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南岗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3.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O3②2N③N2④2NO3-⑤Mg2+⑥2Mg⑦H2O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5.时值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处于传播扩散时期,下列防治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经常开门窗通风B.服用药物抵抗病毒C.用“84”消毒液对室内地板消毒D.室内燃烧艾条6.下列各选项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催化剂就是加快其它物质反应速率的物质C.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而放热D.Ca(H2PO4)2是常用的一种复合肥7.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氢氧化钠固体C.生石灰和水 D.水和食盐8.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9.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根据该图无法获得的分子信息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10.海水电池是由铝-空气-海水构成的新型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Al+3O2+6H2O=4Al(OH)3,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名称氢碳氧钙铁元素符号HCOCaFe(1)若某物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2)若某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气体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3)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任写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甲~己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己是无色溶液,能在某种黑色固体物质催化下,生成可供给呼吸的气体。(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丁和己一定含有相同元素b.乙生成甲和丁一定需要点燃c.戊转化成甲可能发生置换反应d.上述反应一定都有气体生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国所给的仪器和实验用品,回答相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组装一套发生并导出氧气的装置,应选取的仪器和用品是A_________________K(请补齐编号)。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发生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不会发生没变。(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要组装一套能控制该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仪器和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若用L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口(填“a”或“b)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4)组装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需要用到A、C、D、E、F、G,制取时,D中需加入几颗沸石,目的是____________,E中需装入冷水,起_______________作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和溶液。(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作用。(2)现有软水和硬水样品各一瓶,请设计实验对它们进行区分,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3)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硝酸钾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b.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c.分别将8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比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大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4)下图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流程。①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__、称量、量取、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②将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3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5)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14.课外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铁与氧气的反应。(提出问题)铁丝燃烧时为什么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查阅资料)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有关。(进行实验)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零星的火星四射①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②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实验2:取直径0.20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较明显的火星四射实验3:取直径0.20mm、含碳0.5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提出问题)纯铁在氧气中燃烧溅落的“黑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易被氧化)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溶液(进行实验)测定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现象及数据解释与结论实验4: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固体溶解且有气泡产生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_____。实验5:取2.8g纯铁在氧气中燃烧,收集溅落的黑色固体,干燥并称其质量黑色固体质量为3.44g黑色固体的组成及质量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塔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请回答:(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2)青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出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16.将agKClO3和bgMnO2混合加热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cg,则产生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反应后MnO2的质量为_____g。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详解】A、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此选项正确;B、实验过程②的a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不燃烧,此选项正确;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将空气排净,再点燃酒精灯,能验证氮气不支持燃烧,此选项正确;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此选项错误。故选D。2、B【详解】A、水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但是水不是碱,选项A错误;B、酚酞与碱性溶液滴加后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所以选项B正确;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生成盐和水,但是不是酸碱中和反应,选项C错误;D、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例如分子也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B。3、C【分析】若U形管内液面a低于b,则广口瓶内应该放出气体或放热,由于产生气体和放热均使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致液面a低于b,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实验现象;B、铁粉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符合实验现象;C、硝酸铵和水溶解,吸热,不符合实验现象;D、氢氧化钠和水溶液,放出大量的人,符合实验现象。故选C【点睛】易错点:溶解过程中,也伴随着能量的转化,需要牢记的有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氯化钠溶解温度变化不大。4、A【解析】①表示2个臭氧分子、②表示2个氮原子、③表示1个氮分子中有2个氮原子、④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⑤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⑥表示2个镁原子、⑦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详解】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选项正确;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选项错误;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故选项错误;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故选项错误;故选:A。5、A【详解】A、开门开窗通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服用药物抵抗病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84”消毒液对室内地板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室内燃烧艾条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C【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还可能减慢,不符合题意;C、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转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磷酸二氢钙只含P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根本原因是试管②中的压强增大了,而压强增大可能是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温度升高。【详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试管②中的压强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压强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C、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压强变大,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D、水和食盐,温度不变,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明确试管②中气体受热膨胀或生成了气体会导致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是由于干冰升华造成的。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故选C。9、C【详解】A.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由此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说法正确;B.由苯分子图可知,苯分子之间有间隔,故说法正确;C.苯分子不停的运动通过该图不能看出,故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故说法正确。
故选:C。10、A【详解】4Al+3O2+6H2O═4Al(OH)3,符合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特点,故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H2OC、HC+O2CO2(或2CO+O22CO2)ac【详解】(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化学式为:H2O。(2)若某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气体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
故填:碳元素和氢元素。
(3)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则是碳和一氧化碳,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O2(或2CO+O22CO2)。
③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己是无色溶液,能在某种黑色固体物质催化下,生成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己是过氧化氢,丁是水,丙是氧气。a.丁和己一定含有相同元素,即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生成甲和丁不一定需要点燃,例如如果乙是碳酸氢钠时,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条件是加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戊转化成甲可以通过氧的得失实现,可能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上述反应不一定有气体生成,例如丙转化生成戊,则可以是氧气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酒精灯CF化学性质BH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木条熄灭,指明二氧化碳满了防止水暴沸冷凝【解析】(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组装一套发生并导出氧气的装置,应选取的仪器和用品是ACFK;二氧化锰在该反应发生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若要组装一套能控制该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则可选择的仪器和用品是BH;若用L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木条熄灭,指明二氧化碳满了;(4)组装一套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制取时,D中需加入几粒沸石,目的是:防止水暴沸;E中需装入冷水,起冷凝作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吸附取等量的水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且有浮渣的是硬水D计算偏小4.8%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详解】(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实验步骤:取等量的水样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实验现象及结论: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且有浮渣的是硬水;(3)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故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C、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分别将8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比析出氯化钠晶体的质量大,饱和溶液的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符合题意。故选D。(4)①实验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使量取水的质量偏大,溶液质量偏大,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②将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3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句话的含义是: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14、3Fe+2O2Fe3O4在实验范围内当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越剧烈大量火星四射稀盐酸铁Fe:1.12g;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强化训练-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专项练习试题
- 员工关系培训体系构建
- 江苏省苏州昆山、太仓市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军训培训班级汇报
- 2026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西宁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唐山市名校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英语九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锚喷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DeepSeek+AI智能体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玄武岩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光伏支架系统培训
- CJ/T 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
- (高清版)DB36∕T 2070-2024 疼痛综合评估规范
- 常见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及其处理
- 《公务员法解读》课件
- 《康复科病人营养治》课件
-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 2025(发布版)
- 2024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