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2024年新型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突破的关键技术是?A.界面缺陷钝化工艺优化B.银浆印刷厚度增加C.玻璃基板透光率降低D.封装胶膜水汽透过率提高2.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采用的智能控制技术核心是?A.基于AI的风场前馈预测算法B.传统PID控制参数固定C.叶片材料仅使用玻璃纤维D.塔筒高度与轮毂高度比例1:13.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中,主要液态产物的产率通常可达?A.10%-20%B.30%-40%C.50%-75%D.80%-90%4.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开发的核心挑战是?A.地下3-5km高温高压环境下的裂缝网络构建B.地表钻井设备的常规维护C.地热流体中矿物质含量低D.热储层天然渗透率过高5.海洋波浪能振荡水柱式转换装置的能量传递路径是?A.波浪能→空气动能→涡轮机机械能→电能B.波浪能→液压能→机械能→电能C.波浪能→热能→机械能→电能D.波浪能→化学能→电能6.用于光伏组件的抗PID(电势诱导衰减)封装材料需具备的关键特性是?A.高体积电阻率和低离子迁移率B.低透光率和高吸水性C.高导热性和低耐候性D.低弹性模量和高膨胀系数7.2024年投运的某光热电站采用熔盐储热,其储热介质的典型工作温度范围是?A.50-150℃B.200-300℃C.400-565℃D.600-800℃8.垂直轴风力机相对于水平轴风力机的主要优势是?A.对风向变化不敏感,无需偏航系统B.单机容量更容易突破20MWC.叶片制造工艺更简单D.轮毂高度要求更高9.沼气工程中,干法厌氧发酵与湿法发酵的主要区别在于?A.原料总固体含量(TS)≥20%vsTS≤15%B.发酵温度35℃vs55℃C.产气中甲烷含量50%vs70%D.发酵周期3天vs30天10.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是?A.抗风浪结构设计与锚泊系统稳定性B.组件发电效率提升C.逆变器防水等级IP65D.电缆绝缘层厚度增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______GW,其中TOPCon电池市场占比首次超过PERC电池,达______%。2.中国首台18MW海上风电机组轮毂高度______米,叶片长度______米,扫风面积相当于______个标准足球场。3.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主要产物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可燃成分以______和______为主。4.地热能发电按技术路线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技术适用于中低温热储(100-150℃)。5.海洋温差能发电的系统类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其理论效率受______定律限制,实际效率通常低于______%。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产生机理及3种主要防护措施。2.说明大型风电机组采用变桨距控制的核心作用,并对比主动变桨与被动变桨的技术差异。3.分析生物质直燃发电与气化发电在工艺流程、燃料要求及环保特性上的主要区别。4.地热能开发中,热储改造(如压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列举2种常用改造技术并说明其适用条件。5.海洋能开发需重点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其中2类影响的具体表现。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某地面光伏电站安装300Wp单晶硅组件10000块,系统效率(包括逆变器、线损等)为82%,当地年平均峰值日照小时数为1300h。计算该电站的年理论发电量(单位:万kWh)。若当地脱硫煤标杆电价为0.42元/kWh,碳减排量按1kWh=0.8kgCO₂计算,求该电站年发电收益及碳减排量(单位:万元、吨)。2.某风电场安装5台6MW风电机组,其功率曲线显示:当风速为12m/s时,单机输出功率为5.8MW;年平均风速为8.5m/s,年有效风速(3-25m/s)小时数为7200h,机组可利用率为98%。假设该风场在有效风速区间内的平均输出功率系数为0.38(即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功率系数),计算该风电场的年实际发电量(单位:万kWh)。五、论述题(20分)结合2024年技术进展,论述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如“光伏+风电+储能”“光热+生物质”等)的设计要点。需从资源匹配性、技术耦合方式、经济性优化及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4个维度展开分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A3.C4.A5.A6.A7.C8.A9.A10.A二、填空题1.290;382.152;123;3.23.合成气;生物炭;木醋液;CO;H₂4.干蒸汽发电;闪蒸发电;双工质发电;双工质5.开式循环;闭式循环;混合循环;卡诺;7三、简答题1.PID效应机理:组件在高负偏压下,玻璃中的Na⁺通过封装胶膜迁移至电池表面,引发载流子复合增加,导致效率衰减。防护措施:①使用高电阻率封装胶膜(如EPE);②采用负极接地设计降低组件电势差;③优化电池表面减反膜的致密性,减少离子渗透通道。2.变桨控制核心作用:通过调节叶片桨距角,在低风速时最大化捕获风能,高风速时限制功率输出,保护机组安全。主动变桨:由控制系统实时根据风速调节桨距角,响应速度快(≤1°/s),适用于大型机组;被动变桨:依赖离心力或弹簧力自动调节,结构简单但精度低,多用于小功率机组。3.直燃发电:流程为燃料破碎→炉内燃烧→蒸汽发电;燃料需预处理至粒径<50mm,含水率≤20%;排放以颗粒物和NOx为主,需安装布袋除尘+SCR脱硝。气化发电:流程为燃料气化→合成气净化→燃气轮机/内燃机发电;燃料适应性更广(包括农林废弃物、城市固废),含水率可放宽至30%;排放中焦油需严格净化,CO₂排放强度低于直燃(因能量转化效率更高)。4.热储改造目的:通过人工造缝提高热储渗透率,增强地热流体循环能力。常用技术:①水力压裂:向井内注入高压水(压力>地层破裂压力),适用于脆性岩层(如花岗岩);②化学压裂:注入酸液溶解矿物(如碳酸盐岩),适用于可溶岩地层。5.环境影响因素:①海洋生态:如波浪能装置可能改变局部流场,影响鱼类洄游;②电磁辐射:海底电缆产生的电磁场可能干扰海洋生物导航(如鲨鱼);③景观影响:海上风电阵列可能影响沿海视觉环境。具体表现:某波浪能示范项目监测显示,装置附近50m内水流速度降低15%,导致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某海上风电项目海底电缆周边100m范围内,电鳐的活动频率下降30%。四、计算题1.年理论发电量=300Wp×10000块×1300h×82%÷1000=300×10000×1300×0.82÷1000=300×10×1300×0.82=300×10660=3,198,000kWh=319.8万kWh。发电收益=319.8万kWh×0.42元/kWh=134.316万元。碳减排量=319.8万kWh×0.8kgCO₂/kWh=2558.4吨。2.单机额定功率6MW,有效风速小时数7200h,可利用率98%。单机年实际发电量=6MW×0.38×7200h×98%=6×0.38×7200×0.98=6×0.38×7056=6×2681.28=16,087.68MWh=1608.768万kWh。风电场年发电量=5台×1608.768万kWh=8043.84万kWh。五、论述题1.资源匹配性:需分析区域内不同可再生能源的时空互补特性。例如,西北某地区光伏发电高峰在正午(10:00-16:00),风电高峰在夜间(20:00-次日6:00),两者联合可平滑出力曲线;光热+生物质系统中,光热依赖日照,生物质可提供稳定基荷,弥补光热夜间缺电问题。2.技术耦合方式:①物理耦合:如光伏支架与风机塔架共用基础,降低土地成本;②能量转换耦合:光热电站的蒸汽可与生物质锅炉蒸汽并网,提高汽轮机效率;③控制耦合:通过多能协调控制系统(如基于AI的预测算法),实时调节各能源出力,避免弃风弃光。3.经济性优化:需综合考虑初始投资、运行维护成本及收益。例如,“光伏+储能”系统中,储能电池(如磷酸铁锂)的成本需低于峰谷电价差收益;“风电+制氢”系统需评估绿氢售价与灰氢的竞争力,2024年绿氢成本已降至25元/kg以下,接近灰氢(20-30元/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