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经典题库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经典题库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经典题库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经典题库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经典题库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经典题库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状元”指的是哪一种考试的第一名?(A)A.乡试B.会试C.殿试D.祭酒试2.“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诗句?(C)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3.《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儒家思想?(B)A.仁政B.推己及人C.中庸之道D.礼治4.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D)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青铜器5.“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哪两位古代苦读之士?(A)A.孙敬和苏秦B.孔子和孟子C.范仲淹和王安石D.张衡和祖冲之6.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代表“火”的方位是?(B)A.东B.南C.西D.北7.《史记》中记载的“完璧归赵”故事的主人公是谁?(C)A.屈原B.司马迁C.蔺相如D.岳飞8.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春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是?(A)A.立春B.雨水C.惊蛰D.春分9.“五经”指的是哪五部儒家经典?(D)A.《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C.《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D.《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10.我国古代的“三教合一”指的是哪三种思想?(B)A.儒家、道家、法家B.儒家、道家、佛教C.儒家、法家、墨家D.道家、佛教、基督教11.“悬壶济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A.《后汉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2.我国古代的“十二时辰”中,中午11点到1点被称为?(C)A.丑时B.寅时C.午时D.未时13.“程门立雪”这个成语讲述的是哪两位理学家之间的故事?(A)A.周敦颐和程颢B.朱熹和陆九渊C.王阳明和徐爱D.黄宗羲和顾炎武14.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不包括以下哪一位?(D)A.西施B.王昭君C.貂蝉D.林黛玉15.“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C)A.孔子B.孙子C.赵高D.李斯16.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17.“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哪位古代学者?(B)A.张衡B.匡衡C.蔡伦D.祖冲之18.我国古代的“九品中正制”是哪个朝代的选官制度?(D)A.秦朝B.汉朝C.唐朝D.三国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哪部古代寓言?(A)A.《淮南子》B.《庄子》C.《韩非子》D.《列子》20.我国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三纲”指的是?(B)A.君臣、父子、兄弟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C.父子、兄弟、夫妻D.君臣、父子、夫妻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答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文房四宝”指的是、、、。(答案:笔、墨、纸、砚)3.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是。(答案:立夏)4.“悬梁刺股”这个成语中的“股”指的是。(答案:大腿)5.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乡试的第一名叫,会试的第一名叫,殿试的第一名叫。(答案:解元、会元、状元)6.“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中的“鹿”指的是,“马”指的是。(答案:鹿、马)7.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代表“土”的方位是。(答案:中央)8.“凿壁偷光”这个成语中的“壁”指的是,“光”指的是。(答案:墙壁、光线)9.我国古代的“三教合一”中,佛教又被称为。(答案:释教)10.“程门立雪”这个成语中的“雪”指的是。(答案:雪)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2.“破镜重圆”这个成语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3.《论语》是儒家经典,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4.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代表“金”的方位是西方。(√)5.“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指的是和氏璧。(√)6.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冬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冬。(×)7.“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8.我国古代的“三教合一”指的是儒家、道家、法家三种思想的融合。(×)9.“悬壶济世”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古代行医救人的故事。(√)10.我国古代的“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简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三个主要考试阶段及其第一名称号。(答案:科举制度包括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2.解释“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的含义,并简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答案:“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个成语出自秦朝,赵高为了测试群臣是否顺从自己,故意指着鹿说是马,看谁敢附和。)3.简述我国古代“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代表的含义。(答案:“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金代表西方,木代表东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央。)4.解释“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含义,并简述其背后的故事。(答案:“程门立雪”形容学生尊师重道,虔诚求教。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讲述杨时和游酢拜访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打盹,两人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5.简述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作用及其意义。(答案:“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制定的时间系统,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它标志着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帮助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试述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答案: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核心观念。儒家强调个人修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爱人、宽容;义强调道义、正义;礼注重礼仪、规范;智提倡明辨是非;信主张诚实守信。儒家思想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C解析:唐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合格者参加殿试,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乡试是地方考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中央考试,第一名称会元。2.C解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而“破镜重圆”最早出自白居易的《金銮殿》诗:“香奁宝镜合,镜破恩难重。”3.B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的儒家思想,强调待人处事的原则。4.D解析: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青铜器属于古代器物,不属于四大发明。5.A解析:“悬梁刺股”分别指孙敬和苏秦苦读的故事,孙敬因读书困倦而悬头梁上,苏秦则用锥子刺股提醒自己。6.B解析:五行学说中,火对应南方,金对应西方,水对应北方,木对应东方,土对应中央。7.C解析:“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赵王封他为上大夫。8.A解析: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春季的开始,雨水、惊蛰、春分依次是后续节气。9.A解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儒家核心经典。10.B解析:三教合一指儒家、道家、佛教三种思想的融合,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1.A解析:“悬壶济世”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形容古代方士行医救人的故事。12.C解析:十二时辰中,中午11点到1点为午时,下午1点到3点为未时。13.A解析:“程门立雪”讲述的是杨时和游酢拜访理学家程颐,程颐睡梦中,两人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14.D解析: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虚构人物。15.C解析:“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指着鹿说是马,测试群臣是否顺从。16.A解析: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17.B解析:“凿壁偷光”形容匡衡凿壁借光读书的故事,匡衡家贫,只能借邻居家灯光读书。18.D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由曹魏政权李典、杜恕、陈群等人建议设立。19.A解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讲述边塞老人失马、得马、儿子摔断腿却躲过征兵的故事。20.B解析:“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儒家强调的等级秩序。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1.《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解析:这四部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反映了历史、社会生活和神魔世界。2.笔、墨、纸、砚解析:文房四宝是古代文人必备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各具特色,缺一不可。3.立夏解析: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进入炎热期。4.大腿解析:“悬梁刺股”中的“股”指大腿,形容苦读书人用锥子刺大腿提醒自己。5.解元、会元、状元解析: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6.鹿、马解析:“指鹿为马”中,赵高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混淆是非。7.中央解析:五行学说中,土对应中央,金对应西方,木对应东方,水对应北方,火对应南方。8.墙壁、光线解析:“凿壁偷光”形容匡衡凿墙借邻居家光线读书,墙壁和光线是关键元素。9.释教解析:佛教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释教,源于释迦牟尼的教义。10.雪解析:“程门立雪”中,杨时和游酢在风雪中等待程颐醒来,雪是重要背景。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贡献。2.√解析:“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源于古代镜子易碎的物理特性。3.×解析:《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言行,非孔子本人所著。4.√解析:五行学说中,金对应西方,木对应东方,水对应北方,火对应南方,土对应中央。5.√解析:“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送回赵国,体现了赵国的文化自信。6.×解析: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第一个是立冬。7.√解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儒家核心经典。8.×解析:三教合一指儒家、道家、佛教,法家不属于其中。9.√解析:“悬壶济世”形容古代方士行医救人的故事,如费长房学仙。10.√解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由曹魏政权设立。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1.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解析:科举制度分为地方乡试、中央会试和最高殿试,各阶段第一名称号不同,体现了选拔的层级性。2.“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历史故事:秦朝赵高指鹿为马,测试群臣是否顺从,李斯等附和,后来成为成语。解析:该成语源于历史典故,强调权术和是非不分。3.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分别对应东西南北中方位。解析: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风水等领域影响深远。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