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名句名篇默写(★)1.根据课文默写。①策勋十二转,________。(《木兰诗》)②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③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④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⑤韩愈《晚春》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启示我们虽平凡却不能甘守平庸,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地奋进。⑥阅读《木兰诗》,我们仿佛置身于边塞寒夜,体味木兰在军中的艰苦生活:“________,________”,更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生活的不易。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答题。历史的星空,因众多杰出人物而精彩: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闻一多怒斥特务,,气冲斗牛,声震天地;鲁迅先生展读书信至深宵,关爱青年,呕心lì()血……这些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平凡的生活中,普通人也一样能活得精彩:命运不幸却仁厚善良的阿长,给童年鲁迅买来刻印粗拙的《山海经》;孤苦伶仃的老王,在载客三轮都取缔的特殊年代倾力相助杨绛一家……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但他们身上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着我们向善、务实、求美。(1)给加点字注音。粗拙()(2)根据拼音写汉字。鞠躬尽cuì()呕心lì()血(3)下列词语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横线中()
A.酣畅淋漓B.诚惶诚恐C.慷慨淋漓D.目不窥园三、选择题(★★★)3.下列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选自北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B.《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C.《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D.《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与长妈妈相处的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迷信、粗俗、不拘小节但真诚、善良、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抒发作者的感激、怀念和赞美之情。(★★★)4.下列选项中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引惠山泉水经嶙峋石罅,或淙淙如琵琶滚指,或叮咚似月下敲枰。更妙在声景相和:,,?①而在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②这般天人合奏的乐章,西洋喷泉广场岂能梦见③秋闻泠响处定见枫叶逐水成朱笺④中国园林最精妙的音乐设备,不在编钟磬鼓⑤春听泉声时必有梨花坠地作哑韵
A.⑤③④①②B.④①⑤③②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②③⑤四、综合性学习(★★★)5.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下图的招牌被同学们评为最优书店招牌,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此招牌设计的匠心之处。(2)小文在鼋头渚游玩时,发现了一副对联,写的是范蠡与西施归隐的故事,上联为“眇眇笙吹,太湖已载佳人去”,请你选出合适的下联()
A.呦呦鹿鸣,万国犹招烈魂来B.曲径通幽,一水环青分鹭影C.杨柳依依,江淹黯然行道迟D.渔舟唱晚,雁声断彭蠡之滨五、名著阅读(★★★)6.天下家国,生民为本。七(1)班举行名著阅读交流会,请你参与。(1)《骆驼祥子》反映了老舍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悯、关怀,读完这部小说,小语梳理了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制作了思维导图,请你完善并交流。(1)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2)小语展示了思维导图后,在交流会上提出疑问:“祥子三起又三落,终究由人而成兽,善良、勤劳的祥子为什么最终沉沦?”请你结合名著内容为他答疑。六、文言文阅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甲】题木兰庙[唐]杜牧(A)弯弓征战作男儿,(B)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注释】①拂云堆: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堆上有神祠。②明妃:王昭君,西汉人,为解国家之急而自愿出塞和亲。【乙】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C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丙】孝烈将军传孝烈将军,隋炀帝时人,姓魏氏,名木兰,亳之谯人也。时方征辽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騃①,慨然代行。服甲胄,鞬橐②操戈,跃马而往。历一纪③,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谯,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之见也。遂以事闻于朝,召赴阙。帝方恣酒色,奇之,欲纳诸宫中,对曰:“臣无媲④君之礼。”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土人立庙岁以四月八日致祭盖其生辰云。(选自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释】①騃(ái):痴愚的样子。②鞬橐(jiāngāo):盛弓矢的器具。③纪:十二年为一纪。④媲:匹配。7.参考下表提示的方法,解释文言字词。
文言词句方法借鉴释义愿为市鞍马课内积累法(1)________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课内迁移法:但微颔之(2)________除尚书不受查阅字典法:①台阶。②清除。③任命。(3)________(填序号)帝方恣酒色,奇之语境推断法(4)__________8.请你帮小语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9.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土人立庙岁以四月八日致祭盖其生辰云10.同学们对三篇文本展开了阅读和讨论。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全对话。小语:自称词是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用来称呼自己的词,我发现【乙】文中木兰的自称词发生着变化,这也反映着她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发生了转变。小文:没错,读自称词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木兰先是自称“女”(画线句C处),“女”在这里指女儿或女郎,从文中木兰将替父从军、担起家国重任的决心娓娓道来,我读出了她(1)________的形象。小语:而在之后木兰自称变成了“我”(画线句D处),“我”在这里指自我、本我,从文中(2)________,我读出了她(3)________的形象。这样的木兰形象真实鲜活而立体。小文:读【甲】诗《题木兰庙》时,我们也可以用添加自称词的方式感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我想在(4)________(A、B任选一处)处添加“________”(“我”或“女”),因为________。11.衬托手法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请分别结合【甲】诗和【乙】【丙】文,分析衬托手法的运用。七、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材料一】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将蕴含其中的民俗文化、民族精神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传播开来,使之更好融入日常、贴近生活,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②日前,“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再一次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文明理念。新时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赓续传承。实践中,不少地方和部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为人民群众带来既熟悉亲切又具有新鲜感的节日氛围。(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①民俗的形式虽然在变,过年的心理需求却始终如一。所以我说春节是真正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一个节日,它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②那我们能够为春节做点什么呢?③可以多做一点知识的普及。前些年,“福”字倒贴的风气流传开来,我赶紧写了好几篇文章,告诉大家“福”字为什么不能倒贴,什么特殊情况下“福”字可以倒贴,有什么样的寓意。这是我们学者应该讲明白的。我也一直想写一本给孩子们的节日读本,用文学的笔法传达节日蕴含的文化之美,丰富他们的节日体验。再有,便是推进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更好的衔接。比如,过去的大门是两扇,现在大都为单扇门了,春联怎么贴?什么材质的窗花更便于清理?春节那么多吉祥图案,怎么转化才能更适合现代家庭的装修风格等等。我们还需要更多出色的文创产品,还需要吸引更多年轻设计师的参与。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从事非遗保护的年轻志愿者越来越多。这是特别让人欣慰的事。——冯骥才【材料三】①无锡成为总台春晚分会场中第一个江南城市。12月25日晚,无锡各处地标大屏亮起“2025年总台春晚分会场花落无锡”的视频海报。②本届春晚,肯定很甜,肯定很“无锡”,因为咱们无锡就是甜都。说到甜,无锡小笼包榜上有名,汤汁包裹小笼包,封住美味;浓油赤酱的酱排骨,十斤肉一斤糖,一口就征服你的味蕾。无锡有多甜,问问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吧,毕竟它每年都来,“鼋头渚看红嘴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留念。最近新增的一座“小蛮腰”,就在长江江阴段;古运河旁的南长街也成为市民猜测春晚无锡分会场具体地点的热门答案。今年国庆期间,老人在惠山古镇游玩时不慎将拐杖掉进鱼塘,工作人员热心帮忙打捞。75年一遇的最强台风席卷无锡,一对父子冒着危险救下被困在水中的女子。无锡小甜妹还是个细节控,处处都是爱你的形状。蠡湖大桥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横跨蠡湖,主桥采用独特的“人”字形结构,流畅的线条向两端延展,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太湖鼋头渚灯塔伫立在鼋头渚半岛尽头,灯塔呈圆柱形,周边的礁石形态各异,灯塔的简洁形状在浩渺太湖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孤寂而壮美。(摘编自《无锡日报》公众号)12.请结合材料三,完成一首小诗,向大家诠释“甜都”无锡。《无锡甜韵》无锡的“甜”,________,汇集于热门的地标中,________,勾勒于城市的形状中。山水人文皆流彩,岁月悠悠韵万重。13.人民日报:“要让沉淀于历史的传统节日文化‘活’起来。”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如何让传统节日文化“活”起来。14.材料一中提到:“不少地方和部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为人民群众带来既熟悉亲切又具有新鲜感的节日氛围”,下面不属于这种做法的一项是()
A.某城市开发春节主题的小程序,可线上放电子鞭炮、写福字、拜年等,增添过年氛围。B.某城市通过电商直播、连线的形式,邀请民间艺人线上教学,将端午相关的民俗技艺带入寻常百姓家。C.某城市文化部门搭建云展览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春节庙会的精彩瞬间。D.某城市在筹备中秋线上文化活动时,着力打造华丽的活动界面、高端的宣传方式以提高城市格调。(★★★)菜虎孙犁①东头有一个老汉,个儿不高,膀阔腰圆,卖菜为生。人们都叫他菜虎,真名字倒被人忘记了。这个虎字,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是说他以菜为衣食之道罢了。他从小就干这一行,头一天推车到滹沱(hūtuó)河北种菜园的村庄趸(dǔn)菜,第二天一早,又推上车子到南边的集市上去卖。因为南边都是旱地种庄稼,青菜很缺。②那时用的都是独木轮高脊手推车,车两旁捆上菜,青枝绿叶,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活的菜畦。③一车水菜分量很重,天暖季节他总是脱掉上衣,露着油黑的身子,把绊带套在肩上。遇见沙土道路或是上坡,他两条腿叉开,弓着身子,用全力往前推,立时就是一身汗水。但如果前面是硬整的平路,他推得就很轻松愉快了,空手走路的人没法赶过他去。④A.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那车子发出连续的有节奏的悠扬悦耳的声音,——吱扭——吱扭——吱扭扭——吱扭扭。他的臀部也左右有节奏地摆动着。这种手推车的歌,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⑤这是田野里的音乐,是道路上的歌,是充满希望的歌。有时这种声音,从几里地以外就能听到。他的老伴,坐在家里,这种声音从离村很远的路上传来。有人说,菜虎一过河,离家还有八里路,他的老伴就能听见他推车的声音,下炕给他做饭,等他到家,饭也就熟了。在黄昏炊烟四起的时候,人们一听到这声音,就说:“菜虎回来了。”⑥有一年七月,滹沱河决口,这一带发了一场空前的洪水,庄稼全都完了,就是半生半熟的高粱,也都冲倒在地里,被泥水浸泡着。直到九、十月间,已经下过霜,地里的水还没有退完,什么晚庄稼也种不上,种冬麦都有困难。这一年的秋天,颗粒不收,人们开始吃村边树上的残叶,剥下榆树的皮。到泥里水里捞泥高粱穗来充饥,有很多小孩到退过水的地方去挖地梨,还挖一种泥块,叫做“胶泥沉儿”,是比胶泥硬、颜色较白的小东西,放在嘴里吃。这原是营养植物的,现在用来营养人。⑦人们很快就干黄干瘦了,年老有病的不断死亡,也买不到棺木,都用席子裹起来,找干地方暂时埋葬。⑧那年我七岁,刚上小学,小学也因为水灾放假了,我也整天和孩子们到野地里去捞小鱼小虾,捕捉蚂蚱、蝉和它的原虫,寻找野菜,寻找所有绿色的、可以吃的东西。跟我们常在一起的,就有菜虎家的一个小闺女,叫做盼儿的。因为她母亲有痨病,长年喘咳,这个小姑娘长得很瘦小,可是她很能干活,手脚利索,眼快;在这种生活竞争的场所,她常常大显身手,得到较多较大的收获,这样就会有争夺,比如一个蚂蚱、一棵野菜,是谁先看见的。⑨孩子们不懂事,有时问她:⑩“你爹叫菜虎,你们家还没有菜吃?还挖野菜?”⑪她手脚不停地挖着土地,回答:“你看这道儿,能走人吗?更不用说推车了,到哪里去趸菜呀?一家人都快饿死了!”⑫孩子们听了,一下子就感到确实饿极了,都一屁股坐在泥地上,不说话了。忽然在远处高坡上,出现了几个外国人,有男有女,男的穿着中国式的长袍马褂,留着大胡子,女的穿着裙子,披着金黄色的长发。⑬“鬼子来了。”孩子们站起来。⑭作为庚子年这一带义和团抗击洋人失败的报偿,外国人在往南八里地的义里村,建立了一座教堂,但这个村庄没有一家入教。⑮又过了不久,传说菜虎一家入了教。⑯又有一天,母亲回到家来对我说:“菜虎家把闺女送给了教堂,立时换上了洋布衣裳,也不愁饿死了。”⑰我当时听了很难过,问母亲:“还能回来吗?”⑱“人家说,就要带到天津去呢,长大了也可以回家。”母亲回答。⑲可是直到我离开家乡,也没见这个小姑娘回来过。我也不知道外国人一共收了多少小姑娘,但我们这个村庄确实就只有她一个人。⑳菜虎和他多病的老伴早死了。㉑B.现在农村已经看不到菜虎用的那种小车,当然也就听不到它那种特有的悠扬悦耳的声音了。现在的手推车都换成了胶皮轱辘,推动起来,是没有多少声音的。15.请根据下表提示,对文章进行梳理概括。
故乡平凡的小人物琐碎的生活细节令人唏嘘的命运故事(结局)相似的形象特征菜虎菜虎推车卖菜、菜虎的老婆为菜虎做饭…②___________聪明灵活
③_________盼儿①_____________被送去教堂16.散文多于细微处传情达意。请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画“”的两句话。①有人说,菜虎一过河,离家还有八里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