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手太阴肺经起于()A.中焦B.上焦C.下焦D.胃中E.胸中答案:A。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2.下列腧穴中,不属于手太阴肺经的是()A.尺泽B.孔最C.列缺D.少商E.商阳答案:E。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而尺泽、孔最、列缺、少商均属于手太阴肺经。3.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不经过()A.上肢外侧前缘B.肩部C.颈部D.面部E.胸部答案:E。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脉从缺盆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不经过胸部。4.足阳明胃经的起止穴是()A.承泣、厉兑B.睛明、至阴C.隐白、大包D.少商、中府E.商阳、迎香答案:A。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睛明、至阴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穴;隐白、大包分别是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和脾之大络;少商、中府分别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和起始穴;商阳、迎香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和终止穴。5.下列哪项不是足三里穴的主治病症()A.胃痛B.呕吐C.失眠D.水肿E.耳鸣答案:E。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等作用,可治疗胃痛、呕吐、腹胀、泄泻等胃肠病症,以及虚劳诸证、失眠等。而耳鸣一般不是足三里的主要主治病症。6.足太阴脾经在何处交于何经()A.在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B.在肺中交于手太阴肺经C.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D.在足小趾端交于足太阳膀胱经E.在无名指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答案:A。足太阴脾经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交接。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交接。7.三阴交穴位于()A.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B.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缘后方D.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答案:A。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8.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是()A.神门B.少海C.通里D.阴郄E.灵道答案:A。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输穴。少海是手少阴心经的合穴;通里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阴郄是手少阴心经的郄穴;灵道是手少阴心经的经穴。9.下列腧穴中,治疗舌强不语应首选()A.少冲B.少府C.通里D.神门E.极泉答案:C。通里为手少阴心经的络穴,别走手太阳小肠经,其络脉上行于舌,故可治疗舌强不语、暴喑等。少冲为井穴,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心痛、癫狂等急症;少府主要治疗心悸、胸痛、阴痒等;神门主要治疗失眠、健忘等神志病症;极泉主要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等。10.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A.目内眦B.目外眦C.鼻旁D.耳前E.耳后答案:A。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交接。目外眦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接部位。11.下列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是()A.天柱B.大杼C.风门D.肩井E.肺俞答案:D。肩井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均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还是八会穴之骨会。12.委中穴的主治病症不包括()A.腰背痛B.下肢痿痹C.腹痛D.丹毒E.耳鸣答案:E。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腰背委中求”,可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还可治疗腹痛、急性吐泻等胃肠病症以及丹毒等。耳鸣一般不是委中穴的主治病症。13.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是()A.涌泉B.然谷C.太溪D.大钟E.水泉答案:A。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为井穴。然谷是荥穴,太溪是原穴、输穴,大钟是络穴,水泉是郄穴。14.太溪穴的定位是()A.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B.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C.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D.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E.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答案:A。太溪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昆仑穴;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三阴交穴;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是悬钟穴。15.手厥阴心包经的终止穴是()A.中冲B.关冲C.少冲D.少泽E.商阳答案:A。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终止于中冲穴。关冲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少冲是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少泽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商阳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16.下列哪项是内关穴的主治病症()A.头痛B.眩晕C.心悸D.耳鸣E.牙痛答案:C。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可治疗心悸、胸闷、胸痛等心系病症,以及胃痛、呕吐等胃腑病症,还有失眠、眩晕等神志病症。头痛、眩晕、耳鸣、牙痛一般不是内关的主要主治病症。17.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经过()A.上肢外侧后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外侧中线D.上肢内侧后缘E.上肢内侧前缘答案:C。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上肢外侧后缘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部位;上肢外侧前缘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部位;上肢内侧后缘是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上肢内侧前缘是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18.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少阳胆经的是()A.风池B.肩井C.环跳D.阳陵泉E.三阴交答案:E。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不属于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均为足少阳胆经的穴位。19.阳陵泉穴的主治病症不包括()A.胁痛B.口苦C.黄疸D.便秘E.下肢痿痹答案:D。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可治疗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胆病症,以及下肢痿痹、膝肿痛等筋病。便秘一般不是阳陵泉的主要主治病症。20.足厥阴肝经的终止穴是()A.大敦B.行间C.太冲D.期门E.章门答案:D。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终止于期门。行间是荥穴,太冲是原穴、输穴,章门是脾之募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21.下列哪项不是太冲穴的主治病症()A.头痛B.眩晕C.月经不调D.遗尿E.耳鸣答案:D。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输穴,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肝经风热病症,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还有耳鸣等。遗尿一般不是太冲的主要主治病症。22.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胸部B.腹部C.面部D.四肢末端E.头部答案:A。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23.下列经脉中,循行至巅顶的是()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阳胆经C.足厥阴肝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答案:C。足厥阴肝经的支脉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至巅顶入络脑;但从循行特点上,足厥阴肝经更强调与巅顶的直接联系。足少阳胆经循行至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不循行至巅顶。24.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A.曲池B.尺泽C.少海D.小海E.天井答案:A。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尺泽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少海是手少阴心经的合穴;小海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合穴;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合穴。25.足太阴脾经的郄穴是()A.地机B.三阴交C.阴陵泉D.血海E.大横答案:A。地机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三阴交是交会穴;阴陵泉是合穴;血海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病症等;大横是脾经穴位,但不是郄穴。26.下列关于经络的描述,错误的是()A.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B.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的循行路线C.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D.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合称为经络系统E.经络系统将人体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答案:D。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等,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等。所以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只是经络系统的一部分,不能合称为经络系统。27.下列穴位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是()A.合谷B.足三里C.天枢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合谷可调节汗出,既能发汗又能止汗;足三里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治疗便秘也可治疗泄泻;天枢可调节肠道功能,对便秘和泄泻都有治疗作用。所以合谷、足三里、天枢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8.手少阴心经的经穴是()A.灵道B.通里C.阴郄D.神门E.少府答案:A。灵道是手少阴心经的经穴。通里是络穴,阴郄是郄穴,神门是原穴、输穴,少府是荥穴。29.足少阳胆经的络穴是()A.光明B.飞扬C.大钟D.蠡沟E.通里答案:A。光明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飞扬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蠡沟是足厥阴肝经的络穴;通里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30.下列哪条经脉与目系相连()A.足厥阴肝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阳小肠经答案:A。足厥阴肝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足少阳胆经至目外眦;手少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但相比之下,足厥阴肝经与目系的联系在经络理论中更为突出强调。手太阳小肠经有分支至目内眦和目外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病候有()A.咳嗽B.气喘C.咯血D.咽喉肿痛E.肩背痛答案:ABCDE。手太阴肺经属肺,其主要病候包括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系病症,以及咽喉肿痛(因肺经循行经过咽喉部),还有肩背痛(肺经循行经过肩部和上肢内侧前缘)。2.下列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A.承泣B.地仓C.颊车D.梁丘E.丰隆答案:ABCDE。承泣、地仓、颊车、梁丘、丰隆均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承泣为起始穴;地仓和颊车在面部;梁丘是郄穴;丰隆是络穴。3.三阴交穴的主治病症包括()A.肠鸣腹胀B.月经不调C.失眠D.下肢痿痹E.遗尿答案:ABCDE。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肠鸣腹胀等胃肠病症;对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有很好的疗效;还能治疗失眠等神志病症,以及下肢痿痹等经络病症,也可用于治疗遗尿等泌尿系统病症。4.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经过()A.上肢外侧后缘B.肩部C.颈部D.面部E.耳部答案:ABCDE。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后缘,上肩,绕肩胛,经颈部,至面颊,抵鼻旁,到目内眦,其支脉至目外眦、入耳中。5.足少阴肾经的主要病候有()A.咳血B.气喘C.失眠D.眩晕E.水肿答案:ABCDE。足少阴肾经属肾,其病候包括咳血、气喘(肾主纳气,肾虚可致气喘),失眠(肾阴不足可致心肾不交而失眠),眩晕(肾阴虚可致肝阳上亢而眩晕),水肿(肾主水,肾虚水泛可致水肿)。6.手厥阴心包经的主治病症有()A.心痛B.心悸C.胃痛D.呕吐E.癫狂痫答案:ABCDE。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邪,可治疗心痛、心悸等心系病症;其络脉下膈,历络三焦,可治疗胃痛、呕吐等胃腑病症;还可治疗癫狂痫等神志病症。7.足少阳胆经的主要病候有()A.口苦B.目眩C.偏头痛D.胁痛E.下肢外侧疼痛答案:ABCDE。足少阳胆经属胆,其病候包括口苦、目眩等胆经病症;循行经过头部侧面,可致偏头痛;经过胁肋部,可出现胁痛;循行于下肢外侧,可引起下肢外侧疼痛。8.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特点有()A.从肺经开始B.依次相传C.周而复始D.如环无端E.与脏腑相连答案:ABCDE。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按一定顺序相传,即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再传至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且每一经脉都与相应脏腑相连。9.下列关于经穴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B.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C.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D.是针灸治疗的主要穴位E.经穴总数为361个答案:ABCDE。经穴是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每个经穴都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都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是针灸治疗的主要穴位,目前经穴总数为361个。10.下列穴位中,具有清热作用的有()A.大椎B.曲池C.合谷D.外关E.尺泽答案:ABCDE。大椎为诸阳之会,可清热解表,治疗热病;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清热疏风;合谷可清热解表、疏风止痛;外关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能清热解表;尺泽是手太阴肺经合穴,可清肺热。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手太阴肺经在________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答案:食指端2.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________。答案:梁丘3.三阴交是________经、________经、________经的交会穴。答案: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4.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是________。答案:少海5.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位于________旁开________寸。答案:后正中线、1.56.足少阴肾经的络穴是________。答案:大钟7.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是________。答案:劳宫8.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是________。答案:阳池9.足少阳胆经的合穴是________。答案:阳陵泉10.足厥阴肝经的荥穴是________。答案:行间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足三里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方法。答: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主治:①胃肠病症,如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等,因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可调节胃肠功能,健脾和胃。②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能扶正培元,增强机体免疫力。③下肢痿痹,可通经活络,改善下肢气血运行。④神志病症,如失眠等。操作方法:直刺1-2寸。可灸,常用艾灸方法有温和灸、回旋灸等,每次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针刺时要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手法可根据病情采用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法。2.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和交接规律。答: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即从胸部起始,沿着上肢内侧走向手指末端;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从手指末端起始,沿着上肢外侧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从头面部起始,沿着下肢外侧走向足趾末端;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从足趾末端起始,沿着下肢内侧走向腹部和胸部。交接规律:①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内侧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外侧端交接。②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交接;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bladder经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交接。③阴经与阴经(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交接;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交接。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论述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意义。答: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是经络系统的重要功能体现,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1.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就像一个循环不息的能量输送系统。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和器官,为其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保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心脏需要气血的滋养才能维持正常的搏动,推动血液循环;脾胃得到气血的濡养才能进行消化和运化食物的功能。如果气血流注不畅,就会导致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