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鉴赏能力测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诗句中,韵脚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平仄”在诗词格律中,指的是()A.诗歌的节奏快慢B.诗歌的押韵方式C.每句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交替使用D.诗歌的篇幅长短3.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从格律上看,主要运用了()A.对仗手法B.拟人手法C.韵脚(押“ang”韵)D.平仄协调(“床”平“前”平“明”平“月”仄“光”平,“疑”平“是”仄“地”仄“上”仄“霜”平,大致符合平仄规则)4.下列诗句中,平仄使用完全符合七言律诗“平平仄仄平”格式的句子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千里江陵一日还,朝辞白帝彩云间5.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从对仗角度来看,其特点是()A.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B.上下句意思完全相反C.只注重音韵和谐D.只注重描绘景物6.以下哪项不属于近体诗的常见体裁?()A.乐府诗B.绝句C.律诗D.楚辞7.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在格律上属于()A.五言绝句B.七言律诗C.双调三叠曲D.单调小令8.古代诗歌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哪一项主要是指铺陈叙事?()A.兴B.比C.赋D.拟人9.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苏轼10.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A.对自然风光的赞美B.对社会现实的失望C.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D.对故乡的思念11.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律诗中“对”的部分的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渚清沙白鸟飞回C.无边落木萧萧下D.不尽长江滚滚来12.“诗眼”通常指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或意境的关键字词。下列诗句中,“诗眼”运用得最为传神的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青”字点出泰山苍翠之色)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形象写出春雨的特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存”字体现友谊的珍贵)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鸣”字和“上”字都很有表现力)13.古代诗歌中,押韵通常出现在()A.每句诗的末尾B.每两句诗的末尾C.每四句诗的末尾D.根据诗人喜好随意安排1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李白作品的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15.诗词格律中,“对”要求上下句()A.意思完全相同B.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C.字数必须相等D.都使用平声字16.以下哪位诗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秦观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拟人B.夸张C.对偶D.描绘18.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静夜思,床前明月光19.诗词鉴赏中,理解诗句的“意境”非常重要。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凄凉的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古代诗歌中,“赋”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指()A.抒发个人情感B.铺陈叙事,描写景物C.运用比喻D.运用典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诗词格律中,对诗歌的_平仄_、_对仗_、_押韵_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22.李白是唐朝伟大的_浪漫主义_诗人,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礴。23.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诗圣_,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4.诗词中的“_兴_”手法,通常指诗歌开头用自然景物或别的现象来引起所要表达的情感。25.七言律诗通常分为_八句_,每句_七个字_,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26.宋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歌,根据音乐声调的不同,分为_词牌_和_词体_。27.“_意境_”是诗歌中形成的情与景融合的艺术境界,是诗人思想感情和对客观景物描写的完美结合。28.古代诗歌中,_押韵_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句押韵、隔句押韵和偶句押韵。29.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_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_、_分析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_、_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_。30.“_对仗_”是诗词格律中的一种重要要求,它要求上下句词语的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1.简述什么是诗词格律中的“平仄”。它在创作中有什么作用?32.请简要说明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主要要求?并举例说明其中一项。33.“比兴”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请分别解释“比”和“兴”的含义,并各举一例说明。34.在诗词鉴赏中,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如何理解“意境”?35.以杜甫的《春望》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来反映时代背景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如何理解李白这种自信和豪放的人生态度。3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分析词中是如何将思乡、怀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融合在一起的?38.王维的山水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以《山居秋暝》为例,说明王维是如何将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生动优美的?39.“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在诗歌中通常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40.在你阅读过的古代诗歌中,哪一首诗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请说明理由,并简述这首诗在格律、表现手法或思想感情方面有何特色。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41.你认为要鉴赏好一首古代诗词,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对诗词鉴赏的理解和方法。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C解析:C项中韵脚字“吴(wú)”、“孤(gū)”都读wú。A项韵脚字读音分别为jìn、liú。B项韵脚字读音分别为jīn、xīn。D项韵脚字读音分别为hé、liǎo。2.C解析:诗词格律中的“平仄”是指汉字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诗句中的安排和搭配规则,主要是为了使诗歌读起来富有音乐美。平声一般调值较高,仄声一般调值较低,通过平仄的交替使用,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3.C解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押“ang”韵,韵脚字分别为“光(guāng)”和“霜(shuāng)”。A项“哀(āi)”和“回(huí)”不押韵。B项“手(shǒu)”和“头(tóu)”不押韵。D项“来(lái)”和“间(jiān)”不押韵。4.B解析:B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符合七言律诗的“平平仄仄平”格式。上句“江碧鸟逾白”大致为平平仄仄平,下句“山青花欲燃”大致为平平仄仄平。A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上句为平仄平平仄仄平,下句为仄平平仄仄平平。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D项“千里江陵一日还,朝辞白帝彩云间”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下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5.A解析: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从对仗角度来看,词性相对(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结构相似(都是主谓短语+状语+动词),意义相关(都描写自然景象)。B项上下句意思没有相反关系。C项只注重音韵和谐,忽略了意义和对仗。D项只注重描绘景物,没有词性相对和结构相似。6.A解析: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起源于汉代的乐府机构,主要用于配乐歌唱,形式较为自由,不严格遵循近体诗的格律要求。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的常见体裁。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总集,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形式也较为自由。7.D解析:李清照《如梦令》是一首单调小令,属于宋词的一种。这首词只有三句,句式长短不一,没有固定的格律要求,属于小令体裁。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双调三叠曲是乐曲的调式,不是词的体裁。8.C解析:“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叙事,直接陈述事物或事件;“比”指的是比喻,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兴”指的是起兴,用自然景物或别的现象来引起所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赋”主要是指铺陈叙事。9.C解析: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浪漫飘逸。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10.C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追求更高境界的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A项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B项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D项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11.C解析:律诗中,“对”要求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必须对仗。A项“风急天高猿啸哀”和B项“渚清沙白鸟飞回”是颔联,属于对仗的部分。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颈联的第一句,D项“不尽长江滚滚来”是颈联的第二句,它们属于对仗的部分,但“无边落木萧萧下”本身不是“对”的部分,它是颈联的第一句。所以C项不属于“对”的部分。12.B解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中,“潜”字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在夜晚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的特点,是“诗眼”运用得最为传神的地方。A项“青”字点出泰山苍翠之色,但“青未了”表达的是一种广阔无边的意境,不是最传神的地方。C项“存”字体现友谊的珍贵,但“海内”和“天涯”的对比更突出友谊的深厚。D项“鸣”字和“上”字都很有表现力,但“鸣翠柳”和“上青天”的对比和动静结合的描写更突出春天的生机勃勃。13.A解析:古代诗歌中,押韵通常出现在每句诗的末尾,这样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B项隔句押韵主要出现在绝句和一些古体诗中。C项每四句诗的末尾不是常见的押韵方式。D项押韵是根据诗人喜好随意安排的,这不符合诗歌格律的要求。14.C解析:A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作品。B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的作品。C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作品。D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作品。15.B解析:诗词格律中,“对”要求上下句词语的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A项上下句意思完全相同,不符合对仗的要求。C项只注重字数相等,没有要求词性相对和结构相似。D项只注重使用平声字,没有要求对仗。16.C解析: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词作气势豪迈,意境开阔,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秦观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17.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主要运用了描绘手法,通过描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阔雄浑。A项没有拟人的成分。B项没有夸张的成分。C项虽然上下句结构相似,但主要目的是描绘景象,不是对仗。18.B解析:A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王维的作品。C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作品。D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作品。B项“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李商隐的作品。19.C解析:A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意境清新。B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了春夜山中的宁静景象,意境幽静。C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描绘了傍晚时分江上的景象,表达了思乡之愁,意境凄凉。D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新旧交替的景象,意境积极向上。20.B解析:古代诗歌中,“赋”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指铺陈叙事,描写景物,陈述事件等,也就是直接表达内容。A项抒发个人情感通常用“比”或“兴”的手法。C项运用比喻是“比”的手法。D项运用典故可以属于“比”或“赋”的手法,但主要目的不是铺陈叙事。二、填空题答案及解析21.平仄解析:诗词格律中,对诗歌的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平仄是诗词格律的基础,对仗是律诗的重要要求,押韵是诗歌音乐美的体现。22.浪漫主义解析: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礴,例如《将进酒》、《蜀道难》等。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情感。23.诗圣解析: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4.兴解析:“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通常指诗歌开头用自然景物或别的现象来引起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头用雎鸠的和鸣来引起对淑女的追求。25.八句,七个字解析:七言律诗通常分为八句,每句七个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的格律要求严格,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26.词牌,词体解析:宋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歌,根据音乐声调的不同,分为词牌和词体。词牌是指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词体是指词的格式和体裁。27.意境解析:“意境”是诗歌中形成的情与景融合的艺术境界,是诗人思想感情和对客观景物描写的完美结合。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它能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28.首句押韵,隔句押韵,偶句押韵解析:古代诗歌中,押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句押韵、隔句押韵和偶句押韵。首句押韵是指在第一句诗的末尾就押韵,隔句押韵是指在第二句、第四句等偶数句诗的末尾押韵,偶句押韵是指在第二句、第四句等偶数句诗的末尾押韵,第一句不押韵。29.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解析: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30.对仗解析:“对仗”是诗词格律中的一种重要要求,它要求上下句词语的词性相对,结构相似,意义相关。对仗可以使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同时也能够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31.平仄是指汉字的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诗句中的安排和搭配规则,它在创作中的作用是使诗歌读起来富有音乐美,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解析:平仄是中国古代诗歌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诗人根据汉字的四声在诗句中进行安排和搭配,使得诗歌读起来富有音乐美,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平仄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和谐优美,同时也能够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例如,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通常为“平平仄仄平”,这种格式使得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32.律诗在格律上主要有以下要求:每句诗的字数相等,通常是七言或五言;每句诗的平仄有固定的格式,通常为“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押韵方式通常为首句押韵,隔句押韵,偶句押韵。解析: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体裁,它在格律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律诗的格律要求主要包括:每句诗的字数相等,通常是七言或五言;每句诗的平仄有固定的格式,通常为“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押韵方式通常为首句押韵,隔句押韵,偶句押韵。例如,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它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33.“比”指的是比喻,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兴”指的是起兴,用自然景物或别的现象来引起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头用雎鸠的和鸣来引起对淑女的追求,这就是“兴”的手法;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逑”就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对淑女的追求,这就是“比”的手法。解析:“比”和“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比”指的是比喻,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例如《诗经》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中的“桑叶沃若”就是用桑叶的茂盛来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兴”指的是起兴,用自然景物或别的现象来引起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头用雎鸠的和鸣来引起对淑女的追求。34.在诗词鉴赏中,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如何理解“意境”?关注诗歌的“意境”,是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它能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理解“意境”,就是要理解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解析:在诗词鉴赏中,关注诗歌的“意境”非常重要,因为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它能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理解“意境”,就是要理解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这个境界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空山新雨后的宁静景象,读者可以想象出山中的清新空气和宁静氛围,这就是一种意境。35.杜甫的《春望》通过描写长安城破败的景象和抒发自己思乡忧国的情感,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背景。《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描写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反映了安史之乱对国家的破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感伤和对家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关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描写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头发稀疏的形象,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解析:杜甫的《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它通过描写长安城破败的景象和抒发自己思乡忧国的情感,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背景。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描写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反映了安史之乱对国家的破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感伤和对家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关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描写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头发稀疏的形象,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36.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这种自信和豪放的人生态度。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有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金钱散尽,也能重新再来。这种自信和豪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信念。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他的人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被皇帝赐金放还,也曾因醉酒被流放夜郎,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自信,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中。解析: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诗表达了李白这种自信和豪放的人生态度。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有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金钱散尽,也能重新再来。这种自信和豪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信念。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他的人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被皇帝赐金放还,也曾因醉酒被流放夜郎,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自信,这种精神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中。3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思念和对人生的疑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仙境的向往,但又担心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欢愉,但仍然觉得人间更有乐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亲人而无法入眠的情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接受和宽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将思乡、怀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解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宋词,它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思念和对人生的疑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仙境的向往,但又担心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欢愉,但仍然觉得人间更有乐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亲人而无法入眠的情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接受和宽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将思乡、怀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情感。38.王维的山水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善于将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生动优美。例如《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描绘了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景象,读者可以想象出山中的清新空气和宁静氛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描绘了明月照耀下的松树和清泉流过石头上的景象,画面生动优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描绘了竹林中浣女归来的声音和莲叶下渔舟摇动的景象,画面生动活泼。“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王维的山水诗不仅画面生动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解析:王维的山水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善于将自然景物描写得如此生动优美。例如《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描绘了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景象,读者可以想象出山中的清新空气和宁静氛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描绘了明月照耀下的松树和清泉流过石头上的景象,画面生动优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描绘了竹林中浣女归来的声音和莲叶下渔舟摇动的景象,画面生动活泼。“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王维的山水诗不仅画面生动优美,而且意境深远,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39.“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在诗歌中通常起到铺陈叙事、描写景物、陈述事件等作用。通过“赋”的手法,诗人可以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直接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就是通过“赋”的手法,直接描绘了登高所见所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解析:“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在诗歌中通常起到铺陈叙事、描写景物、陈述事件等作用。通过“赋”的手法,诗人可以将所要表达的内容直接呈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例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就是通过“赋”的手法,直接描绘了登高所见所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40.在我阅读过的古代诗歌中,杜甫的《春望》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安城破败的景象和抒发自己思乡忧国的情感,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背景。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描写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反映了安史之乱对国家的破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感伤和对家人的思念。“烽火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二批公益性岗位人员招募13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国有平果林场拟聘用编外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无线充电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 动物保护协议书规范
- 数码娱乐行业数码娱乐产品推广策略研究
- 碎石承包运输合同书9篇
- 紧急预案响应与救援成果承诺书5篇
- 供应链管理流程模板物流与仓储整合
- 2025福建漳州市长泰区中医院社会招聘护理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坚持就是胜利写人作文10篇
- 2024年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
- 读后续写+迷失在古松林+讲义 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英语试卷
- 《岩浆岩岩石学》全套教学课件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DL∕T 701-201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生理学》课程标准
- 驾校暑期安全生产方案(2篇)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表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终结性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 巡检管理制度燃气版
- 新生儿洗胃操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