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动名称“不玩电池”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模拟、故事讲述和互动游戏,帮助3—6岁幼儿认识电池的危险性,了解随意拆解电器、玩弄废旧电池可能带来的伤害,学会正确对待家中的电器与电池。活动以贴近幼儿生活的真实场景为基础,结合图片、实物模型、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让幼儿在观察、操作和体验中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整个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真实感受,避免空洞说教,确保安全知识能够真正内化为日常行为习惯。设计意图近年来,因儿童误吞电池或不当接触电池导致身体严重损伤的案例屡见不鲜。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每年有数百起儿童因误食纽扣电池造成食道灼伤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发生。而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探索欲望旺盛,但缺乏对危险物品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在家中翻找旧遥控器、玩具等设备并取出电池玩耍。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关于“不玩电池”的安全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活动的设计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取他们熟悉的玩具、遥控器、电子钟等含有电池的物品作为切入点,通过直观展示、情境再现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电池不是玩具”的基本认知。同时,活动注重情感体验与行为引导相结合,不仅让幼儿知道“不能玩电池”,更让他们理解“为什么不能玩”。例如,通过模拟电池进入身体后的危害过程,激发幼儿的恐惧感与警觉心,从而增强记忆深度。此外,活动还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操作和角色代入。因此,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多个感官参与环节:听声音辨别电器是否工作、看电池实物了解其种类、摸模型感受大小差异、演情景剧体验错误行为后果等。这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兴趣与专注力,使安全教育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成为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动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层面,还将延伸至家庭和社会环境。通过发放《家庭安全检查表》、组织“我是安全小卫士”行动,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中,监督家人妥善处理废旧电池,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最终目标是帮助幼儿建立起持久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活动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准确识别常见含电池的物品(如遥控器、电动玩具、电子表等),说出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电池名称(如干电池、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并能用简单语言描述电池的作用(如“电池能让玩具动起来”)。通过观察实物与图片对比,幼儿能够区分可回收电池与普通垃圾,并知道废旧电池应放入专用回收箱,不得随意丢弃或拆解。该目标关注幼儿对电池的基本科学认知与环保意识培养,为其后续理解“为何不能玩电池”奠定知识基础。能力目标:幼儿能在模拟情境中判断哪些行为属于危险操作(如拆开遥控器取电池、把电池放进嘴里、扔进水里等),并能主动拒绝参与此类行为;在教师提供的“家庭安全隐患图”中,能指出存在电池风险的位置(如床头柜上的旧闹钟、沙发缝隙里的遥控器电池等);遇到他人试图玩电池时,能使用清晰语言表达劝阻意见,如“电池不能吃!”“会hurting的!”此项目标着重发展幼儿的风险识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在真实生活中具备应对潜在危险的实际技能。情感与态度目标:幼儿在参与活动后能表现出对电池的敬畏之心,不再将其视为可随意摆弄的小物件,而是认识到它虽小却具有强大能量且可能带来伤害;愿意主动向家人宣传“不玩电池”的安全规则,并积极参与班级“安全小卫士”评选活动;在后续一周内持续关注家中电器状态,主动提醒家长更换或回收废旧电池。该目标致力于塑造幼儿负责任的行为态度和积极的安全价值观,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与责任感养成。活动准备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需提前进行充分的物质、环境与人员准备。首先,在材料方面,准备一组真实的不含电的废旧电池样本,包括5号干电池、7号电池、圆形纽扣电池(如CR2032)、方形9V电池等,均经过专业处理去除残留电量,确保无触电或泄漏风险。每种电池配备放大镜观察台,便于幼儿近距离观察外观特征。同时制作一套彩色卡片,正面印有常见含电池物品的照片(如电动牙刷、音乐贺卡、遥控车、电子秤等),背面标注物品名称及内部电池类型,用于配对游戏。其次,准备多媒体资源:录制一段3分钟的动画短片《小兔淘淘误吞电池》,讲述一只小兔子因好奇咬碎遥控器电池导致肚子疼被送医的故事,配有旁白解说与医生讲解画面;另准备一组音效文件,如“嗡嗡”的电动玩具声、“嘀嗒”的电子钟声、“咔哒”的遥控器按键声,用于导入环节的声音辨识游戏。还需准备一台投影仪、音响设备及幕布,确保视听效果清晰。第三,布置教室环境:将活动区划分为四个功能角——“电池博物馆”(陈列各种电池与含电池物品模型)、“危险行为警示墙”(张贴错误操作漫画图,如孩子把电池放嘴里、扔进鱼缸等)、“安全承诺树”(一棵纸质大树,幼儿可在树叶形贴纸上写下或画出自己的安全誓言)、“回收站模拟区”(设置红黄蓝三色垃圾桶,分别代表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其中红色桶专用于投放废旧电池)。第四,人员分工明确:主班教师负责整体流程推进与关键提问;配班教师协助维持秩序、分发材料、记录幼儿表现;保育员提前检查所有教具安全性,确保无尖锐边缘或易脱落小部件;邀请一位社区环保志愿者或校医作为特邀嘉宾,在结束环节简要介绍电池对人体的危害与正确回收方法,增强权威性与真实感。最后,提前与家长沟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说明本次活动目的,建议家长在家清理散落的废旧电池,避免幼儿接触,并鼓励亲子共同完成一份“我家有哪些电池?”调查表,带回园内分享。所有准备工作应在活动前一日完成,并由主班教师逐一核查清单,确保万无一失。活动过程开始环节听声辨物,激发兴趣教师播放一段混合音效:“嗡——”“嘀嗒嘀嗒”“咔哒!音乐响起”。随后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幼儿预期回答包括:“是玩具车的声音!”“像爸爸的遥控器!”“我家闹钟就是这样响的!”教师点头回应:“对啦,这些都是电器发出的声音。那你们知道是什么让它们动起来、响起来的吗?”待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拿出一个拆开外壳的遥控器模型,指着里面的电池槽说:“看,这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就是这个银色的小圆柱,叫做‘电池’!”所用教具:音响设备、音效文件、遥控器模型(无电池)、投影展示图。时长约8分钟。实物展示,初步感知教师从“电池博物馆”展台上依次取出几种常见电池,放在透明托盘中展示。“这是5号电池,长得像个小罐子;这是更小的7号电池;这个亮闪闪的小圆片叫纽扣电池,常在手表里;这个方块的是9V电池,消防报警器里就有。”教师邀请几位幼儿上前用放大镜观察,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表面有什么标记?”幼儿可能回答:“上面有+和-符号”“有点锈”“摸起来凉凉的”。教师总结:“电池虽然小,但它很有力量,但也需要我们小心对待。”所用教具:各类电池实物、放大镜、展示托盘。时长约7分钟。基本部分故事观影,情感触动教师引导幼儿坐好,宣布:“现在我们要看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名字叫《小兔淘淘误吞电池》。”播放动画短片。视频中,小兔淘淘在沙发上玩耍时发现掉落的遥控器,撬开后取出纽扣电池放入口中,不久便腹痛难忍,送往医院。医生通过X光显示电池卡在食道,并解释:“纽扣电池遇体液会产生腐蚀性化学物质,会烧伤组织!”最后小兔接受手术取出电池,康复后向大家呼吁:“电池不是糖果,千万不能吃!”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小兔淘淘为什么会生病?他做了什么危险的事?”幼儿回答:“他吃了电池!”“不该乱拆东西!”教师继续问:“如果你看到小朋友想把电池放进嘴里,你会怎么说?”幼儿尝试表达:“不行!会hurt!”“要告诉老师!”教师肯定并示范标准语句:“电池不能吃,会伤害你的身体!”所用教具:投影仪、动画视频、幕布。时长约15分钟。情境判断,明辨是非教师出示四幅大幅情境图,张贴于黑板上:(1)男孩把电池放进鱼缸;(2)女孩咬着纽扣电池假装牙齿掉了;(3)孩子用螺丝刀拆电视遥控器;(4)小朋友把废电池扔进绿色垃圾桶。逐图提问:“这个人做得对吗?为什么?”鼓励幼儿举手发言。对于图1,幼儿可能说:“水会导电,会电到人!”教师补充:“电池遇水还会漏液,污染环境。”对于图2,强调:“哪怕假装也不行,万一真的吞下去就来不及了。”对于图3,引导思考:“没有大人帮忙,自己拆电器很危险。”对于图4,引出环保话题:“废电池是有害垃圾,应该放进红色专用桶。”随后进行小组竞赛:每组发放一套“安全/危险”双面卡片,教师读情境描述,幼儿讨论后举起相应卡片。如:“我把旧玩具里的电池拿出来当积木搭房子”——幼儿应举“危险”牌。教师及时反馈,纠正误解。所用教具:情境挂图四幅、双面判断卡(每组一套)、计分板。时长约25分钟。角色扮演,深化体验教师组织“家庭安全巡查队”游戏。将幼儿分成三人一组,每组领取任务卡:如“检查客厅有没有裸露的电池”“劝阻弟弟不要舔电池”“帮妈妈找回收点”。提供道具:玩具听诊器、迷你手电筒、纸制“安全徽章”、仿真电池模型、家庭场景布景(沙发、茶几、电视柜等)。一组幼儿扮演家庭成员,另一组扮演“安全小卫士”进入场景排查隐患。例如,一组幼儿发现“妈妈”把遥控器电池放在茶几边缘,“小卫士”立即上前说:“阿姨,电池不能随便放,弟弟可能会捡去玩!”并协助放入密封盒。另一组中,“哥哥”正要把纽扣电池塞进嘴里,“小卫士”大声制止:“住手!电池不能吃!会去医院的!”表演结束后,全班鼓掌表扬,并由教师颁发“今日安全之星”徽章。所用教具:角色扮演服装、任务卡、仿真电池模型、家庭布景道具、安全徽章。时长约30分钟。分类操作,巩固知识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回收站模拟区”,介绍三种颜色垃圾桶的功能。“红色是有害垃圾,专门收废电池;蓝色是可回收物,比如纸盒;灰色是其他垃圾。”每位幼儿领取三张物品卡片(如旧手机、饮料瓶、纽扣电池),依次走到垃圾桶前投放,并说明理由。“我把纽扣电池放进红桶,因为它是有害的。”“我把纸盒放蓝桶,可以再利用。”教师随机抽查:“如果我把电池扔进蓝桶会怎样?”幼儿回答:“会污染别的可回收物!”“清洁工叔叔会受伤!”教师总结:“所以一定要分清楚,保护环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所用教具:三色分类桶模型、物品卡片(每人三张)、粘贴胶带。时长约15分钟。结束环节承诺签名,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幼儿围坐在“安全承诺树”前,发放树叶形贴纸。“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电池的知识。现在,请你在叶子上画一幅画或写一句话,表示你以后不会玩电池。”幼儿创作内容可能包括:画一个叉掉的电池、写“NOBATTERYPLAY!”、画自己把电池交给老师等。完成后,幼儿依次将叶子贴在树上,形成一片茂盛的“安全森林”。教师逐一点评:“我看到朵朵画了一个医生说‘电池很危险’,真棒!”“天天写了‘我要告诉妹妹别碰电池’,你是负责任的哥哥!”最后集体朗读树下的标语:“小电池,大危险;不拆、不玩、不乱扔!”所用教具:承诺树背景板、树叶贴纸、彩笔。时长约10分钟。嘉宾宣讲,拓展认知邀请校医登场,身穿白大褂,手持X光片模型。“小朋友们,我是李医生。我在医院见过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吞电池来急诊。这张片子上,白色的圆圈就是电池,它正在烧伤食道。”她用通俗语言解释:“电池里的化学物质就像小火苗,会在肚子里点燃,非常疼。”接着演示如何正确处理废旧电池:“请爸爸妈妈放进小区的红色回收箱,或者带回超市指定点。”最后发放“安全小卫士”证书与贴纸,鼓励幼儿做家庭宣传员。所用教具:X光片模型、回收箱示意图、证书与贴纸。时长约10分钟。活动延伸活动结束后,安全教育不应止步于课堂。首先,组织“家庭电池大清查”行动:发放《我家电池在哪里?》调查表,要求家长协助幼儿查找家中所有含电池设备,记录位置与电池类型,并拍照上传至班级群。教师汇总数据后制作“班级电池地图”,展示最常见的电池使用场景,进一步强化认知。其次,开展为期一周的“安全小卫士”打卡活动:每日设置一个主题任务,如“今天我提醒了一个人不玩电池”“我发现了一个废弃电池并妥善处理”。幼儿完成任务后可在积分卡上盖章,集满五枚兑换“环保小达人”奖状。同时设立“问题信箱”,鼓励幼儿匿名投递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困惑,教师定期解答。再次,联合社区开展“废旧电池回收日”公益活动。提前联系物业设置临时回收点,幼儿亲手将家中收集的废电池投入专业容器,并获得环保纪念品。活动中安排幼儿表演自编儿歌《电池宝宝回家记》:“电池宝宝走丢了,躺在草地会哭哦;红桶妈妈抱抱它,变成新能笑哈哈。”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最后,将本次活动生成园本课程资源包,包含教案、视频、PPT、评估表等,供其他班级借鉴。同时撰写《致全体家长的安全倡议书》,呼吁家园携手共建无隐患生活环境,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深远目标。备选延伸活动活动名称:制作“电池安全警示牌”活动目标:幼儿能运用绘画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设计个性化安全标识,表达“禁止玩电池”的核心信息;能在小组合作中协商分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作品可用于装饰教室或带回家张贴,发挥实际警示作用。活动步骤:(1)回顾课堂内容,讨论“什么样的图画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不能玩电池”;(2)分组设计草图,每组确定主题如“电池有毒”“禁止入口”“请交老师”;(3)使用卡纸、马克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立体警示牌;(4)举办“安全标识展览会”,各组介绍设计理念。教师指导要点:提示使用醒目颜色(红、黑、黄)增强视觉冲击;鼓励添加符号如“×”“⚠️”;帮助书写关键词如“Stop!”“Danger!”;强调作品实用性而非艺术性。活动名称:电池回收科普小讲师活动目标:幼儿能复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毒害动物),说出至少两个回收途径(小区红桶、超市回收点);能面对同伴清晰表达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增强社会责任感。活动步骤:(1)教师培训“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抗药性传播途径探索-洞察及研究
- 深度学习在寿命调控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云计算绩效评估方案设计
- 性别平等视角下的司法改革-洞察及研究
- 勘察项目招投标竞争分析-洞察及研究
- 再生医学伦理探讨-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脉脉高聘人才智库-202509
- 年度班组工作总结
-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协议
- 2025年中国保健电器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拆除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新房验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白介素2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气道过敏性炎症性疾病:疗效与机制的深度剖析
- 模具厂合伙协议合同协议
- 直播分成合同协议
- 【9化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塑料软包装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024.05
- T-CNAS 12-2020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 做最勇敢的自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