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PICC维护操作技能理论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PICC导管维护的核心原则,正确的是A.仅需在出现渗液时更换敷料B.冲管与封管应遵循“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C.可用10ml以下注射器进行冲管D.输液结束后无需封管答案:B解析:PICC维护需遵循“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原则(INS2021指南),10ml以下注射器因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导管破裂,输液后必须封管防止血液回流。2.正常情况下,PICC透明敷料的更换频率为A.3天B.7天C.14天D.21天答案:B解析:INS指南规定,透明敷料若无渗液、卷边等异常,应每7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3.消毒PICC穿刺点时,氯己定的有效作用时间为A.15秒B.30秒C.60秒D.90秒答案:C解析:氯己定需充分待干(至少60秒)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避免未完全干燥时细菌残留。4.评估PICC导管功能时,以下哪项不属于“通畅性”判断标准?A.输液时无阻力B.回抽可见回血C.导管外露长度与上次记录一致D.推注生理盐水无渗漏答案:C解析:导管外露长度变化提示可能移位,属于位置评估;通畅性需通过回血、推注阻力、渗漏情况判断。5.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进行PICC维护时,冲管液首选A.0.9%氯化钠注射液B.10U/ml肝素盐水C.20U/ml肝素盐水D.50U/ml肝素盐水答案:A解析: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应避免肝素导致出血风险,首选生理盐水冲封管(INS2021推荐)。6.PICC导管体外部分的固定原则是A.呈直线固定,避免打折B.呈“U”型或“C”型固定,保留一定活动度C.仅用胶带缠绕固定D.无需固定,依靠敷料粘贴答案:B解析:体外导管应呈“U”型或“C”型固定,避免因肢体活动牵拉导管导致移位或断裂。7.发现PICC导管刻度与置管时记录相比减少2cm,首先应A.立即拔管B.拍摄X线确认位置C.调整体外导管长度D.通知医生重新置管答案:B解析:刻度变化提示可能移位,需通过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置,避免盲目操作。8.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PICC维护的禁忌证?A.穿刺点严重感染B.患者凝血功能障碍(INR>3)C.导管断裂但未完全脱落D.患者配合良好,意识清醒答案:D解析:意识清醒且配合是维护的基本条件;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导管断裂需谨慎处理但非绝对禁忌。9.更换PICC敷料时,去除旧敷料的正确方法是A.从穿刺点向四周水平揭开B.从导管外露处向穿刺点方向逆毛发生长方向揭开C.直接垂直撕除D.用生理盐水湿润后缓慢揭除答案:B解析:揭除敷料时应从导管处向穿刺点方向逆毛发生长方向,减少对皮肤的牵拉损伤。10.冲管时发现阻力增大但回抽有回血,最可能的原因是A.导管尖端血栓B.导管打折C.药物结晶堵塞D.导管移位答案:B解析:回抽有回血但推注阻力大,多因体外导管打折;血栓或药物结晶通常回抽无回血。11.PICC维护时,消毒范围应覆盖A.穿刺点周围5cmB.穿刺点上下各10cm,两侧至臂缘C.仅穿刺点局部D.穿刺点周围15cm答案:B解析:消毒范围需覆盖穿刺点上下各10cm,两侧至臂缘,确保无菌区域足够(INS标准)。12.为糖尿病患者进行PICC维护时,重点观察内容不包括A.穿刺点渗液量B.局部皮肤温度C.患者血糖值D.导管外露长度答案:C解析:维护时需观察局部情况(渗液、皮肤温度、导管位置),血糖值属于基础评估但非维护操作重点。13.以下哪种溶液可用于PICC导管的常规冲管?A.5%葡萄糖注射液B.10%葡萄糖注射液C.0.9%氯化钠注射液D.脂肪乳注射液答案:C解析:0.9%氯化钠注射液是PICC冲管的首选溶液,与血液等渗,避免化学性静脉炎。14.发现PICC导管体内部分断裂时,错误的处理是A.立即用止血带在断裂处近心端结扎B.通知医生并准备手术取出C.继续使用导管输液D.安抚患者避免剧烈活动答案:C解析:导管断裂后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碎片进入血液循环。15.PICC维护记录中,必须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导管外露长度B.患者饮食情况C.穿刺点皮肤状况D.冲封管液体种类及量答案:B解析:维护记录需包含导管参数(外露长度)、局部情况(皮肤状况)、操作内容(冲封管),饮食非必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PICC维护前需评估的内容包括A.患者凝血功能B.导管外露长度C.穿刺点渗液性质D.患者手臂活动度答案:ABCD解析:需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凝血功能)、导管状态(外露长度)、局部情况(渗液)及肢体活动度(影响固定)。2.以下属于PICC维护并发症的是A.机械性静脉炎B.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导管堵塞D.穿刺点渗血答案:ABCD解析:机械性静脉炎(置管后早期)、感染、堵塞、渗血均为常见维护并发症。3.正确的冲管操作包括A.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B.推注速度均匀,呈脉冲式C.推注至剩余0.5-1ml时边推注边拔针D.回抽确认回血后再冲管答案:ABCD解析:10ml以下注射器压力过大;脉冲式产生涡流冲刷管壁;正压封管需边推边拔;回抽确认通畅。4.更换PICC敷料时,正确的无菌操作包括A.操作者戴无菌手套B.铺无菌治疗巾C.消毒时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D.敷料覆盖穿刺点及体外导管答案:ABCD解析:无菌手套、治疗巾、由内向外消毒、覆盖导管均为无菌操作要求。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判断标准包括A.发热(>38℃)B.穿刺点红肿热痛C.外周血与导管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D.无其他感染源答案:ACD解析:CRBSI需满足发热、双份血培养阳性且无其他感染灶,穿刺点红肿可能为局部感染。6.PICC维护时,选择透明敷料的优点有A.观察穿刺点方便B.透气性好C.固定性强D.减少过敏反应答案:ABC解析:透明敷料便于观察,透气性优于纱布,固定性强;过敏反应与材质相关,非普遍优点。7.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包括A.正确冲封管B.避免经导管输注高浓度药物C.定期更换导管D.输液完毕及时封管答案:ABD解析:定期更换导管非预防堵塞的常规措施(导管可长期留置),正确冲管、避免高浓度药物、及时封管是关键。8.为患者进行PICC维护健康教育时,应包括A.避免置管侧手臂提重物(>5kg)B.洗澡时用保鲜膜包裹置管部位C.出现渗液、疼痛及时就诊D.每日自行检查导管外露长度答案:ABCD解析:提重物、沾水、异常症状、自我观察均为健康教育重点。9.以下情况需立即报告医生的是A.导管外露长度增加3cmB.回抽无回血且推注阻力大C.穿刺点渗液呈脓性D.患者主诉置管侧手臂麻木答案:ABCD解析:导管移位(长度变化)、完全堵塞、感染(脓性渗液)、神经损伤(麻木)均需紧急处理。10.正确的正压封管操作包括A.使用肝素盐水(10-100U/ml)B.推注封管液至剩余0.5-1ml时夹闭导管C.封管液量为导管容积的2倍D.快速推注封管液答案:ABC解析:正压封管需缓慢推注,边推边夹闭,封管液量需超过导管容积,肝素浓度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PICC导管可用于高压注射造影剂()答案:×解析:仅耐高压PICC导管(标有“CT”或“MRI”)可用于高压注射,普通PICC不可。2.维护时发现敷料卷边但无渗液,可暂时不更换()答案:×解析:敷料卷边破坏密闭性,需立即更换以避免感染。3.冲管时若回抽无回血,应加大推注压力冲通导管()答案:×解析:加大压力可能导致导管破裂或血栓脱落,应先评估原因(如血栓、移位)。4.氯己定禁用于对酒精过敏患者()答案:√解析:氯己定制剂多含酒精,酒精过敏者需改用碘伏。5.PICC导管体外部分可用胶布直接缠绕固定()答案:×解析:直接缠绕可能导致导管打折或压痕,应使用“U”型固定法。6.输液过程中发现导管漏液,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夹闭导管()答案:√解析:漏液提示导管破损,需立即停止使用,防止药物外渗。7.为新生儿进行PICC维护时,消毒可选用碘伏()答案:√解析:新生儿皮肤敏感,氯己定可能刺激,碘伏更安全(需待干)。8.维护后记录应包括操作者姓名、时间、操作内容及患者反应()答案:√解析:完整记录是追溯和质量控制的关键。9.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时,可通过调整患者体位自行复位()答案:√解析:部分异位可通过患者低头、侧头或咳嗽等动作使导管复位。10.肝素盐水封管后,无需再次用生理盐水冲管()答案:×解析:若输注过脂肪乳等粘性药物,需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封管。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PICC维护中“脉冲式冲管”的原理及操作要点。答案:原理:脉冲式冲管通过推-停-推的方式,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产生涡流,机械冲刷管壁附着的血液或药物残留,防止血栓或结晶形成。操作要点: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推注速度为2-3ml/s,每推注1-2ml暂停0.5秒,直至冲管液完毕;冲管前需回抽确认回血,冲管后立即封管。2.列出PICC穿刺点渗液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答案:常见原因:①置管早期组织液渗出;②感染(脓性渗液);③导管移位刺激周围组织;④过敏反应(敷料材质);⑤凝血功能异常(血性渗液)。处理措施:①评估渗液性质(颜色、量、气味);②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增加更换频率(纱布敷料每2天1次);③脓性渗液需留取标本培养,使用抗生素;④过敏者更换低敏敷料;⑤血性渗液需检查凝血功能,必要时局部加压;⑥记录渗液情况并动态观察。3.说明PICC导管固定的“三步法”具体操作。答案:三步法固定包括:①固定导管圆盘:用无菌胶布“工”字型粘贴圆盘,确保圆盘与皮肤紧密贴合;②固定体外导管:将导管呈“U”型或“C”型摆放,用胶布从下向上交叉固定,避免打折;③覆盖敷料:透明敷料中心对准穿刺点,无张力粘贴,边撕边按压,确保敷料与皮肤紧密贴合,导管体外部分完全覆盖在敷料下。4.简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措施。答案:预防措施包括:①严格无菌操作:维护时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消毒范围符合要求;②规范敷料管理:及时更换渗液、卷边的敷料,使用氯己定浸溃敷料(如适用);③冲封管规范:遵循“脉冲冲管、正压封管”,避免血液回流;④减少导管操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导管冲洗和输液连接;⑤定期评估:每日观察穿刺点,监测体温及血常规;⑥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抓挠。5.当发现PICC导管堵塞(回抽无回血、推注阻力大)时,应如何处理?答案:处理步骤:①评估堵塞类型:若为血栓性堵塞(回抽无回血),非血栓性堵塞(药物结晶,推注阻力大但回抽可能有阻力);②血栓性堵塞:使用尿激酶溶栓(浓度5000U/ml,注入导管容积1.5倍,封管30分钟后回抽);③非血栓性堵塞:根据堵塞药物性质选择溶剂(如碱性药物用酸性溶剂,反之亦然),缓慢推注溶解;④溶栓失败:标记堵塞导管,通知医生评估是否拔管;⑤操作中避免暴力推注,防止导管破裂;⑥记录堵塞原因、处理过程及结果。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患者,女,65岁,因“肺癌化疗”置入PICC导管14天,今日维护时主诉置管侧手臂肿胀、疼痛,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范围5cm×5cm),皮温升高,导管外露长度与上次记录相比增加1cm,回抽有回血但推注生理盐水时患者诉疼痛加重。问题:(1)该患者可能出现了哪些并发症?(2)需进一步做哪些评估?(3)处理措施是什么?答案:(1)可能并发症:①机械性静脉炎(手臂肿胀、疼痛、皮温高);②导管移位(外露长度增加);③局部感染(穿刺点发红)。(2)进一步评估:①测量双臂臂围(肘上10cm),计算差值(>2cm提示肿胀);②观察穿刺点有无渗液、脓性分泌物,触诊有无硬结;③拍摄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置;④监测体温、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⑤询问近期手臂活动情况(如提重物、过度外展)。(3)处理措施:①抬高置管侧手臂,避免下垂;②局部冷敷(24-48小时内)或热敷(48小时后),使用喜疗妥软膏外敷;③更换透明敷料,观察穿刺点变化;④若X线提示导管移位,协助医生调整位置或重新固定;⑤若怀疑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A同步练习(含答案)
- 佛系文案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新疆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改进建议合同
- 研究生招生考试题及答案
- 铭泽驾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内训师授课计划标准化工具
- 海外力学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力相关笔试题目及答案
- 辉县中招考试数学真题及答案
- 券商咨询笔试题库及答案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