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非同步电除颤的适应症,正确的是: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C.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D.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202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成人双相波电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A.100JB.120-200JC.250JD.360J3.儿童患者发生室颤时,首次电除颤的能量选择应为:A.1J/kgB.2J/kgC.3J/kgD.5J/kg4.电除颤电极板的正确放置位置是:A.胸骨右缘第2肋间(心底部)与左腋前线第5肋间(心尖部)B.胸骨左缘第2肋间与右腋中线第5肋间C.胸骨上段与剑突下D.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5.同步电除颤与非同步电除颤的核心区别在于:A.能量选择不同B.放电时机是否与QRS波同步C.电极板位置不同D.是否需要麻醉6.下列哪种情况禁止使用电除颤?A.室颤伴意识丧失B.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C.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D.无脉性室速7.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时,正确的操作流程是:A.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充电→放电B.贴电极片→开机→分析心律→放电C.开机→分析心律→贴电极片→放电D.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开机→放电8.电除颤后,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但意识未恢复,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再次除颤B.进行2分钟CPRC.评估呼吸和脉搏,维持气道通畅D.静脉注射胺碘酮9.对于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患者需要体外电除颤时,电极板应距离ICD装置至少:A.1cmB.5cmC.10cmD.15cm10.电除颤时,若患者胸部有植入式起搏器,电极板的最佳放置位置是:A.避开起搏器,选择对侧胸壁B.直接覆盖起搏器C.放置于起搏器上方和下方D.任意位置,不影响除颤效果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1.电除颤前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包括:A.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B.暴露患者胸部,擦干皮肤(如有汗水、水或乳膏需清洁)C.连接心电图导联,确认心律失常类型D.若为同步电除颤,需开启同步模式并确认R波识别正常12.电除颤的并发症包括:A.皮肤灼伤B.心肌损伤(心肌酶升高)C.血栓栓塞(如房颤患者)D.心律失常(如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13.关于儿童电除颤的特殊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优先使用儿童型电极片(能量衰减至成人的50%-70%)B.若没有儿童电极片,可使用成人电极片但需避免重叠C.1岁以下婴儿首选胸外按压,除颤作为二线治疗D.除颤后立即继续CPR,5个周期后再评估心律14.同步电除颤适用于:A.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药物控制无效)B.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流动力学稳定C.心室颤动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15.电除颤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A.放电前大声提醒“所有人离开”并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及床栏B.若患者带有氧气面罩,放电前需移开至少10cmC.使用导电糊时避免涂抹过多导致电极间短路D.除颤仪故障时,可临时使用其他设备替代三、案例分析题(共65分)(一)案例1(25分)患者男性,58岁,因“突发意识丧失3分钟”由急救车送入急诊科。现场目击者称患者在散步时突然倒地,呼之不应,无抽搐。急救人员到达时: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未触及,心电图显示“粗颤波,频率约300次/分”。问题:1.该患者应首选何种电除颤模式?简述判断依据。(5分)2.请详细描述从接触患者到首次除颤的操作流程。(10分)3.首次除颤后,患者仍无自主循环,下一步应如何处理?依据是什么?(10分)(二)案例2(20分)患者女性,62岁,“持续性房颤1年,加重伴心悸、气短2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近3个月未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入院时血压145/85mmHg,心率135次/分(房颤律),呼吸22次/分,SpO₂96%(吸空气)。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心室率130-140次/分”,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房内径45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经药物(胺碘酮)复律失败,医生决定行同步电除颤。问题:1.同步电除颤前需完善哪些关键检查或评估?(5分)2.同步电除颤的能量应如何选择?简述理由。(5分)3.除颤后需重点观察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10分)(三)案例3(20分)患者男性,32岁,“胸痛2小时,意识丧失1分钟”入院。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入院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频率22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无脉搏”。问题:1.该患者应选择同步还是非同步电除颤?为什么?(5分)2.若首次除颤后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但血压80/50mmHg,意识未恢复,应采取哪些后续措施?(10分)3.若除颤时发现患者胸部有汗水,未擦干直接放电,可能导致什么后果?(5分)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非同步电除颤用于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且无脉,如室颤、无脉性室速;同步电除颤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速)2.B(2025年指南推荐双相波首次能量120-200J,单相波360J;后续除颤可选择相同或更高能量)3.B(儿童首次除颤能量2J/kg,后续可递增至4J/kg,最大不超过成人最大剂量)4.A(标准位置为心底部(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部(左腋前线第5肋间),确保电流穿过心脏)5.B(同步电除颤放电与QRS波同步,避免落在T波易损期诱发室颤;非同步电除颤无同步触发,用于室颤等无有效QRS波的情况)6.C(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室颤为电除颤禁忌,因可能诱发更严重心律失常;其他选项为适应症或相对适应症)7.A(AED操作流程: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机器自动判断)→充电→放电(机器提示后))8.C(除颤后应立即评估呼吸、脉搏,若未恢复循环则继续CPR;若恢复循环但意识未恢复,需维持气道通畅并监测生命体征)9.B(ICD患者体外除颤时,电极板需距离装置至少5cm,避免损坏ICD或影响除颤效果)10.A(植入起搏器患者除颤时,电极板应避开起搏器(距离≥5cm),防止电流损伤起搏器电路)二、多项选择题11.ABCD(所有选项均为电除颤前必要准备,同步电除颤需确认同步模式开启及R波识别正常,避免误放电)12.ABCD(电除颤可能因电流损伤导致皮肤灼伤、心肌细胞损伤;房颤患者血栓脱落可致栓塞;放电可能抑制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13.AB(1岁以下婴儿除颤推荐能量2J/kg,可作为一线治疗;除颤后应立即继续CPR,2分钟后再评估,而非5个周期)14.ABD(同步电除颤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室上速、有脉室速;室颤需非同步)15.ABC(除颤仪故障时不可使用其他设备替代,需更换备用除颤仪;氧气面罩需移开至少10cm避免燃烧风险)三、案例分析题(一)案例11.非同步电除颤(2分)。依据:患者意识丧失、无脉搏、心电图示室颤(粗颤),属于非同步电除颤的绝对适应症(3分)。2.操作流程:①快速评估:轻拍双肩、呼叫无反应,触诊颈动脉无搏动,确认心脏骤停(2分);②启动急救系统:通知团队准备除颤仪、急救药物(2分);③暴露胸部:解开衣物,用干纱布擦干胸部皮肤(如有汗水或水渍)(2分);④选择除颤模式:开启非同步模式(2分);⑤充电:双相波选择120-200J(或按设备默认能量)(2分);⑥放置电极板:心底部(胸骨右缘第2肋间)、心尖部(左腋前线第5肋间),施加压力(约10kg)(2分);⑦确认安全:大声喊“所有人离开”,确认无人接触患者(2分);⑧放电: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2分)。3.下一步处理:立即开始CPR(30:2),持续2分钟(约5个周期)后再评估心律(5分)。依据:2025年指南强调“除颤后立即CPR”原则,因除颤后心肌需血流恢复以维持复律,且单次除颤成功率有限,持续CPR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5分)。(二)案例21.关键检查/评估:①凝血功能(INR):因患者未规律抗凝,需排除高凝状态(2分);②经食管超声(TEE):明确左心耳是否有血栓(2分);③电解质(尤其血钾、血镁):低钾易诱发除颤后心律失常(1分)。2.能量选择:初始双相波50-100J,若首次失败可递增至120-200J(3分)。理由:房颤同步电除颤能量需个体化,初始低能量可减少心肌损伤,无效时逐步增加(2分)。3.重点观察并发症:①血栓栓塞(如脑梗死、肺栓塞):因房颤患者左心耳易形成血栓,复律后可能脱落(3分);②心律失常(如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电流抑制心脏传导系统(2分);③皮肤灼伤:电极板接触不良或导电糊不足(2分)。预防措施:①复律前规范抗凝(INR2-3维持3周,或TEE阴性后抗凝至复律后4周)(3分);②除颤后持续心电监测24小时(2分);③电极板涂抹适量导电糊,确保紧密接触(2分)。(三)案例31.非同步电除颤(2分)。因患者无脉搏(无脉性室速),属于心脏骤停范畴,需非同步电除颤快速终止心律失常(3分)。2.后续措施:①扩容: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2分);②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注射多巴胺或去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