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PAGE\MERGEFORMAT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页防灾避险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科室/部门/班级:得分: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共20分)
1.在地震发生时,以下哪种行为最不利于自身安全?()
A.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承重墙角
B.惊慌失措地乘坐电梯逃生
C.紧急时用枕头保护头部
D.撤离到空旷地带等待救援
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A.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切勿乘坐电梯
B.为图方便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开启所有门窗通风
D.坐窗台等待救援
3.雷雨天气时,以下哪种行为最容易遭遇雷击?()
A.站在空旷的田野中央
B.躲进有金属顶棚的汽车内
C.钻进孤立的树木下避雨
D.避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4.游泳时发生抽筋,应采取哪种自救方法?()
A.持续挣扎呼救
B.慢慢放松身体,尝试将抽筋部位伸直
C.立即屏住呼吸,用力蹬腿
D.大声呼喊吸引他人注意
5.发现有人触电时,首要的施救步骤是?()
A.立即用手拉拽触电者
B.迅速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断开电源
C.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D.尝试给触电者做人工呼吸
6.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开启排气扇通风
B.立即开灯检查漏气位置
C.立即关闭燃气总阀,开窗通风,撤离室内
D.用明火查找漏气位置
7.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水基灭火器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以下哪种行为最不利于安全?()
A.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B.挤向车门或车窗,试图强行逃生
C.躲在座位上,保护自身安全
D.用手护住头部,防止碰撞
9.洪水来临前,以下哪种行为最危险?()
A.提前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
B.尝试驾车冲过洪水
C.固守家中等待救援
D.将贵重物品转移到楼上
10.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A.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
B.闯红灯抢时间
C.骑行自行车不逆行
D.过马路时注意观察路况
11.在森林中遇到火灾时,以下哪种逃生方向相对安全?()
A.顺风方向逃生
B.逆风方向逃生
C.与火源保持垂直方向逃生
D.随意选择方向逃生
12.以下哪种食物最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前需彻底加热?()
A.冷冻食品
B.新鲜蔬菜
C.长时间存放的剩菜
D.包装完好的零食
13.儿童发生烧烫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
B.在伤口上涂抹牙膏或酱油
C.立即用布覆盖伤口
D.等待伤口自然结痂
14.以下哪种行为最容易导致中暑?()
A.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
B.在阴凉处长时间静止不动
C.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
D.穿着透气衣物工作
15.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以下哪种位置相对最安全?()
A.客厅中央
B.厨房
C.建筑物承重墙角
D.阳台
16.以下哪种灾害属于气象灾害?()
A.地质滑坡
B.海啸
C.台风
D.矿山坍塌
17.在野外迷路时,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助于求救?()
A.沿着河流行走
B.在高处点燃篝火
C.随意标记路标
D.坐在原地等待救援
18.以下哪种行为最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A.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B.食用过期食品
C.食用清洗干净的海鲜
D.食用密封包装的食品
19.在高层建筑内遇到火灾时,以下哪种行为最危险?()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C.尝试乘坐电梯逃生
D.用湿布堵住门缝
20.以下哪种急救方法适用于心脏骤停患者?()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冷敷头部
D.按压人中
二、多选题(共15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地震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保护自身安全?()
A.迅速躲在坚固的桌子下
B.惊慌奔跑跳楼逃生
C.用书包保护头部
D.堵住门缝防止烟尘进入
2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以下哪些逃生方法正确?()
A.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D.沿消防通道逃生
23.雷雨天气时,以下哪些行为容易遭遇雷击?()
A.钻进孤立的树木下避雨
B.躲进有金属顶棚的汽车内
C.站在空旷的田野中央
D.避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24.游泳时发生抽筋,以下哪些自救方法正确?()
A.慢慢放松身体,尝试将抽筋部位伸直
B.持续挣扎呼救
C.尝试改变游泳姿势缓解抽筋
D.立即屏住呼吸,用力蹬腿
25.发现有人触电时,以下哪些施救步骤正确?()
A.迅速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断开电源
B.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C.立即用手拉拽触电者
D.尝试用湿布接触触电者
26.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以下哪些处理方法正确?()
A.立即关闭燃气总阀
B.开窗通风
C.开启排气扇通风
D.撤离室内,到安全地带拨打燃气公司电话
27.以下哪些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干粉灭火器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水基灭火器
2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安全?()
A.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B.用手护住头部,防止碰撞
C.挤向车门或车窗,试图强行逃生
D.躲在座位上,保护自身安全
29.洪水来临前,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避险?()
A.提前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
B.固守家中等待救援
C.将贵重物品转移到楼上
D.驾车冲过洪水
30.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A.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
B.骑行自行车不逆行
C.过马路时注意观察路况
D.闯红灯抢时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0.5分)
31.地震发生时,可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3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助于保护呼吸道。()
33.雷雨天气时,躲在空旷的田野中央比躲在树木下更安全。()
34.游泳时发生抽筋,应立即屏住呼吸,用力蹬腿缓解。()
35.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拉拽触电者。()
36.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可以开启排气扇通风。()
37.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
3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应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39.洪水来临前,应提前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避险。()
40.以下车抢时间闯红灯是一种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41.在森林中遇到火灾时,顺风方向逃生相对更安全。()
42.长时间存放的剩菜最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前需彻底加热。()
43.儿童发生烧烫伤时,应在伤口上涂抹牙膏或酱油。()
44.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最容易导致中暑。()
45.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躲在建筑物承重墙角相对最安全。()
四、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46.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________或________,用________保护头部。
47.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应沿________向下疏散,用________捂住口鼻。
48.雷雨天气时,应避免________,躲在________内更安全。
49.游泳时发生抽筋,应________身体,尝试将抽筋部位________。
50.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________电源或用________断开电源。
51.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________燃气总阀,________通风,撤离________。
52.扑灭电器火灾应使用________灭火器或________灭火器。
5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应________,________。
54.洪水来临前,应提前转移到________避险。
55.在森林中遇到火灾时,应向________方向逃生,避免________。
五、简答题(共15分,每题5分)
56.简述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57.简述在高层建筑内遇到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58.简述在野外迷路时,应该如何求救?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
59.案例背景:小明在暑假期间跟随家人去山区游玩,一天下午突然遇到暴雨,并看到远处山林起火。他们意识到可能发生了森林火灾。
问题:
(1)小明和他的家人应该如何判断火势的大小和方向?
(2)在森林中遇到火灾时,他们应该如何逃生?
(3)如果他们发现附近有其他游客也遇到了火灾,小明和他的家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
1.B
2.A
3.C
4.B
5.B
6.C
7.D
8.B
9.B
10.B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B
18.B
19.C
20.A
二、多选题(共15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A,C,D
22.A,B,D
23.A,C
24.A,C
25.A,B
26.A,B,D
27.A,B
28.A,B,D
29.A,C
30.A,B,C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0.5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四、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46.坚固的桌子下,承重墙角,湿毛巾
47.疏散楼梯,湿毛巾
48.空旷的田野中央,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49.放松,伸直
50.关闭,绝缘物
51.关闭,开窗,室内
52.干粉,液态二氧化碳
53.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54.高处
55.与火源垂直,顺风
五、简答题(共15分,每题5分)
56.答:
①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承重墙角。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
③远离窗户和玻璃,防止碎裂玻璃伤人。
④不要乘坐电梯,防止断电被困。
⑤听从室内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57.答: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
②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切勿乘坐电梯。
③优先选择消防通道逃生。
④如果无法逃离,应躲到阳台或窗口,并拨打求救电话。
58.答: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②尝试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向周围的人询问。
③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拨打求救电话,说明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④如果可能,可以写求救信号,如“SOS”或“救命”等,放置在显眼的位置。
⑤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指引,保持警惕。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
案例背景分析:小明和他的家人在山区遇到暴雨和森林火灾,需要判断火势大小和方向,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并帮助其他游客。
问题解答:
(1)答:①观察火势的大小和颜色,判断火势的强弱。
②观察火焰的蔓延方向,判断火势的蔓延方向。
③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树木和植被的燃烧情况,判断火势的威胁程度。
(2)答:①向与火源垂直的方向逃生,避免顺风方向逃生。
②选择植被较少、较为空旷的地带逃生。
③如果火势较大,无法逃生,应选择安全的地方(如岩石缝隙、山洼等)避难,并拨打求救电话。
(3)答:①拨打求救电话,报告火灾情况和游客的位置。
②向其他游客说明火势的大小和方向,指导他们向安全地带逃生。
③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帮助其他游客携带老人、小孩等行动不便的人员逃生。
总结建议:在野外遇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大小和方向,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如果遇到其他游客也遇到了火灾,要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平时要加强防灾避险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解析
一、单选题(共20分)
1.解析: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承重墙角,用湿毛巾保护头部,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乘坐电梯快速逃生非常危险,因为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断电或变形,造成人员被困。惊慌失措地奔跑跳楼逃生容易导致摔伤或被掉落物砸伤。躲进有金属顶棚的汽车内相对安全,因为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解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是正确的逃生方法,因为疏散楼梯是专门设计的逃生通道,可以避免火灾烟雾的威胁。乘坐电梯快速逃生非常危险,因为火灾可能导致电梯断电或变形,造成人员被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防止烟尘吸入。沿消防通道逃生也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消防通道是专门设计的逃生通道,可以避免火灾烟雾的威胁。
3.解析:雷雨天气时,钻进孤立的树木下避雨最容易遭遇雷击,因为树木是导体,容易吸引闪电。躲进有金属顶棚的汽车内相对安全,因为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起到一定的避雷作用。站在空旷的田野中央比躲在树木下更安全,因为空旷地带没有高大的物体吸引闪电。避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更安全,因为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可以有效地引导闪电进入大地。
4.解析:游泳时发生抽筋,应慢慢放松身体,尝试将抽筋部位伸直,可以缓解抽筋的症状。持续挣扎呼救容易导致抽筋加重。尝试改变游泳姿势缓解抽筋可能无效,甚至可能加重抽筋。立即屏住呼吸,用力蹬腿容易导致抽筋加重。
5.解析:发现有人触电时,首要的施救步骤是迅速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断开电源,以切断电流,防止触电者继续受到电流的伤害。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是必要的,但必须在切断电源之后进行。用手拉拽触电者非常危险,因为施救者也可能触电。尝试用湿布接触触电者也非常危险,因为湿布是导体,容易导致施救者触电。
6.解析: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关闭燃气总阀,开窗通风,撤离室内。开启排气扇通风可能导致燃气爆炸,非常危险。立即开灯检查漏气位置可能导致电火花,引发燃气爆炸。用明火查找漏气位置非常危险,因为明火可能导致燃气爆炸。
7.解析: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因为干粉可以有效地隔绝氧气,灭火效果好。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灭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水基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灭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因为二氧化碳可以有效地隔绝氧气,灭火效果好,且不会留下残渣。
8.解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助于安全。用手护住头部,防止碰撞,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挤向车门或车窗,试图强行逃生非常危险,可能导致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躲在座位上,保护自身安全,也是一种有效的逃生方法。
9.解析:洪水来临前,提前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是最安全的避险方法。尝试驾车冲过洪水非常危险,因为洪水可能导致车辆熄火或漂浮,造成人员被困。固守家中等待救援可能导致被洪水围困,非常危险。将贵重物品转移到楼上虽然重要,但安全才是首要的。
10.解析: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是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闯红灯抢时间是一种不良的交通安全习惯,非常危险,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骑行自行车不逆行是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避免与机动车发生碰撞。过马路时注意观察路况是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及时发现危险,采取避让措施。
11.解析:在森林中遇到火灾时,与火源垂直方向逃生相对安全,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远离火源。顺风方向逃生非常危险,因为火势会顺风蔓延,逃生速度会变慢。逆风方向逃生可能有效,但需要判断风向,且逃生路线可能有限。随意选择方向逃生非常危险,可能导致逃生失败。
12.解析:长时间存放的剩菜最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前需彻底加热,以杀死细菌,防止食物中毒。冷冻食品虽然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但并不能完全杀死细菌,食用前也需要彻底加热。新鲜蔬菜虽然容易滋生细菌,但只要清洗干净,烹饪得当,就可以安全食用。包装完好的零食虽然经过消毒处理,但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食用前也需要注意观察保质期和包装是否完好。
13.解析:儿童发生烧烫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以降低伤口温度,减轻疼痛,防止皮肤进一步损伤。在伤口上涂抹牙膏或酱油是错误的做法,因为牙膏或酱油可能会污染伤口,加重感染。立即用布覆盖伤口可能会压迫伤口,影响血液循环。等待伤口自然结痂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伤口结痂后无法及时清洁,容易导致感染。
14.解析: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最容易导致中暑,因为剧烈运动会加速身体产热,导致体温升高。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防止中暑。在阴凉处长时间静止不动虽然可以减少产热,但可能会导致身体散热不足,也可能导致中暑。穿着透气衣物工作可以促进身体散热,防止中暑。
15.解析: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躲在建筑物承重墙角相对最安全,因为承重墙角可以有效地承受地震带来的冲击力,防止建筑物倒塌。客厅中央相对危险,因为客厅的承重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坍塌。厨房相对危险,因为厨房的承重能力较差,且容易发生燃气泄漏。阳台相对危险,因为阳台的承重能力较差,且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16.解析: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圈中的各种气象现象引起的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冰雹等。地质滑坡是由地质作用引起的灾害,不属于气象灾害。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灾害,不属于气象灾害。矿山坍塌是由地下矿体开采引起的灾害,不属于气象灾害。
17.解析:在野外迷路时,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拨打求救电话是最有效的求救方法,可以及时向救援人员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情况。沿着河流行走可能遇到危险,因为河流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迷路更加严重。在高处点燃篝火可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但需要确保安全,防止引发火灾。坐在原地等待救援可能导致错过救援机会。
18.解析:食用过期食品最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因为过期食品中可能滋生大量细菌,或发生变质,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清洗干净的海鲜、密封包装的食品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安全食用。
19.解析:在高层建筑内遇到火灾时,尝试乘坐电梯逃生非常危险,因为火灾可能导致电梯断电或变形,造成人员被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防止烟尘吸入。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是正确的逃生方法。用湿布堵住门缝可以防止烟尘进入,但需要确保安全,防止门缝过紧导致呼吸困难。
20.解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脏跳动。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步骤,可以有效地推动血液流动,为心脏提供氧气。人工呼吸可以提供氧气,帮助心脏恢复跳动。冷敷头部、按压人中都不是心肺复苏的方法,无法恢复心脏跳动。
二、多选题(共15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解析:地震发生时,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承重墙角,用湿毛巾保护头部,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用书包保护头部有助于保护头部,防止被掉落物砸伤。堵住门缝防止烟尘进入,可以减少烟尘对呼吸道的伤害。惊慌奔跑跳楼逃生非常危险,容易导致摔伤或被掉落物砸伤。
22.解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沿疏散楼梯向下疏散是正确的逃生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防止烟尘吸入。沿消防通道逃生也是正确的逃生方法。乘坐电梯快速逃生非常危险,因为火灾可能导致电梯断电或变形,造成人员被困。
23.解析:雷雨天气时,钻进孤立的树木下避雨最容易遭遇雷击。站在空旷的田野中央比躲在树木下更安全。躲进有金属顶棚的汽车内相对安全。避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更安全。
24.解析:游泳时发生抽筋,慢慢放松身体,尝试将抽筋部位伸直,可以缓解抽筋的症状。尝试改变游泳姿势缓解抽筋可能无效,甚至可能加重抽筋。持续挣扎呼救容易导致抽筋加重。立即屏住呼吸,用力蹬腿容易导致抽筋加重。
25.解析:发现有人触电时,迅速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断开电源,可以切断电流,防止触电者继续受到电流的伤害。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是必要的,但必须在切断电源之后进行。用手拉拽触电者非常危险,因为施救者也可能触电。尝试用湿布接触触电者也非常危险,因为湿布是导体,容易导致施救者触电。
26.解析: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燃气总阀可以防止燃气继续泄漏。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浓度,降低爆炸风险。撤离室内可以避免燃气爆炸造成的伤害。开启排气扇通风可能导致燃气爆炸,非常危险。
27.解析: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因为干粉可以有效地隔绝氧气,灭火效果好,且不会留下残渣。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因为二氧化碳可以有效地隔绝氧气,灭火效果好,且不会留下残渣。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灭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水基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灭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28.解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助于安全。用手护住头部,防止碰撞,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挤向车门或车窗,试图强行逃生非常危险,可能导致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躲在座位上,保护自身安全,也是一种有效的逃生方法。
29.解析:洪水来临前,提前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是最安全的避险方法。固守家中等待救援可能导致被洪水围困,非常危险。将贵重物品转移到楼上虽然重要,但安全才是首要的。驾车冲过洪水非常危险,因为洪水可能导致车辆熄火或漂浮,造成人员被困。
30.解析: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是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骑行自行车不逆行是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避免与机动车发生碰撞。过马路时注意观察路况是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可以及时发现危险,采取避让措施。闯红灯抢时间是一种不良的交通安全习惯,非常危险,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0.5分)
31.×解析:地震发生时,乘坐电梯快速逃生非常危险,因为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断电或变形,造成人员被困。
32.√解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助于保护呼吸道,防止烟尘吸入。
33.×解析:雷雨天气时,钻进孤立的树木下避雨最容易遭遇雷击。
34.×解析:游泳时发生抽筋,应慢慢放松身体,尝试将抽筋部位伸直,而不是立即屏住呼吸,用力蹬腿。
35.×解析: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迅速关闭电源或用绝缘物断开电源,而不是用手拉拽触电者。
36.×解析:在室内遇到燃气泄漏时,开启排气扇通风可能导致燃气爆炸,非常危险。
37.√解析: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木材火灾和可燃液体火灾。
38.√解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突发事件,应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39.√解析:洪水来临前,应提前转移到高处安全地带避险。
40.×解析:以下车抢时间闯红灯是一种不良的交通安全习惯,非常危险,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41.×解析:在森林中遇到火灾时,与火源垂直方向逃生相对安全,顺风方向逃生非常危险。
42.√解析:长时间存放的剩菜最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前需彻底加热。
43.×解析:儿童发生烧烫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家电投校园招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春季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开选聘工作人员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中铝资本及所属公司面向集团内部公开招聘24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铁塔春季校园招聘在线笔试(4月14日)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安能一局社会公开招聘57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租赁合同模板:标准租赁协议范本
- 福彩行业正能量课件
- 2025租房合同协议(承租)
- 高密财政债务管理办法
- 观光园艺课件教学
- 英语的历史课件
- 华兴数控WA-32XTA用户手册
- 生成式AI在动画短片场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高职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中药材银杏叶行业供需格局及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潍坊市公安局招录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精准农业中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机制-洞察阐释
- AP微积分BC2024-2025年真题汇编试卷(积分与级数深度解析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