0.320.75(卧试)MT-I(坡口、内外表面)立式组焊

0.25~1.63(立试)RT-IKIOO%)参见厂家作分段到货

5E61205H2s闪蒸塔16,^140.2-1.309MnNiDR

0.32~1.75(卧试)MT-I(坡口、内外表面)业指导立式组炸

0.25(立成)RT-IKIOO%)分段到货

6E61206二次吸收塔140.209MnNiDR整体热处理

0.75(卧试)MT-1(坡口、内外表面)立式组焊

0.38~0.63(立试)20R(正火)RT-III(20%)参见厂家作分段到货

7E612O7热再生塔160.3

0.42~0.47(卧试)20MT-I(角焊级外表)业指导立式组焊

0.39(立试)20R(热轧)

8E61208甲醇水塔120.3RT-IIK20%)无整体到货

0.64(卧试)20

0.125(立试)20RRT-IIK2O%)

9E61209尾气洗涤塔10+3无无整体到货

0.26~1.2(卧试)O9Crl8Ni9PTJ(角焊缝)

文档仅供⑥考

文档仅供参考

2.编制依据

2.1晋城煤业集团高硫无烟煤洁净化利月1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

工程低温甲醇洗塔类设备装配图

2.2〈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85

2.3〈钢制塔类容器〉JB/T4710-

2.4〈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2.5〈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

2.6〈塔器设计技术规定》HG20652-

2.7大型设备吊装手册及相关起重机吊装性能表。

2.8履带吊性能参数表

2.9总包提供招标文件中的设备一览表及设备的到货状态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施工前设备图纸、设备平面布置图、管口方位图等技术文

件已齐全,并经图纸会审。

3.1.2施工方案已批准,对作业组已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

训。

3.2基础验收及处理

3.2.1设备基础已经施工完毕,具备安装条件,并办理了中间交

接。

3.2.2基础验收的基本要求如下:

3.2.2.1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测量记录及设备基础有关施工技术

文档仅供参考

文件,基础应明显地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轴线,相应的建构筑物

上还应标有坐标轴线。设计要求做沉降观测的设备基础,应做出沉

降观测水准点。

3.2.2.2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

3.2.2.3基础睑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周围土方应回填、夯实、整

平。

3.2.2.4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

土、积水等均应清理干净,预埋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

置垫铁部位的基础表面应凿平,且面积应大于垫铁。

3.2.2.5基础各部尺寸及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

1基础纵横轴线±20

2基础各不同面标高0

3基础平面外形尺寸±20

4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20

5凹穴尺寸+20

6基础上平面不水平度5mm/m全长10mm

7基础垂直度5mm/m全长10mm

预埋标高(顶端)+20

8

地脚螺栓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测量)±2

3.2.3放置垫铁的基础表面应铲平,水平度应不大于2/1000(mm)o

3.3现场准备

3.3.1施工现场具备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条

文档仅供参考

件。

3.3.2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起重设各和作业机具齐全,劳动力

充分,能够保证连续施工。

3.3.3现场用电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3.3.4塔类设备按照既定的到货顺序及到货时间陆续进厂,具备安

装条件。

3.3.5设备吊装前,所有梯子平台部分应随设备一起进行吊装(不

包括栏杆部分),设备的防腐工程施工完些,保温层应待设备吊装完

毕后进行。对于设备所附管道,应根据总承包商图纸及材料的到货

计划以决定是否携带吊装。

4.地脚螺栓及垫铁

4.1预埋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地脚螺栓的铅垂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螺栓长度的5/1000;

4.1.2螺栓上的油脂、铁锈和污垢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加以保护;

4.1.3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塔底座环间的接触应良好;

4.1.4螺母上端螺栓螺纹部分应露出两个螺距。

4.2地脚螺栓上一般应配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高度超过20米的

塔,考虑到风载荷等因素的影响,宜增加一个锁紧螺母,若设计图纸

有具体要求,则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进行;地脚螺栓应对称紧固,受

力均匀。

4.3设备的负荷垫铁组承受,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

文档仅供参考

求:

4.3.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垫铁组应尽量靠近地

脚螺栓;

4.3.2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视塔底座的刚性程度确定,一般为500

mm左右;

4.3.3有加强筋的塔底座,垫铁应垫在加强筋下面。

4.4采用平垫铁或斜垫铁找平时,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放置垫铁处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铲平,其尺寸应比垫铁每边

大50mm;

4.4.2直接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两垫铁的斜面

要相向使用,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偏斜角度应不超过3°,

斜垫铁下面应有平垫铁;

4.4.3应尽量减少每一组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四块,并应少用

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风调整后

应将各块垫铁互相点焊牢固;

4.4.4每一组垫铁均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垫铁表面的油污

等应清除干净;塔体找平后各组垫铁均应被压紧,可用0.25公斤手

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

中小型塔(小于等于80吨)的垫铁组高度一般为30〜60nlm,大

型塔(80吨以上)的垫铁组高度一般为50~10()田叫其它设备的垫铁

组高度一般应大于30nlm;

设备调整后,垫铁应露出塔底座环外缘10〜20mm;垫铁组伸入

文档仅供参考

底座环底面的长度应保证裙座受力均衡;找正后的垫铁组应整齐平

稳,接触良好,受力均匀;调整后的垫铁组应露出设备底座板外缘

10〜20mm,垫铁组的层间应进行定位焊。

设备安装完毕应填写"安装纪录"和“垫铁隐蔽纪录”。

5.设备到货原则及对场地的要求

5.1设备的到货情况分析

5.1.1根据总承包单位所提供的资料,除尾气洗涤塔、甲醇水塔整

体到货外,其余设备均分两段到货。

5.1.2根据设备到货情况,吊装施工应按照先里后外,先大后小,先

安装的设备不得影响以后设备的吊装原则进行,根据低温甲醇洗设

备布置图,低温甲醇洗管廊暂不施工,以免影响吊车移位。低温甲

醇洗框架部分应暂不施工,为大型设备的现场组对及吊装提供场

地。

5.1.3设备到货前必须提前通知施工单位,并不得随意变动到货时

间和顺序,如必须变动应提前和施工单位沟通,以便对整个施工及

时进行调整。

5.1.4考虑到卸车方便且节省费用,大型设备要尽量集中到货,集

中卸车。塔类设备到货卸车示意图附后。

5.1.5设备卸车可采用现场150吨履带吊车进行,根据其到货时间

及重量,也可利用现场组对用300吨履带吊车及120吨汽车吊进行

卸车。

5.2设备到货周围场地要求

文档仅供参考

塔类设备运输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主要运输道路

要平整、且无障碍物,各主要路口回转半径满足车辆要求。为满足

此条件须做以下事宜:

5.2.1对于现场临时道路不能满足设备运输车辆回转要求的,则需

对现场临时道路周围进行辗压、铺垫块石,以保证运输车辆止常通

行。

根据现场道路实际情况,低温甲醇洗装置区净化办公楼与煤气净化

开闭所中间道路作为设备进厂主要路线,对其敷设25mm厚碎石垫

层,碾压处理。5#路作为设备倒运道路,E61206、E61208进厂时应

优先考虑本路线。

5.2.2吊车行驶、吊车站位、设备停放位置的地基处理

施工现场道路不利于重型设备运输和卸车;土建基础施工后基

础标高都将超出地面,使起重机械无法近靠设备基础。为顺利、安

全满足设备运输吊装,必须对现场进行地面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对低温甲醇洗周围的道路及场地应进行辗压夯实处理,吊车站

位处要填铺块石,增加地面承载力。碾压处理方法为:18~21吨压

路机碾压,保证其地耐力达到200KPA,敷设碎石厚度应达到20mm,

且需在吊车行走路线敷设25nlm厚钢板。

吊装施工时对吊装有影响的建筑工程材料要全部清理走,施工

现场要清理干净,不能影响大型吊车回转作业。

履带吊车站位及行走处需敷设钢板,汽车吊支腿需钢板铺垫。

施工场地处理工程量汇总:

文档仅供参考

项目处理方法场地作用处理范围工程量

运输道路机设备运输,设120m宽65m

50装载机清理7800m2

械场地平整备堆放长

道路及场地18-21压路机碾设备堆放,厂120m宽65m

7800m2

碾压夯实压内运输长

吊车行走路

装载机敷设,压路线,设备运输4000m2,15mm

敷设块石600m3

机碾压路线,设备堆厚

放场地

履带吊车行1600X800()X

25mm厚钢板43.2m2

走路线,20六块

30mm厚钢1600X1600X

汽车吊支腿10m2

板30四块

5.2.2设备进厂路线及组对场地区域划分见附图。

6.设备吊装

6.1吊装方法选择

6.1.1本工段最重、最高的设备是C02吸收塔(E61203),规格为

DN3200/3000X50528,重量206.8吨,分两段吊装。履带吊如能满

足此设备的吊装要求,其它设备的吊装均可用此吊车进行吊装就

位。(设备重量包括梯子平台及附属管道重量;设备吊装吊耳出厂

时自带)

6.2履带吊选择

根据CO?吸收塔及热再生塔的重量和高度以及履带吊的性能表,

拟采用CC1400型300吨履带吊进行吊装。

6.3具体吊装方法

6.3.1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文档仅供参考

a设备吊装前,设备基础应验收合格。

b基础预埋螺栓要清理干净,复测预埋螺栓的尺寸(中心距、高度)

并要和设备底座逐一落实,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吊装。

c用螺帽对预埋螺栓逐一拧紧检查,检查拧紧是否顺利,不合格的

要及时修补。

d设备吊耳检查合格,具备吊装条件。

e设备组对用的临时爬梯、平台、临时加固件均已制作完毕,组对

用工具、机具准备齐全。

f设备垫铁布置处麻面铲完并经检查合格,每组地脚螺栓旁要预先

布置4〜8组斜垫铁且要初步找平完毕。

g设备正式平台制作完毕并焊接在设备上,如吊装条件不允许时,

可先将平台支撑先焊在设备上,以便于以后施工。

h设备吊装时综合考虑,将需要附带的设备钢平台及设备顶部管线

附带,进行吊装计算时考虑此部分重量。

6.3.2吊装数据核算

a选取吊装难度最大的CO?吸收塔进行吊装核算,CO2吸收塔的吊装

方法:

DC。2吸收塔重:206.857吨,基础高度为:0.3米,地脚螺栓高

度为570mnio

2)设备到货要求:分2段到货,上段重89吨(包含平台及顶

部管线),下段重U7.8吨,根据塔的尺寸,下段高度约为29.8米,

上段高度约为20.7米。

文档仅供参考

3)吊装机械:选用CC1400型300吨履带吊主吊,120吨汽车吊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溜尾进行设备吊装就位。

b受力分析

1)C()2吸收塔下段吊装,跨距12米,直接用CC1400型300吨履

带吊就位。本方案仅作上段重量校核。上段重89吨,高度

50.4mo

2)吊车选用:根据上述条件,“1400型300吨履带吊在跨距

12叫杆长66m,SSL工作状况,超起配重40t,吊重能力为144吨。

见CC1400型履带吊性能表。

文档仅供参考

◎性能表LiftingcapabilitytableofSSL

Crawlerwidth:7.25mBallast:120tSuperliftrabius:13mSlewRange0-3600

LifunccipuE叫UJM4SSL

I'liwlrv.KMI.*.Bdlast:l2{hSupedirtutHuszlJmKu”?:>

MunhroilWilli、叫5h

MM

HdlMt

<14(112n16(1

R/du.|

9141i-U

10IIIIIIISR

12IMdoKI)•ISK

14l(J5141:110IX

I/.H5122I4J15AIM

W:lUM126小l-W

61M?113147

225579102117133

2447m72irrv

417:-4・别■I

烈JT?56'((>yij1115

JOA351防小9、

M27435873IB

期23375061小

9博324456h\

M162X:195ni:J

mi1424二>55

Si.12九40岫

心1

581。1928J7

TIM

10121124•1

12121124*

14KIA124山

16a121.4143

18Tlnl126I5»

,,i的))?Bl

>27XIIMm1^1

*1柚W必121

X419蹴5««1

283?56"590102

in51加33W

u42怵72睚

<x一・465I>,"r•r・

421931•M*6u

4616一•J84958

50132131M52

M112130547

VC9p?27奶42

62s1725.M.锹

c受力计算:

P=KX(Q+q)

P一计算载荷

K一动载系数取1.1

文档仅供参考

Q一设备重量为89吨

q一吊装绳索具等重量约3吨

P=l.IX(89+3)=101.2(吨)

小于吊车额定载荷,因此能够进行吊装。

d是否碰杆复验:

吊装高度:h=62m

吊车杆长:L=66m

吊车臂宽:c=2.8m

吊臂边设备中心距离:a^l2.6m

塔顶可能碰杆处:b

塔高:hl=50.塔

文档仅供参考

(h-hl)/h=b/a

b=a(h-hl)/h=12.6(62-50.3)/62=2.38m

塔直径6=3m

R=(1)/2二1.5m

b>R

经复验:QUY300型300吨履带吊在上述状况下吊装时不碰杆

能够作为主吊使用。

6.3.3绳索准备与计算

6.3.3.1受力分析

每根绳子受力为

F=P/4*l/cos30

平衡梁

p/4(两端用双股绳

每股受力p/4)

绳索受力分析

6.3.3.2绳索计算

文档仅供参考

根据吊装E61203二氧化碳吸收塔下段起吊重量,初选曲65-

6*37+1-170钢丝绳,总破断力为218.5吨,钢丝绳受力为FW

120/4*l/cos30°=34.64t,安全系数n=F破/

F=218.5/34.64t=6.31满足要求。因此可采用此规格钢丝绳4根,

每根18米。

溜尾抬吊钢丝绳选择①52-6X37+1-170钢丝绳,取22m0

6.3.4卡环准备与计算

6.3.4.1卡环销轴计算

计算轴应力

销轴最大弯矩为M=P(a+b)/8

抗弯截面模量W=3.14*1/32

销轴正应力为。,=M/W=2.978P/d2

计算剪应力

销轴受剪力。二P/2

销轴截面面积A=3.14d2/4

销轴剪应力T=40/3A=0.849P/d2

按第四强度理论求得合应力。盒二。:+3T2=3.32P/d?W[。J

销轴的木才质为Q255A,屈月艮极限。s=24^26kg/mm2,取。s=25kg/mm;

安全系数为K=2,

[oi]=os/K=12.5kg/mm2=0.0125t/mm2

d»V3.32P/[o)]=16.3VP

6.3.4.2卡环本体计算

文档仅供参考

根据曲梁弯曲公式,并考虑强化系数,卡环本体环曲线部分中点的

应力:

2

。2=2.9697P/d.<[o2]

卡环本体材质为Q235A,屈服极限。s=24kg/mm2,安全系数为K=l.5

22

[o2]=os/k=16kg/mm=O.016t/mm

V2.9697P/[O2]=13.62VP

序号卡环规格及数量备注

1150吨4个

250吨4个

直径D的计算:由拉应力公式知道P/[2(D-d)b]役[。2]

求得D2d+P/2b[。2]

6.3.4.3根据以上公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卡环选用规格见下表:

6.3.4.4卡环结构图形如下

文档仅供参考

卡环受力分析图

6.3.5平衡梁准备与计算

6.3.5.1对于轴耳型吊耳,应选用吊装平衡梁。SP型吊耳则不采

用吊装梁。

6.3.5.2塔平衡梁选用①273X12的无缝钢管制作,在钢管端头

焊有-490X370X10的钢板,每端用4个螺栓与槽钢夹具将吊索加

紧固定。为了不割钢丝绳,随吊索角度焊有挡板过渡,并磨成圆滑

过渡。

平衡梁受力分析如下图。

人起吊

*总力

平衡梁受力分析示意图

6.3.5.3平衡梁校核

钢管横截面面积A二(D-3)Ji6

求得:

文档仅供参考

0273X12无缝钢管截面面积A=(273-12)X3.14X10=8258.2mm2,

钢管的惯性矩J=n(D-d4)/64d=D-25

计算得回转半径r2=J/A

0273X12无缝钢回转半径为3100mm

长细比入=L/r当10W入<40时,A=L018,B=0.0023,

则:折减系数①二A-B人

由于PxWPtgn300

计算得。士/①AW[。]时满足要求

其中P=(Q+Q卡+Q绳)/2(t),平衡梁材质为

20#[。]=25/l.6Kg/mm2=156Kg/mm2=0.0156t/mm2

根据以上公式平衡梁参数见下表:

序设备位吊耳位置以上PPxLX①重量o

号号设备直径(mm)(t)(t)(mm)(mm)(mm)(t)(t/mm!)

CO2吸0.0074

1320012034.64310021.500.970.13

收塔满足要求

6.3.6吊耳检查

6.3.6.1设备吊装采用设备自带吊耳。吊耳的牢固性是设备吊装

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吊耳的检查是必要的。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

点要求。

6.3.6.2吊耳的几何尺寸、焊角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6.3.6.3吊耳外观锈蚀程度及变形程度。

6.3.6.4必要时应用着色探伤检查焊缝是否有裂纹等缺陷。

6.3.7吊装加固

文档仅供参考

吊装加固可在内部预焊件上采用钢管进行十字加固,钢管采用

108*10高压钢管。确保内部均匀受力,且组合件刚度不小于设计

所提供壳体刚度。吊装加固简图如下:

中也I—

II皿JL-

♦册M■妃Q

技术要荥

】.连镇板与塔体•焊镇处萧开双面55°城口,所有焊缝的母角商

度不得低于较薄和原件厚度,厚道均为连续岸,焊境不得有夹泊

.气孔.裂纹笔块能,

7塔类设备的组对焊接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备到货情况,E61208、E61209塔整体

吊装,其余分段到货塔器进行空中组对。

7.1塔类设备空中组对

7.1.1先进行下段塔体的吊装就位。

7.1.2待下段塔体找平、找正、螺栓紧固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上

段塔体的吊装组对工作。

7.2塔类设备组对技术要求

7.2.1塔设备的组焊工作应严格按照装配图组装,依据焊接工艺进

文档仅供参考

行。

7.2.2设备组对前,应对其结构尺寸进行复验,对于复验不合格的

项目,应提交相关单位,做出处理意见。

7.2.3筒节组对要求:

7.2.3.1上部筒节与下部筒节组对时,应对标不线进行确认,保证

筒节相对位置正确性。

7.2.3.2组对前应仔细检查筒节对接口的椭圆度,以保证组对时的

坡口间隙,坡口间隙具体数值按照厂家的焊接作业指导书中规定执

行。

7.2.4组对过程中应检查对口错边量,错边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对口处钢板的厚度6s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允许偏差

12〜20Wl/45s

20〜40W5

4()〜50Wl/85s

7.2.5上下段筒体组对,其直线度偏差不大于0.5L/1000+5mmo采

用垂线测量后再用经纬仪测量。

7.2.6筒体对接环缝处形成的棱角E应小于或等于壁厚S的10%加

2mm,且不大于5mm;用长度不小于300mm的直尺检查。

7.2.7塔体空中组对时,为保证焊接坡口间隙,大型吊车应按照厂

家作业指导书中所规定焊缝间隙将上段筒体保持稳定,至焊缝焊接

完毕后方可卸钩。

7.2.7上下段筒体对接坡口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不应有裂

痕、分层和夹渣等缺陷。

7.2.8筒体等部件组装后,施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其内外侧边缘不

文档仅供参考

小于12mm范围内的油、污垢、锈、毛刺等清除于净,对不预热的

焊接接头区域内的湿气,焊前应清除,应在焊缝两侧采取防止飞溅

的措施。

7.2.9塔体组装时的点固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a筒体等部件组装的点固焊焊接工艺,应与止式焊接的要求相同。

b筒体组装时焊缝接点固的焊道长度在30〜50nlm,焊道应有足够的

强度,点固焊焊接宜采用回焊法,使引弧焊和熄弧焊点均在焊道内,

对不清根的焊缝,由点固焊引起的缺陷,应及时处理。

c焊接要求预热的场合,点固焊焊接亦必须按相同要求进行预热,

其预热温度应取要求预热温度的上限,预热范围在焊缝两侧各不得

小于150mm.

d卡具应采用与设备相同或焊接性能相似的材料及相应的焊条,焊

接工艺与正式焊接的要求相同。

e吊耳及卡具等拆除后,应对其焊缝的残留痕迹进行打磨修整,并

认真检查,修整后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厚度。

f塔组装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填写组装记录。

7.3塔体焊接(详见设备制造厂家现场焊接作业指导书)

7.3.1焊接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

7.3.2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

施焊:手工焊时风速大于10m/s;相对湿度大于90%;雨、雪环境。

7.3.3安装组对用工装夹具,组对点焊和工卡具焊接要按正式焊接

工艺要求进行。

文档仅供参考

安装组对用临时平台及工装夹具,组对点焊和工卡具焊接要按正式

焊接工艺要求进行。工卡具和组对平台与设备的焊接采用J427电

焊条。

组焊平台如下图所示:

1500

角钢圈和立柱为N50*5

7.3.4焊缝在焊完外侧后,用气刨在焊缝内侧清根。

7.3.5如在有风时组焊,应在平台上安装防风挡板。

7.3.6焊缝消氢处理

a低温钢现场组正确环焊缝在焊后应立即进行后热消氢处理。

b采用液化气火焰消氢处理方法,宽度为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

三倍。

文档仅供参考

7.3.7焊接检验

a焊接外观检查,焊后将焊缝两侧的飞溅、卡具焊痕打磨干净,焊

缝渣皮清理干净。

b焊缝无损探伤检查按川4730-进行检验。

c无损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有国家劳动部门的考核证明。

d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必须根据相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组对

焊缝进行相应比例的射线探伤。

e焊缝需返修时,应将缺陷清除干净,必要时可采用表面探伤检验

确认。

f待补焊部位应开宽度均匀、表面平整、便于施焊的凹槽,且两端

有一定坡度。

g焊缝同一部位返修不宜超过二次。

h返修超过二次时,应经焊接责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批准,另行编

制焊接返修工艺,且返修焊缝性能和质量应与原焊缝相同。

7.3.8设备的液压,气密性试验

设备的液压、气密性试验由厂家指导,我方进行配合作业。

7.3.8.1变换气脱硫塔、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气密性试验,因现场试

压设备达不到3.6Mpa的试压条件,因此应待甲醇合成压缩机调试

完毕后,使用压缩机进行设备的气密性试验。

7.3.8.2E61208.E61209由厂家在厂内进行液压、气密性试验,

合格后整体到货。现场对设备对接焊缝进行100%焊缝探伤检验。

是否进行现场试压,应根据厂家指导进行。

文档仅供参考

7.3.8.3其余设备均分为两段到货,待现场吊装组焊完成后,进行

液压和气密性试验。(分腔设备现场仅对组对焊缝所在腔体进行水

压及气密性试验)

7.3.8.4塔设备液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试验前所有附件及其它与塔体焊接的构件应全部焊接完工并检

验合格。

b试验前应保证有洁净水源。

c试验前资料应齐全。

7.3.8.5液压试验在塔设备组对完毕安装就位、塔体安装找正固

定后进行。

7.3.8.6试验时应向塔内缓慢充满水,并打开设备顶部排气孔。充

满水后应缓慢升压到规定压力,停压30分钟,然后将压力降到设计

压力保持30分钟,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无可见的异常

变形,无渗透,不降压为合格。

7.3.8.7在充水前、充水时、充水至50%,充水至75%、充满水

后、放水时、放水后按预先标定的观测点作基础沉降观测,其中充

水至50%和75%时,应停止注水,静置观察24h,观测沉降情况,无异

常情况方可继续充水。各阶段均应详细记录基础下沉情况。如发

现过大不均匀沉降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水,并报告设计、监理和总

承包商,确定处理措施。

7.3.8.8在试压过程中如有发现泄露应立即停止充水,不得带压修

复,需泄压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文档仅供参考

7.3.8.9液压试验合格后应将水及时排净,不得将水排在基础附

近。

7.3.8.10液压试验合格后在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前,塔上

的安全装置、阀类、压力计、液面计等附件及全部内件均应装配

齐全,并经检验合格。

7.3.8.11气密性试验的气源选用的气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

7.3.8.12气密性试验应缓慢升压至试验压力,保持30分,同时喷

肥皂水的方法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件有无微量气体泄露,无泄露

不降压为合格。

7.3.8.13气密性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塔内的气体及时经过排气装

置排放。

7.3.8.14塔类设备水压、气密性试验所需盲板、螺栓、垫片等手

段用料由厂家提供。

7.3.9焊后热处理(详见制造厂家热处理指导文件)

7.3.9.1现场只对组焊的环焊缝进行局部热处理。

7.3.9.2焊后热处理应在无损检测合格后和压力实验前进行。

7.3.9.3现场组装的环向焊缝采用电加热热处理方法,均匀布置3

个测温点。

7.3.9.4局部热处理宽度,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三倍,加热带

以外的部分应预保温,以减少温度梯度,保温带总宽度应为加热带

宽度的二倍,且每侧超过加热带的宽度不得小于150mm。采用超细

玻璃纤维保温材料。

文档仅供参考

7.3.9.5焊缝升温至400C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100℃/h,

最小可为50℃/ho

7.3.9.6升温期间,各测温点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7.3.9.7焊缝保温期间,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大于

65uCo

7.3.9.8焊缝温度高于400℃后,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130℃

/h,最小可为50℃/ho

7.3.9.9降温至400℃以下时,可在空气中冷却。

7.3.9.10设备直径厚度较大时,为保证热处理一次成功,特制作两

圈液化气环管,环管内侧安装喷头。环管直径为4600nini,喷头间距

为200mm分别设置在环焊缝上下两侧各500mm处。在热处理过程

中,一直点燃液化气,防止电加热的热量扩散。

7.3.9.11热处理后应进行焊接接头的硬度检查,每条环焊缝不得

少于二处(环缝、丁字缝),每处三点(焊缝、热影响区、母材),其

硬度值不得大于母材硬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