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教案一、教学目标会认“劈、浊”等6个生字,会写“劈、缓”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混沌、劈开、浑浊、缓缓”等词语,掌握“巍峨、精疲力竭、奔流不息”等词语的含义,理解“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创世神话,蕴含古人对世界起源的想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梳理“宇宙混沌→盘古开天→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的行文脉络,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叙事顺序。通过抓关键语句(如“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和想象描写,感受神话的神奇色彩,体会盘古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培养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学习“运用夸张、比喻、排比等手法展现神话特点”的写作方法,尝试用简洁语言复述故事片段或展开合理想象补充情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按“开天—撑地—化万物”的顺序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明确“盘古用身体创造世界,展现无私奉献精神”是全文核心主题。体会神话的艺术特色(如夸张“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凸显神奇,比喻“像一根柱子”展现盘古的高大,排比“他的气息变成了……他的声音变成了……”增强语势),感受文本语言“气势恢宏、充满想象”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意义(不仅是古人对世界起源的想象,更蕴含“牺牲自我、创造美好”的精神内核),避免对故事的浅层解读(仅认为是“简单的创世情节”)。感悟“想象描写在神话中的作用”(如“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的夸张想象,既推动情节发展,又凸显盘古的神奇与伟大),区分“神话想象”与“现实事实”的差异,培养“基于文本展开合理想象”的能力。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想象联想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情境导入播放“盘古开天地”动画片段(展现宇宙混沌、盘古抡斧劈天、身体化万物的画面,搭配震撼的背景音乐),提问:“同学们,视频里这个高大的巨人叫盘古,他用自己的力量劈开混沌,创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他是怎样一步步创造世界的?今天我们学习《盘古开天地》,一起走进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古代神话。”(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释题:“盘古”是神话中的创世巨人,“开天地”指他创造天空和大地的壮举,课题明确故事核心事件;简要介绍背景:课文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浪漫想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英雄与奉献精神的赞美)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如“劈(pī)、浊(zhuó)、竭(jié)、血(xuè)”),读通句子,注意节奏(如“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生字教学:重点指导“劈”(劈开,与“刀”有关,指用斧头砍开)、“浊”(浑浊,形容混沌初开时的状态,与“水”有关)、“竭”(精疲力竭,指盘古耗尽力气)、“血”(血液,读xuè,指盘古身体的一部分)的字形与含义。理解字词:结合语境理解“混沌”(指宇宙最初模糊一团的状态)、“巍峨”(形容盘古高大雄伟的样子)、“奔流不息”(指盘古的血液变成江河后不停流淌);通过“猛劈过去”“顶天立地”联想盘古的英勇,通过“身体变万物”联想神话的神奇。教师范读:读开天辟地时语气“激昂、有力”,读身化万物时语气“庄重、深情”,学生模仿朗读,体会神话的气势与情感。整体感知,梳理脉络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盘古开天地”写了哪三部分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课文写了“宇宙混沌→盘古开天辟地→盘古身化万物”三部分;故事脉络为:起因:宇宙混沌一片,没有天、地、日、月、山、川;经过:盘古抡斧劈天,顶天立地支撑天地,直至天地成形;结果:盘古精疲力竭倒下,身体化作世间万物。梳理课文结构:第1自然段(第一部分)——交代故事背景,描述宇宙混沌的状态;第2-4自然段(第二部分)——详细描写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的过程;第5-6自然段(第三部分)——讲述盘古身化万物,创造世界;第7自然段(结尾)——总结盘古的奉献精神,赞美其伟大。指导书写出示“劈、缓、浊、丈、撑、竭、血、液、奔、茂、滋、润”等生字,引导观察字形特点:“劈、缓、浊、撑、竭、液、奔、滋、润”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丈、茂”为独体字或上下结构(“茂”上部“艹”宽,下部“戊”稳)。重点指导:“劈”右边“辟”的笔顺(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缓”右边“爰”的笔画多,需紧凑;“液”右边“夜”的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茂”下部“戊”不要少写撇画。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展示优秀书写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感受了神话的神奇。下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品读盘古开天辟地与身化万物的细节,体会他的奉献精神。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听写“混沌、劈开、浑浊、缓缓、巍峨、精疲力竭”等词语,同桌互批,订正错误。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盘古是怎样把混沌的宇宙变成有序世界的?他最后又做了什么?精读课文,感悟神奇与精神学习第2-4自然段(开天辟地:英勇的壮举)齐读这部分,小组合作探究:“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从‘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盘古的什么特点?”引导理解:开天动作:“抡起”“猛劈”展现盘古的力量与决心,“漆黑”与“劈开后轻而清的东西上升为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为地”形成对比,凸显“开天”的神奇;撑地行为:“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地变化而长高”,用夸张手法展现盘古的高大与坚持,“一万八千年”体现时间的漫长,凸显盘古的毅力;人物特点:英勇无畏(敢劈混沌)、坚持不懈(撑天万年)、无私奉献(为天地成形耗尽力量)。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抡斧劈天”“顶天立地”的动作,感受盘古的力量与气势,想象自己是盘古,体会撑天立地的艰辛。指导朗读:读出“激昂与敬佩”,语气有力,重音落在“抡起”“猛劈”“头顶天,脚踏地”“一万八千年”上。学习第5-6自然段(身化万物:无私的奉献)自主阅读,思考:“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让这些变化更有感染力?‘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这句话,体现了盘古的什么精神?”引导梳理:身体变化(排比列举):气息→风和云,声音→雷声,眼睛→日月,四肢→四极,肌肤→大地,血液→江河,汗毛→花草树木,汗水→雨露(从天空到大地,从自然现象到动植物,覆盖全面,展现“用身体创造世界”的神奇);写作手法:排比(连续用“他的……变成了……”),增强语势,让变化更有节奏感,也凸显盘古奉献的全面性;精神体现:“无私奉献、牺牲自我”——盘古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世界,没有保留,让天地间充满生机,体现“伟大的创世者”精神。想象拓展:“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变化,你觉得盘古的身体还可能变成什么?(如牙齿变成岩石,头发变成森林)”,引导学生结合自然事物展开合理想象,深化对“身化万物”的理解。指导朗读:读出“庄重与深情”,语气舒缓,重音落在“变成了”“奔流不息”“茂盛”“滋润”上,体会每一种变化背后的奉献。学习第7自然段(结尾:精神的赞美)齐读这部分,提问:“‘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理解:总结全文,点明盘古是“人类老祖宗”,强调他“用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伟大,表达对盘古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与赞美,升华主题)。深入思考:“我们今天学习这个神话,除了了解古人对世界起源的想象,还能从盘古身上学到什么?(如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盘古的精神品质。指导朗读:读出“崇敬与自豪”,语气庄重,重音落在“整个身体”“美丽的宇宙”上。学习写法,拓展延伸提问:“这篇神话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手法展现神奇,如果你要改编‘女娲补天’的片段,写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你会怎样运用这些手法?”(引导学生总结:用夸张“女娲炼了九天九夜,终于炼成了五色石”,用比喻“五色石像宝石一样闪耀”,用排比“她用石头补好了天空的裂缝,用芦苇灰堵住了洪水,用树枝赶走了野兽”,展现神话的神奇;示例:“远古时代,天空破了一个大洞,洪水泛滥。女娲看到人们受苦,决定补天。她找来五色石子,在火里炼了九天九夜,炼成了像彩虹一样美丽的补天石。她举起巨石,一点一点补好天空的裂缝,又用芦苇灰填平了洪水,让人们重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拓展练习:“选择《盘古开天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如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用5-8句话复述,要求加入自己的想象(如盘古的动作、表情),尝试运用一个比喻或夸张。”(示例:“盘古看到宇宙一片漆黑,心里又着急又生气。他双手紧紧握住大斧头,高高抡起,手臂上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然后朝黑暗猛劈过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混沌的世界一下子分开了,轻的东西像羽毛一样飘上去变成了天,重的东西像铁块一样沉下来变成了地,太神奇了!”)学生动笔书写,小组内分享,指名展示并点评。总结升华,布置作业教师总结:《盘古开天地》不仅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故事,更塑造了盘古这个伟大的英雄形象——他用力量劈开混沌,用坚持支撑天地,用生命创造万物。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学习盘古的精神,在生活中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布置作业: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盘古身化万物的段落;②完成课堂上的拓展练习,修改完善后誊写在作文本上;③收集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和同学分享故事中的英雄人物;④尝试画一幅“盘古开天地”的连环画,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深入体会了神话的神奇与盘古的奉献精神,学习了夸张、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希望同学们今后阅读神话故事时,能关注“神话想象与精神内涵”,写作时也能运用这些手法,让自己的文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五、板书设计盘古开天地一、脉络:创世过程(起因→经过→结果)起因(1段):宇宙混沌→无天无地,一片漆黑经过(2-4段):开天辟地→撑天立地开天:抡斧猛劈→天升地沉(轻清→天,重浊→地)撑地:头顶天、脚踏地→一万八千年(高大、坚持)结果(5-7段):身化万物→创造美丽宇宙身体变化(排比):气息→风云,眼睛→日月,血液→江河……精神: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二、写作方法:想象夸张:顶天立地、身体变万物,凸显神话神奇比喻:“像一根柱子”“像羽毛/铁块”,形象展现特点排比:“他的……变成了……”,增强语势,丰富内容叙事顺序:起因→经过→结果,脉络清晰三、主题: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的神话故事,展现古人对世界起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视觉AI检测设备在3C行业渗透速率预测模型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标准与实践
- 2025-2030工业级高可靠性晶体振荡器寿命测试与质量评估报告
- 2025-2030工业级指纹采集设备技术参数与行业应用匹配度
- 2025-2030工业级3D打印设备核心部件市场格局与技术路线报告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平台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气体市场供需缺口与区域布局优化建议
- 游泳池消毒流程与标准操作规范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细则
-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模拟题解析
- 2024年中小学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HZS60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改造及重油改造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