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类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定义的突发性地质灾害?A.滑坡B.地面沉降C.泥石流D.崩塌答案:B2.我国地质灾害高发期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A.春季(3-5月)B.夏季(6-8月)C.秋季(9-11月)D.冬季(12-2月)答案:B(夏季降水集中,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3.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A.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B.向泥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高处撤离C.原地蹲下等待救援D.向泥石流沟谷的上游方向奔跑答案:B4.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说明滑坡体处于?A.稳定状态B.蠕动变形阶段C.剧烈滑动阶段D.滑动后稳定阶段答案:B(裂缝是滑坡加速变形的前兆)5.下列哪项不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核心要素?A.专业监测设备B.基层干部C.受威胁群众D.预警信息传递机制答案:A(群测群防以人工巡查和群众参与为主)6.地面塌陷多发生在下列哪种地质环境中?A.花岗岩山区B.石灰岩分布区(喀斯特地貌)C.火山岩盆地D.沙漠戈壁区答案:B(石灰岩易被地下水溶蚀形成空洞)7.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是?A.当地人民政府B.受威胁群众C.自然资源部门D.灾害发生地村委会答案:A8.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中,红色预警代表?A.可能性很小B.可能性较大C.可能性大D.可能性很大(发生概率超过80%)答案:D9.滑坡应急处置中,首要任务是?A.组织专家勘查B.对滑坡体进行工程治理C.转移受威胁人员D.设立警示标志答案:C(保障生命安全优先)10.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泥石流发生前的异常征兆?A.沟谷中传来类似火车轰鸣的声音B.沟谷上游突然断流C.山坡上的树木向同一方向倾斜D.河水突然变得浑浊且含大量泥沙答案:C(树木倾斜可能是滑坡前兆)11.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三查”制度是指?A.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B.日常抽查、季度普查、年度复查C.专家排查、群众自查、部门核查D.隐患点排查、治理工程检查、监测设备检查答案:A12.用于监测滑坡位移的专业设备中,精度最高的是?A.伸缩仪B.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C.裂缝计D.雨量计答案:B(GNSS可实现毫米级位移监测)13.崩塌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式是?A.靠近陡崖根部躲避B.向崩塌体两侧水平方向快速撤离C.立即进入崩塌体下方的建筑物内D.用手护住头部原地蹲下答案:B14.下列哪项属于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工程措施”?A.编制应急预案B.修建拦沙坝C.开展科普宣传D.建立监测预警平台答案:B(拦沙坝属于拦截泥石流的工程设施)15.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新建村庄选址应避开滑坡体前缘多少米范围?A.5米B.10米C.30米D.50米答案:D(需避开滑坡影响区)16.泥石流的“三要素”是指?A.物源、水源、地形B.降雨、地震、人类活动C.滑坡、崩塌、洪水D.土壤、岩石、水流答案:A17.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基层干部应在多长时间内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A.1小时内B.2小时内C.3小时内D.根据预警级别和实际情况立即行动答案:D(需结合具体风险等级灵活处置)18.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是?A.地下矿产开采B.大规模抽取地下水C.地震活动D.冰川融化答案:B(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层压缩)19.下列哪种行为可能诱发滑坡?A.在坡脚修建挡墙B.在坡顶大量堆载弃土C.对坡面进行植被绿化D.对裂缝进行回填夯实答案:B(坡顶堆载增加下滑力)20.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方针是?A.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B.治理为主、预防为辅C.政府主导、群众参与D.科技支撑、工程优先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所有地质灾害都是自然因素引发的,与人类活动无关。()答案:×(人类工程活动如切坡、采矿等是重要诱因)2.滑坡发生后,滑坡体前缘出现鼓丘是稳定性转好的标志。()答案:×(鼓丘是滑坡挤压前缘土体的表现,可能进一步滑动)3.群测群防员发现异常征兆后,应直接向省级自然资源部门报告。()答案:×(应首先向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报告,启动应急响应)4.泥石流预警中,当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需发布橙色预警。()答案:√(参考《泥石流灾害预警指标》)5.地面塌陷发生前,地表可能出现环形裂缝或局部下沉。()答案:√6.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后,无需进行后期监测。()答案:×(需长期监测确保稳定性)7.山区建房时,为节省土地可将房屋建在沟谷出口处。()答案:×(沟谷出口是泥石流堆积区,风险极高)8.地震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答案:√9.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记录只需保存1年即可。()答案:×(需长期归档,作为分析依据)10.暴雨期间,为避免交通中断,应禁止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通行。()答案:√(需提前封闭危险路段)11.滑坡的滑动方向一定与斜坡倾向一致。()答案:√(滑动面沿斜坡倾向发育)1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仅需考虑自然因素,无需评估人类活动影响。()答案:×(需综合评估自然与人为因素)13.崩塌的规模通常比滑坡小,但突发性更强。()答案:√14.基层群众发现山体裂缝后,可用泥土直接填埋以防止扩大。()答案:×(填埋可能掩盖真实变形,应标记并上报)15.地质灾害防治是自然资源部门的专属职责,与其他部门无关。()答案:×(需应急、水利、交通等多部门协同)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滑坡发生前的主要前兆现象。答案:(1)前缘出现横向或放射状裂缝;(2)后缘出现拉张裂缝并不断加宽;(3)坡脚泉水突然干涸或变浑;(4)斜坡上的树木、房屋出现倾斜(“醉汉林”“马刀树”);(5)局部出现小型坍滑或地面鼓起;(6)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如鸡飞狗叫、老鼠搬家)。2.泥石流应急避险“十字诀”是什么?请具体解释。答案:“十字诀”为“跑、停、避、报、记”。跑:发现泥石流征兆时,立即向两侧山坡高处奔跑;停:不要停留在沟谷底部或低洼处;避: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足的凸岸;报:第一时间向村(居)委会或应急部门报告;记:记录灾害发生的时间、规模和路径,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3.简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答案:(1)隐患点巡查:定期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人工巡查,记录变形数据;(2)异常情况发现裂缝扩大、泉水变化等异常时,立即逐级上报;(3)预警信息传递:接收上级发布的预警后,通过广播、电话等方式通知受威胁群众;(4)应急避险组织:协助转移群众至安全区域,维护转移秩序;(5)科普宣传:向群众普及灾害识别、避险知识。4.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案:(1)工程措施:对已形成的塌陷坑进行回填夯实,对地下空洞进行灌浆加固;(2)控制诱因:限制或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采矿等活动;(3)监测预警:安装地面沉降监测标、地下水水位监测井,实时监控;(4)搬迁避让:对威胁严重且难以治理的区域,组织群众搬迁;(5)规划管控:在城市规划中避开岩溶发育区,禁止在危险区域新建工程。5.简述《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答案: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或个人承担治理责任。具体包括:(1)建设单位在项目前期需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施工过程中因切坡、排水等行为诱发灾害的,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治理;(3)治理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拒不治理或治理不符合要求的,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治理,费用由责任方承担;(4)因治理不及时造成损失的,责任方需依法赔偿。四、案例分析题(共15分)【背景材料】2025年7月12日,某县山区遭遇持续暴雨(24小时降雨量180毫米)。7月13日8时,甲村群测群防员张某巡查时发现:村后山斜坡出现多条新裂缝(最长约5米,宽2-3厘米),坡脚原有泉水流量增大且变浑浊;部分村民报告夜间听到山体“咔咔”异响。经县自然资源局现场核查,该斜坡坡度约35°,表层为松散残坡积土(厚约8米),下伏基岩为泥岩,坡顶有近期修建的村道(开挖坡脚约2米)。问题:1.请判断该斜坡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依据。(5分)2.针对当前情况,应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5分)3.从防治角度,分析此次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5分)答案:1.可能发生滑坡灾害。依据:(1)斜坡存在松散土体(残坡积土)与软弱基岩(泥岩)的不利结构;(2)持续暴雨导致土体含水量饱和,抗剪强度降低;(3)巡查发现裂缝、泉水变浑、异响等滑坡前兆;(4)坡脚被开挖(村道修建)削弱了支撑力,增加了滑动风险。2.应急处置措施:(1)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划定警戒区,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2)组织受威胁群众(重点是坡脚居住的村民)按预定路线转移至村部、学校等安全场所,安排专人清点并安置转移人员;(3)加密监测频次,由群测群防员每小时巡查一次,记录裂缝发展、泉水变化等情况,同步使用无人机拍摄斜坡整体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