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A.西晋统一全国B.北魏建立C.隋朝灭陈D.开通大运河答案:C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涿郡”和“余杭”分别是今天的()A.北京、杭州B.天津、扬州C.西安、苏州D.南京、成都答案:A3.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废除前朝选官制度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C.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答案:B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答案:B5.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她是()A.吕后B.文成公主C.武则天D.慈禧太后答案:C6.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下列人物中,属于唐朝著名画家的是()A.颜真卿B.欧阳询C.阎立本D.怀素答案:C7.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日本文化B.学习中国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答案:B8.“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关于“安史之乱”叙述不正确的是()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B.叛乱的主要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C.“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D.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得到加强答案:D9.五代十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C.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D.这一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最终由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答案:D10.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A.削弱相权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D.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A.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C.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D.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之一答案:ABCD2.以下属于唐太宗时期的名臣有()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答案:ABC3.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属于这方面表现的有()A.文成公主入藏B.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C.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D.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答案:ABCD4.下列诗人属于唐朝时期的有()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答案:ABC5.下列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叙述,正确的有()A.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法C.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的制度、文化等D.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答案:ABCD6.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边疆地区不稳定,少数民族趁机入侵答案:ABC7.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各国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答案:ABCD8.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A.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B.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C.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D.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答案:ABCD9.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有()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B.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最终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答案:ABC10.下列关于辽、宋、西夏并立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有()A.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B.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C.宋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D.宋夏之间有战有和答案:ABCD三、判断题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答案:错误。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答案:正确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答案:正确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答案:错误。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5.唐朝时期,书法名家辈出,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答案:正确6.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答案:正确7.“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答案:错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8.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答案:正确9.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通判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答案:错误。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通判是为了分知州的权力。10.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简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历史意义。答案: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历史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虽然在开凿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但从长远看,对中国历史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2.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任用贤能,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他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同时,他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3.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十分发达,为对外交往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昌盛,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领域成就斐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秩序相对安定,为对外交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来唐贸易,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居住、任职等,促进了中外交流。4.简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答案: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消极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效率。五、讨论题1.有人说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隋朝短暂,从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仅存在37年。但它辉煌显著。结束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为后世发展奠定基础。开创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为国家选拔人才,影响深远。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沿岸发展。在制度建设、工程修建等方面成就突出,虽统治短暂,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所以说“短暂而辉煌”。2.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频繁,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结合具体史实,谈谈民族交往与交融对唐朝的积极作用。答案: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积极作用明显。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玄宗册封回纥等少数民族首领,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民族交往交融为唐朝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丰富了唐朝的文化内涵,如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等融入唐朝文化。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经济互补,推动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使唐朝繁荣昌盛,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大国气象。3.比较唐朝和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异同点。答案:相同点:政治上,都重视国家治理,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宋朝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都重视农业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化上,都有辉煌成就,唐诗、宋词是文学瑰宝。不同点:政治上,唐朝前期政治相对开明,对外扩张;宋朝重文轻武,军事相对弱势。经济上,唐朝农业、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宋朝商业经济高度发达,海外贸易兴盛。文化上,唐朝文化更显豪迈大气,宋朝文化则更具细腻婉约之风,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等在宋朝更为突出。4.宋朝时期,与辽、西夏等政权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