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_第1页
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_第2页
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_第3页
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_第4页
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演讲人前言健康教育护理评估护理目标与措施病例介绍护理诊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前言章节副标题01清晨七点半,护理站的电子屏还泛着冷白的光,我捧着保温杯刚喝了口温水,就听见走廊传来家属的轻声询问:“护士,我女儿这烧什么时候能退?喉咙疼得连粥都喝不下……”循声望去,2床的小姑娘正蜷在病床上,眉头皱成一团,床头的体温单上,昨夜22:00的体温记录是38.9℃。这场景太熟悉了——最近气温骤降,呼吸科病房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占了近半数。作为从业十年的责任护士,我深知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虽看似普通,却藏着不少护理细节:有的患者因反复发热烦躁不安,有的因咽痛拒食导致脱水,还有的因忽视症状拖延治疗诱发了中耳炎……今天的护理查房,我们就围绕2床的王女士展开,从病例到护理全程抽丝剥茧,既是对年轻护士的带教,也是对自己专业认知的再梳理。毕竟,护理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简单却不能马虎”的细节里。前言病例介绍章节副标题02病例介绍2床患者王××,女性,28岁,职业是小学教师。主诉“发热伴咽痛、咳嗽3天”,于入院前1周有明确受凉史(雨天冒雨赶公交后未及时更换衣物)。入院时体温38.7℃,自述咽痛呈“吞咽刀割样痛”,咳嗽为刺激性干咳,无痰,伴全身乏力、头痛,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追问病史: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已结束1周),近期无外地旅居史,同事中无类似症状者(排除流感聚集性发病可能)。辅助检查:入院次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5.2×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48%(正常50-70%),淋巴细胞比例45%(正常20-40%);C反应蛋白(CRP)12mg/L(正常<10mg/L);咽拭子核酸检测(流感、新冠)均阴性;胸部X线未见异常。治疗经过:入院后予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发热、头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热解毒)对症治疗,未使用抗生素(因无细菌感染证据)。目前入院第2天,体温波动于37.5-38.2℃,咽痛稍缓解,但仍诉“说话多了喉咙发紧”,夜间咳嗽影响睡眠。病例介绍护理评估章节副标题03护理评估接手王女士的护理后,我从“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三个维度做了系统评估。1.健康史评估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到她发病前因赶教案连续熬夜3天,饮食以外卖为主,饮水较少(日均约500ml)。受凉后仅自行服用了1片布洛芬,未及时就医,导致症状逐渐加重。这提示她对“上感需早期干预”的认知不足,且存在“教师职业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熬夜、饮水少、用嗓过度)。2.身体状况评估-生命体征:体温37.8℃(口温),脉搏92次/分(稍快,与发热相关),呼吸20次/分(正常),血压110/70mmHg(正常)。-局部症状: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点),双侧腭弓可见散在充血点;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排除下呼吸道感染);咳嗽时无胸膜牵拉痛(排除胸膜炎)。-全身症状:面色稍潮红,皮肤弹性可(无脱水),但自述“双腿像灌了铅”“头重得抬不起来”,提示中度乏力;食欲差(昨日仅进食小半碗粥),但无恶心、呕吐。护理评估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王女士是班主任,带六年级毕业班,入院后反复询问“什么时候能出院?”“耽误的课怎么办?”。说话时手指不停绞着被角,眼神焦虑,家属补充:“她昨晚偷偷翻手机看班级群,急得直掉眼泪。”这反映出她因职业角色中断产生了明显的焦虑情绪,且对疾病恢复时间存在不合理预期(认为“打一针就能好”)。护理诊断章节副标题04基于评估结果,结合NANDA(北美护理诊断协会)标准,我们整理出以下5项主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依据:入院时体温38.7℃,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符合病毒感染特征),CRP轻度升高(提示轻度炎症)。2.急性疼痛(咽痛)与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有关依据:患者主诉“吞咽时咽痛评分7分(0-10分数字评分法)”,查体见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3.睡眠型态紊乱与夜间刺激性咳嗽有关依据:家属反映患者夜间每小时咳嗽3-5次,每次持续约1分钟,醒后难以立即入睡,自述“感觉一闭眼就想咳”。4.焦虑与担心疾病影响工作及预后有关依据:患者频繁询问出院时间,提及班级事务时情绪激动,睡眠质量差(焦虑的躯体表现)。32145护理诊断护理诊断5.知识缺乏(特定疾病)与缺乏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知识有关依据:发病前未及时干预(仅自行用药),对“病毒感染无需抗生素”“多饮水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护理目标与措施章节副标题05针对每个护理诊断,我们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与实施措施,重点是“缓解症状-改善舒适-促进康复-心理支持”。护理目标与措施目标:入院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37.3℃),且无反复高热。措施:-监测与记录: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高热时每2小时1次),同时观察面色、出汗情况(如体温骤降伴大汗,需警惕虚脱)。王女士入院第1天夜间体温38.9℃时,我发现她额头滚烫但手脚冰凉,立即为她加盖薄被(避免末梢循环差加重不适),并记录“体温上升期”的典型表现。-物理降温:体温<38.5℃时以物理降温为主。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处(避开胸前区、腹部、足底),每次15-20分钟。王女士怕凉,我特意调高手足的水温(36℃左右),边擦边和她聊天:“咱们擦完额头会舒服点,像敷了块凉毛巾似的。”她后来告诉我:“原来物理降温不是越冰越好,你们连水温都这么讲究。”-药物降温:体温≥38.5℃或患者明显不适时,遵医嘱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体温过高体温过高服药后30分钟测量体温,同时观察出汗情况,及时为她更换汗湿的病号服(避免再次受凉),并提醒“少量多次喝温水,别等渴了再喝”。-环境控制:保持病房温度20-22℃,湿度50-60%(用湿度计监测),开窗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避免对流风直吹患者)。急性疼痛(咽痛)目标:入院2天内咽痛评分降至3分以下,能正常进食半流质饮食。措施:-饮食指导:鼓励进食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如凉豆浆、藕粉、蒸蛋),避免热烫、辛辣、粗糙食物(如热粥、辣椒、饼干)。王女士一开始担心“凉的会加重感冒”,我解释:“温凉食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充血,就像咱们磕肿了要冰敷一样。”她尝试后反馈:“喝凉豆浆时喉咙没那么灼痛了。”-局部护理: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含漱液(遵医嘱)每日含漱4-6次,每次含漱30秒(鼓腮动作促进药液接触咽部)。教她含漱后不要立即饮水或进食,“让药液多在喉咙里待一会儿,效果更好”。-分散注意力:咽痛明显时,指导她听轻音乐(她喜欢周杰伦的歌)、看搞笑短视频,或与家属聊天,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有次她含漱后皱眉,我递上一颗润喉糖(无蔗糖型):“含着这个,甜甜的,能暂时缓解刺痛。”她笑着说:“你们连小细节都考虑到了。”睡眠型态紊乱目标:入院2天内夜间咳嗽次数减少至每2小时≤1次,能连续睡眠4小时以上。措施:-体位调整:指导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减少平卧时咽喉部分泌物刺激(虽无痰,但干咳与咽喉敏感有关)。王女士说:“半躺着确实没那么想咳了,像有东西托着喉咙似的。”-环境干预:夜间调暗病房灯光(使用地灯),关闭监护仪报警音(仅保留必要提示),减少噪音(如家属说话放轻)。她的室友是位老年患者,我特意和家属沟通:“阿姨晚上起夜时动作轻些,小王需要好好休息。”-药物辅助:遵医嘱睡前予右美沙芬口服(中枢镇咳药),服药后观察是否有头晕等副作用(她未出现)。同时提醒:“咳嗽是身体的保护反射,别因为怕咳就强忍,有痰一定要咳出来。”焦虑目标:入院1天内焦虑情绪缓解(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下降10分以上),能配合治疗护理。措施:-共情沟通:第一次查房时,她着急地说:“我班上45个孩子,下周就要月考了……”我握住她的手:“我能理解您的着急,就像我女儿上小学时,我生病请假都怕耽误她学习。不过您现在把自己照顾好,才能更快回去给孩子们上课呀。”她眼眶红了:“你们真的懂我。”-信息支持: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上感病程”(普通病毒感染5-7天自愈),展示她的检验报告:“看,白细胞不高,说明不是细菌感染,不用抗生素也能好。您现在体温在下降,咽痛也轻了,这就是好转的信号。”-社会支持:联系她的同事(经她同意),请对方拍一段班级视频:“王老师,我们都在等您回来!”视频里孩子们举着“早日康复”的手工卡片,她看后破涕为笑:“原来他们没怪我。”目标:出院前能复述“上感预防要点”及“居家护理注意事项”。措施:-一对一宣教:用“提问-解答”模式:“您觉得上感是怎么得的?”她答:“受凉。”我补充:“受凉只是诱因,根本是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入侵。比如您最近熬夜、喝水少,喉咙黏膜干燥,病毒就容易‘钻空子’。”-发放宣教单:内容包括“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抗生素”(无脓痰、白细胞不高不用)、“正确饮水方法”(每小时喝100ml,日均1500-2000ml)、“用嗓保护”(授课时用扩音器,避免大声喊叫)。-情景模拟:教她“正确擤鼻法”(按压一侧鼻孔轻轻擤,避免同时擤双侧导致中耳炎),并让她演示:“您试试,对,就这样,别太用力。”知识缺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章节副标题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上呼吸道感染虽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我们重点观察以下4类,并制定了对应的护理策略:1.中耳炎表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儿童常见抓耳动作,成人可自述“耳朵像蒙了层布”)。王女士是教师,用嗓多,咽鼓管(连接咽喉与中耳的管道)易充血,是高危人群。护理时指导她避免用力擤鼻、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压迫耳道),若诉“耳朵发堵”立即报告。2.鼻窦炎表现:持续性鼻塞、流脓涕(黄色或黄绿色)、前额或面部胀痛(弯腰时加重)。每日观察她的鼻涕性状,入院第2天她主诉“鼻子不通气”,我用手电筒检查见鼻腔黏膜充血,无脓涕,予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每侧2喷,每日3次),并提醒“别用手挖鼻孔”。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3.支气管炎/肺炎表现:咳嗽加重(转为有痰,痰量增多)、发热反复、胸闷或胸痛。每日听诊双肺呼吸音(王女士目前未闻及湿啰音),指导她“深吸气后用力咳嗽”(促进排痰,即使无痰也要练习,预防痰液积聚)。4.病毒性心肌炎(少见但严重)表现:心悸、胸闷、乏力加重,甚至晕厥。监测心率(王女士目前92次/分,律齐),询问“有没有觉得心跳乱或漏跳”,并提醒“即使退热了,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如爬楼梯),让心脏‘歇一歇’”。健康教育章节副标题07出院前1天,我带着宣教单坐在王女士床边,把“居家护理”要点又梳理了一遍——这是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关键。1.疾病知识“上感主要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您现在虽然退热了,但仍有传染性(病毒可能还在排出),回家后要戴口罩,别和孩子亲密接触(比如亲脸),餐具单独清洗。”2.用药指导“蒲地蓝口服液要饭后半小时喝(减少胃刺激),复方氨酚烷胺片每天最多2片(含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伤肝)。如果3天后仍发热或咽痛加重,一定要回来复诊,别自己加抗生素。”3.生活方式“回去后先休息3天(别着急上课),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喝温水(别等渴了再喝)。用嗓时尽量用腹式呼吸(我示范:吸气时肚子鼓起来,说话声音从丹田发出来),别扯着嗓子喊。”健康教育4.预防措施“以后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早晚温差大时),及时添衣。教室要多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可以用醋熏蒸(100ml醋加水200ml,煮沸后密闭30分钟)。平时加强锻炼(比如每周3次快走,每次30分钟),免疫力好了,感冒自然少。”健康教育总结章节副标题08今天的护理查房结束时,王女士已经能笑着和我们说:“我刚才试了试,喝温粥喉咙只疼一点点了!”她的体温单上,最新的记录是36.8℃——这是护理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对“细节决定质量”的最好印证。上呼吸道感染看似“小病”,却串联着“症状管理-心理支持-健康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