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_第1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_第2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_第3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_第4页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一、无菌技术操作(取无菌溶液)考核要点:操作前准备、开瓶及倒取溶液流程、无菌原则执行、用物处理。评分标准(总分20分):1.操作前准备(4分):未评估环境清洁度(-1分);未戴口罩、帽子(-1分);未检查溶液名称、浓度、有效期、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2分)。2.开瓶及倒取溶液(10分):未消毒瓶塞(-2分);瓶塞打开后未保持内面向上(-2分);倒液时标签未朝向掌心(-1分);瓶口未先冲洗无菌容器边缘(-2分);倒液量不准确(-1分);倒液后未立即塞回瓶塞(-2分)。3.无菌原则执行(4分):倒液时手臂跨越无菌区(-2分);溶液污染后未重新更换(-2分)。4.用物处理(2分):未分类处理用物(-1分);未记录溶液开启时间(-1分)。参考答案:1.操作前:确认环境清洁(30分钟内无清扫),戴口罩、帽子,检查溶液标签(名称、浓度、有效期)、瓶身无裂缝、瓶盖无松动,核对无误。2.开瓶:用启瓶器打开铝盖,消毒瓶塞(由中心向周围螺旋式消毒2遍,范围≥5cm),待干后以拇指与示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其余三指协助拔出,保持瓶塞内面向上。3.倒液:手持溶液瓶,标签朝向掌心,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约1-2ml),再将所需量溶液缓慢倒入无菌容器内(液面距容器口2cm),倒液时瓶口距容器口约10cm,不可触及容器。4.处理:倒液后立即塞回瓶塞,消毒瓶塞边缘,注明开启时间(精确到分钟)。用物分类处理,医疗垃圾入黄色垃圾袋,可重复使用物品清洁消毒。二、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考核要点:测量前准备、正确测量方法、异常值判断、结果记录。评分标准(总分20分):1.测量前准备(4分):未评估患者30分钟内无进食、冷热饮、运动、洗澡(-2分);未检查体温计、血压计性能(-2分)。2.体温测量(4分):口温测量未告知患者闭唇(-1分);腋温未擦干汗液、未夹紧(-2分);肛温未润滑肛表、插入深度错误(<3cm或>5cm)(-2分);测量时间不足(口温3分钟、腋温10分钟、肛温3分钟)(-1分)。3.脉搏与呼吸测量(4分):未用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诊(-1分);测量时间不足30秒(未乘2)(-1分);测量呼吸时未保持患者自然状态(-2分)。4.血压测量(6分):袖带缠得过松(>2cm)或过紧(<0.5cm)(-2分);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错误(-1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内(-2分);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错误(-1分);放气速度过快(>4mmHg/秒)(-1分)。5.结果记录(2分):未正确记录异常值(如体温≥37.3℃、脉搏>100次/分或<60次/分)(-2分)。参考答案:1.测量前:评估患者状态(30分钟内无影响因素),检查体温计(口温/腋温/肛温)完好、水银柱在35℃以下;血压计袖带无破损、水银柱在0点。2.体温测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方法(婴幼儿、昏迷用肛温;口腔疾患用腋温)。腋温:擦干腋窝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顶部,屈臂过胸夹紧,10分钟后读取;口温:体温计水银端放舌下热窝,闭唇,3分钟后读取;肛温:润滑肛表,插入肛门3-4cm(成人),3分钟后读取。3.脉搏与呼吸: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护士示指、中指、环指并拢,指腹触诊桡动脉(或颞动脉、颈动脉),计数30秒×2(异常者计数1分钟);测量脉搏后保持手不离开患者手腕,观察胸/腹部起伏计数呼吸30秒×2(异常者计数1分钟)。4.血压测量:患者坐位时肱动脉平第4肋,卧位时平腋中线。袖带缠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塞入袖带),充气至搏动消失后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2-3mmHg/秒),听到第一声搏动为收缩压,搏动消失为舒张压(声音变弱时记录)。5.记录: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mmHg),异常值标注并报告医生。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手背静脉)考核要点:操作前准备、排气与穿刺、调节滴速、巡视与拔针。评分标准(总分20分):1.操作前准备(4分):未核对医嘱、患者身份(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2分);未检查液体质量(浑浊、沉淀、瓶口松动)(-2分)。2.排气与穿刺(8分):输液管排气不彻底(有气泡)(-2分);扎止血带位置错误(距穿刺点<10cm)(-1分);消毒范围<5cm(-1分);穿刺角度错误(15°-30°)(-2分);见回血后未降低角度再进针(-1分);固定不牢固(-1分)。3.调节滴速(4分):未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脱水严重/心肺功能好可加快;高渗液、含钾液、升压药应慢)(-4分)。4.巡视与拔针(4分):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勿自行调节滴速、穿刺侧肢体勿用力)(-2分);拔针时未按压至无出血(-1分);按压时间不足(3-5分钟)(-1分)。参考答案:1.操作前:核对医嘱(双人核对),备齐用物(治疗盘、输液器、液体、消毒用品、止血带、敷贴、棉签),检查液体无浑浊、沉淀,输液器无破损。2.排气:打开输液器,将茂菲氏滴管倒置,倒入液体1/2-2/3满,缓慢放下滴管,挤压滴管使液体流入管内,排尽空气(无气泡),关闭调节器。3.穿刺: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手背静脉(避开关节、静脉瓣),扎止血带(穿刺点上方6-10cm),消毒皮肤(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2遍,范围≥5cm),待干。再次排气,取下针帽,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再进针0.5-1cm,松止血带、松拳、打开调节器,观察液体滴入通畅后用敷贴固定(针柄、针梗、穿刺点均覆盖)。4.调节滴速: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如成人50滴/分,儿童30滴/分,甘露醇需快速滴注),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患者反应。5.巡视:每30分钟巡视1次,观察滴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液体剩余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寒战、皮疹)。6.拔针:输液完毕,关闭调节器,轻揭敷贴,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按压3-5分钟(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至10分钟),指导患者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四、女患者导尿术考核要点:操作前准备、消毒顺序、插管深度、无菌原则。评分标准(总分20分):1.操作前准备(4分):未评估患者膀胱充盈度(-1分);未遮挡患者(-2分);未选择合适型号尿管(成年女性14-16号)(-1分)。2.消毒顺序(6分):初步消毒顺序错误(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3分);再次消毒顺序错误(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3分)。3.插管(6分):润滑尿管长度不足(前段1/3)(-1分);插管深度错误(4-6cm,见尿后再插1-2cm)(-3分);固定尿管时气囊注水过多(<10ml)(-2分)。4.无菌原则(4分):未戴无菌手套(-2分);镊子接触非无菌区(-2分)。参考答案:1.操作前: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合作度)、膀胱充盈度(下腹部膨隆),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屈膝外展,暴露会阴部,垫治疗巾于臀下。2.初步消毒(非无菌):戴手套,用棉球依次消毒阴阜→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尿道口(每个棉球限用1次),污棉球置于弯盘,脱手套。3.再次消毒(无菌):铺洞巾,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于会阴部,打开导尿包,倒无菌液于小杯内,润滑尿管前段(约5-7cm)。左手分开小阴唇(固定不动),右手持镊子夹取棉球,依次消毒尿道口→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尿道口(每个棉球限用1次)。4.插管:右手持尿管,对准尿道口,缓慢插入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1-2cm),将尿管与集尿袋连接。若为气囊尿管,见尿后再插5-7cm,向气囊内注入10-15ml无菌生理盐水(确认无漏水后固定)。5.整理:撤去洞巾,协助患者穿裤,固定尿管于大腿内侧(避免牵拉),记录尿量、颜色、性质(如血尿、浑浊),清理用物,洗手记录。五、鼻饲法(验证胃管在胃内)考核要点:操作前准备、三种验证方法、灌注流程、拔管。评分标准(总分20分):1.操作前准备(4分):未检查胃管是否通畅(-2分);未确认患者2小时内无呕吐(-2分)。2.验证胃管位置(8分):未用三种方法验证(回抽胃液、听气过水声、观察无气泡)(-4分);回抽胃液时未确认有胃液(-2分);注气10-20ml时听诊器未置于胃部(-2分)。3.灌注流程(6分):未确认胃管在胃内即灌注(-3分);灌注速度过快(>150ml/分钟)(-2分);灌注后未冲管(-1分)。4.拔管(2分):拔管时未反折胃管(-1分);未指导患者屏气(-1分)。参考答案:1.操作前:检查胃管固定情况(标记是否在鼻翼处),用20ml注射器回抽胃管,确认通畅(无堵塞)。评估患者有无腹胀、呕吐(2小时内无呕吐方可鼻饲)。2.验证位置:-回抽法: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末端,回抽见胃液(pH≤4)。-听气过水声:注射器注入10-20ml空气,同时将听诊器置于剑突下,听到“咕噜”声。-观察法: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碗中,无气泡连续溢出(排除误入气管)。3.灌注: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先注入20ml温水(检查是否通畅),再缓慢注入鼻饲液(温度38-40℃,每次≤200ml,间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