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_第1页
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_第2页
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_第3页
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_第4页
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题目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及自我创作感悟引言“一个低能的人只会抄写自然,而永远不会创造造艺术品”。一幅优秀的创作作品必定有其内在的情感底蕴和艺术价值,并且能引起观赏者的思考,感受作者通过画面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及艺术修养。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使观赏者与画面语言产生共鸣,追溯艺术者的踪迹感悟作者最真实的情感与精神状态。因为情感在国画创作中有着不可或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王兆一在他的作品里说过:“艺术是有情之物,就是艺术家以己之情动人之情,两情相应遂生共鸣”。只有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才能使观欣赏者通过画面感受艺术家真挚的内心情感抒发,更真切的体验到审美的轻松愉悦并且乐在其中。1.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相关理论概1.1国画艺术及情感表达解析1.1.1简述国画艺术中国画也被简称为国画,是我国几千年历史遗留并传承发展的文化遗产瑰宝。是中华民族儿女也是世界人民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是用我国特有的艺术工艺制作出来的书画工具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也是只有国人的精神和气韵才能符合并实用于国人独特审美习惯的作画工具,还包含了浓浓的中国绘画意境艺术特色。1.1.2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一副国画的创作,一般来说是要结合作者的观念、审美、阅历、才识、情感等方面的。国画中的情感表现主要是有三个方面:对生活的态度、对现实主义的表现、对中华民族的情怀。首先的情感表现——源于生活。大部分的作者多会在它们的作品寄托情感以抒发其对于生活的态度,有热爱或是自由(如梁楷《泼墨仙人图》,图一),有忧伤或是迷茫(如徐渭《墨葡萄图》,图二)。生活本就是艺术,其中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将这些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观众通过欣赏国画作品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没有情感表达的作品,不是一幅好作品。其次是对现实主义情感的表现。国画有着千年来的传统,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但是在国画创作中除了要尊重传统以外,也不能忽略现实主义的要素。若是不能做到创新,中国画的发展便会止步不前,无法延续。所以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便要求画家不仅有传统的功底,还要有创新的意志,要融入现实主义的情感。现实主义的情感表达往往更加接近作者真实的生活,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最后是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大多数中国人民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一些中国画家也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画一些鲜明的地域印记,以表达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民族情感。在中国画种类当中,水墨画表现这种情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使国画作品有着更加丰富的感染力。因此,民族情感的融合也成为了国画创作过程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图一泼墨仙人图图二墨葡萄图1.2国画中的情感表现手法国画对情感的表现方法主要包括笔墨表现、技巧表现及色彩、物像表现四种方式。1.2.1笔墨表现笔墨是中国画的传统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在国画创作中,笔墨的变化也会使画面传递出来的情感发生变化,画面明丽或低沉,都将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意境。不论是哪个时代,中国画的精髓——笔墨表现都是一种必用的表现手法。例如以笔墨为主要方式的文人画,融合不同领域内容的现代水墨,都是靠笔墨来表现精神象征及人文意义。1.2.2技巧表现国画的技巧有很多种,特别是发展至今,揉纸法、拓印法、渗透法、弹色法等,不同的方法或是若干个方法的组合能够更好的表达画面中的情感,而且还有一定的趣味性。特别是国画创作者最常用的留白的方法,更能够传递作者大气和向往自然的情感基调。采用多种技术,可以更灵活地实现场景在中国绘画融合的创作意图。1.1.2色彩表现中国画的色彩往往不太重视光影等自然现象,设色的时候基本靠画家的经验与想象为主。所以在色彩方面情感表现更为直接,例如《虢国夫人游春图》(见图三),张萱不画背景,仅靠一丝青色的渲染便能让读者感受到春季盎然的景象。到了元代,文人画开始大力发展起来,情感在墨色里的表达更加鲜明。现代的国画中,许多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更加的大胆起来,表达情感更加的丰富。图三虢国夫人游春图1.1.2物象表现物象是最重要的表现,以文人画为例,文人画家都更加热衷于表现“梅兰竹菊”四君子,而且不乏以此出名的画家。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比其他自然形态更美,而是因为它们都能象征文人画家的品格风骨,并展现出人格境界。例如,郑板桥有许多以兰竹等物象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各种各样事物的看法。如借兰花特征(见图四),题画诗云:“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由兰花为题,抒发自己做人要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不浮躁,不傲慢。小小的一幅画,却有着很深的思想。可以看出,对物象的驾驭是创作中国画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它也是最能够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图四兰竹全性2.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及表现原则2.1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2.1.1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美学的标准里也是其中之一。不仅可以描绘出真实的艺术形象,还可以表达自己的品味与思想的创作者方能被称为是优秀的中国绘画艺术创作者。因此,当观者在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中,观者经常能够感受到这种意境美。《石涛画语录》中写到:“吾写此纸时,也如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强调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这是一种最佳的创作状态,强调了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也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种美妙的感觉。李可染先生曾强调“艺术家不进入境界是不会感动人的”可以看出,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经常是要建立一种意境的。所以我们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融合情景和意境,以达到有感而发的境界。2.1.2国画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情感表现中国画创作者在创作之前,都需要结合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正式现实主义所倡导的,而且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一批画家热衷于描述真实的世界,讲述真实的故事。例如《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到了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对画虾情有独钟,由他创作的《齐白石虾图》(见图五)神韵充盈,灵动活泼。虾的身体由淡墨绘制,晶莹剔透,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齐白石通过毕生的观察,精炼笔墨而得到的结果。表达了齐白石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入微。到了现代,经过改革开放后,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者们的创作情感从激烈变得包容和开放,如同当初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现实主义画家将目光投向民生与社会。《下井前》(见图六)是刘健的作品,描绘了矿井下无数旷工的日常生活。图中旷工们的表情比较漠然麻木,无动于衷,似乎这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一天,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也表达了艺术家对民生的深刻思考图五齐白石虾图图六下井前2.2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原则2.2.1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当代的国画创作者们是不能完全依靠模仿古人、先辈,甚至是到了抄袭的地步。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必须要坚持学习的态度,有凭有据的创造性的创新自己的情感表达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要考虑到艺术表现的创新。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通过生硬的模仿拷贝来表达真情实感是做不到的。不必说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处理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但是技巧不应该成为表情达意的全部内容,国画的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是情感表达里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中国画的创作者应该坚持继承传统的原则,在创作的过程中考虑创新,努力尝试探索适应于自我情感表达的独特绘画语言,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目前,许多中国绘画艺术创作者们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风格,不断培养适合自己的独特绘画语言。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如空中楼阁般标新立异,没有一点传统方面的立足之地。坚持传统与创新是目前中国绘画艺术创作者们必须要坚持的原则。“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是石涛说过的。这句话表明中国画的创作不能单纯的模仿前人艺术。齐白石也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更是强调了这一点。2.2.2坚持表达真是情感原则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一方面,每位国画创作者都有着独立的想法与相对应的艺术理念。然而优秀的作品的共性是坚持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判断艺术成就和作品水平的重要标准,国画作品是否真实地表达了创作者的主要精神、是否有效的传达了创作者的个人思想和情感成为了重要依据。在中国画创作的情感表达的过程中,矫揉造作是不可取的。真情实感的宝贵在于不能编排,若是创作者企图通过生硬的拼凑、苦心的安排来创作,是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中,不能旨在单纯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味的追求感官刺激而处于低级肤浅层面,也不能一味的迎合低级的品味。相反,要认真思考,做到胸有成竹,一下笔便能驾驭住真情实感的表达,将创作者的热情专注于画上。在另一方面,虽然国画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要受到社会环境、生活条件、教育程度和人格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表达真情的原则是相通的。“画品如人品”这句话也是能够验证这一点的。3.国画创作中情感表现的价值及启示3.1国画创作中情感表现的价值情感表现是创作者个性的发挥,每一位优秀的创作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表现方式,所以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具有极高的价值。创作者们总是在不断寻找和总结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持续地进行调整,试图找到进行情感表达的最佳形式。从古至今,无数的国画艺术创作艺术家都通过不断的求索而领悟了国画创作中情感表现的价值。例如陈老莲的劲笔入骨、石涛的老辣古拙、任伯年的形神兼备以及齐白石大师的大写意之风等等,都体现出了国画创作中情感的独特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当代的国画创作者拥有了更加活跃的创作思维和理念,然而“现代水墨人物画依赖于传统笔墨语言元素来构建画面和形象”,就国画创作的本质属性而言,是无法脱离传统创作表现形式的。怎样很好的继承传统,又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这是每一位国画艺术创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而情感无疑是艺术家获得灵感的源泉,情感可以为艺术家开启艺术创作的大门,帮助艺术家探寻到切入艺术创作的契合点,一切真情实感的启发都将使创作化难为简。因此,情感作为艺术家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是艺术家通往更高艺术境界的道路,也是唯一道路。有的创作者走遍四方采风,增强人生阅历,感悟大千世界,师自然,为的就是获得来自于外界的灵感启发,使自己的情感因素得到调动。艺术家没有了情感将无法创作,也只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临摹层次。以著名画作《洛神赋图》为例,顾恺之感受到了曹植诗篇《洛神赋》的情感意蕴,创作了这幅作品来诠释诗篇的主旨。这一过程必然是受到了诗篇中情感的打动,顾恺之心怀的感伤与同情,所创作的《洛神赋图》充分地将文字还原到了画纸之上,诠释和解读了诗人的情感意境。这便是情感对艺术家灵感获取的巨大价值。正因为有了情感的启示,才有了数不清的国画精品流传至今,才使当代国画创作者有了更多学习、借鉴和品读的学习素材和灵感启示。3.2国画创作中情感表现给我的启示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从古至今,无数的经典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国画的创作根植于对真实生活与人生阅历的感悟。好的作品必然是用真情铸就、真情加工与真情提炼。国画创作的情感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壮烈的民族情感,国画之所以冠以“国”字,冠以中国的称谓,决定着其首先是民族的,是国家的,是属于全体中华子孙的艺术瑰宝。结语当今世界存在的一切都将与全球化密不可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文化进一步加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在短暂的低迷之后,它再次上升。中国绘画创作者的艺术创作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它们总是追求艺术领域里面真实情感的表达。坚持传承与创新始终是保持中国画创作延续的方式,真正的情感表达是保持中国画活力的核心和关键。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为当代中国画的创作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启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有在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不断寻求和创新。坚持真实情感的艺术表现,弘扬中国画艺术。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画创作和情感表达具有丰富的内涵。情感的表达对于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创建情感表现的中国画需要通过情感意境来实现,强调情景与心境的融合。与此同时,中国画的创作需要根据现实和坚持现实主义是中国画的情感表达的精妙之处。第三,中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应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继承传统,兼顾创新的原则,另一个是坚持表达真情的原则。解读优秀的国画作品可以从中获得无限的启示,国画传统艺术告诉我们,优秀的国画创作来源自于对生活的情感,这是创作出优秀国画作品的必由之路。本文的研究具有由于学习时间,条件和个人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很多缺点。我希望能得到导师和专家的指导。参考文献著作类:杨康荪.客观和主观的宋代绘画[J].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4何辉.灵动润泽厚重雄浑——写在“不同凡响”画展开幕之际[J].东方艺术,2011(06).贾培培.浅析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才智,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