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湖南专用)(解析版)_第1页
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湖南专用)(解析版)_第2页
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湖南专用)(解析版)_第3页
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湖南专用)(解析版)_第4页
5年(2021-2025)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湖南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2021-20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01地球与地图考点五年考情(2021-2025)命题趋势考点1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不再单一知识考查,融入到具体试题中1.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的命题趋势正从单一知识考查转向“情境化+跨模块融合”,突出空间思维、图表创新(如AI生成图)和热点事件的应用能力。2.等高线地形图从静态判读转向动态分析,强化真实情境下的实践应用。具体表现为:情境创新:更多结合工程选址生态修复等现实案例;技术融合:引入三维地形模型、卫星遥感图像等新型图表载体;能力升级:侧重等高线与其他要素的综合分析,突出灾害预警、资源开发等决策能力考查。考点2等高线地形图(5年5考)2024年湖南卷:分层设色地形图、地理与山谷风2023年湖南卷:地形与河流袭夺2022年湖南卷:地形与聚落选址、地形与自然灾害2022年湖南卷: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2021年湖南卷:地形对气象要素影响等高线地形图1.(2024·湖南·高考真题)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如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挡 B.东南风影响 C.气温变化 D.摩擦力作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显示该区域谷地主要受季风影响,且左图中显示受东南风影响导致风速较快,右图中显示第二天风速减弱,没有受到东南风的影响,因此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主要是受东南风的影响,故B正确;左图和右图中显示的同一区域,风速在河谷区域有较大差异,因此主要不是受地形阻挡和摩擦力作用,故AD错误;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河谷地区温差更小,因此主要不是受到气温变化影响,故C错误。答案选择B。2.(2022·湖南·高考真题)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答案】A从方便取水的角度来看,聚落应接近河流,图中d区离河流较远,不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在a、b、c三个地点中,均接近河流,因此区分应从防洪角度分析,b、c两地临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响,a地位于山脊之上,受山洪影响较小,因此a地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BC,A符合题意。故选A。3.(2021·湖南·高考真题)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润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B〖祥解〗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容易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ACD错误。故选B。4.(2023·湖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距河源的距离(km)测量点水位高程(m)甲河乙河0.01921900.51801791.01721721.51711692.01671672.51641663.01631623.51611554.01571544.51511535.0142152(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2)甲河袭夺乙河。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河源段整体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详析】(1)补充曲线要利用表格中数据,先准确描点,然后用相关类型的线条连接成折线,把图例补充到右上角框内。如下图:(2)袭夺是指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从图文材料信息可知,与乙河相比,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抗侵蚀能力弱,加上甲河河源段落差较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因此甲河袭夺乙河。5.(2022·湖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答案】差异: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小。原因:与山谷相比,山脊受台风影响更大,易使植被倾倒死亡、腐烂,树木更新快,增加土壤中有机碳输入。【详析】首先在等高线图中读出哪里是山谷、哪里是山脊,然后观测山脊和山谷中点位的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密度,会发现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由有机质输入和分解两方面决定,图中显示,该样地内相对高差不大,山谷与山脊的气温相差不大,且均比较水分充足,因此山谷与山脊有机质的分解差异不大,而土壤中有机质主要通过枯枝落叶来输入,材料信息表明,当地常受台风影响,与山谷相比,山脊受台风影响更大,易使植被倾倒死亡、腐烂,增加土壤中有机碳输入,也因此树木更新快,有机碳的输入来源较多,从而使得山脊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较大。(2025·湖南·二模)下图为波多黎各(①)及萨摩亚(②)主要岛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

)A.两岛都属于珊瑚岛 B.②岛面积大,山峰海拔高C.两岛都位于太平洋 D.两岛附近都有暖流流经2.波多黎各岛位于萨摩亚岛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答案】1.D2.B【解析】1.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图中①岛位于大西洋,②岛位于太平洋,C错误;两岛的山峰海拔都较高,可能属于大陆岛和火山岛,不可能是珊瑚岛(珊瑚遗体沉积形成的岛屿往往低缓),A错误;读图可知,②岛最高峰海拔为1858米,①岛最高峰海拔为3074米,根据①图中经度差换算成的比例尺和②图中比例尺进行比较可知,①图比例尺较小,①岛屿的面积大于②岛屿,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岛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②岛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D正确。故选D。2.由图文材料可知,波多黎各岛位于(66°W,18°N)附近,萨摩亚岛位于(172.5°W,13.5°S)附近。从南北方向来看,波多黎各岛位于北半球,萨摩亚岛位于南半球,则波多黎各岛位于萨摩亚岛的北方;从东西方向来看,两地均为西经度,西经度越小越在东,则波多黎各岛位于萨摩亚岛的东方,综合起来,波多黎各岛位于萨摩亚岛的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5·湖南常德·一模)竹节沟是坡地茶园在茶行一边大致沿等高线开设的支沟,兼顾水土保持和雨季排涝。一般沟宽40厘米左右,深20~30厘米,每隔4~8米在沟内筑一略低于梯面或坡面的坚实土埂,形态形似竹节,因此被称为竹节沟。下图示意某地竹节沟的形态和剖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雨季图示竹节沟的水流方向,正确的是(

)A.从A流向C B.从B流向C C.从C流向B D.从B流向A4.图中竹节沟与等高线呈并不完全平行的状态,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

)A.雨季排水 B.保持水土 C.蓄水淤地 D.自流灌溉【答案】3.C4.A【解析】3.据图示等高线可知,A、C海拔高于430米,B点约为430米,据水流从高地流向低地的规律,竹节沟的水流应从A、C向B处汇聚,C正确,ABD错误。故选C。4.“竹节沟兼顾水土保持和雨季排涝”,图中竹节沟与等高线呈并不完全平行就是为了形成一定高差,让雨季余水能自流排出,A正确;保持水土主要是通过竹节沟内筑土埂等措施实现,不完全平行等高线对此作用不明显,B错误;蓄水淤地主要依靠土埂等设施,不完全平行等高线并非主要为了蓄水淤地,C错误;竹节沟主要功能是排水和保持水土等,而非自流灌溉,D错误。故选A。(2025·湖南湘西·模拟预测)闽南一带称传统民居为“厝”,受地形、气候、人文、战乱等因素影响,闽南某低山丘陵区“厝”在空间组合上表现出明显的“圆形”“条带形”和“船形”三种形态。据历史学家考证,受战争影响,这三种“厝”组合形式具有明显的时间序列,且当地多数居民依然沿用北方节日习俗。下图分别为该地区等高线(单位:m)和三种“厝”空间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船形”厝最可能布局在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6.三种类型“厝”的空间组合,出现的时间序列为(

)A.圆形→条带形→船形 B.圆形→船形→条带形 C.条带形→圆形→船形 D.船形→条带形→圆形【答案】5.C6.B【解析】5.结合“厝”结构以及等高线图判断可知,“圆形”厝位于山顶,而乙位于山顶,适合布局“圆形”厝,B错误;“条带形”厝位于山麓地势平缓区域,甲、丁地势平坦,位于山脚位置,甲沿河分布,两者都适合布局“条带形”厝,AD错误;“船形”厝位于坡地凹陷地带的河谷中,丙处有河流流经,可能发育有山间凹陷小盆地,既便于耕作,也便于对外隐蔽、隐藏,符合历史时期战乱时代民居的选择条件,符合“船形”厝区位,C正确。故选C。6.题目问三种“厝”的空间组合出现的时间序列。关键信息是“受战争影响”和“居民沿用北方节日习俗”,说明该地居民多数为北方南迁居民,历史上北方战乱,导致大量北方居民南迁,战争要素对聚落演化的影响表现为,战乱初期,以抵抗为主,建筑的主要目的为击退外敌,因此选择在高地,以圆形为主,便于抵抗,“圆形”厝比较适合;战事平息后,以隐蔽为主,选择山坳,便于隐蔽,“船形”厝比较适合;和平时期,以耕作生产为主,选择在河谷两岸,水源、地形、耕地条件较优,利于生产、生活,“条带形”厝比较适合。因此,三种类型“厝”的空间组合,出现的时间序列为圆形→船形→条带形,最能反映从战乱到稳定的发展过程,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5·湖南长沙·一模)入夜后,暴雨如注,河北某救援队接到求救信息:驴友小黄和小江外出登山未归,手机失联。救援队根据小黄当天的微信朋友圈内容(节选如下),对照地形图,推断两位驴友的可能位置,并结合过去对地表景观的了解,判断小江可能面临泥石流的风险。经紧急施救,两位驴友得以脱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推测救援队最终找到小黄和小江的可能位置分别在(

)A.②地和①地附近 B.②地和④地附近C.③地和①地附近 D.③地和④地附近8.此次登山的月份和小江独自出发的大致时刻分别是(

)A.2月;13时 B.2月;17时 C.8月;13时 D.8月;17时9.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

)A.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坡向 B.地形部位、地表破碎程度、坡向C.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组成 D.地形部位、沟谷数量、海拔高度【答案】7.A8.D9.C【解析】7.根据朋友圈内容,可知小黄当时登上了当地海拔最高的山顶,②地或③地都有可能,根据“西边有一条狭长的山梁,山梁前面还有一处小丘”结合指向标可判断,②地最可能,③地排除,CD错误;材料显示,小江向北走下陡坡时,他看到了小江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随后小江就拐进了右边的沟谷,消失在小黄的视野里,可见小江当时进入了一条朝向北方后向右拐的沟谷之中,①地最可能,而④需要左拐,B错误,A正确。故选A。8.材料显示“入夜后,暴雨如注”可见当天降水量大且集中,当地位于河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应为7、8月份,而2月份降水较少,出现暴雨的概率很低,AB错误;材料显示,小江向北走下陡坡时,小黄看到了小江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右边的乱石上,影子投影在他的右侧,向北行进,右侧为东,说明当时太阳位于西方,“身影长长”,说明太阳高度较小,故此时很有可能是17时,而13时接近正午,影子较短,C错误,D正确。故选D。9.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势起伏大,地表破碎,植被覆盖度低的沟谷之中,所以救援队在判断泥石流风险时,应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是地势起伏、植被覆盖、地表物质组成,C正确;地形部位、坡向与泥石流的发生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不是判断泥石流风险时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AB错误;泥石流多发生于沟谷之中,关注的是沟谷的位置,而沟谷数量不是判断泥石流风险时选取的地表景观观察维度,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25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国庆节期间小明打算去云南某油茶山旅游,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发现油茶喜光,宜栽植在坡度和缓的酸性土壤中。下图为“该油茶山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区域(

)A.山高谷深,断裂发育 B.水运发达,利于油茶外运 C.流水侧蚀作用显著 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1.图中四地最适宜栽种油茶树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2.小明在旅行期间可能观察到(

)A.昼夜长短差值缩小 B.日出时间越来越晚且正午时影子逐渐变短C.上午小明的影子都位于西北 D.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增强【答案】10.D11.B12.C【解析】10.图示地区海拔大部分地区在1000米以下,为低山,没有山高谷深,A错误;位于山地,河流流速较快,流水以下蚀作用为主,水运不发达,BC错误;结合图中干流流向可知,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因此图示区域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正确。故选D。11.根据“油茶喜光,宜栽植在坡度和缓的酸性土壤中”可知,油茶树选择在阳坡、且坡度较小的区域较好,图中④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D错误;③位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